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隊友丨沒有復盤,經歷就將白白流失

2020-12-12 騰訊網

《新商業進化論》專欄·第137篇

責任編輯| 浮燈整自《復盤+:把經驗轉化為能力》邱昭良著

審校| 初一值班編輯| 初一

第5336篇深度好文:5833 字 | 11 分鐘閱讀

快到年底了,又到了總結今年、展望明年的時候。

2020年,我們經歷了各種計劃趕不上變化的突發問題,有人應對得當,有人逢兇化吉。

同時,沒有一年的復盤,會像今年的復盤這樣令人感慨萬千。

一方面,隨著全球經濟不確定性的加劇,未來黑天鵝的出現可能成為常態。所以,認真復盤本次危機中的應對方法,為以後的危機管理做好準備,成為今年年末的一大主題。

另一方面,我們也深切感受到,很多企業的應對得當,其實來自於過去幾年的專注與積累。

福禍相依,在形勢一片大好時,要重視基本功,多想想接下來的挑戰有哪些;而在有危機時,也不要太悲觀,積極尋找那些提高效率、實現質變的方法。

邱吉爾說「不要浪費任何一場危機」,大概也是這個意思。

成功不是一個結果,而是一個過程。失敗也是一個過程的失敗,而非一個結果。

在這個過程中,真正有價值的是我們採取所有行動,以及對行動反思。

一場精彩的復盤,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一個人思想真正的深度與廣度。

無論如何,2020年向我們提出了太多的問題,今年的年終復盤,一定也會非常精彩。

一、如何做一場有效率、有效果的復盤?

在此之前,我們先要了解,復盤的技巧和注意事項。

做好一場有效率、有效果的復盤,其實有很多技巧。先學會使用技巧,再關注思考方式,才能完成一次好的復盤。

接下來是非常非常實操的復盤步驟,大家可以對照提示,查漏補缺。讓你的時間和精力,真正成為更有效果、更有深度的成長養分。

1.復盤始於回顧

復盤的第一步就是回顧目標,從當初制定的目標出發,對照如今的結果,列出哪裡做得好,哪裡做得不到位。

這裡要注意,一般我們以為回顧目標輕而易舉,但是在後續復盤中會發現,往往問題在一開始就埋下了伏筆,這些伏筆包括一下四個方面。

第一,沒有目標或目標不清晰;

復盤中常見的問題是目標制定得比較籠統。比如說「帶好團隊」、「完成銷售任務」,這樣將很難精確評價實際結果,也很難充分復盤。

所以,在目標制定方面,一定要符合SMART原則:即明確具體、可衡量、有挑戰但可實現、相關可控、有時限。

如果無法量化目標,也要儘量細緻地進行分解,或制定出一些關鍵裡程碑。

否則在復盤時,容易出現「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情況,各執一詞,僵持不下。

第二,目標缺乏共識;

針對目標,另一個常見問題是團隊成員對目標的理解不一致,導致大家對同一件事的理解、評價不一致,繼而發生分歧或衝突。

這通常是事先未充分溝通或目標不清所致。

如果在復盤中發現大家對目標缺乏共識,要麼終止復盤,要麼組織必要的研討。否則在後續的復盤中,往往會進入各自的理解範圍,而導致交流難以繼續。

這裡也反過來提醒我們,事前應確保團隊成員對任務目標與成功標準的準確理解,否則,就失去了評價和甄別差異的基礎。

同時,在日常工作中,團隊可以將目標與計劃明確地展示出來,讓每一個參與行動的人都能看到。

第三,報喜不報憂;

很多人參與復盤時,害怕暴露自己的不足。

原因包括但不限於:對復盤的結果是否牽涉到自身利益,心存疑慮;坦陳自己不足,影響到自身權威;或者自我感覺良好。

解決方案也要對症下藥,明確復盤的目的在於學習,讓大家樹立開放心態,坦誠表達;尤其領導者要以身作則,主動反思自我,不遮掩,不護短,為大家樹立榜樣。

第四,報流水帳,或糾纏於細節。

在回顧工作過程中,很多人容易分不清輕重,報流水帳,或者糾纏於細節,引發不必要的討論。

一方面會讓討論變得冗長、拖沓,另一方面也可能沒有抓住重點,無法產生有價值的學習。

那麼,如何應對這一誤區?

首先,需要復盤主持人根據復盤目的、主題來設計復盤會議程。要麼讓大家提前準備、事先同步信息,要麼在會議開場,提醒大家聚焦目標,簡明扼要。

其次,如果在復盤過程中有人長篇大論,主持人要善意插入,提示重點。

綜上,我們看到,復盤一定是針對明確且可衡量的目標進行的,很多人目標定得模糊,工作開始得匆忙,這樣的復盤不僅難度很高,而且很難達成共識,失去有效學習的價值。

2.分析原因

有了清晰的目標和步驟,找到了亮點與不足,就可以分析導致成功或失敗的關鍵要素。

找到那些團隊做的最好或最不好的具體點之後,回答這幾個問題:

亮點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其中主觀原因有哪些?客觀原因有哪些?真正起作用的關鍵成功因素是什麼?

造成不足的原因有哪些?主觀原因、客觀原因是哪些?最重要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分析原因是復盤最主要的環節之一,直接影響到我們能夠從中學到什麼,學到多少。

但是在分析原因時,也要注意一下三個方面:

第一,分析時浮於表面,顯得一團亂麻;

很多問題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彼此之間相互幹擾,使得分析原因時顯得一團亂麻、莫衷一是。

這時可以運用一些復盤時常用的工具,來幫助我們進行結構化思考。

比如,豐田常用的 「5個為什麼」法。

豐田的精益生產使得它屢奪新車銷售冠軍,但豐田創始人豐田佐吉、大野耐一更願意提及豐田的「五個為什麼」法。

「五個為什麼」指的是面對生產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要通過連續追問五個(或者更多)為什麼,找到其背後的真正原因。

一個最有名的例子是:有一次,生產線上的機器總是停轉,雖然修過多次但仍不見好轉。於是,大野耐一與工人進行了以下的問答:

一問「為什麼機器停了?」答「因為超過了負荷,保險絲就斷了。」

二問「為什麼超負荷呢?」答「因為軸承的潤滑不夠。」

三問「為什麼潤滑不夠?」答「因為潤滑泵吸不上油來。」

四問「為什麼吸不上油來?」答「因為油泵軸磨損、鬆動了。」

五問「為什麼磨損了呢?」再答「因為沒有安裝過濾器,混進了鐵屑等雜質。」

所謂連續追問,其實針對的是做事情「差不多就行」、淺嘗輒止、糊弄一時的態度。只有真正逼近問題的根源,邏輯才會清晰浮現。

這也是工作中精益求精態度的體現。

第二,歸罪於外,相互指責;

在討論問題時,很多人會將原因歸咎於外部,對自己的責任避而不談。這樣既失去了客觀公正,也是防衛性心態。

同時,由於聚焦於失敗,也會讓復盤會成為批鬥會,加劇大家的防備心理。

這時,就需要我們的領導者首先站出來,以身作則地反思自己的不足,作為表率,影響他人。

同時,我們應該意識到,復盤會不是批鬥會,要以學習為導向,堅持「對事不對人」。

主持人要及時打斷針鋒相對,將焦點引回具體的事件中,維護客觀、平等、開放的氛圍。

第三,面面俱到,拖沓冗長。

有時候,復盤時暴露出的問題很多,領導者容易揪住每個問題,什麼都要進行分析,從而導致會議冗長,同時難以駕馭。

這是就要注意:貪大求全,不如講透一點。

必要時,復盤會的主持人要進行控場,打斷無休止的拖沓,聚焦主題,抓住重點問題進行分析。

3.提煉經驗

馬雲認為:

贏的人要反思,我們僥倖在哪裡;輸的人要反思,我們輸在哪裡,是哪些事情我們做好了,我們就會贏。

把時間專注在這,可能會好些,否則永遠把時間停留在這個沒做好那個沒做好,那就沒士氣了。

因為輸的反思的目的是下一場要贏。贏的人也要反思,我們僥倖在哪裡。

輸贏都要進行復盤,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提煉出經驗,鞏固優勢,改善劣勢,這樣才有接下來的勝利。

這一點上,做得最好的是美軍。

美軍在海地執行維和任務時,由於複雜多變的環境,遭遇很多不熟悉的挑戰。對此,他們對每一件事都進行AAR(行動後反思)。

關鍵是,他們在復盤後,將本次事件中所獲得的經驗教訓上報,並將這項經驗列入以後執行這類任務的標準作業程序。

比如,在遭遇當地武裝分子襲擊後,他們在一次復盤中發現,那個地區沒有狗,當地人對軍用德牧非常恐懼。他們建議應該配備更多的警犬,從而達到更大的震懾作用。

一開始,士兵們發現很多領域需要加以改進,但隨著經驗的積累和迅速普及,問題越來越少,各部門都形成了一系列「工作指引」,將自己的最佳實踐記錄下來,很多最佳實踐被寫入軍隊機率,同時被美軍經驗學習中心用來為新任務做準備。

學習型組織的標準之一就是不要犯過去曾經犯過的錯誤,避免「重複交學費」。

而那些沒辦法將經驗轉變為能力的人,則是在這三個方面出了問題。

第一,過快得出結論;

復盤時我們喜歡總結規律,但我們也很容易輕易得出「規律」,對於只出現過一次的偶然因果,誤以為是規律。

這時,我們就要問自己:

復盤的結論是否排除了偶發性因素?能否適用於大多數情況?

復盤結論是否涉及了一些關鍵要素及其內在關係?他人是否可以準確理解並執行?

復盤的結論,是否經得住連續追問「為什麼」?涉及的是根本問題,還是停留於具體時間?

是否有類似的事件可以進行交叉驗證?

第二,過於抽象、空洞;

有時候大家又容易總結出一些高度概括的原則,比如「項目成功的關鍵在於準確把握用戶需求」、「這件事必須是一把手工程」……

這些結論可能並不錯,確實容易將一些乾貨不經意地忽略掉。

而且,由於經驗教訓只存在於個人的頭腦中,未被清晰識別、梳理出來,可能模糊不清,難以被傳播和共享。

為此,需要復盤主持人在參與者總結出一些經驗和教訓時,引導參與者將其「具象化」。

也就是補充這一經驗使用的場景、達到的目的、具體的動作、以及相關注意事項(比如,做到什麼程度,關鍵要素或風險是什麼)。

第三,不切實際,超出可控範圍。

在總結經驗教訓環節,一些人也會把焦點指向上級、外部或不切實際的期望,例如,「下次,要是某位領導能夠如何如何就好了」。

這也是一種受害者心態,寄希望於自己不可控等因素,並不利於自身能力的提升。

對此,復盤參與者應該關注自己可控制的範圍,想一想,在有限條件下,我們如何能夠做得更好?

如果確實有組織層面改善的必要,可以將這個發現作為專門的《管理改進建議書》,進行留存與提交。

不要讓受害者心態拖累自己的發展。

4.實踐應用

只有將學到的經驗教訓付諸實施,轉化為未來的行動改進,才算完整的學習。因此,在復盤時,要制定學習轉化與後續應用計劃,落實到行動中。

阿里在2017年雙十一之後各業務團隊都開始集中復盤雙十一,CEO張勇在總結了亮點之後,更提出:「總結和沉澱經驗,孵化更多創新的想法和業務,將今天的峰值變成明天的常量。」

保持優勢,補上劣勢,將今天的峰值變成明天的常量,這就是復盤帶來的巨大價值。

根據聯想的經驗,考慮後續行動時,需要兼顧一下三個方面:

開始做什麼?基於復盤中學到的經驗教訓,可以開始做哪些事情。

繼續做什麼?找到團隊表現良好,需要保持下去的領域,讓成功可以復現或強化。

停止做什麼?

需要注意的是,在後續實踐中,要明確負責人和時限,並列出明確時間表,防止復盤會後出現虎頭蛇尾,缺乏行動,從而讓大家的時間和精力都白白浪費。

因此,復盤的主持人需要重視會前的策劃準備、會議過程中的引導,以及會後的推進。其次,是引起領導者重視,將復盤及後續計劃納入工作任務與考核中。

二、復盤,應該像吃飯一樣日常

成功需要復盤,失敗更需要復盤,復盤應該像我們吃飯一樣,成為日常的一部分。

比如聯想認為:「如果能夠從失敗中找到原因和改善措施,這種失敗值得寬容。相反,如果成功了,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會成功,那麼這種成功是不可複製的,也是沒有意義的。」

聯想還把,復盤能力作為選拔幹部的重要參考標準——做任何事情,除了看結果好壞,也要看做事的人能否從中學到東西。

柳傳志認為:學習能力是什麼呢?不斷地總結,打一次仗,經常地復盤,把怎麼打的邊界條件都弄清楚,一次次總結以後,自然水平越來越高,這實際上算是智慧,已經超出了聰明的範圍。」

芒格也喜歡復盤別人的失敗,他認為「只有知道自己將在哪裡摔倒,你才能知道避開哪些坑。」

任正非重視復盤,華為的復盤提倡「對事不對人」。

很多公司一復盤就是找誰的責任,但華為認為,復盤是為了發現深層次的原因,而不是追求個人責任。

復盤最主要的任務是找出問題的應對方法,以便在制定新戰略的時候拿出措施,不要再重蹈覆轍。

阿里也認為,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及時復盤。

因為公司的存在本身就是為了解決問題,而不是追求完美。解決問題的前提是快速試錯,快速試錯的成立條件就是及時復盤。

更多人認為,復盤應該像吃飯一樣日常。並不是只有大事才需要復盤,復盤可能只需要5分鐘,也可能需要一個晚上,它是一個時時刻刻都需要進行的動作。

三、復盤中的重要角色

在一場好的復盤中,除了目標清晰,各方坦誠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就是復盤的主持人。

因為復盤是一個微妙的團隊對話過程,不可避免地會引起一些敏感話題,如誰應該對「未達預期目標」承擔責任,是否存在決策失誤等,因此,主持人要有熟練的團隊引導技巧,可以提高對話和復盤的質量。

比如,美軍的復盤就需要特意指定有經驗的引導者作為主持人。

一個好主持人的工作並不輕鬆,需要做到:

第一,設計團隊復盤會議,並進行相應的組織和準備;

第二,使團隊成員以適宜學習的心態參與復盤的研討;

第三,採取恰當的幹預措施,讓所有人員全心投入;

第四,通過提問,激發與會者思考的熱情,為團隊提供必要的反饋;

第五,將衝突、不一致的意見轉化為建設性的創造;

第六,及時澄清,總結、提煉並記錄形成共識的觀點;

第七,提高對話質量,兼顧主張與探尋,引發深入思考;

第八,為團隊研討提供必要而合適的工具與方法,以及信息等方面的支持,提高團隊工作效率;

第九,負責或協助團隊領導做好復盤的記錄及後續推進。

復盤時看起來一團和氣,則沒有人願意揭示問題;而相互指責、歸罪於外,也無法真正解決問題。

所以,一個合格的主持人就像催化劑一樣,有助於促進團隊研討中發生化學反應。

四、復盤是對組織的不斷打磨

今年值得復盤的東西實在太多,上半年一片悲觀,下半年二級市場的樂觀還帶動了一級市場的火熱。

在突發疫情的奪命搶灘之後,我們體會到了更多超出自己日常思考範圍的東西:哪些改變是暫時的,哪些變革是結構性的?組織能力中哪些是硬實力,哪些是花架子?戰略規劃中哪些需要調整,哪些保持不動……

復盤是對組織的不斷打磨,大浪淘沙,百鍊成鋼。一個組織的能力,從來都體現在自身的不斷迭代與不斷成長中。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任正非認為:將軍不是教出來的,而是打出來的。為此,在華為的戰略預備隊中,復盤做到了100%全覆蓋。

古今那麼多人推崇復盤,不是沒有道理,但是能不能用好這種方法,還要看我們自己。

每一個成功都源自各方面都做到位,而每一個失敗,則各自踩了各自的坑。

應對任何不確定性,不僅要快速採取行動,也需要及時復盤;不僅要復盤自己,還要復盤別人。

復盤,不僅是組織的高效學習方法,也是組織的高效免疫系統。

相關焦點

  • 沒有復盤,經歷就將白白流失
    這篇文章6000字,預計15分鐘讀完,希望你也可以在復盤中及時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敢於挑戰,也相信來年,你會有更大的突破。2020年,我們經歷了各種計劃趕不上變化的突發問題,有人應對得當,有人逢兇化吉。同時,沒有一年的復盤,會像今年的復盤這樣令人感慨萬千。一方面,隨著全球經濟不確定性的加劇,未來黑天鵝的出現可能成為常態。
  • 年底如果缺少了這一步,2020年的努力就將白白流失
    2020年,我們經歷了各種計劃趕不上變化的突發問題,有人應對得當,有人逢兇化吉。對於畜牧企業來說,應對變化後,沒有一年的復盤,2020年的努力就將白白流失 。 一方面,隨著牧業商業圈層不確定性的加劇,未來黑天鵝的出現可能成為常態。所以,認真復盤本次危機中的應對方法,為以後的危機管理做好準備,成為今年年末的一大主題。
  • 復盤丨申花內憂外患下的艱難勝利,是否為賽季正式定下基調?
    ,但崔康熙一直到80分鐘才將他換下——這20多分鐘裡,已經身背一張黃牌的錢傑給每一個動作都令人膽戰心驚。而申花本場比賽,尤其是上半場的防守則有一些意思:所謂防而不守,是指申花儘管整體上處於防守態勢,但沒有全面回收讓對手輕鬆推進。
  • 復盤大學時的打工經歷
    看完《好好學習:個人知識管理精進指南》後我想復盤一下我大學時打工的經歷。
  • LOL大主播談皇子W技能:能給隊友加白色護盾,不知道的都是雲玩家
    LOL大主播談皇子W技能:能給隊友加白色護盾,不知道的都是雲玩家在前幾年,絕大多數LOL職業選手和LOL主播,都認為玩家如果說能夠在韓服Rank局或者是在LOL職業舞臺上和LOL第一人Faker交手,並在對線期成功地單殺一次Faker,便足以看出這位玩家的實力非常之強!
  • 《小娘惹》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月娘隊友不給力
    ,月娘隊友不給力。好人沒有好報,且遇到了不給力的隊友,慢慢也影響到了菊香和月娘,尤其是月娘,本身她不怕神一樣的對手,但真的怕豬一樣的隊友呀。首先,就是塗凌飾演的天蘭,一輩子都在跪著求人。不管是和女兒菊香相依為命的時候,還是和外孫女月娘相依為命的時候,她總是在求人、求人、求人。沒有尊嚴,沒有骨氣,讓觀眾又愛又恨。
  • 從寫簡歷、投簡歷、面試三方面復盤一次求職經歷
    本文作者復盤了這次在疫情期間的求職經歷,從四個方面進行總結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每一次的求職不單單是換一份工作,更是一個認識自己、將自己與市場對標的過程。復盤疫情期間最艱難歷時最長的一次求職經歷,希望艱難的經歷帶來心理上和能力上更高一層的成熟。
  • 大咖說丨「用心摸魚」這一年,年終總結怎麼寫?
    這期大咖說,和大家聊聊年終總結那些事~ 大佬們在用的復盤方法: 36Kr特邀作者「筆記俠」《沒有復盤,經歷就將白白流失》 成功需要復盤,失敗更需要復盤,復盤應該像我們吃飯一樣,成為日常的一部分。
  • 英文流解說復盤LGD vs iG第四場:Rookie不行,IG就不行了
    也就在最近英文流解說復盤了OG和LGD的第四局,來看看吧。英文流解說:有些人在推特上說,TheShy非常擅長玩奧恩,稱TheShy是奧恩王什麼的,都不對, 狼行才是奧恩王。他給我們展現了奧恩要怎麼玩,因為他奧恩大招都放得很好。而且他也非常擅長擔當團隊坦克前排的角色,我覺得這是英雄聯盟裡非常被低估的一個能力。
  • 知人善用復盤
    這一輪「知人善用」課程有20節課,又分別以「選人、育人、用人、留人」四個環節來闡述企業如何將人才塑造成企業長久的核心競爭力。這篇復盤比之前每天的學習筆記都長,我截取了之前20天學習筆記的重點逐一展示。我在這四周的時間裡,不止一次地在思考如何做復盤;隨著不斷的持續學習,我發現越是課程多的越好復盤,因為有足夠內容撐起這個框架,而復盤其實就是把這個框架重新完整地展示出來。我們先來看看如何「選人」?
  • 每日復盤不會寫,怎麼辦?送你一份每日復盤總結模板
    在文章開始,我先給大家放一張圖,這張圖就是「每日復盤總結模板」。藉助這張圖,我來給大家解決一個困擾了多年的問題:如何寫每日復盤?今天的文章,將從以下三個問題來給大家解決每日復盤的問題:第一、每日復盤,復盤的是什麼?第二、我們能從每日復盤中獲得什麼?
  • 成功者的生活離不開復盤
    「結果有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該如何進行調整優化?」要能夠時時反思自我。孔子有雲「吾日三省吾身」,只有不斷深思自我,才能夠讓自己有所成長。復盤也是如此,是一個不斷學習,總結反思,提煉和持續提高的一個過程。復盤是柳傳志聯想公司文化中重要的方法論之一。
  • 全球第三大手機系統倒下,對戰安卓鎩羽而歸,2萬億生意白白流失
    如今,據外媒消息稱,近日微軟已經停止對WP系統上一版本的技術支撐,而最後一個WP版本,也將在今年12月被微軟拋棄。這也意味著,曾經準備與安卓一較高下的微軟手機系統,即將黯然退場。而究其會落入如此境地的原因,還是微軟自身的鍋。
  • 用戶增長體系:一套清晰完整可復用的流失用戶召回方案
    增長團隊則需每個周期召開一次會議,對上個周期的測試進行復盤分析,發現問題並提出新的想法,最後決定下個周期應該進行的測試。一、發現問題發現問題階段要認真思考幾個問題:現在流失情況?有沒有必要做用戶召回?新增用戶獲客成本是多少?召回用戶應該花多少錢?
  • 退潮期,明天誰會以淚洗面 滴蠟復盤?丨2020.12.8龍虎榜
    分享到微信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 白話龍虎榜:短線必備 打板必看 ] 退潮期,明天誰會以淚洗面 滴蠟復盤?丨2020.12.8龍虎榜第一財經2020-12-08 20:08:25 今日共31股自然漲停(非ST股),12股封板未遂,封板率為72%;金安國紀4連板,大湖股份4天3板。盤面上還是以飆車為主,喝酒為輔。
  • 中國沒有所謂人才流失問題
    網絡上常常可以看到一些文章,談論我國嚴重的人才流失問題。有說人才流失問題刻不容緩的;有說中國人才流失嚴重,70萬留學生不願回國的;還有說為什麼中國人才流失如此嚴重的……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這些觀點似乎有點落後於時代。
  • GRF Ucal:期望成為值得隊友信賴的中單,今天是很寶貴的勝利
    最後一局中,Ucal選手使用奇亞娜為隊伍確定勝利,每次重要的團戰中都以完美的突襲將對手逼入絕境,並最終取得勝利,其場面令人印象深刻。以下是Ucal選手的採訪全文。Q:今天拿下了這賽季的第一場勝利。久違的勝利感想如何?
  • 90%的銷售線索都白白流失了,你應該這樣挽回!
    很多做市場的同學都和雲蝠君抱怨「現在營銷越來越難做」「推廣沒效果」或者「成本太高了」…那麼,沒有效果的原因是什麼?……在雲蝠君看來「營銷並沒有較從前變得更難,而是變得更複雜了」。隨著移動互聯的發展,營銷手段其實是越來越多了,但如果企業還是按照傳統粗放式投放思維制定和執行營銷策略,營銷確實會變得越來越難。
  • 周末丨從洋湖到火車南站將全程無紅綠燈 長沙將經歷「蹦極式降溫」
    目前,項目正在進行橋面附屬設施及瀝青攤鋪施工,預計明年上半年完工,湘府路高架全線通車後,市民從洋湖開車前往長沙火車南站將實現全程無紅綠燈,出行時間大大縮短。詳細>>>周末·經濟丨11月我省CPI漲幅「破4」 豬肉價格開始回落
  • 致趣百川舉辦線下沙龍與騰訊千帆、廣聯達、永洪科技復盤數字營銷
    但是,在沒有太多用戶積累和沉澱就倉促轉型的情況下,線上營銷無疑是摸著石頭過河。無法獲取潛在用戶、90%的線索流失、數位化轉型高成本卻低效能等一系列問題讓多數B2B企業營銷受挫。從上半年的緊急備戰,到下半年的從容應對,B2B企業在順勢而為的一年裡,究竟是如何打破困境,建設數位化的市場活動,實現營銷活動降本增效,加快數位化轉型升級,贏得數位化紅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