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可千萬不敢飄,曼聯剛剛竊喜在聯賽少賽一輪的情況下逼近前四,曾經感覺很穩的歐冠小組賽就翻車了。
打敗大巴黎、血洗萊比錫的優勢在這兩輪接連敗光,生死戰中再次面對RB萊比錫,索肖既沒有納格爾斯曼孤注一擲的勇氣,在戰術上也比自己小了14歲的對手完爆,「毛抬廠」三兄弟會師歐聯成為了血淋淋的事實。
五後衛站位太死,防守等於零
很多人不理解RB萊比錫的戰術,很多人覺得紅牛是憑藉身體、速度、體能在踢一種侵略性很強的足球,他們的攻守都有能保持到位的能力,是因為球員們能跑。顯然,德甲第二的不可能是這麼一支簡單的球隊。但是更可怕的是,索爾斯克亞也把對手想簡單了。
就從他擺出五後衛防線就能看出端倪,畢竟納帥也在媒體上多次表示要力拼歐冠,挪威人天真的認為萊比錫會大舉進攻自己以求拿下比賽,一旦對手大舉進攻自己五後衛、雙後腰防線可以儘可能壓縮防守空間以阻塞對手,再利用B費的快速出球和調度,拉什福德和青木的反擊速度來打擊對手。
這是典型的線性思維,上一次對話萊比錫猛攻、賽前各種煙霧彈說要力拼,您就真擺出這麼一套陣容,索肖被1987年出生的德國少帥給耍了。萊比錫確實是大舉進攻,但是明顯借鑑了上一輪對陣拜仁的「無鋒陣」設置。萊比錫的3421陣容,西班牙前鋒奧爾莫頂在中鋒位置,但是他技術性前腰的踢法,更善於製造空間而非在中鋒位置上去利用空間,他身後的雙前腰恩昆庫、福斯貝裡也是有傳球、有帶球粘性和極強機動性的球員,這三個人可以靈活換位將前場的空間利用達到了最大化,更可怕的是他們不可能站在鋒線上去發起進攻,而是回撤到中場去衝擊防線。
如果再算上中場和邊翼衛,紅牛具備短時間在具備集結起優勢兵力發起攻擊得能力。拜仁壓迫不住的對手,曼聯的死守也無計可施。
等於說,這個五後衛的防線一下子失去了防守重點目標,還得貫徹安排等對手大舉進攻經常退的太靠後,反而由於防守兵力過於分散很容易被對手集中兵力突破防線。 索爾斯克亞本場比賽的定位本身就是錯的。
以點對面,索肖被降維打擊
曼聯的球員儲備要比RB萊比錫強很多,索肖但凡能稍微積極一點來構建主動進攻的陣型,紅牛不可能如此囂張,下半場紅魔的反擊就是最好的證明。但是,由於戰略選擇錯誤,主打反擊思路的曼聯就陷入了以點對面的窘境,就好比憑城堅守對抗遊牧騎兵,納格爾斯曼用了大量移動能力強、技術能力突出的前場球員,可以靈活的在任何區域形成優勢,再利用對手防線弱側的空擋,用鋒利的尖刀破關斬將。瘋狂的邊翼衛安赫利尼奧能夠打出超神表現,就得益於這樣的基本配置。
看似紅牛是安赫利尼奧單點壓制了紅魔的萬-比薩卡,其實是整體打擊為西班牙魔翼製造了攻擊空間。
而曼聯進攻就缺乏這樣的「面」,更多依賴B費與前鋒們的單點聯繫,一旦對手迅速回撤,這條淺淺的紅線就異常脆弱了。如果曼聯可以增加中場力量,就如冬天內容所說,曼聯應該儘可能用好博格巴、B費、範德貝克這些中場大將,形成強大的中場控制力,並保證核心新路的傳遞,形成整個進攻面,不可能在上半場拿不出一點表現。
有沒有戰術不在於年紀
這場失敗並不是因為曼聯鬆懈了,而是因為索爾斯克亞的戰術完全被小老弟碾壓,即便是在隨後攻入2球,但曼聯也沒有踢出足夠清晰地戰術配合,踢歐聯看起來也是非常合理的結果。這又一次證明了我們的判斷,曼聯表面上是「濟貧劫富」,其實就是不穩定性極大,什麼隊都能輸也什麼隊都能贏。
歸根結底,人員素質有保證,但戰術沒有保證,導致了這個結果。讓球隊穩定的拿分,才是成熟的表現,如今的紅魔依然需要深度沉澱。不要老想著什麼壓哨絕殺、「無絕殺不曼聯」,沒有弗格森的睿智這些逆轉都是無根之水,曼聯隊也只能是一群優秀球員在無腦蠻幹。
別說索肖還需要時間,納格爾斯曼才多大?接手萊比錫才多久?有沒有戰術思想,可能真的和年紀關係不大。勸索肖和所有執迷不悟的人一句,都是成年人了不要騙自己,不要活在自己編造的幻想中,還嗨得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