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是在過什麼?

2020-12-24 央廣網

  重陽節是在過什麼?

  重陽節,早在戰國已然形成,直到唐代走入民間,是固定在農曆九月初九的一個傳統佳節。

  根據《周易》的理論,「六」為陰數,「九」為陽數,所以九月九,就是九又重九、陽數相重的日子,這才有了「重陽節」的名稱由來,也稱「重九節」。

  (一)祭祖節

  重陽節幾乎是處在年尾時段最後一個最為重要的傳統節日,它與除夕、清明、中元,並稱為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由此也可看出重陽節在古人心目中的重要位置。中國古代屬於農耕社會,農業文明,是極其重視祖先經驗的一種文明形態,因為必須要依靠前人總結的教訓、祖先遺留的智慧來耕織種植,由此,就形成了一種祖先崇拜的文化心理。中國古人,對於先祖的無限敬重、對於祭祀的高度重視,都由此文明根源而來。既然祭祖是如此重要,那麼,重陽節能被列入「四大祭祖節日」之一,就可見這個節日的地位之高、分量之重。

  因此,重陽節的第一個節日主題,就是「祭祖節」,這是一個遊子風塵歸來、全族祭奠先人的節日。

  從而我們才看到有關重陽節最著名的那首唐詩,詩行裡傳達的是這樣一種情感基調: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初九,宗族親人都在故鄉從事著重陽節的風俗活動,唯有王維一人獨在異鄉、獨自寂寥,他才分外懷念故土鄉親,懷念手足兄弟。

  (二)登高節

  這首詩中,同時還提及到了重陽節的第二個節日主題,就是「登高節」。

  在古代,每逢九月初九,都要舉家登高望遠。

  望遠,當然是為了觀賞美景,觀賞漫長的寒冬到來之前、最後的一瞬絢麗秋景;

  而登高,傳說是為了避災,因為有民間故事講到,古時曾有一家人在九月九佩戴茱萸登山,回來後發現家中牲畜皆亡,唯有登高遠走的家人無恙,——雖然這是個遙遠的故事,但是流傳到風俗習慣裡,上至帝後、下至民間,都會在重陽節這一天登高望遠。

  如今遊覽北京故宮,還能在御花園裡看見一座太湖石造成的人工假山「堆秀山」,山上建有一座「御景亭」,是整個御花園的制高點。這處所在,就是每年重陽節皇帝率領后妃登高遠眺的地方,雖然不能輕易出宮,但是宮廷也要與民間保持同步的節日禮俗。

  與王維那首家喻戶曉的唐詩意思完全一致的,還有盧照鄰的一首: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

  歸心歸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

  萬裡同悲鴻雁天。

  九九重陽登山遠眺,望穿秋水歸鄉不得,只好獨在他鄉飲一杯菊花酒,天空划過秋雁悲鳴,似在啼唱兩地不能同聚的傷懷。

  詩中嚮往的登山場景、悲嘆的遺憾感受,與王維詩是一模一樣的,然而此詩更為雅致的對仗詩句「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卻不如更為口語化的「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傳唱更廣,這就體現了文化在大眾傳播層面的通俗化需求。由此看來,作詩時候最講究語言通俗易懂、要讓目不識丁的老嫗都能聽懂詩句的白居易,一定是最懂得傳播學的人。

  重陽節登高望遠的風俗,要舉家出遊、傾室而出,就如同農曆三月初三的上巳節,也是要全家出遊,外出踏春。

  如果說,三月三的春遊,是在蟄伏了漫長一冬之後,於天清地朗的暮春之日,舒活筋骨,迎春「踏青」

  那麼,九月九的秋遊,就是在進入一季冬藏之前,於秋高氣爽的暮秋之時,健身祛病,登山「辭青」

  全家人要同在春天迎來新一年的希望、釋放活力,全族人也要都在秋季送走這一年的病邪、告別青翠。

  這也是詩人苦悶不能歸家與族親共同完成這一節日使命的心理原因。

  其實,重陽節的登高望遠,既是一種文體活動,也有一種哲學意味。

  在一年秋暮之時登高望遠,看似是將金色秋季的豐收景色盡收眼底,實則是將一年拼搏即將行至尾聲的得失之間盡收眼底

  在四季中第三個季節裡的最後一個月份、在一年裡奮鬥前進路上的最後一站停歇,回望來時路是收穫多還是遺憾多、遠眺未來路是要堅持還是要改進,這是年度奮進的最後一次調整機會、是生命裡程的重要一次回眸停頓、是如同攀登路上的最後一座山亭駐足,來路有起有伏、前路再接再厲

相關焦點

  • 重陽節是陰曆還是陽曆 重陽節是什麼意思
    重陽節是陰曆還是陽曆 重陽節是什麼意思時間:2018-09-28 22:5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重陽節是陰曆還是陽曆 重陽節是什麼意思 重陽節是9月9,很多人都知道,重陽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不少詩歌雅賦都記載了重陽節的習俗和盛況,為什呢9月9又叫重陽呢?
  • 重陽節是什麼意思 九月九重陽節的意義是什麼
    這裡給大家分享的是重陽節,一起來了解下九月九重陽節的意義是什麼!  重陽節是什麼意思  重陽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時間在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  九月九重陽節的意義是什麼  在古人看來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因此古代民間在重陽節都會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 祈壽等習俗。
  • 重陽節?又是一年重陽節,你們都做了什麼?
    重陽節,為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1,賞秋重陽節是最好的賞秋時期,中國南方還有些山區村落保留了「曬秋」特色。2,登高重陽節登高的風俗歷史悠久。重陽節早已沒了當年的熱度,沒了登高,不插茱萸,更沒了那種節日氣氛。當今如此快節奏的社會裡,連將那最真,最美的情都捨棄了,我們當今也就只有除夕,清明,端午,中秋這四大節日才能讓我們記住,稍微放緩腳步,回家陪陪親人。
  • 重陽節的意義是什麼?重陽節是幾月幾日
    九月初九重陽節,又稱為「重九節」,是一個紀念先人及掃墓的節日。重陽節主要節俗活動是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插茱萸、還要吃糕。每到重陽節正是登高遠眺,舒暢胸懷的好時光。重陽節和其他傳統節日一樣,是家人團聚的佳節;也是一個紀念祖先的家人。不僅如此,在我眼中的重陽節還代表著人們各種各樣的豐富情感。漢代,過重陽節的習俗漸漸流行。相傳漢高祖劉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呂后的謀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賈氏被逐出宮,嫁與貧民為妻。賈氏便把重陽的活動帶到了民間。
  • 重陽節要吃什麼 推薦重陽節的飲食習俗
    重陽節要吃什麼 推薦重陽節的飲食習俗時間:2018-10-17 08:09   來源:站長之家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重陽節要吃什麼推薦重陽節的飲食習俗 重陽節是什麼時候你知道嗎,重陽節吃什麼呢?這裡推薦重陽節的飲食習俗重陽三寶。 重陽要飲菊花酒。
  • 重陽節為什麼要敬老?重陽節有什麼風俗?
    馬上就是重陽節了,重陽節有敬老的傳統習俗,重陽節為什麼要敬老呢?重陽節為什麼是給老年人的?下面一起來看看吧!重陽節起源於上古時期的秋收祭祀活動,後來,逐漸演變為對在世親人的感恩、尊敬,是一個體現中國傳統「孝」文化的節日,每年重陽節,人們都會給家人或者長輩帶去真切的問候,寄託著人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重陽節為什麼是給老年人的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從寓意上來說,重陽節就是為老人慶賀的節日。
  • 重陽節是老人節嗎?重陽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重陽節的來歷
    農曆九月初九,是我國傳統的重陽節。重陽節的習俗有登高遠眺、賞菊花、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因此,重陽節也叫「登高節」、「茱萸節」、「菊花節」。1989年,我國政府將農曆九月初九正式定為「中國老人節」、「敬老節」,重陽節又成為一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節日。2012年12月28日,《老年人權益保障法》進一步在法律上明確規定,每年農曆九月初九日作為老年節。
  • 重陽節為什麼叫敬老節,有什麼風俗?重陽節的古詩有哪些?
    馬上就是重陽節了,聽說重陽節有敬老節的說法,重陽節為什麼叫敬老節?重陽節主要風俗是什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吧!重陽節為什麼叫敬老節傳統節日的現代傳承。重陽節主要風俗是什麼重陽節的主要風俗有:登山秋遊、擺敬老宴、賞菊、辭青、喝菊花酒、吃重陽糕等。重陽節最早是豐收後的祭祀活動,在節日民俗中,還保存著傳統祭祀活動中的登高、宴請等活動形式,又添加了賞菊、辭青等具有自然氣息的活動,總的來說,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傳統文化氣息的節日。
  • 九月初九重陽節,「重陽節」是怎麼由來的?重陽節有什麼傳統習俗
    唐朝時,重陽節被定為正式節日。從此以後,宮廷、民間一起慶祝重陽節,並且在節日期間進行各種各樣的活動。據記載,正式將農曆九月九日列為國家認定的節日是在唐德宗李适年間(780年-785年),將重陽節列為「三令節」之一。宋代,重陽節更為熱鬧,《東京夢華錄》曾記載了北宋時重陽節的盛況。
  • 重陽節是幾月幾日意義是什麼 重陽節祝福語風俗是什麼
    今天是2018年10月17日,也是九月初九重陽節,那麼這個重陽節有什麼意義又是怎麼來的呢?我們中華民族有哪些關於重陽節的風俗習慣以及祝福語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瞧瞧。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賞菊、佩茱萸、祭祖及飲宴求壽等習俗。 流傳至今,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舉行敬老宴),感恩敬老。登高秋遊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1、九月九,插茱萸,登高望遠喝小酒;九月九,吃花糕,賞菊品茗會老友;九月九,重陽日,健康開懷人長久;祝您身如不老松,心似老頑童,重陽快樂!2、九月初九重陽節,九九思念久久不變。
  • 重陽節的風俗是什麼 九月九重陽節傳統習俗有哪些簡短介紹
    重陽節的風俗是什麼  登高  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
  • 重陽節各省市地習俗 重陽節應該做什麼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漢族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與除夕、清明節、中元節三節統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江西省】婺源縣九月九日,篁嶺舉辦曬秋節。
  • 重陽節,到底是什麼節?
    《周易》裡說,「六」為陰數,「九」為陽數,所以九月九,就是九又重九、陽數相重的日子,這才有了「重陽節」的名稱由來,也稱「重九節」。那麼,被古人看重的重陽節,究竟是在過什麼呢?(《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九月初九,宗族親人都在故鄉參與重陽節的風俗活動,唯有王維一人獨在異鄉、獨自寂寥,他才分外懷念祖輩親情、懷念故土鄉親、懷念手足兄弟。登高:歸心歸望積風煙在王維這首詩中,同時提及重陽節的第二個節日主題,就是「登高節」。
  • 初中生重陽節作文800字:重陽節
    每當秋高氣爽、菊花飄香的時節,我們又一次迎來了一個特殊的節日——重陽節。  重陽節是在每年農曆的九月初九舉辦,那時候,許多老奶奶們跳舞、唱歌為自己過重陽。九九重陽正趕「九」,又代表著中華人民的喜悅、興奮。
  • 重陽節送什麼禮物好? 2018年重陽節送長輩最實用的禮物推薦
    2018年重陽節就要到了,「九月初九」重陽節也是老人節,想好給家中的長輩送什麼禮物了嗎?重陽節送老人什麼禮物好?重陽節送老人最好的禮物就是能夠用上的,這樣的禮物是最好的。
  • 過九月初九重陽節的習俗圖片 關於重陽節的古詩詞名句大全
    明天就是2019年的九九重陽節,在這個節日裡小編整理了過九月初九重陽節的習俗圖片,還有關於一些重陽節的古詩詞名句。福建日報記者 遊慶輝 攝  關於重陽節的古詩詞名句大全(一)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 重陽節送老人什麼禮物好?2017重陽節禮物排行榜大全
    導語:2017年的重陽節在10月28日,重陽節又是「老人節」、「敬老日」,那麼,重陽節送老人什麼禮物好?2017重陽節禮物排行榜大全。  在中國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又為「極數」,指天之高為「九重」。九月初九,日與月皆逢九,是雙九,故曰「重九」,同時又是兩個陽數合在一起,故稱「重陽」,所以這一天為重陽日。
  • 重陽節送老人什麼禮物好?2018重陽節禮物排行榜大全
    重陽節送老人什麼禮物好?2018重陽節禮物排行榜大全時間:2018-10-14 16:3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重陽節送老人什麼禮物好?2018重陽節禮物排行榜大全 在中國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又為極數,指天之高為九重。
  • 2017重陽節送家人老人什麼禮物好?2017重陽節禮物排行榜大全
    2017年的重陽節在10月28日,重陽節又是「老人節」、「敬老日」,那麼,重陽節送老人什麼禮物好?2017重陽節禮物排行榜大全。在中國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又為「極數」,指天之高為「九重」。
  • 重陽節是什麼意思?重陽節有什麼意義?重陽節習俗50字100字
    重陽節是什麼意思?重陽節有什麼意義?重陽節習俗50字100字  重陽節,為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是中國傳統節日。「重陽」也叫「重九」,因為《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兩九相重,故曰「重陽」;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所以賦予有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古人認為重陽是一個值得慶賀的吉祥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