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孤獨症研究會成立 致力於孤獨症育療方法研究

2020-12-23 中安在線網站

  他們被稱為「星星的孩子」,但卻並不具備「都教授」的超能力,即使你與他們近在咫尺,內心卻是遙不可及。這也是一個數目不斷增加、亟待全社會了解和關愛的群體。2017年1月15日,安徽省孤獨症研究會正式宣告成立。據介紹,該研究會成立後將主要開展孤獨症育療方法和康復實踐的研究,為全省孤獨症患者提供更科學有效的服務,解決孤獨症患者家庭的實際困難。

  內向的他原來是孤獨症

  今年6歲的曉峰(化名)是一名孤獨症兒童。曉峰是個帥氣而可愛的男孩,乍一看,他與正常的兒童沒有任何差別,只是,他從來不會為了心愛的玩具與媽媽撒嬌,甚至,很少會呼喊一聲「媽媽」。當母親盯著他試圖與他說話時,曉峰卻常常會扭頭靜靜地看著別處,那樣子,似乎是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久久不能自拔。

  「開始,我們只以為孩子性格內向不愛說話,也就沒當回事。孩子三歲多的時候,我們才覺得有些不對。」母親徐女士滿臉愧疚地告訴記者,在發現孩子的這種異常情況後,家人帶著孩子輾轉天津、上海多地的醫院檢查治療。後來,孩子被醫生確診為孤獨症。在專家的建議下,徐女士隨後帶著曉峰來到廬陽區殘疾康復中心接受康復訓練。

  此後,為了能照顧好孩子,讓孩子接受必要的康復訓練,徐女士不惜放棄了工作,全職照顧孩子,家裡的收入主要靠孩子父親一個人在外打工。慶幸的是,經過兩年多的語言、認知和感統等方面系統的訓練,曉峰身上發生了積極的變化,「看上去活潑了很多,喊『媽媽』的次數也比以前多了。」

  救助政策連續提標擴面

  記者了解到,孤獨症患者群體,目前還沒有較完整的調查報告,但根據國際上認可的萬分之六的患病率估算,安徽省約有孤獨症人士10萬-15萬,合肥市則有3000人左右。

  合肥市殘聯康復處負責人告訴記者,孤獨症目前尚無藥物可以根治,主要幹預途徑為康復和教育。對於孤獨症患者,早發現、早幹預是非常重要的,「3歲以前是進行康復訓練的最佳時期,可以有效緩解病情。」

  據介紹,合肥市自2009年就開始實施針對包括孤獨症兒童在內的貧困殘疾兒童搶救性康復項目,2012年起,0至6周歲孤獨症兒童康復訓練救助還被納入合肥市民生工程。從2015年開始,合肥市將孤獨症兒童康復訓練救助對象的年齡範圍拓寬至0至10周歲,2016年,合肥市又將孤獨症兒童康復訓練救助和生活補助的標準從1.2萬元大幅提高至1.5萬元。目前,合肥市的多個縣區還在全市標準的基礎上進行了提標擴面,其中,部分縣區將救助對象年齡放寬至18周歲以下。2016年,合肥市就有500多名孤獨症兒童獲得了康復訓練救助。

  孤獨症康復師資仍然稀缺

  據了解,目前合肥市共有36家殘聯機構定點的殘疾兒童康復機構,其中有一半的機構都接收孤獨症患兒。「這幾年,隨著政府購買服務的實施,社會化的殘疾兒童康復機構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但是,師資隊伍卻顯得短缺,尤其是優質師資隊伍更是稀缺。」安徽省孤獨症研究會會長王如春介紹,研究會成立後,將主要開展孤獨症育療方法和康復實踐的研究,並將吸納、培養優質師資,積極開展各項活動,改善孤獨症患者的生存環境。

  「與前些年相比,政府及社會各界對孤獨症患者的關注度也顯著提高,尤其是政府的民生工程在經濟等方面對孤獨症患者家庭提供了極大幫助,但是,照顧殘疾兒童康復、生活,畢竟需要家長不同尋常的付出,而孤獨症等殘疾兒童的康復預期,也不能和正常的兒童相比,因而,許多父母一直都肩負著巨大的經濟和精神壓力。」合肥一家殘疾兒童康復機構的負責人向記者表示,目前,對於殘疾人兒童父母,進行持續的心理疏導和幹預工作,合肥等地仍基本處於空白狀態。針對這一現狀,王如春表示,研究會已組建了家庭支援中心,成立了志願服務隊,旨在力所能及地解決孤獨症患者家庭的實際困難。

  -延伸閱讀

  2007年12月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從2008年起,將每年的4月2日定為「世界自閉症日」,以提高人們對自閉症的相關研究與診斷以及自閉症患者的關注。自閉症的概念由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專家萊奧·坎納於1943年首次提出。自閉症,醫學上也稱孤獨症,是一個尚沒有被全社會知道、了解的病症。與唐氏症候群等疾病不同,自閉症不會影響患者的面容,因此自閉症患者容貌與正常人沒有區別。

相關焦點

  • 一文讀懂孤獨症、高功能孤獨症、阿斯伯格症候群
    孤獨症兒童更喜歡一個人獨處,像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視覺中國 資料孤獨症,高功能孤獨症,阿斯伯格症候群之間是什麼關係?孤獨症,又稱自閉症,與阿斯伯格症候群同屬於孤獨症譜系障礙,臨床核心症狀表現有很多相似之處。
  • 孤獨症誤區:了解孤獨症,別再說孤獨症就是孤獨引起的了。
    孤獨症,從字面上看貌似是由孤獨引起的一種症狀,那事實確實是這樣的嗎?從定義上看,孤獨症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社會交往障礙、語言發育障礙、興趣狹窄和欣慰方式刻板,多數患者伴有精神發育遲滯。因此,如何正確認識孤獨症,儘早進行醫學幹預,是家長的一種責任與擔當。
  • 鄭州市首家專業關注孤獨症的社工機構成立黨支部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蔡君彥 8月28日上午,中共金水區春風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支部委員會揭牌儀式,在鄭州市金水區豐慶路街道辦事處中方園西區50號樓舉辦,據悉,這是鄭州市首家專業關注孤獨症的社工機構成立黨支部。
  • 孤獨症科普:輕度、中度、重度孤獨症,如何判斷?
    按照現行的DSM-5診斷標準,孤獨症譜系障礙按照社交、溝通、行為的障礙程度,分為輕度、中度、重度這三級。 而由於孤獨症的症狀個體差異很大,每個孤獨症人士的特點都不一樣;因此,孤獨症的診斷,目前主要依賴於醫生的經驗。
  • 頭胎是孤獨症,二胎也可能患孤獨症?|特教觀點
    誤區一:孤獨症就是性格孤僻研究表明孤獨症是一種神經系統發育障礙誤區二:孤獨症兒童認知能力低下,教育難度大 孤獨症兒童可以跟一般兒童一樣可以通過教育獲得知識和技能誤區三:孤獨症是父母不稱職造成的專家證明,孤獨症是一種大腦發展障礙,而非父母教養方式所產生的結果。
  • 孤獨症的表現 注意孤獨症患者多有這些症狀
    孤獨症是一種心理病症,可以說很多不喜愛與人接觸的人,都有輕微的孤獨症傾向,下面就讓我們看一看孤獨症的表現有哪些,孤獨症的危害有哪些,孤獨症怎麼治療,希望可以讓大家了解這種疾病。孤獨症的表現當你發現自己身邊的人有這些情況時,很有可能就是孤獨症導致的。
  • 怎樣預防孤獨症 孤獨症症狀別忽視
    孩子患上了孤獨症,這對於孩子的生長發育與未來發展都是不利的,因此對於孤獨症疾病爸爸媽媽一定要多加注意,積極的幫助孩子預防。孤獨症是一種孩子孤獨症,屬於精神科的一種疾病,家裡有孩子患上了孤獨症,對於家人來說是很不幸的一件事。孤獨症無法治癒,只能長期的進行康復訓練。怎樣預防孤獨症?孤獨症的表現有哪些?想知道的話就請看下文吧!
  • SAP孤獨症人才項目5周年:為孤獨症群體架起融入社會的橋梁
    與智力障礙青年相比,孤獨症人群的就業更加困難,主要原因是孤獨症固有的情緒行為特點,他們比智力障礙青年更難適應職場要求。同時,中國的孤獨症家庭在孩子的學齡段一般對學業比較重視,但對就業準備考慮不足,孤獨症青年在入職前缺少必要的心理和先備技能儲備。
  • 上饒孤獨症幹預:讓別人知道我家孩子是孤獨症=公開「處刑」?
    孤獨症是低能?孤獨症不需要朋友?孤獨症是爸媽教養不當導致的?1-認為孤獨症就是性格孤僻不了解孤獨症的人很容易聯想到性格孤僻或內向,即把孤獨症與心理障礙聯繫起來,認為孤獨症兒童是受到某種來自外界環境的刺激產生孤僻性格的。
  • 愛佑和康:國內首家省級孤獨症兒童腦發育評估項目示範基地正式成立!
    愛佑和康:國內首家省級孤獨症兒童腦發育評估項目示範基地正式成立! 2018-03-22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胡彬 2018年3月,北京師範大學寧夏殘聯愛佑和康兒童康復中心——孤獨症兒童腦發育評估項目示範基地在寧夏殘疾人康復中心正式掛牌成立,標誌著國內首家省級孤獨症兒童腦發育評估項目示範基地正式成立!
  • 孤獨症的重要病因找到了
    一直以來,科學家都在探究孤獨症的發病機制與腸道菌群的關聯。這是由於,多數孤獨症患兒都存在消化道疾病,並且很多研究也發現了孤獨症兒童腸道菌群失調,比如雙歧桿菌豐度降低,梭菌屬豐度上升。但腸道菌群如何參與孤獨症的發病機制尚未被闡明。
  • 揭開孤獨症遺傳圖譜的神秘面紗,首個大規模中國人群孤獨症基因測序...
    然而我國孤獨症的研究才剛起步,缺乏基本流行病學資料,尚無臨床診斷標準,流行病學和遺傳病因學研究也只限於小樣本的研究。您能談談國內外孤獨症的現狀、趨勢、已發現的病因和治療方法嗎?夏昆:孤獨症的核心症狀包括社會交往障礙以及狹隘興趣和重複刻板行為,兒童發育早期(一般3歲前)發病並攜帶終生,男性發病率為女性的4~6倍。
  • 《學齡孤獨症兒童教育評估系統》發布本土化研究成果由此誕生
    4月25日,由北京師範大學孤獨症兒童教育研究中心歷時三年的研究成果《學齡孤獨症譜系障礙兒童教育評估系統》發布會在北京舉行。中國青年網記者黃昂瑾攝中國青年網北京4月25日電(記者黃昂瑾)「我們國家大概有1000萬的孤獨症人群,其中有200萬是孤獨症兒童,並且每年以20萬的速率在遞增」,4月25日,由北京師範大學孤獨症兒童教育研究中心歷時三年的研究成果《學齡孤獨症譜系障礙兒童教育評估系統》(以下簡稱《評估體系》)發布會在北京舉行,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孤獨症兒童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劉豔虹主持會議。
  • 關於孤獨症的9個「神話」
    雖然目前尚無靈敏可靠的測試孤獨症兒童智商的工具,以上提供的智商指數也僅代表一個估測,不過這個結果可以說明部分孤獨症兒童擁有與普通人群一樣或更高的智商。也有研究報導60%的孤獨症兒童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發育落後。
  • [新聞調查]孤獨症兒童
    患有孤獨症孩子無法享受其他正常孩子的健康和快樂。雖然從孤獨症的患病比例來看要遠遠低於腦癱、智力障礙等被人們熟知的其它殘疾,但孤獨症患者成人後給社會和家庭帶來的壓力卻比後者要大許多。他們都是孤獨症的患者。在一些國家,據統計,孤獨症是排在兒童精神障礙的首位。得上了孤獨症的孩子,從外表上看,跟普通的孩子沒有什麼兩樣,但是,他們卻深陷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裡面,很難跟外界溝通,對於一個家庭來說,一旦有了一個得上了孤獨症的孩子,這個家庭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而對於一個孩子來說,一旦他被確認得上了孤獨症,那麼他的人生又將如何度過呢?
  • 8月15日清華大學孤獨症譜系障礙的醫學與幹預方法沙龍
    研究領域與方向為語言行為的評估和早期教學,問題行為的評估和幹預,孤獨症兒童的生活自理,教師督導和培訓。曾任杜肯大學本科生課程《融合教育的基礎》和研究生課程《探討融合教育》的講師,曾就職於美國匹茲堡行為服務中心Pittsburgh Behavior Services,為孤獨症人士及其家庭提供基於應用行為分析的教學培訓和諮詢服務,主要研究領域與方向為融合教育、孤獨症早期幹預和美國移民家庭特殊教育等。
  • 關注孤獨症 湖南省腦科醫院有了專業治療與研究中心
    華聲在線8月13日訊(記者 鄧桂明 通訊員 石榮)今日上午,湖南省腦科醫院(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孤獨症譜系障礙循證治療與研究中心開業,與此同時,由中華文化促進會美育工作委員會頒發的「全民美育療愈基地」在該中心揭牌,現場展示孤獨症患兒的繪畫作品
  • 《孤獨症兒童康復科普知識手冊》
    孤獨症至今病因未明。流行病學研究已經篩查出很多可能導致孤獨症的危險因素,但是沒有一種是導致孤獨症發生的直接因素。比較公認的原因是基因變異與不良環境的交互作用,特別是新生突變(de novo mutation)可能是孤獨症發病的主因,但具體致病因素和機制不明。
  • 孤獨症能預防嗎?
    以下文章來源於孤獨症資訊 ,作者郭德華孤獨症資訊《孤獨症資訊》是中國精協孤獨症工作委員會信息發布平臺,致力於推動建立中國孤獨症社會支持體系,是孤獨症研究者、家長、教師和社會公眾全面客觀了解中國孤獨症事業發展的平臺,提供資訊、科普知識、分享智慧、倡導全納、傳遞正能量。
  • 「清華大學孤獨症醫學與幹預方法沙龍」新增直播觀看
    非常無障礙沙龍《孤獨症譜系障礙的醫學與幹預方法》-嘉賓簡介-張嶸北京大學醫學部基礎醫學院神經生物學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孤獨症的發病與治療機制研究、針刺轉化醫學及機理研究研究領域與方向為語言行為的評估和早期教學,問題行為的評估和幹預,孤獨症兒童的生活自理,教師督導和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