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所高校2018屆畢業生就業報告出爐! 「繼續深造」成本科生首選

2020-12-14 荔枝網新聞

  江蘇各大高校2018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正陸續發布。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農業大學、江南大學等多所部屬高校的相關報告已經出爐。江蘇各大高校就業率如何,目前還沒有就業的2018屆大學生,又有什麼樣的原因呢?

  【 「深造」是本科生主流選擇】

  2018年,全國820萬大學生畢業,就業壓力可謂不小。從江蘇已經公布年終就業率的幾所部屬高校看,數據依然亮眼,整體就業率都超過96%。其中,南京大學2018屆畢業生總體就業率為 98.49%,東南大學為98.38%,南京農業大學為96.06%,江南大學為97.99%。

  從薪酬待遇看,2018年學歷依然管用。南京大學調查的本碩博畢業生年薪中位數分別為11萬元、13萬元、15萬元,年薪級差在2萬元左右;江南大學調查的本碩博畢業生平均月收入為 6467 元、8883 元、14102 元,換算成年薪,本科與碩士相差近3萬元,碩士與博士相差超6萬元。

  ▲圖表來自《南京大學2018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

  畢業後深造是2018屆本科生主流選擇,南京大學和東南大學本科生深造率都超過了一半。南京大學40.36%的本科畢業生選擇國內升學,22.03%選擇出國;東南大學有37.86%本科畢業生選擇國內升學,15.13%選擇出國。

  「我們升學到國內高校的2018屆學生,90%以上在雙一流A類高校;出國留學的學生,70%多去了世界排名前100名的高校。」東南大學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宋健剛告訴記者。

  【二次考研須謹慎】

  對於未就業的畢業生,各所高校也進行了調查分析。南京大學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該校2018屆畢業生離校未就業的主要狀況是「正在求職中」,學生們認為未能順利就業的第一大原因是「對未來的職業規劃思考不足」,佔比 35.1%。缺乏相關的實習、實踐經歷,溝通能力、面試技巧不足,也是排在前幾位的原因。

  ▲圖表來自《南京大學2018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

  另一方面,考研沒考上,打算來年「二戰」的學生,也是常見的未就業群體。以南京農業大學為例,截至2018年12月10日,該校共有274名2018屆畢業生暫未就業,其中本科生143名,他們當中又有近30%打算繼續升學。

  ▲圖表來自《南京農業大學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2018)》

  南京工業大學2018屆畢業生有25.43%成功升學或出國,沒有考上的學生大部分選擇了就業,但也有幾十位學生選擇來年再考。「我們鼓勵每個學生去參加一次考研,對自己的知識做一次綜合提升和鞏固,但是我們儘量不鼓勵學生參加第二次考研。」 南京工業大學學生事務部副部長張濤說。

  張濤告訴記者,近年來南京各大高校學生「二次考研」的成功率基本不超過30%,選擇二次考研「成本高風險大」;另外,從就業的角度說,不同專業對學歷偏好也不盡相同,學生們應當理性追求高學歷。以土木工程專業為例,用人單位往往更青睞用本科生對工程項目進行管理,而非用研究生對施工技術進行研究,本科生找對口工作反而比研究生更容易。

  【高質量就業不等於高學歷高薪酬】

  各大高校在對畢業生進行就業指導時,把「服務國家發展戰略」和「去基層就業」作為引導的重點。東南大學有28.99%的本科生和36.63%的碩士生,選擇「新一代信息技術和軟體產業」就業或創業,這當中包含了物聯網、雲計算、智能電網等一系列國家重點規劃的產業。

  ▲圖表來自《東南大學2018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宋健剛說,學校鼓勵學生走上關係國計民生的「大舞臺」,「讓自己的職業得到大發展,也為國家和社會做更多的貢獻」。

  南京大學2018年有192名畢業生成為江蘇、浙江、廣東、貴州等25個省區市的選調生,比2017年增加34.3%。南京工業大學2018屆畢業生有37人考取國家公務員,有大學生村官2人、「西部計劃」4人、「蘇北計劃」6人。

  張濤建議畢業生,如果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感到迷茫,可以考慮參加國家的各項重大計劃,比如西部計劃、三支一扶、大學生村官等等,「知識資本閒置是會貶值的,與其在迷茫中等待,不如在為國家服務的過程當中,實現自身價值的增值,也為自己職業生涯的發展留出一點思考時間」。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1月8日晚21:30江蘇教育頻道《江蘇教育新聞》欄目

  (來源:江蘇教育頻道/姚偉 仇煜 編輯/貝茜)

相關焦點

  • 清華北大2018屆畢業生去向統計
    近日,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兩所高校相繼公布就業質量年度報告,披露2018屆畢業生的就業率及去向。清華大學與之類似,該校近八成本科生繼續深造,近九成碩士畢業生和超六成博士畢業生選擇工作。華為連續第三年成為清華、北大就業學生的最大僱主,共從兩校招聘270人,其中清華大學167人、北京大學104人。
  • 北京交大2018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56.16%本科生繼續深造!
    2018年年末,高校開始陸續發布2018年就業數據。昨天,教育部直屬知名211高校北京交通大學在官方網站上發布了「2018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下稱「報告」)。筆者仔細閱讀了該報告,整理出其中最被人們關注的幾個數據,現與大家一起分享。
  • 南科大2020屆畢業生超六成繼續深造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2020屆畢業生升學就業大數據出爐。截至6月28日,南科大933名2020屆本科畢業生中,已獲升學就業offer的畢業生約93%。其中,超六成畢業生選擇了升學深造,約三成畢業生選擇就業。就業的學生,首選留在深圳。
  • 南京醫科大學2018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1、就業去向南京醫科大學 2018 屆全日制畢業生為 2742 人,男女比例1:1.7。博士畢業 生 149 人。博士畢業生年終就業率為 98.66%,碩士畢業生(含七年制)年終就業率為 96.83%,本科畢業 生年終就業率為 97.25%。2、深造情況①國內升學(包括研究生、本科生) 574 人。
  • 2020屆本科畢業生升學率出爐!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解讀之一
    近日,多所高校陸續發布2020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想知道本科畢業生選擇繼續深造的比例是多少嗎?以下為22所教育部直屬高校2020屆本科畢業生國內升學率,一起來看!
  • 5所部屬高校發布2019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湖北成為在漢高校畢業...
    考研深造和出國留學的人更多了嗎?本科生和研究所薪酬差距多大?這兩天,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華中師範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等在漢部屬高校發布了2019年度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楚天都市報記者進行了詳盡分析,為準大學生和準畢業生提供參考。
  • 電子科技大學、四川大學、西南財經大學就業質量報告出爐
    2020屆三所高校的就業概況電子科技大學本科生深造率較高,達到了70.64%多一半的本科畢業生選擇繼續深造 四川大學深造率緊隨其後,達到了50.86%多一半的本科畢業生選擇繼續升學 西南財經大學深造率相比而言較低
  • 上海交通大學2018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72%留上海,月薪超1萬
    上海交通大學昨日發布《2018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一一為你解讀。一、概況全校2018 年畢業生共 8674 人(不含港澳臺及留學生)。本碩博:男女比例為 1.45:1。女生籤約就業比例高於男生,男生國內升學、出國(境)深造比例和靈活就業比例均高於女生。
  • 2018年復旦畢業生就業報告發布:近七成本科生選擇深造
    2018年復旦畢業生就業報告發布:近七成本科生選擇深造 澎湃新聞記者 臧鳴 2019-01-10 13:30 來源:澎湃新聞
  • 「第二黨校」名不虛傳——中國人民大學2018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出爐
    中國人民大學日前發布2018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2018 屆畢業生共計 6799 人,男女生比率為 1︰1.6,總體就業率為
  • 「第二黨校」名不虛傳——中國人民大學2018屆畢業生就業報告出爐
    中國人民大學日前發布2018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2018 屆畢業生共計 6799 人,男女生比率為 1︰1.6,總體就業率為 98.62%。2018 屆畢業生國內升學的主要高校為中國人民大學649人、北京大學74人、清華大學38人。 去上述三所高校深造的人數佔本科國內升學總人數的 91.24%。
  • 這所頂尖高校公布3屆畢業生深造及就業情況!
    7月25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國科大」)在玉泉路校區禮堂報告廳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2014級、2015級、2016級三屆本科生畢業深造及就業情況統計報告這份精確到個位數的報告表明,截至2020年6月30日,國科大三屆本科畢業生目前最低深造率為90.5%。副校長楊國強在發布會上表示,高深造率符合學校的本科生培養目標。
  • 2020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報告出爐,原來這個專業最賺錢!
    長按關注並回覆:就業報告即可查看各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對高中生來說,高校畢業生就業報告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方面:1.高校畢業生數量高校畢業生數量等同於當年招生人數,一般情況下,高校的招生計劃不會有較大的變動,考生可以直觀地看到高校的招生規模。
  • 繼續深造還是進入職場 去年畢業生去哪了
    眼下,春季招聘的黃金季節已經來臨,一面是求職就業的現實問題,一面是疫情防控的迫在眉睫,2020年高校畢業生該如何面對?繼續深造,還是奔赴職場?這關乎今年874萬名高校畢業生。作為參考,2019年畢業生去向則是窺探就業市場的翔實數據。
  • 南開大學發布2018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看看南開學子就業去哪了
    繼續往下看:畢業生出路:2018屆畢業生就業4325人(62.95%)、升學1553人(22.60%)、出國(境) 留學686人(9.98%)。本科生有將近55%的畢業生選擇繼續深造(境內&境外),而研究生大多都選擇直接就業。境內升學:2018屆本科生境內升學1252人,佔本科畢業生總數的38.92%。
  • 5所在漢部屬高校發布2020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受疫情影響,2020屆大學畢業生,特別是湖北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受到各方關注。教育部、省教育廳、省人社廳等部門出臺了多種幫扶措施,湖北各高校也創新方式促進學生就業。  新形勢下,這屆畢業生就業發生了哪些變化?近日,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華中師範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等在漢部屬高校,發布了2020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 深造還是就業?疫情下高校畢業生的抉擇
    「最難就業季」是公眾對今年我國就業形勢的一個形象比喻,而對於高校畢業生而言,當2020屆畢業生還在找工作與繼續求學深造中徘徊時,部分地區2021屆高校畢業生的招聘工作已經開啟。值得注意的是,「最難就業季」已不是我國獨有的現象。  全球化發展面臨諸多不確定性,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又為全球經濟發展帶來新的挑戰。
  • 5所在漢部屬高校發布 2020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受疫情影響,2020屆大學畢業生,特別是湖北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受到各方關注。教育部、省教育廳、省人社廳等部門出臺了多種幫扶措施,湖北各高校也創新方式促進學生就業。新形勢下,這屆畢業生就業發生了哪些變化?近日,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華中師範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等在漢部屬高校,發布了2020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 中山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2014屆畢業生就業情況一覽
    近日,中山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率先發布2014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報告顯示,中大、華工2014屆畢業生就業情況有一些共性,均有超過八成本科生選擇在廣東就業,且主要集中在廣深;此外,兩校進入國企的本科生同為25%左右。
  • 復旦大學發布2018年度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2018年度復旦大學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1月10日正式發布。報告對復旦大學2018屆畢業生就業基本情況、畢業去向、就業評價及反饋等多個方面進行了統計分析和說明。  根據截至2018年10月31日的統計數據,復旦大學 2018 屆畢業生(不含高職生、港澳臺學生及留學生)共 7629 人,就業率為98.06%,籤約率為94.14%,實現畢業生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