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秋季開學第一天,一年一度的《開學第一課》如期開播。
對於《開學第一課》早已成為了中小學師生以及家長們必看的節目了。
自然其收視不容小覷,碾壓其他電視臺以及節目,自然奪冠。
與往年不同的是,由於今年特殊的原因,導致開學更加具有特殊的意義。
並且這一季沒有再邀請任何明星,而是請到了參加抗疫的那些英雄們。
諸如鍾南山、張伯禮、張定宇、陳薇,張文宏、吳尊友等。
「少年強,中國強」主題的烘託下,臺下坐著中小學生,臺上的抗疫英雄們娓娓道來講述自己的抗疫故事。
有高級知識分子,有普通醫生護士,對於這些英雄來說,他們才是青少年應該追的偶像。
在這個特殊的年份裡,疫情肆虐,打亂了每一個人的新年計劃,在萬家燈火通明的除夕夜,那些抗疫英雄們紛紛逆行衝鋒,與病魔抗爭。
鍾南山敢醫敢言,用自己的一己之力挽救了萬千生命,他用筆寫下「一個人都不能少」七個大字,意味著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一個人都不能少,這是需要全民抗戰。
人的生命是寶貴的,不惜一切代價要拯救人們的生命,那些醫護工作者將這作為自己的崇高使命和職責,他們從未退縮和放棄。
被漸凍症困擾的張定宇,沒有因為疾病而退縮,依然奮戰在抗疫一線。
他說道「我努力地工作,就是因為我熱愛生活」。
是的,因為熱愛,所以堅持努力。
這樣積極樂觀的精神和力量,不就是青少年們該學習的嗎,同時也是我們該學習的。
在抗疫最為艱難的日子,在寧靜的夜晚,一個個小區傳來了嘹亮的國歌聲,他們用自己的歌唱來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
張伯禮堅守前線82天,為此患上膽囊炎,而剛剛做完手術後,他便很快又投入了工作之中。
每每想起這些日子他總是有點擔心地說道「恨自己關鍵時刻掉鏈子,最需要的時候得了這個病」。
這是一種犧牲精神,這樣的精神方才讓我們成功打贏了這場戰爭。
還有許許多多像他這樣的醫護工作者,普通民眾,都紛紛犧牲自己的寶貴時間、甚至生命加入到了這場抗戰中。
他們是這個時代最可愛的人。
有人護送醫護工作者上下班,有人替醫護工作者運送物資,有人捐助醫療物資、日常用品,各行各業,不分你我,在全民的堅持和努力之下,最終我們打贏了這場抗疫戰。
當然還有許許多多背後支持的人,諸如疫苗的研發人員,科技的支持工作者,他們都為這場抗疫戰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除了勝利,別無選擇」。
這是陳薇院士攻堅在疫苗研發前線說的話。
對的,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我們別無選擇,只有迎難而上。
「少年自有少年強,身似山河挺脊梁,敢將日月再丈量,今朝唯我少年郎」。
作為青少年一代,需要向這些英雄們致敬學習,他們是這個時代的英雄,他們才是我們應該追逐的偶像,他們才是這個國度最為耀眼的明星。
沒有什麼能阻擋我們夢想實現的步伐。
相信當時代召喚時,我們一定能綻放屬於自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