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讀書,我們那會兒真的很辛苦,但也沒瞧見辛苦出什麼樣子了。那個時候不知道為什麼也要天天跟著起那麼早,幾乎是都五更起床,去上早自習。
為什麼說沒有辛苦出什麼樣子來呢?因為沒有考上理想的大學。我們那會兒讀書,住在宿舍,都喜歡晚上玩很晚,聊到很晚,有時候都聊通宵,跟室友們都有聊不完的話。
不管我們昨晚睡沒有睡好,我們第二天還是要照常起早,去上早自習。很多時候,一天都沒有精神上課,總是愛犯困。那麼說起讀書,我們不妨看看郭沫若非常精闢的名言,揭露了多少讀書人都愛犯的一個通病!文字如下:
讀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意思是說讀書不是每天非要起的很早、三更五更爬起來讀書,才能把書讀好。估計現在的教育老師們都很喜歡聽這「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這句話是在古代,而放在現代適用嗎?古代授課方式,估計也不會一天到晚都在授課。所以古代的同學們可以三更五更起來讀書,書讀好了,可以倒床就睡,而我們卻不可以。
我們都承認三更五更時候,是最安靜的時候,但是睡覺也很重要,倘若昨天晚上沒有睡好,這三更五更起床那不是要人命嗎?
郭沫若就反其道而行之,沒必要天天那麼辛苦去讀書,最害怕的就是那一種兩天打魚三天曬網的。一暴十寒的意思就是一天曬太陽,十天寒冷。
我們能做到讀出持續漸近就好,沒必要整的每天都很累。因為很累的情況下讀書,不是一種很享受,是一種折磨。倘若是在一個舒適的環境下,很享受的心情下讀書,會事半功倍的。
而縱觀郭沫若這段名言,無非是告誡我們讀書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積累的一個過程,而一口想吃個大胖子是不可能的事情,讀書最重要的是勞逸結合。不是今天興趣來了,就讀一下,然後隔個十幾天不看不聞,這不叫讀書。
而這段名言,不僅是拿到讀書上可以鞭笞自己,拿到現實中同樣可以鞭笞自己
比如說上班就是為了賺錢,但有些人就太急功近利了,天天加班,熬夜,最後把身體垮掉了,把賺的錢轉手送給人家,還倒貼。這樣是不可取的。
我們上班時間好好上班就行,下班就沒必要還待在辦公室加班。要知道喜歡加班的人,一般都是上班時候沒有好好上班,沒有完成今天的工作量的人,才願意加班的。
我們上班切記要學會勞逸結合,上班就十倍專注好好上班就可以了。下班就要立馬回家,去放鬆下壓力,去多陪下家人。
這樣賺錢的同時,又和家人的關係走得很親密,不至於為了賺錢,把家庭關係搞得一團糟。以為只要努力賺錢,就可以不去陪家人,家人好像能懂自己,很能理解自己一樣。那真是大錯特錯了,那只能說還沒有計較起來,一旦計較起來,你就啞口無言,鐵定輸了。
所以說郭沫若非常精闢的名言,揭露了多少讀書人都愛犯的一個通病!不僅僅是讀書人!
文/啟路/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