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沒有發現,原本乾乾淨淨的身上,有時候會莫名其妙長出一些小東西。
有的沒有顏色,有的是黑色,有的又是紅色,不痛也不癢。
其實這些都是正常現象,多是日常刺激或者色素沉積等原因引起,但是也有一些比較特殊的「小紅點」,可能是疾病發出的信號,尤其是這2種,大家別大意。
蜘蛛 痣
肝病患者因為凝血功能出現問題,患者的皮膚表面會出現針頭或者小米的鮮紅色小點,這種紅點附近還有紅絲狀擴張的細血管,形似蜘蛛的腳,因此也被稱為蜘蛛痣。
蜘蛛痣多分布在手背、頸部等靜脈毛細管血管集中的地方。用力按壓後,紅點會消失,鬆開後可見血流自紅點向外圍毛細管血處擴散。蜘蛛痣不痛不癢,平時容易被忽視。
血 痣
肝臟不好的人,身上還會出現另外一種「小紅點」,那就是血痣!
肝臟受到損害就導致雌激素滅活能力下降,就會出現血痣,通常見於軀幹以上部位,尤以面、頸和手部多見。
見《外科正宗》卷四,由於肝經怒火鬱結,其形初起色紅如痣,漸大如豆,揩之血流。
如果你發現你身上長了很多血紅色的血痣,那就去查查肝臟吧,通常這是肝臟受損的表現。
肝臟作為人體重要的解毒器官,很多有毒物質、代謝廢物都由肝臟分解代謝,如果排毒不好就會累積在肝臟中,造成肝毒。
肝臟病變,除了這兩種「小紅點」,還要注意這兩種症狀:
肝 掌 :當慢性肝炎患者特別是肝臟變硬後,在大小拇指根部的大小魚際出現片狀充血,或是紅色斑點、斑塊,加壓後變成蒼白色。這種與正常人不同的手掌稱為肝掌。肝硬變病人中,大部分易合併肝掌。
特裡甲:肝病患者,尤其是肝硬化患者,存在磨玻璃樣不透明的白色甲床現象,且往往對稱,拇指和食指更常見。這種異常的指甲便被稱為「特裡甲」。 特裡甲是肝臟病的象徵,但並不是說出現特裡甲就意味著患上了肝病。
想要遠離肝病,日常3件小事要堅持
1、多飲水,
多飲水,常飲茶,可促進肝臟排毒
兩餐間,一杯植物茶水,用護肝排毒小植物,泡水代茶飲,有助於肝臟排毒。
身體的代謝循環需要大量的水分支持,只有體內保持充足的水分,排肝毒的時候才會更順暢。而用具有一定藥用價值的植物泡茶,更能幫助我們養護肝臟健康。
取藏須人參、佰茬枸杞按比例混合後,直接開水衝泡5分鐘,就可以得到藏須參護肝茶了。經常喝酒、熬夜,或者有傷肝行為的人,可以堅持喝。
這些植物成分據現代藥理研究,都具有養肝護肝的作用。每天代茶飲用,可以輔助肝臟進行解毒、代謝工作,還能夠起到疏肝理氣、給肝臟減輕負擔,促進肝細胞再生的作用。
2、注意睡眠時間
成年人正常的睡眠時間應該為8小時,一般23點左右就應該開始上床睡覺了,到了凌晨1至3點鐘是進入深睡眠狀態,這個時辰是養肝的最佳時間,反之,就會對肝臟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儘可能不要熬夜,不要讓熬夜傷了肝。
3、多綠少黃,多蒸少烤
飲食,對於肝臟來說,也十分重要。想要保護肝臟,首先,要多綠少黃。
多綠,指的是多吃綠色的食物。
中醫講,綠色入肝,肝喜綠色,經常吃點綠色食物,有助於通肝氣,促進肝臟排毒,減少肝臟壓力。菠菜、西蘭花、蒲公英、空心菜等,都是更不錯的選擇。
少黃,指的是少吃油脂多的食物。
一旦,經常吃油脂多的食物,肝臟會受不了,導致脂肪,積累在肝細胞內,肝臟越來越「胖」,發展成脂肪肝,危害肝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