高考第二天,你已經被語文漫畫作文虐完了嗎?別激動,這才第二天,小編知道接下來的文綜、理綜和ENGLISH吐槽不下去了,那就扒扒國外的高考試題。說實話,小編看後有點心怵……
法國高中畢業會考(LeBaccalaur閍t,簡稱BAC)
由拿破崙一世在1808年3月17日頒布法令而創立。考生主要是已完成高中學業的高中生。
在歐洲,法國「高考」Bac 相當於將中國的高中畢業考試和高考合二為一,其成績是申請大學的依據,法國同學對其重視程度可想而知。第一科目哲學(必考科目)時長四小時,形式類似中國高考命題作文,內容卻大有不同
韓國
無專門作文考試「論述」代之
在韓國,全國性的高考只有一天。而作文考試,往往出現在之後不同大學各自的入學考試中。韓國高考在每年11月份,為便於電腦判卷,韓國高考除一部分數學題外,幾乎都是選擇題,沒有專門的作文考試,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被稱為論述的考試。
哦哦哦,小編順便找到了這個!
對於文科生,韓國大學一般會給出一段文字,讓學生來分析論述,比如韓國就曾出過一道這樣的論述題:「如何看待試驗用老鼠」。考生的答案各種各樣,有的學生說,執政者不應該把民眾當做實驗用的老鼠來對待,要真誠對待每一個國民;也有的學生從愛護生命的角度來闡述自己的觀點,認為用老鼠做實驗是有害生命的,是人類的殘暴行為。
澳大利亞
作文題目考生在考試前就可知道
澳大利亞的高考,英文通常是在整個高考的最初幾天,英文考試類似於中國的語文考試,大體上分為閱讀和寫作兩大塊。和中國的語文考試不同的是,英文高考有時候不單單是在一天考完的,澳大利亞有一些州的高考英文甚至會分為卷一、卷二、卷三,其中第一天會有一篇作文,第二天還有兩篇作文,總共會歷時三天才把英語考完。
在澳大利亞,部分高考作文題目是學生在考試前就可以知道的。有一年高考是讓同學們根據《公民凱恩》這一部電影設定的題目來作答,讓學生們分析電影主人公的性格。這一類在考前就可以知道大體方向、可以有所準備的作文考試,讓學生們不會過度緊張。
英國高中課程考試(簡稱A-LEVEL)
英國的普通中等教育證書考試高級水平課程,也是英國學生的大學入學考試課程,幾乎所有英語授課的大學都已A-Level課程證書作為招收新生的入學標準。
作文題目:哲學只是提問而並不回答,為什麼學習它?
由於A-Level屬於單科考試,學生可根據自己興趣、愛好從67門課中選出3至4門課程,有選擇性的學習考試。因而每一門考試都有極強的針對性。對於即將完成「基礎教育」向「專業教育」過度階段、進入大學的文科類學生而言,第一個需要回答的問題就是「學習它的意義」。
美國學術能力評估測試 (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簡稱SAT)
如果高中生要申請美國前50位的頂尖大學,90%以上的美國頂尖名校會要求參考學生的ACT(American College Test)或SAT(Scholastic Aptitude Test)成績,而且ACT或SAT成績的高低是決定學生能讀哪一所美國大學的參考因素之一。
SAT與ACT成績對照表
SAT和SAT2每年都舉行7次考試,ACT 5次,學生可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考試時間。同時,考試次數不限,直到成績滿意為止。
日本東京大學本科的入學考試
考試為時兩天,每天考四場,比如今年考試第一天上午第一場是國語;第二場是歷史地學公民(編者註:「公民」是一個科目),考生可以在世界史A、世界史B、日本史A、日本史B、地理A、地理B、現代社會、倫理、政治?經濟、倫理?政治?經濟這十個科目中選最多兩科參加考試;下午第一場是數學I,第二場是數學II;第二天上午第一場是理科I,考生在物理基礎、化學基礎、生物基礎和地學基礎中最多選兩科參加考試;第二場是理科II,考生在物理、化學、生物、地學中最多選兩科,下午是考外語。
日本大學入學考試的「小論文」如何出題,都考些什麼呢?看看下面日本幾所大學的入學「小論文」考試內容,也許能略窺一二。
2011年度日本上智大學新聞系「小論文」考題:
以「強者」為題,寫出你對此的思考。
2011年度日本上智大學歷史系「小論文」考題:
現存多數都市的歷史為再建歷史,以此為題,闡述超越時代的都市再生與變化。
2011年度日本上智大學法文系「小論文」考題:
下面的法文文章詳細描繪了離開法國後,在美國所渡過的與母國不同的日常生活,請將法文翻譯成日文。
德國文理中學畢業會考
Abi成績不比「高考」容易
任何人在德國都可以上大學,因為德國沒有高考,只有申請和推薦制度(老師推薦),通過了申請就可以上大學了,並且德國上大學是不用交學費的
德國數學題
這實在是太忽悠啦!來看看真正的德國高考吧-------- 事實上,德國的基礎教育採取分段分流的方式,小學五年級畢業後,學習好且有上大學意願的,進入高級文理中學,是最有希望上大學的(但是,每年都有被淘汰者)。還有很多畢業生進入九年制、十年制中學的,這些學校中絕大多數上不了大學。 進入文理中學的學生,在高中階段,通過複雜的記分方式算出他的Abi成績,只有這個成績合格,才能申請大學! 要想申請好學校好專業,必須有好成績!
作文題目:對Barock(巴洛克)文體類型的詩進行比較和分析。
題目中的巴洛克文體指的是歐洲1600-1720年間的一種文學表達形式。學生不僅對那段歷史時期的文學發展有清晰的了解,還要能夠舉出可供「比較」和「分析」的詩作,這是德國德語考試多年來的基本形式,而這些作家和書目學生在高中階段都讀過,範圍都是事先給定的。學生不需要去背誦各種範文,只要老老實實去讀這些大部頭經典,備考的過程,就是學習和充實自己的過程。
各國還有那些奇葩高考規矩呢?
伊朗:考生可報100個志願
在伊朗,高考對所有的學生來說均是一道難關。伊朗只有54所國立大學和一些國立醫學院,大學承受能力有限,而一流國立大學的錄取比例僅5%。不過,伊朗考生可以根據自己選擇的考試科目填寫100個志願。
巴勒斯坦:20天要考12門
每年6月開始的巴勒斯坦高考可謂漫漫徵程——考生需在20天內考完12門科目。高考科目包括數學、阿拉伯語、英語、巴勒斯坦歷史、地理、生物、物理、宗教、應用科學(工業和農業)、管理課程等。每科均安排在上午,結束後有半天至兩天的時間準備下一門科目。
印度:家長折飛機遞答案
印度考試作弊現象泛濫,每年升學考試期間,五花八門的作弊手段令教育管理者十分頭痛。去年電視播出的畫面中,考場內的學生交頭接耳、亂傳紙條,甚至還有考生家長爬樓翻窗戶,給孩子傳遞答案。更誇張的是,有100多位家長呆在考場外,將寫有考題答案的紙折成飛機扔進考場。
印度高中實行2年學制,高中畢業時進行畢業會考。高考不能直接決定命運,考生須參加各大學自行組織的入學考試。從每年3月開始,考生開始填志願,各校考試在4-6月舉行,不少考生轉戰各地考試,少的有四五次,多的則有20次。
烏茲別克斯坦:達到200分才能免費讀大學
高考在8月1日舉行,烏茲別克斯坦的8月,天氣非常炎熱。考試當天,爸媽也來到考場外陪考。學生考夠150分才有可能上好點的大學,只有達到200分以上,才能獲得免費讀大學的資格。對很多家長來說,一分之差可能就意味著要為孩子付出四年學費,這是一個不小的數字。
印度尼西亞:10來年前才有全國統考
整個考試只有數學、英語和印尼語三個科目,每個科目滿分為10分,只要考夠4分就及格。雖然這樣,當你去申請自己喜歡的大學時,每個大學還要根據自 己的要求對學生進行不同的考試。如果申請的是文史類專業,對英語、歷史等要求就會很高。如果是理工類專業,對化學、物理、數學的要求會很高。但作弊情況時有發生。近年來,全國性的考試通過率越來越高,甚至超過了90%,部分原因是由於作弊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