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留學考入外國大學不適應 棄學回國高考

2021-01-12 中國教育在線

  原本想在國外學醫,卻發現出國留學只是「看上去很美好」。讀到大三時不顧父母反對回國,重新讀高三參加高考。昨天,在湖北工業大學2016級本科生報到現場,記者見到了23歲的「海歸」小夥劉超(化名),即將就讀該校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

  對此,湖北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葉顯發提醒,國外大學教育「寬進嚴出」,尤其是部分特別難拿到學位的學科,家長和考生都應慎重選擇,認清自己的路在何方,切忌盲目跟風。

  父母送他去加拿大名校

  出國留學

  戴著眼鏡、身高1米8的劉超,講起自己的經歷時,顯得比同齡人更成熟、踏實。這既是因他走過的路,也與家庭有關。劉超來自北京一個高知教師家庭,母親是名外語教師,父親是北京一知名大學的博士生導師。

  高中時,劉超就想要念醫科,希望幫助有需要的人,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但父母希望他到國外上學,認為那裡的生活和學習環境要好。2011年初,他如父母願收到加拿大曼尼託巴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攻讀護理專業。這所大學是加拿大頂級大學之一,常年位列加拿大醫博類大學前15。

  上大學的費用,一年要花10多萬,為了讓他有更好的學習環境,父母還專門為他在加拿大安排了校外住房。2011年5月,劉超開始了獨自在異國求學的生活。

  屢次受挫

  被國外課程「虐」得吃不消

  一進學校,劉超就發現這裡的學生很「拼」,整晚熬夜的人不在少數。每天的課程都安排得很滿,有時要從早上8點多上到晚上9點。他念的是高級護理專業,大二又轉到營養學。

  「每天都是全新的知識」,儘管英語成績很好,但醫學類的專業術語對他來說就像天書,只有攢到課下再去查每個單詞的意思,才能知道老師講的是什麼。考試成績最好時,也只得到B+(相當於國內80~85分),而同班同學都是A以上。

  到了後來的專業課,劉超已感到「啃不動」,這讓他有很大挫敗感。同時,他感到國外的人際關係很淡漠,讀了幾年,和班上同學大多沒說過話,他所在的班上沒中國學生,也嘗試過和其他國家留學生交朋友,但感覺融不進那個「圈子」。

  出國後,才感到和他想像中有差距,他萌生棄學的念頭。

  棄學回國

  重讀高三考上理想專業

  2015年3月,劉超偷偷回國,並聯繫家人表明退學的想法,父親電話裡說:「你先回來,我們再一起商量」。「回來後,又沒學歷、又沒經驗,不知道未來的路在哪裡」,父親劉先生說,看著兒子「栽了跟頭」,走了彎路,心裡很不好受,但尊重孩子的決定。

  劉超和家人商量決定參加高考。除了在北京二十二中當插班生外,其餘時間他都在清華大學自習室「刷題」。剛開始,數學只能考30分,後來是50分,直到高考前兩周,穩定在100分以上了。準備高考的10個月,劉超每天都複習到11點半,儘管心理壓力比較大,但還是挺過來了。

  今年高考,劉超以510分的成績被湖北工業大學錄取,他說,當年想讀醫學專業,並沒深入了解,讀到後面才發現不適合他,浪費了幾年時間。現在第二次念大學,他比其他新生大5歲左右,考慮得更實際,報考的專業今後實用性強,既能走學術,又能往其他方向發展,所以對大學生活很期待。

  昨天,父親陪著兒子來學校報到。拿到湖北工業大學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父親懸著的心才稍微放下來一些。

  專家提醒

  不要盲目跟風往外送

  父親說,現在回頭看當時送孩子出國的決定,多少有些後悔,本來想送他出國留學得到更好的受教育環境,沒想到孩子並不適應,棄學的事也讓他們做家長的陷入反思。

  湖北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葉顯發談到,國外大學不管是教育體制還是環境,都和國內很不一樣。國外的大學多是「寬進嚴出」,尤其是醫學類的專業很難讀下來。

  「家長想送孩子出國,一是認為受教育環境好,二是鍛鍊孩子更全面的綜合素質」,葉顯發說,不是所有孩子都適合出國留學,除了語言文化的差異,中國學生到了國外還有個適應期,加上課業壓力大、人際交往上的問題,很多學生都「吃不消」。

  他建議,打算送孩子出國留學的家長,一定要為孩子做長遠的人生規劃,綜合權衡自己的各方面實力,以及孩子的自身條件,再決定是否出國,切忌盲目跟風。

  記者朱佳琦 通訊員陳凌 張應韜

相關焦點

  • 留學失敗回爐充電 武漢「富二代」回國上技校(圖)
    漫畫/彭翠琳  武漢晨報訊在國外大學留學(微博)一年,最終選擇棄學,回國上技校。16日,記者在武漢第一技校找到這位「富二代」學生於海(化名)。  「我現在什麼都不想談,我走自己的路很好。」剛剛下課的於海,表示不希望現在的生活被打擾。  於海提供給校方的資料顯示:來自武穴的他,幾年前考上武漢一所三本院校,棄學後赴中國人民大學學習西班牙語,最終留學阿根廷洛馬斯德薩莫拉國立大學企業管理專業。一年後肄業回國上武漢第一技校。  記者從於海班主任李軍那了解到於海放棄留學的一些情況。於海選擇留學,是在國內沒考上滿意的大學。而選擇阿根廷,完全是因為對足球的愛好。
  • 祖國培養的三個「白眼狼」神童,出國留學後不回國,加入了外籍
    然而國家費盡心思去培養他們,幫助他們完成學業,而他們最後即使被罵也要去國外,加入外國,這些人真是民族的敗類。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其中最有名的三個女神童,他們都是祖國培養的「白眼狼」神童,出國留學後卻不回國,加入了外籍。
  • 花幾百萬出國留學,不讀書回國上大學?網友:不如藍翔新東方
    留學生回國的問題一直在不斷刷屏,其中最有意思的一種說法是,有一種觀點認為,外國留學生回國可以在職業院校升學,通過考試的學生將轉學到普通高校。然後將學分轉換成我國學分,對留學生進行評估,通過試點和進一步擴大,沒有一個海外學生願意參選,否則,他們將不得不在國外呆上幾年如果沒有真正的人才回國必須上大學深造,學習一些技術並謀生。因此很多留學生搖頭,認為自己在國外的歲月回國就是混了一張大學文憑!
  • 教育部鼓勵出國留學,今後你願意出國留學嗎?
    今年留學生人數保守估計也會有70萬人,可以說在這樣特殊的背景下,還有那麼多人去留學顯得很是意外。但是如今國內可能中考就要淘汰一半的學生,這一半就只能上技校。到了高考也是一樣,現在專科生遠遠多於本科生。而每年報考公務員、報考研究生的人數還在上漲。自然就不會放過留學這條出路,如今的出國留學條件也不算苛刻,一般有錢的家庭也能接受得了。
  • 20年前,14歲高考750分考入清華後出國留學的美女博士,現狀如何
    而就是這樣一個面帶青澀的14歲小姑娘,卻在當年的高考中脫穎而出,用750分的成績考入了我國的最高學府清華大學她的夢想成真了,而她並沒有就此罷休,而是在大學生活中更加的努力。在別的大學生談戀愛、玩遊戲的時候,她卻還是整日泡在圖書館看書學習。大學期間,何碧玉又給自己的人生定了新的目標,她不想和大部分同學一樣,畢業之後就停止學習去工作,她想去國外留學,想在自己喜歡的領域繼續刻苦專研。
  • 14歲考入中科大,物理學神童留學美國後:我不回國了
    近代中國,有一句著名的口號「師夷長技以制夷」,意思是:我們要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提高自己的實力,才不會被外國欺負。事實上,在現代中國,許多有遠大理想的人都這樣做了:例如鐵路之父詹天佑,在美學習後毅然回國,在中國修建了第一條「國人自己設計的鐵路」。
  • 2020年高考結束了再準備出國留學是否來得及,看看專家怎麼說
    直接通過高考成績申請目前已有超過20個國家和地區的大學認可中國高考成績,並接受學生以此來進行申請,其中不乏世界排名前100的學校;更有甚者,還會發放獎學金,幫助同學們降低本科的留學成本。但是,直接用高考成績申請海外大學,當然會有一些具體的要求。
  • 2020年高考結束了再準備出國留學是否來得及,看看專家怎麼說!
    延期一個月的高考已經在7月7、8、9日三天順利結束了,如果現在再考慮海外留學是否來得及?接下看看三位專家怎麼說。高考後申請留學有哪些選擇?1.直接通過高考成績申請目前已有超過20個國家和地區的大學認可中國高考成績,並接受學生以此來進行申請,其中不乏世界排名前100的學校;更有甚者,還會發放獎學金,幫助同學們降低本科的留學成本。但是,直接用高考成績申請海外大學,當然會有一些具體的要求。
  • 在國外留學無法適應,有00後留學生回國看心理醫生
    楚天都市報7月31日訊(記者鄭晶晶 實習生 楊宏泳 通訊員 陳識 胡弘)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愛把孩子送到國外留學,然而,因文化差異、人際交往困難、學業壓力、生活不適應等,留學生易患上心理障礙。每年,江城大醫院都會接診一些回國就醫看心理的留學生,每年暑假更是有不少留學生回國看心理或者複查。
  • 高考以後不迷茫 西財留學給你指明方向
    學院特訪了當年高考成績本線邊緣的他們,為何放棄了國內大學選擇來到西南財經大學出國留學預備學院,他們有的是學院1+3項目學生,有的是學院2+2項目的學生,他們都是通過學院英語+專業的學習平穩過渡到國外名校求學。我們以他們的真實經歷告訴大家,你們一樣可以通過選擇正確、安全的留學方式,成功就讀世界一流名校,實現求學的夢想!
  • 留學真的要趁早嗎?哪個年齡段最適合孩子出國留學?答案在這裡
    持有這些觀點的父母,恨不得讓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就到國外接受教育,直到他們大學畢業甚至讀到研究生階段。其二:大學或者研究生階段出國才最佳!持這種想法的父母也不在少數,當然原因也是莫衷一是。如果未來家長想讓孩子回國來工作,由於中文環境的缺乏沒有語言上和中國文化的培養,孩子長大之後回國適應生活就會有一些阻礙。其次初中階段近幾年,低齡留學一直是社會關注的話題。
  • 遼寧每年近7000人出國留學 多為高考成績不好者
    大學考試、大學錄取,沒有考上的孩子開始思量著新的人生出路。昨日,記者走訪了市內幾家留學中介,想了解一下今年高中生出國留學的情況。在遼寧省國際交流中心,記者看到,許多家長帶著孩子在做留學諮詢,一位媽媽問:「孩子高考不理想,家裡想讓他出去學習,您能給孩子分析、設計一下嗎?」還有一些家長問,在外面的孩子適應嗎?能學有所成嗎?
  • 留學歸國後可能會遇到哪些不適應,為什麼?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繁榮,越來越多的家庭安排子女出國留學,但是不少同學反映在國外學習工作幾年回國後遇到很多不適應的地方,涉及到各個方面,並對生活造成了一些困擾或帶來不便。出現這樣的情況也屬正常,畢竟國外的政治、經濟文化以及環境與我國存在較大的不同。
  • 出國留學六十年
    國家的留學政策是其政府公共政策的重要部分,一部出國留學政策史,折射的是共和國外交史和教育史的一個方面,留下諸多耐人尋味、發人深思的故事。長期從事出國留學政策與留學回國政策研究以及出國留學事務與留學回國事務管理的苗丹國先生,日前出版了洋洋150萬字、厚達近千頁的《——當代中國的出國留學政策與引導在外留學人員回國政策的形成、變革與發展》一書,在業界引起關注。
  • 為何優秀人才都不願回國了?關鍵是因為這兩個原因!
    現在出國留學的人越來越多,尤其是重點大學的。但重點大學的學生在外國留完學後,很多都沒有回到我國,而是投入了外國的懷抱。現在清華北大都被戲稱為「外國人才的搖籃」。2004年從清華生物系畢業之後 ,赴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留學,2009年獲得神經科學博士,之後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作為早期獨立研究員從事研究工作,2016年加入美國紐約大學醫學院神經學系,任助理教授。
  • 高考失利還能出國留學嗎?
    每年高考都有一小部分人,因各種原因沒有考好,無法被理想院校錄取,又不願意讀專科,如果去國外上大學,是否還可以申請?即使高考失利,也可以申請國外大學像東南亞的泰國、馬來西亞,不要求學生提供高考成績。而且留學費用沒有英美那麼高,一年的學費在1到3萬元左右,生活費一個月大概2000元左右。本科總的留學費用僅是英美等國留學總費用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
  • 中國著名的地球物理學家,出國留學刻苦鑽研,只為回國報效祖國!
    而今天小編要說的這位也是非常了不起,為了祖國的發展出國留學深造的他,在學有所成之後果斷放棄國外優越的待遇,毅然決定回國發展,這個人就是黃大年!黃大年1958年出生於廣西南寧市,而讀完小學初中高中後,他也是通過招考進入了廣西第六地質隊,順利的成為了一名航空物探操作員,而黃大年對這個行業的知識也是非常的感興趣,在中國恢復高考政策之後
  • 為什麼國內很多人對出國留學人員充滿惡意?
    第一:因為這些人出不去,所以就恨出國留學的人員。 實際每個中國人內心都清楚,國內的高等教育與國外的高等教育差距還是蠻大的,就算北大清華現在在國際上也佔有一席之地,但與一些國外名校比起來,差距還是很大的。比如哈佛大學、劍橋大學、耶魯大學等等。 看看我國大學裡面的教授,基本都有出國留洋的經歷。
  • 出國留學回國有什麼優勢
    留學生畢業回國卻可以享受更加優惠的戶籍辦理政策。回國後落戶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不僅能夠享受以後更好的城市福利,也能使自己得到更多的發展機會。我國公派或者自費出國留學一年,具備條件可申請辦理留學人員引進,辦理北京市或者其他地區的戶口(具體條件需要自行網上查詢各個城市政策)。
  • 想出國留學,都有哪些途徑?
    出國留學好處很多,離開父母的身邊去陌生國家留學,讓自己成長變得更加獨立;留學開闊了眼界,認識了不同國家的人,積累了國內上大學比不了的人脈資源;留學背景和經歷大大提升職場競爭力;留學後可以選擇在留學國家就業,也可以回國或者去跨國公司任職……留學好處多多,自然吸引了很多小夥伴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