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取通知書可謂是十年寒窗苦讀最好的獎勵。多少學生從小學到高中的時間裡都在嚮往著那承載著自己未來的錄取通知書。可以說,錄取通知書是每個人人生的一段總結,也是人生的又一段開幕詞。
在古都西安,得益於歷史悠久的文化底蘊,有著遠勝過其經濟水平的文化積澱,擁有著諸多高等學府,比如大名鼎鼎的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北大學等原985或211高校,在民辦大學上更是如雨後春筍、蓬勃發展。
如今,為了給學生留個好印象,各個學校對錄取通知書大多都是費了一番功夫,有的封面別出心裁,有的圖案設計匠心獨具。不過,相對來說往往各個學校的錄取通知書都是選擇用機器列印,但偏偏有一所大學,他們的錄取通知書居然全部都是手寫的。
試問幾千名學生的錄取通知書都是手寫,這是什麼樣的情懷?如果這個學校對新生不夠重視,又如何能夠別出心裁想出這樣的方式呢?
這所學校就是陝西師範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這所學校所有新生的錄取通知書都是由本校知名教授級陝西著名書法家,用著小楷字體,端正地寫下學生的名字。
暫且不說陝西師範大學這所學校在全國的教育檔次,單單憑藉著這份用心的錄取通知書,學生們在收到後又怎麼不會對學校肅然起敬,心生感動呢?也正是因為如此,陝西師大的新生們在收到手寫體的入學通知書往往都會向周圍人展示一番。那麼這個通知書究竟長什麼樣呢?
仔細來看,這個通知書是一個折頁,頗有古風氣息。在折頁的連接處則印刷著學校的校徽以及8個字的校訓:
「淳厚博雅,知行合一」
更值得關注的是折頁內的錄取信息,都是書法家們用小楷來書寫的。要知道在所有字體裡,小楷不僅寫起來很慢,而且很難書寫,必須按照字體結構來寫。
陝西大每年錄取大約3000多名學生,這也就意味著3000多份錄取通知書。從學生姓名到專業、班級等大概需要寫上將近50個小楷,這大概要讓10名書法家加班加點一周才能完成。
據了解,這些書法家的平均年齡就已經達到75歲以上,很多都是從陝西大退休,得知學校需要他們貢獻,就志願回來充當寫手了。
在青梅看來,錄取通知書是一個學校對新生的重視,往往承載著學校的校園文化。陝西師範大學如此誠意滿滿的錄取通知書,可見這個學校的錄取工作的重視。我還記得自己以前的錄取通知書至今依然珍藏著,你們的錄取通知書如今還保存著嗎?
你們家今年的錄取通知書是什麼樣子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