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湖島街道向群眾交出滿意答卷

2020-12-16 半島網官網

  

半島網1月30日消息

2018年1月8日,市北區湖島街道掛牌成立。短短一年時間,湖島街道緊緊圍繞「聚焦提效年」為主題,以黨建為引領,以城市精細化管理為抓手,以真抓實幹為關鍵,以服務群眾為根本,團結一心,努力實現「湖潤萬家 島居人和」的目標,全面推進各項工作目標任務。這一切,只為給轄區居民群眾交上一份滿意答卷……  

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黨建引領民生服務帶頭跑 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2018年,湖島街道聯繫轄區單位建立起街道、社區、駐區單位等共同參與的區域化黨建體系。2018年8月,街道在區域化黨建的基礎上完善「1+3+N」幫辦代辦服務模式,通過聯合轄區資源,以一個街道、三個社區及轄區N個黨員帶頭「跑腿」上門服務,幫助高齡、獨居、殘障、困難群眾等及時高效地幫辦代辦業務,在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的同時,也進一步拉近了黨群關係。

  家住宜昌馨園的王元美母女就是其中的受益者。王元美女兒智力一級殘疾及肢體多重殘疾,生活不能自理,她個人照顧女兒不便出門,每月還需要辦理低保重殘認證,社區黨員主動了解情況反饋社區,工作人員定期定時上門服務。「社區很貼心,主動上門為我們服務,或者打一個電話社區就幫我們把事情辦好了,不用操心去跑,更不用擔心女兒獨自在家的安全。」王元美感慨道。

  此外,湖島街道依託區域化黨建平臺,帶動轄區駐街單位黨組織,充分發揮轄區資源優勢,增強服務能力,完善服務項目,暢通服務渠道,與轄區駐地單位籤訂共建協議,認領黨建項目10餘項,開展困難家庭幫扶、文體聯誼等活動26次。街道黨工委還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充分發揮三個社區區域黨委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完善議事、協調、評議等制度,有效推動了資源集聚、服務集中,為轄區單位協調解決問題30餘件,惠及居民2000餘戶,全面推進了轄區內的共融共建共治共享,讓居民群眾真正在家門口享受到服務。  

扁平化服務「大顯身手」 破解群眾辦事難題

  「這種工作方式很『溫暖』,不出家門就能享受辦理分娩補助的政策。」瑞安路社區居民郭元元說。據了解,社區工作人員考慮到郭元元這類免費技術服務術後人群的不便之處,社區工作人員主動上門服務,辦理了分娩補助手續。

  湖島街道紮實推進「一次辦好」改革,全面深化「小街道大社區」扁平化服務模式,工作力量下沉到社區,直接處理居民的各種問題。在辦公用房配備不完善的情況下,部門功能由「單一」變為「綜合」,服務由「群眾跑」變為「工作人員跑」,辦公由「坐著」變為「站著」,破除群眾辦事「一直在路上」的頑疾。街道、社區還分別設立幫辦代辦綜合服務窗口,採用輪崗制實現全天制雙線服務,通過解答諮詢、協助準備、代收申請材料,代替企業和群眾到相關窗口辦理手續,實現讓企業和群眾辦事少跑腿。截至目前,幫辦代辦窗口受理業務900餘次,上門服務400餘戶,此舉受到居民一致好評。

  此外,湖島街道還實行「5+X」工作制,實施錯時、延時和預約服務。通過預約、輪休等,實現周六、周日正常上班的「5+X」工作日,使幹部的工作時間與群眾的作息時間有機銜接。在考慮到濱海社區是新建社區,年輕人居多,秉承著服務居民不能「一刀切」的理念,每周三提供服務至晚八點,從而解決了群眾「上班時間沒空辦事,休息時間沒處辦事」的困擾。短短五個月時間,受理轄區企業、居民來員來電諮詢350餘次,辦理居民醫保、計生服務、居民養老等業務130餘人次,受到轄區居民廣泛讚譽。  

網格化管理「拆」出民心 打響城市治理攻堅戰

  湖島街道以網格化管理為支撐,快速摸底,僅用45天就拆除了瑞安路、湖清路高壓線下4.8萬平方米違法建築,完成了市北區單體量最大的違法建築拆除行動。據街道辦事處主任李軍華介紹,這個片區涉及企業32家,包括物流、食品加工生產、汽車維修廠等,街道收到網格員情況匯報後,當即組建了22人拆違小組,深入企業走訪入戶,宣傳政策,做前期說服工作;同時,實行掛圖作戰、每日調度,組織綜合「執法單元」,協調組織公安、電力、綜合執法中隊等合力行動,在最短的時間內解除了市北區高壓線下面積最大的違法建築區域的「危險警報」。

  街道成立以來,通過徒步巡查、摸底排查,全面歸納總結出轄區重點難點問題,充分發揮「小街道大社區」的扁平化服務模式,建立「網格化+實名制」、「網格化+街長制」的工作模式,按照「大小適度、巡查便捷」的原則,形成了由專業網格員、社區兼職網格員、各類服務隊伍等100多人組成的「1+1+N」服務管理體系,及時處置解決了城市治理中的痛點難點問題。通過網格化平臺調度解決阻礙轄區發展問題5000餘件,一次性處置率達99%,為居民創造了舒適宜居的生活環境。街道辦事處主任李軍華表示:「我們將在網格工作中不斷探索,勇於創新,努力實現問題發現在基層、解決在基層,真正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解、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動。」

  此外,街道以「美麗青島」行動為契機,搶抓機遇、逆勢而上,舉全街道之力,清運垃圾10000餘立方米,拆違80000餘平方米,整治鐵路兩側8700平方米,綠網覆蓋25萬平方米;建成公共體育健身路徑2處,建成停車場1處……成功打響了街區建設的治理攻堅戰。  

所有過往,皆為序章,所有將來,皆是可盼

  回顧2018年,湖島街道黨工委書記劉文一感慨道:「面臨複雜多樣的群眾訴求、繁重的社會治理任務,還好我們堅持下來了,這是湖島街道不尋常的一年。」

  「所有過往,皆為序章,所有將來,皆是可盼。」提起2019年街道的發展,劉文一感慨道:「我們要讓生活在轄區的每一個人,都感受到街區的溫度和厚度。新的一年,湖島街道將按照區委區政府部署要求,站在新起點,面對新形勢,發揮黨建引領的關鍵作用,在各項工作中精準發力補短板、強弱項,推動街道工作再上新臺階,在街區建設的傳承、發力、攻堅、突破上下足功夫,真抓實幹,全面提升轄區群眾的獲得感、歸屬感、幸福感,不斷為市北區建設更有溫度和厚度的主城核心區貢獻湖島力量。」

  通訊員 姚軒 記者 遊瀟

   [編輯: 王春雪]

相關焦點

  • 【鎮街】通濟街道:基層「政務公開」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鎮街】通濟街道:基層「政務公開」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2020-09-28 17: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服務下沉+「全科受理」——弋江區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弋江區加快推進深化街道管理體制改革,在轄區瀂港街道開展試點,以「多點分布」方式規劃為民服務站點、構建「15分鐘便民政務服務圈」,取消按部門、業務分窗受理,改設「全科受理」的綜合窗口,實現為民服務「一口受理」、「一窗通辦」、「只跑一次」。試點工作運行半年來,整體運行日趨順暢,專業社工成長迅速,群眾滿意度明顯提升。
  • 武隆區推進「網際網路+」社保服務 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華龍網4月24日15時訊 記者從武隆區人民政府官網獲悉,武隆區推進「網際網路+」社保服務,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一是積極協調溝通,推出居民醫保微信繳費服務。完成了城鄉居民醫保參保繳費相關信息、結算帳戶等工作與軟體公司的對接工作,目前已實現居民醫保「重慶社保」公眾號參保籌資繳費,2019年城鄉居民醫保參保繳費參保群眾可在手機端自助辦理。    二是廣泛動員宣傳,推廣「023社保在線APP」服務。
  • 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 桃源縣漳江街道政務中心紮實推進...
    漳江街道政務中心依據桃源縣推動(一門式)服務領導小組的指導,全力推進常德市「網際網路+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進一步強化「我的常德」APP服務功能,推動政務服務事項下沉辦理,高效高質推進基層公共服務(一門式)全覆蓋工作,切實打通聯繫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工作人員為居民辦理業務。
  • 「E龍巖」:以數位化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新華社福州4月19日電 題:「E龍巖」:以數位化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新華社記者鄭良今年以來,福建龍巖市打造「E龍巖」網上公共服務平臺,優化「網上政府」辦事流程,打通部門數字孤島,線上線下聯動,以數位化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 休寧縣:創新「微警務」工作 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休寧縣公安局海陽派出所創新性開展「微警務」工作模式,全體民警將工作微信通過公開欄、胸牌、聯繫卡的方式向群眾予以公布,在案件辦理、治安防範、服務群眾等方面通過「指尖上的溝通」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 成都斑竹園街道打通服務退役軍人「最後一公裡」
    7月30日,成都新都區斑竹園街道廖家灣社區便民服務室窗口工作人員帶著慰問物品和相關辦事指南,準備前往社區重度殘疾革命老復員退役軍人吳大爺家開展上門服務。這是新都區行政審批局和斑竹園街道主動破除服務壁壘,積極為退役軍人、軍烈屬、革命傷殘軍人現場解難題、送政策,打通服務退役軍人「最後一公裡」的又一創新舉措。
  • 羅湖區南湖街道交出基層治理「美好答卷」
    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李慧)高票當選為深圳市網民喜愛的十大「幸福街道」,新成立黨組織數目、公共文明指數測評、政務服務系統績效考核、市容和環境衛生綜合考核、環衛指數測評等評比均位列羅湖第一……南湖街道交出基層治理美好答卷。6月28日,羅湖「雙周發布」在羅湖區金光華廣場舉行南湖街道專場。
  • 開州區正安街道精準幫扶 打通農技服務「最後一公裡」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16日6時30分訊(通訊員 熊瑛)為切實解決農民在生產發展中遇到的技術難題,助力脫貧攻堅,重慶市開州區正安街道充分發揮農技推廣員作用,切實解決「誰來扶、怎麼扶、扶什麼」問題,聚焦關鍵技術,實施精準農技幫扶,提高幫扶的精準性、針對性和實效性,真正打通了農技服務「最後一公裡」,提升了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
  • 馬培: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今年以來,武安市委網信辦以微信矩陣大數據平臺為依託,旨在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武安市通過微信矩陣開展統一指揮,全市上下「一盤棋」,形成多部門齊抓共管、協同推進網絡綜合治理新格局。目前,武安市同心圓微信矩陣已完成了市、鄉、村三級架構,總群數達1173個,入群人數達24.5萬餘人,而馬培就是這個微信矩陣群總管理員。
  • 完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 打通法律服務「最後一公裡」
    2019年以來,李滄區滄口街道公共法律服務站(司法所)按照李滄區司法局開展法律服務工作要求,積極完善社區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始終以「服務人員專業化、服務內容綜合化、服務形式便捷化」為標準,為轄區居民、企事業單位提供法律諮詢、法律援助、法治宣傳、人民調解、社區矯正等司法行政服務,
  • 梅山:打通辦稅服務「最後一公裡」
    梅山:打通辦稅服務「最後一公裡」 2020-12-16 17:11:42 來源: 浙江在線 > 通訊員 仇涯昕   為打通辦稅服務「最後一公裡」,近日,國家稅務總局梅山保稅港區稅務局與農商銀行梅山支行、梅山街道辦事處合作,在銀行業務大廳與街道辦事處大廳設立了自助辦稅服務區。
  • 青島市北區湖島街道:黨建引領人才帶動創新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2日訊 為了讓廣大企業和優秀人才更好、更全面地了解新的人才政策和服務,幫助和支持企業做好人才引進和培養工作,日前,青島市北區湖島街道啟動了「人才服務進網格」人才政策及服務宣講活動,轄區各企業代表參加了本次活動。
  • 黨建引領打造「紅色物業」 五華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作為城市最基礎的管理單元,物業服務行業關係著千家萬戶、群眾百姓的切身利益,更是直接體現一座城市發展品質、服務內涵的窗口。為有效破解當前物業管理服務中的難點、亂點、熱點問題,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五華區加快推進「黨建引領、紅色物業、服務民生」工作。
  • 開封祥符區範村鄉:為健康扶貧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映象網訊(記者 崔學慶 實習生 崔學風)9月5日,針對秋季疾病高發的實際情況,河大一附院抽調精兵強將在開封市祥符區範村鄉瓦屋裡村開展義診活動,義務為村民免費體檢,將服務送到村民家門口,方便就近診療和諮詢。
  • 法律服務「最後一公裡」如何打通?武陟縣的作法值得學
    武陟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開設法律諮詢、法律援助、人民調解、公證服務、公證律師科投訴處理等服務窗口,為廣大群眾提供「窗口化、綜合性、一站式」的法律服務。發揮著全縣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的樞紐作用。 該中心每天安排律師提供坐診式法律服務,為來訪群眾答疑解惑。
  • 陳澤松:打通政務服務「最後一公裡」
    由於業務工作存在差異,曾經的工作職責與現在完全不同,陳澤松只能從頭開始一點一滴學,白天認真熟悉工作流程,晚上鑽研業務技能。  「雖然業務技能上有所不同,但我願意花心思了解,一邊學一邊幹,一邊幹一邊學。」陳澤松說。
  • 新區打通藥事服務「最後一公裡」
    新區打通藥事服務「最後一公裡」
  • 送科技、科普知識下鄉,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在疫情防控期間,清新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清新區融媒體中心同頻共振,為群眾提供各類精準服務,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疫情期間,為減少群眾聚集,清新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送科技、科普知識下鄉志願服務隊,將以往的線下培訓班,轉為線上直播課堂,既做到防控疫情不放鬆,又力保春耕農事不荒廢。1個小時的講解中,觀看直播的人群達到1萬多人。
  • 【通訊員速遞】他,向村民交出扶貧滿意答卷
    「張書記總是趕在我們下地幹活之前,家家戶戶走一走問一問,這一問就是四年!」村民們豎起大拇指。 張玉昌在深入群眾的同時,下大氣力改善村內基礎設施和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