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始創於1905年,原名復旦公學,1917年定名為復旦大學。上海醫科大學前身是1927年創辦的國立第四中山大學醫學院,1932年定名為上海醫學院,1985年改名為上海醫科大學。2000年,復旦大學與上海醫科大學合併,組建新的復旦大學,進一步拓寬學科格局,增強辦學實力,已經發展成為一所擁有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11個學科門類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
2009年6月,經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批准,復旦大學成為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
復旦大學有著一批傳統的文、理、醫優勢學科,各個學科均衡發展,各具特色。近年來,各個學科不斷加強整合與交叉,充分發揮多學科綜合的優勢,推動新興學科發展,進一步加快建設世界一流學科的步伐。
目前,學校設有本科專業74個,擁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5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1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7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35個。
學校有17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前1%,其中,化學、材料科學、臨床醫學、藥理學與毒理學進入全球1‰。學校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1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9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3個。有國家重點實驗室5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5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3個,衛生部重點實驗室9個,總後衛生部重點實驗室1個,上海市重點實驗室15個,上海市工程研究中心7個;有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9個,中國研究院入選首批國家高端智庫建設試點單位,馬克思主義學院入選首批全國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中國大學智庫論壇」秘書處落戶復旦。學校在QS、U.S.News世界大學排行榜最新排名分別居世界第40、第121位,均位列內地高校第3位。復旦大學入選「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17個學科入圍「雙一流」學科建設名單。
卿雲縵縵,光華燦爛。建校一百一十餘年來,學校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國際交流、文明傳承與創新等方面為國家作出了突出貢獻。
誠邀海內外優秀青年學者加盟復旦大學,共創世界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