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綜合編輯
6月15日晚11點55分,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原陝西財經學院)的李豔芝老師突然病倒在學生畢業答辯過程中,在工作崗位上離世。對於她的離世,各地財經學生紛紛表示哀悼。李老師的事跡非常感人,為方便教學,她2年背了28遍22萬單詞的《英漢大字典》,起早貪黑,學習能力,勤奮程度驚人,是學生心目中認真負責的好老師。讓老師最放不下的還是她的自閉症兒子,李老師曾說過「為了我的孩子,我要活到120歲!」她是一位非常偉大的母親。平凡的老師,平凡的事跡,卻給我們不平凡的感動,讓我們一起來悼念這位偉大的母親,優秀的老師吧!願李老師一路走好!
以下為各地學生留言文章及感想選登,以表達學生們的哀思:
楊柳無力撫東風,灞陵又見離人別。縱是銅人也落淚,陝財遊子哭豔芝。
原工經系82級張擁軍
為了生命的紀念---追憶我的大學英語老師李豔芝
今天從校友群裡看到了一則消息,大學英語老師李豔芝在學生畢業答辯中突發身體不適, 於昨天(6月15日)晚上11點55分因病搶救無效永遠的走了。
從今天下午開始,我腦海裡都浮現這這位大學英語老師,一張淳樸的陝北女人臉龐,一口倔強的陝西口音的英語,以及那憨實而樂觀的笑容。。。
李老師既是我的師姐,也是我的英語老師,畢業於陝西財經學院的非英語專業學校的她,倔強而堅定的選擇了英語老師的職業,而且一任就是近30年,也許她並沒有所有專業英語老師那樣的光鮮亮麗,或者也沒有很多英文教學者那樣思維開朗,視覺開闊,或者也不曾在英語專業這個『』語言工具『』領域,獲得了多高的學歷證書,然而,2015年4月份的這份新聞報導,足以讓所有人,特別是年輕的一代人豎起學習的榜樣,也讓全社會給了她一個最高、最厚重的專業職級和最高的敬職榮譽。
是的,李老師一生普通平凡,甚至可以說命運多舛,在年輕時候就離異,獨自撫養著一個患自閉症的兒子,直到她最後的生命歷程,去年當初看到這份關於51歲的李老師2年背下22萬英文詞彙的新聞報導時候,我只是在敬仰與驚嘆李老師的執著、堅毅與職業榜樣,而今天再翻看這則新聞報導,我突然之間動容慟淚,深悲顫顏。。。!
是啊!一種莫名的悲痛與沉思在襲擊著我,我堅信,還有很多很多李老師的同學、同事與學生們都會被這則消息與報導所襲擊、所動容,這樣一個質樸而執著的老師,這樣一個命運多舛的女人,這樣一個頑強堅韌的母親,終於倒下了,倒在為學生畢業答辯的桌前,倒在這個追逐名利勝過教育普世的社會,倒在大家都在『』曬幸福『、』曬快樂『』、『』曬功利『』、曬臉『』的時代!!
李老師走了,一個默默無聞的老師走了,一個最最質樸的陝北女人走了,一個頑強堅定的母親走了,然而,只是在這個時候,我們才想起或追憶起來這樣一個老師或者母親的坎坷而堅定的人生,正與一位學長說的:『』 做老師的人,能放過學生,但是,往往忘記了還要放過自己!『』是的,李老師,曾經在我大學英語考試過關時放過了我,讓我這個英語能力差的學生,最終在大學畢業時順利過關四級,然而,她卻沒有放過自己,因多年的職業堅守、專業執著與作為自閉症兒童母親的重負而積勞成疾,最終在沒有『』自我妥協『』的壓力下倒下了!
作為李老師的學生,我應該在這個時候去追憶李老師的偉大與崇高,然而這個時候,我只能在悲痛中思索生命的意義,與嘆息每個人生歷程的坎坷不平。也許2015年4月的這篇關於李老師的報導,正是她的一生最合適『』蓋棺祭奠『』吧!也許我們每個人,每個生命在追憶李老師的同時,都需要思考一個問題:在面對人生執著追求理想或面對不能選擇的現實中,我們是否有必要在適當的時候,適當的放過自己?
李豔芝老師一路走好
謹以此文祭奠我們的大學英文老師李豔芝先生
2016.6.16
金融系89級 張光平
——逝者安息,記住恩師的教誨,傳承教書育人的優良傳統。
——沉痛悼念李豔枝老師!!!還記得能背詞典的李豔枝老師嗎,她於昨天晚上11點55分因病搶救無效永遠的走了。李老師一生刻苦,命運多舛,。望豔枝老師安息!
——教我們專業英語,外教上課她做中教,去過她家,記得那會兒她不怎麼會做飯,經常煮玉米跟孩子一起吃就算一頓飯,各種回憶,善良的人,好人好走
——想起本科的時候和幾個同學去李老師家抓老鼠,那個自閉症的孩子就那麼笑著,一句話不說。
——李老師年齡應該也不大,太可惜了,他的孩子好像身體還不好
——我想起來了,我還幫李老師看過孩子
——孩子該怎麼辦呀!心疼.
——去年聚會李老師還來了
——是的,孩子5歲生日前一天離婚了,不久孩子就查出來自閉症,好心塞 當年我們嘲笑她的衣著不堪,卻完全沒能理解她的痛苦。
——李老師兒子從小就有自閉症,以後誰來照顧啊……李老師太不幸了真的很難接受. 李老師一路走好!
——英年早逝!才知道李老師有如此功力,令人欽佩,也令人痛惜!
——我們幫幫李老師可憐的孩子吧!
——必須的,誰要去現場說一下,我們外地學生很多都想表達一下心意。
——各位同學,
剛剛已聯繫學校何老師,何老師目前在學校代為校方幫忙落實李老師的後事。
目前的情況是,李老師家裡現在只有一個生病的兒子,其它沒有任何親戚可以也願意幫忙,包括李老師前夫。所以現在都是學校在幫忙處理後事。因此,喪事流程一切從簡,包括因孩子特殊的病情無法在家中設置靈堂,所以包括花圈等暫時應該也不需要。
了解到李老師這次是突然病倒在學生畢業答辯過程中,是在工作崗位上離世,算工傷,所以會有工傷賠付,再加上李老師留下來的房子,李老師孩子的生活費用應該是夠的。
何老師希望向同學們轉達,大家的心意老師們代李老師領了,但目前喪事從簡,暫不需要大家給孩子捐款。現在唯一比較棘手的問題是,李老師的遺產需要找一個第三方機構託管,否則依靠目前現狀,無法保證這筆錢未來都用在生病的孩子身上。
以上情況請大家了解,我們遙寄哀思,如果對遺產託管事宜有所建議與幫助,也算是我們在李老師離世之際對李老師唯一的幫助了。
——了解到李老師兩天前在工作崗位上突然病倒後,包括何建奎老師在內的老師們都在醫院晝夜陪護,今天又趕著處理後事,非常辛苦,也在此向老師們表達感謝!
——祈願李老師一路走好!
——6月18日上午10點在西安殯儀館碧宵廳舉行李豔芝老師的告別會!8點半南家屬院有班車!
—— 據李豔芝醫院護工講,她扁桃體發炎之後,連著四、五天未吃飯,嚴重脫水,高燒不退。最後醫院用什麼抗生素都不管用。
——在本科畢業答辯時暈倒,120送醫,在醫院搶救兩天去世。
——老師那個友善紳士溫和鼓勵的眼神,現在都記得。
——做老師的人,能放過學生,但是,往往忘記了還要放過自己!
——多年前,大四畢業的時候,去過李老師家看望李老師,李老師說起自己的經歷,能感覺到老師對自己人生境遇深深的無奈與無助。李老師是農村走出來的,身材也一直很胖,她坦承自己也有一顆愛美之心,非常希望自己也能打扮的漂漂亮亮,象城裡人一樣。李老師不會彈鋼琴,但專門買了一架鋼琴放在家裡,我相信這也是老師對美好生活的一種期望。老師離婚後自己撫養有自閉症的兒子,兒子犯病發脾氣的時候、兒子吃喝拉撒無法自理的時候,李老師除了自己默默面對沒有任何其它選擇,沒有一個人能幫助她,更沒有一個人能在生活上關心她、為她分擔。但即便在這種情況下,李老師依然堅持用自己的方式通過海量的詞彙記憶來強化自己的專業能力。無論如何,李老師始終都是用樂觀、堅毅來面對這太多不如意的人生。畢業這麼多年,去年看到媒體關於老師計劃參加最強大腦的新聞,當時原本打算與老師取得聯繫以了解老師的近況,結果沒想到還沒來得及,老師就已經永遠離開了我們,內心萬般遺憾與傷感. 很多上過李老師課的同學也許看到的只是課堂上那個其貌不揚、用一口陝北普通話讀英語、跟同學們開玩笑的李老師,但很多同學可能並不了解老師這些年內心的苦悶與艱難,而這才是最真實的李老師,內心善良,堅強且懂得感恩。懷念李老師
——記得有次下大雨,李老師遲到了,渾身溼透了,堅持上完課,當時感受到她未表達出來的心酸。那次李老師還風趣的問大家「見過落湯雞沒」。
——李老師雖然沒有給我帶過課,但是看到照片,我對這個老師還是有印象的。前面有一位學長@86物會江 說的特別好:做老師的人,能放過學生,但是,往往忘記了還要放過自己!希望好人一生平安,希望他的孩子能夠有人照顧,也算是了卻了李老師的心願。
——兩個月以前我與她一個教室監考,發現她很難受,不斷咳嗽,眼睛發紅,問她怎麼了,她就說咳嗽,我以為一般的感冒,就讓她提前回家了,現在看來她那個時候已經病了,就這麼一直拖著,如果當時抓緊治也不會這樣。她這些年沒去醫院看過病,倒下的前兩天準備去看病居然不知道怎麼看。
——她曾給她的一位老鄉打電話問去醫院怎麼看病。
——堅強的母親!
——就在搶救的過程中還在掙扎,不配合,要回家給孩子做飯,直到昏迷不醒。
——雖然李老師沒帶過我們,但這麼堅強的人值得敬佩,緬懷李老師。
——能感受到她是一位好老師:這麼多師兄師弟姐妹,學生惦記著她,懷念她的音容笑貌,工作生活的點點滴滴,安息吧李老師!
>>>>>>>>>延伸閱讀《51歲老師2年背22萬英語詞彙 「超腦」媽媽和自閉兒》
2015年04月03日 07:22:28來源: 廣州日報
李老師事跡:
李豔芝在翻看《英漢大詞典》。
李豔芝和他的兒子。
兩年內熟背英漢大辭典內22萬個英語詞彙 兒子從小患有自閉症相依為命20年
昨日,是「世界自閉症日」。陝西西安51歲大學英語老師李豔芝悄然走紅網絡,她在兩年內背完《英漢大詞典》裡22萬個英語詞彙,這一曠古罕見的「戰績」令人驚嘆不已。
現在,出了名的李豔芝變得十分忙碌:有節目組邀請她上電視,有出版社要給她出書,甚至還有某家知名的教育公司請她講課。
鮮為人知的是,李豔芝經歷了生活的苦難:她早年離婚,兒子從小就患有自閉症,二十年來只有母子倆相依為命。但李豔芝告訴記者,她卻覺得自己很幸福,她說,生活的磨鍊讓她變得自信、樂觀、堅強,英語和兒子已經成為她人生的兩大支柱。「希望能活120歲,把兒子先送走。」
目前,李豔芝仍是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的一名普通講師。她是「闖王」李自成的同鄉,老家陝西米脂,不知是不是這個緣故,李老師背起英語詞彙來,「真的蠻拼的」。
2013年8月6日那天,她第一次為自己買了一本《英漢大詞典》,自此開始,李豔芝兩年內背下了詞典上的22萬個英語詞彙。李豔芝告訴本報記者,背詞典源於自己的一個特殊的夢想——要在掌握英語詞彙量上成為「世界第一」。
瘋狂的學霸
半夜3點起背單詞6小時
李豔芝的一天,作息時間與常人迥異:每天凌晨3點起床,花6個小時背單詞。此外,她也閱讀英文雜誌,內容涉及各個領域。就在接受廣州日報記者採訪前的兩個小時裡,她才剛剛讀完一本全英文的生物醫學雜誌。
「準確地說,是1小時40分」,李豔芝略有些強迫症地告訴記者,去年一年,她在圖書館就借閱了465本英文雜誌,平均每天要看1.3本。
對李豔芝而言,背詞典是過程極其枯燥、每天都重複的事情,李豔芝沒有節假日,背誦也從不間斷,即使大年三十也要凌晨3點起床背單詞。
這樣枯燥、漫長的學習過程也常常讓李豔芝吃不消,她形容背單詞就像「攀登喜馬拉雅山或兩萬五千裡長徵,特別特別苦」。
有時候,這位年過半百、歷經人生坎坷的老師,背著背著就會忍不住痛哭。但痛哭過後,學習仍會繼續,「如果一天不學,就有一種陌生感。」而每學會一個單詞,李豔芝都感到特別高興。
「我認為我自己是世界上所有年輕人的榜樣!」李豔芝自豪地向記者說,51歲的她尚且能夠背下《英漢大詞典》,但現在的學生沒有生活壓力,卻整天玩手機,有大把時間,卻都浪費掉了。李豔芝認為,學習就要靜下心來,踏踏實實一步一步走下去。
李豔芝對英語的熱愛已經持續了36年。她們那一代人,直到高中才開始接觸英語,李豔芝大學就讀於陝西財經學院,此前沒有受過專業外語的訓練,全靠自己對英語的興趣。除此之外,李豔芝還陸續學習了法語、俄語、德語等其他9種語言,「都是抓住一切可能的機會去學」。
「在波蘭待了一年學波蘭語;在課堂上學俄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跟巴基斯坦留學生學巴基斯坦語。這些都不是一年兩年學會的,而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李豔芝說。
而今,面對別人的稱讚,李豔芝卻覺得自己與普通人並無不同,她只是勝在興趣與堅持,她相信只要持之以恆,堅持學習,每個人都可以有「最強大腦」。
談自閉症兒子
「除了上課我們都在一起」
在李豔芝令人豔羨的成功背後,卻有一段不幸的家庭經歷。20年前,李豔芝和丈夫離婚,不久後兒子又被確診為自閉症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治癒希望渺茫。
李豔芝回憶說,兒子的自閉症是3歲以後才被發現的。她對於孩子的童年,曾有一段十分美好的記憶:「兒子一生下來就是一個大胖小子,再加上母乳餵養,身體特別強健,他滿月時看起來就像3個月大的孩子。3歲以前,兒子特別聰明漂亮,學習坐、爬和走路都比同齡的孩子要早。那時李豔芝一家住在筒子樓,有一大群孩子,我孩子扶著就會向前走,別的孩子扶著都走不了。」
但是孩子3歲以後就變得不太正常,他的話越來越少,到了5歲半都不會正常交流。在孩子5歲生日的前一天,李豔芝和丈夫離婚;不久後,她又得知孩子患了自閉症,生活上的雙重打擊在當時幾乎讓她絕望:「那時候我好好的一個人都不會笑了,每天都呆坐著,不知道怎麼辦。」
在孩子得病之前,李豔芝對自閉症了解很少,後來她專門找英文雜誌了解自閉症,但令她失望的是,醫學上對自閉症的病因始終沒有明確的解釋。她努力讓兒子接受治療,曾經跑到北京的醫院進行治療,但是效果並不顯著。
隨後,李豔芝選擇把兒子送到一所自閉症學校,但學校的「照顧」讓她心灰意冷:「待在學校沒多久,他的門牙就磕掉了半顆,後來剩下的半顆也掉了。」
幾番挫折下來,李豔芝不敢再帶兒子到其他地方治療,只好自己親自在家照顧。
「這孩子小時候病情不穩定,一發病又哭又鬧,喜歡打人、砸東西,家裡的電視機因此壞了好幾臺,電視開著,他衝著電視噴水,能不壞嗎?我也沒辦法,只能修理或買新的。有時候兒子在地板上、桌子上尿了,我也只得一遍遍給他換褲子,再把地板擦乾淨。」談起孩子小時候的病情,李豔芝分外傷心。
而今的生活:
她帶著兒子坐飛機看大海
李豔芝說,如今,兒子的作息時間並不規律,有時候晚上11點就能睡著,有時候要到凌晨三四點才睡下。而昨天早上他8點還沒睡。李豔芝會在中午或更晚一點等他醒來以後叫他起床,起床後就直接吃午飯。
中午,兒子懶懶散散地起床了,李豔芝費盡力氣,讓兒子把手臂伸直,把兒子的衣服脫掉,將衣服給兒子換上,李豔芝會先把牙膏擠好在牙刷上,等孩子自己刷完牙之後幫他洗臉。
孩子醒來以後,除了要學習的時候,李豔芝都會打開電視機選音樂頻道,因為有人聲,顯得特別熱鬧,能讓孩子活躍些,他有時候就直接躺著看電視,有時候會自己玩,抓住什麼玩什麼,比如扯紙巾;李豔芝家裡有一大堆小孩子喜歡的玩具,比如玩具熊、飛機、汽車模型。
李豔芝偶爾會和兒子講幾句話,但一般的時候兩人很少交流,基本都是兒子玩自己的,她學自己的。
以前,李豔芝每次去上課,都不得不把兒子鎖在家裡,回來一看,房間總是被弄得一塌糊塗。但她從不打罵孩子,總是盡力給他最大的愛。讓她感到欣慰的是,現在兒子的病情已經好轉很多,雖然不能正常交流,但懂她的意思,能自己上廁所,自己吃飯,生活基本能夠自理。李豔芝現在出去也不需要鎖門了,只要囑咐兒子一聲,孩子就會乖乖待在家裡。
除了上課,李豔芝其餘時間幾乎都和孩子在一塊。為了陪伴兒子,她已經十幾年沒有參加單位的集體旅遊了,但能和兒子在一起就是她最大的快樂。
空閒的時候,李豔芝經常帶兒子到附近的公園和動物園轉悠,還會讓兒子體驗各種新事物:坐飛機回故鄉,到大連看大海,春節逛街看花燈……她希望兒子能夠有更多生命體驗。最近她家附近開通了輕軌,她打算過幾天帶孩子去試試。
談起未來
「想活到120歲,先送走兒子」
在很多人眼裡,李豔芝是不幸的:離婚,唯一的孩子又有自閉症,可能一輩子都治不好。但李豔芝卻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她將自己在外語上的成就,歸功於孩子。「如果我有一個丈夫,我孩子是正常的,我不會有今天。孩子讓我一天比一天自信、堅強、樂觀。我的孩子比不上別的孩子,但是我並不比別人差,因為我是一個正常人,作為一個正常人,任何奇蹟都可以創造。」
面對生活加諸自己的不幸,李豔芝保持著樂觀的態度,始終堅持向前看的信念,「我也不希望是這樣,但生活就是這樣,要面對現實。我的孩子看起來個子特別高、特別帥、特別漂亮,下樓以後跑得比我還快,但是有些孩子腦癱連坐都坐不起來,我已經是比較幸運的了。」
李豔芝始終樂觀,是因為有兩大支柱一直在支撐著她:孩子和英語。除了與孩子相處得到的快樂和滿足以外,學習英語是她人生最大的樂趣。一旦開始學起英語,她就忘掉了一切,忘了自己的年齡,忘了生活的煩心事,暫時卸下了肩上的重擔。
但是對於未來,李豔芝內心仍然充滿迷茫和恐懼,「我想都不敢想,太可怕了」。如今,她已經不指望能像其他同齡人一樣抱上自己的孫子,只希望把兒子照顧好。「只要我在,哪怕我癱瘓了,我也可以把我兒子安排得好一些,我要是不在了,誰來管我兒子呢?我還有姊妹,我兒子是獨生子女,你說誰會管他呢?」
在採訪的最後,李豔芝告訴記者,她希望活到120歲,「我要活久一點,把我兒子先送走我再走。」(文、圖/廣州日報記者武威 實習生彭麗娜)
編輯 /小沫
圖片 / 網絡、華商網及廣州日報
☞『秦透社』徵稿活動開始啦!
『秦透社』始終堅守善意、理性、獨立、適度」的原則,以旁觀和民間的視角,為大家挖掘不同的陝西,呈現不同的價值。現面向大眾徵集稿件,一經採用,會奉上豐厚稿酬。
稿件要求:
1.立足陝西時事民生,題材不限。
2.須為原創首發。(請勿一稿多投,群發稿件不予回復)
投稿方式:
發送電子郵件,寫明稿件體裁,附作品、個人聯繫方式(建議使用微信、qq或電話),至郵箱:qinnews@qq.com 編輯會在兩個工作日內給予回復。
說明:
個人聯繫方式務必準確,以便及時與您取得聯絡。
聲明:我們尊重原創並註明來源,本文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