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農村做的粽子不放冰箱冷藏,為什麼保存個把月卻不會壞呢?
文/農夫也瘋狂
馬上就要端午節了,在農村集市上像糯米、粽葉、艾草這些製作粽子的材料又開始熱銷起來了。昨天去鎮上趕集,看到很多的老人都在賣糯米、粽葉和艾草這些,購買的人也比較多。在我們這邊對於端午節還是比較重視的,每年到了端午節,家有老人在家的都會包粽子。而且一次還會包很多,畢竟端午節一年就一次,多製作一點粽子,這樣大人和小孩才能吃個夠。說來也奇怪,在過去農村裡還沒有冰箱,而農民家中的粽子卻能放上個把月的時間而不壞。這是為什麼呢?
在農夫的老家湖南衡陽這邊,粽子不放冰箱裡,保存一個月左右是很常見的事情。聽老輩人說,有些粽子還能放幾個月以後再吃,也不會壞掉。還記得小時候父母每到了端午節當天,整個上午都在忙碌著包粽子,當時光是用到糯米就要十來斤。等上午包好了以後,中午吃過飯以後就要開始煮粽子了。因為所煮的粽子比較多,往往要煮幾鍋,所以基本上等到所有的粽子煮好了以後,天都已經黑了。而當天的晚餐也比較簡單,那就是用吃粽子。
為了更好吃一點,小孩子則會沾一些白糖一起吃,又香又軟並且口感也好。在當時小孩子沒什麼零食可吃,所以對於粽子也是比較偏愛的,每天早上上學的路上也會帶一個粽子邊走邊吃,而放學了以後也會扔下書吧,先吃一個粽子在吃飯。也是因為小孩子喜歡吃,往往每一家包的粽子比較多。可是一下子製作這麼多的粽子不怕壞掉嗎?
其實這個是不用擔心的,吃不完的粽子,把它們懸掛在通風的地方,這樣可以吃上很長一段時間。而之所以這樣的粽子能這樣簡單的保存也不壞掉,其中的秘訣在於其是貨真價實的鹼水粽子,和現在集市上、超市裡所賣的粽子是有所不同的。
在我們當地所製作的鹼水粽子,所用到的鹼水也是自家製作的。把稻草秸稈曬乾了以後,然後一把火燒掉以後就是草木灰了。再把這些草木灰用熱水過濾幾次,所剩下的水也就是純天然的鹼水了。等粽子包好了以後,就用這樣的鹼水來煮粽子。煮熟了的粽子是金黃色的,晶瑩透亮,入口軟糯,味甜且還有箬葉的清香,非常的美味,並且還很耐保存。
而當時所製作的粽子能耐保存,其中的秘訣也在於鹼水。因為當時的粽子中基本沒有其他的添加劑,也不會像現在一樣放火腿、棗子、蓮子、肉末等,再加上鹼水本來就有消毒、殺菌的作用,所以鹼水煮出來的鹼水粽子,能放置很長一段時間。現在市面上的粽子,雖然有些也說是鹼水粽子,但是卻添加裡很多的添加劑,如果不放在冰箱裡,沒幾天也就壞掉了,如今很難再吃到農村的鹼水粽子了。現在明白了吧,農村裡的粽子能保存很差一段時間,關鍵在於鹼水和食材的選擇方面。你們吃過鹼水粽子嗎?喜歡文章的朋友們,記得點讚、分享和關注哦,農夫每天都會為大家免費分享一些農村的好玩、有趣的事情,謝謝大家支持(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