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豬友巴巴
農村俗語「堂夾房、後留窗、果樹過廳,家敗人亡」,有道理嗎?
「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思二做方成功」,的確,生活在農村,經濟高速發展下,機遇與挑戰並存,每當徘徊之時,是選擇等或靠,還是選擇思後做呢?也許在一瞬之間,就註定了遠方!在我們生活中,父母是我們的第一任導師,教會了我們生活、撫養了我們長大,奠定了奮鬥的目標和基礎!然而,在獲得成功的路上,荊棘叢生,每當面臨選擇的時候,那些老一輩鄉親口口教導,那些流傳在農村的俗語,也是我們正確選擇人生軌跡的「良師」!
俗語,流傳在民間,對於很多農民來說,都能順口說出幾句,比如說「老人不講古,後生要失譜」,比如說「不逮上山兔,不追下山雞」,這些俗語,言簡意賅,通俗易懂,飽含著鄉土氣息,卻又是那麼的耐人尋味!雖然,時光荏苒,歲月飛逝,可是,有些俗語卻在歷史的發展中,在一輩輩人群中廣為流傳!因此,提醒大家,倘若思緒雜亂之時,不妨靜下心來,多翻看些有價值的俗語故事!這有利於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中,坦然面對每一次的抉擇!
而今天我們談論的這句俗語,也有可取之處,與房屋建造有關,「堂夾房、後留窗、果樹過廳,家敗人亡」,大家知道其中的含義嗎?
第一、堂夾房,有何影響呢?
農村這句俗語中,「堂夾房」字面意思是說,並排建造的兩處房屋,在室內布局上,其中一家的臥室在兩處堂屋之間。為何會有「家敗人亡」的說法呢?在筆者看來,臥室處於兩處堂屋之間,而臥室是私密的空間,也是休息的地方,而堂屋是會客娛樂的地方,有些人有時看電視能到深夜,這也很容易影響,臥室家人的休息,很容易造成鄰裡糾紛,自然不利於家庭的和諧!
第二、留後窗,還有道理嗎?
在農村,有「屋後留窗,家敗人亡」的說法,不過,在筆者看來,這句話有些落伍了!此句俗語,反映在舊社會中,由於房屋低矮,封閉性差,在北方很容易受到寒風的侵入,因此,為了更大限度的做好保溫,因此,在過去有房後不留窗的習俗!不過,在如今,隨著建築材料的升級,智慧家居的流行,取暖保溫以及製冷更加的方便,對於房屋建造的樣式的影響下,這句俗語已經沒有了實踐意義!
第三、果樹過廳,家敗人亡
在農村,對於很多農民來說,家中有種植樹木的習俗,比如說一些葡萄樹,杏樹或者石榴樹,可是,對於樹木的種類也是有講究的!目的也是寓意美好,比如說,無花果雖然好吃,卻鮮有人在家院子裡種植,這主要還是,「無花而結果」寓意不好!而這句俗語,「果樹過廳,家敗人亡」,其實和流傳在農村的另一句俗語差不多,比如說「兩樹夾房,家敗人亡」,比如說「院落樹通軒」,這些俗語,其實都是說明了,樹木過高,樹枝繁茂,在夏季來臨時,左搖右晃,倘若出現樹枝折斷的現象,很容易造成,房屋結構受損,影響家人健康!
農村俗語「堂夾房、後留窗、果樹過廳,家敗人亡」,有道理嗎?對此,你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大家在留言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