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小文拍攝的送給老師的筆
轉學第一天給新老師新同學送禮物,沒想到居然被同學們覺得太「人精」,這讓16歲念高二的小文(化名)覺得很委屈,自己單純想跟同學們搞好關係,為啥反而被嫌棄?
轉學第一天送禮品示好
13日中午12點半,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聯繫上了小文的媽媽張潔。張女士告訴記者,因為被同學諷刺「人精」,讓16歲的女兒好幾天都不太開心。張女士講,自己的女兒日前剛剛轉學到沙坪垻區某中學念高二,為了給同學和老師留下一個好印象,張女士讓女兒給老師和同學準備一份小禮物。
張女士講,禮物是女兒自己花的600元壓歲錢,給老師買了一隻施華洛世奇的原子筆,給同學們一人包了三顆不二家的糖果。每一份禮品,女兒都準備了一個小禮品袋,自己親手包裝的。等到轉學第一天女兒作自我介紹後,就分發給了班上的班主任和同學,作為見面禮。張女士說,讓女兒這麼做,是希望能夠給老師同學們一個好印象,有個好的人際環境,沒想到這個舉動反而讓女兒被嘲諷太「人精」。
孩子:他們背地裡說我巴結老師
等到下午1點多,通過張女士,記者聯繫上正在上學的小文,此刻正是學校午休時間。說起這事,小文語氣裡透著委屈。她回憶,當時送完禮物後,底下同學的表情怪怪的,下課去跟同學們說話,同學們都表示感謝她的糖果,但明顯不太樂意跟她玩。有次早上上學的時候,她聽到前面有班上兩個女同學在議論,「人家一來就給老師送施華洛世奇,好會巴結老師。」「感覺太人精了,不太喜歡這種人。」小文說,因為冬天早上天色比較暗,當時講這些話的女生並沒有注意到她。
「聽了這些話,還是覺得心裡特別不舒服。」小文說,自己準備禮物也不止送了老師,當時也送給了班上每一位同學,結果被嘲諷「人精」讓她覺得很委屈。張女士告訴記者,女兒回家就跟自己吵了一架,怪她出餿主意,說送禮物非但沒搞好關係,反而遭到同學們嫌棄。張女士當時聽了女兒的抱怨,一晚上都沒睡好覺。「因為我離異後,很重視女兒的教育,所以她什麼話都跟我說,這還是第一次她跟我發火。」張女士說。
班主任:同學間相互不了解出現誤會
下午2點半左右,張女士跟記者一起聯繫上小文的班主任周老師。周老師聽了之後表示很驚訝,當時小文的舉動是給她留下了好印象,覺得這孩子溫柔體貼,是個溫順乖巧的孩子,而且自己目前在班上並沒有感覺出同學們有排擠小文的情況,但是之後她會留意是否有這樣的現象發生。
周老師告訴記者,小文剛剛轉學過來,孩子們彼此間並不太熟悉,相互還會有些隔閡是正常的,出現這種誤會應該還是源自孩子們相互不了解,相信過一段時間,彼此熟悉後大家會理解小文的心意。同時周老師也表示,會馬上聯繫小文,希望可以通過溝通的方式打開小文的心結。
專家解讀
別把成年人的社交帶進孩子的世界
重慶師範大學心理學教授周小燕表示,小文希望通過送禮的方式拉近和新老師同學的距離,本身是出於好意,沒想到卻遭到同學們的曲解,對孩子來說的確覺得委屈。但同時作為大人也應該反思,是誰讓」送禮」和「人精」掛鈎,讓原本單純的心意變了味?青少年時期的孩子們遠比大人們想像中懂得多,但思想並不成熟,家長老師在這段期間應該給與正確的引導,孩子的世界單純點,千萬別把成年人的社交帶進他們的世界。
——END——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龍玉玲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