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5日訊(記者彭江)「我要2000斤、我要1萬斤…」11月的海南省臨高新盈鎮碼頭上依然是一幅繁忙的景象,前來收購的魚商蜂擁而至,一筐筐剛剛從深海裡起出的金鯧魚被忙碌的工人們裝進冷藏車,碼頭上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新盈鎮是海南著名的漁港之一,也是悠久歷史的古鎮。記者跟隨當地的漁民搭乘漁船出海,船主辛良娥記者:「漁船對於漁民來說就像自己手和腳。以前我們的漁船非常落後,捕漁養魚範圍也只能限定在近海,那時的夢想就是能夠到更遠的海域去闖蕩。這艘漁船就是在向郵儲銀行貸款10萬元後修建的,現在有了現代化漁船的幫助,我終於能到更遠的地方。」
陪同前往的海豐公司總經理黃達靈指著海面上星羅棋布的大形圓環告訴介紹:「這些就是我們的深海養魚網箱。」據黃達靈介紹,「2015年,網箱養魚試驗成功後,自己賺到了第一桶金,鄉親們都想跟他致富,但苦於沒有資金投入,多虧郵儲銀行上門來向鄉親們介紹貸款產品,解了他們的燃眉之急,給予了我們很大的支持。」
符亞武是一個曾經在內港養魚的漁民,如今也是深水網箱的養殖戶了。「剛開始左深海網箱養殖由於缺資金,始終無法擴大規模,後來由黃總擔保我從郵儲銀行貸到了款,如今我的網箱養殖規模已從當初的2口網箱拓展到現在的15口。由於網箱技術過硬,雖然去年受到兩個颱風的襲擊,但仍豐收了。」符亞武向記者介紹他的致富之路。
「黃達靈的網箱養殖獲得成功後,漁民搶著加入他的深海網箱養殖合作社,但很多漁民由於缺少資金,而限制了發展,為此郵儲銀行臨高縣支行共先後向該公司的21個下遊客戶發放了貸款,累計支持海洋網箱養殖達4000餘萬元。」郵儲銀行臨高縣支行支行長黎小鋒向記者介紹。
成熟的致富模式和郵儲銀行的金融支持,使越來越多的臨高漁民踴躍加入到深海抗風浪網箱養殖的行列,不僅降低了過度捕撈海洋資源的無序生產,而且帶動了一批漁民的致富。截至2017年10月,黃達靈已經與9個鄉鎮,83個村委會,約9000名貧困戶籤訂了扶貧協議。
(責任編輯:張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