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fan和Jordi在社團遊園會上試穿漢服
新學期,廈門大學嘉庚學院迎來了3名來自荷蘭溫德斯海姆應用科技大學的國際交流生——Stefan van der Tuin、Michiel van Veldhuizen 和Jordi Daniels。與「嘉園」的初次相遇,這三位來自荷蘭的小夥伴會有什麼不一樣的感受呢?
「嘉」的初體驗
最喜歡騎「小綠」逛校園
「學校非常漂亮、非常大,跟我們的學校很不一樣。我很喜歡這裡中西結合的建築特色。」這是Stefan對「嘉園」的第一印象。剛到學校時,他就被「嘉」的美麗所吸引。
雖然來廈門大學嘉庚學院的時間不長,但Stefan和小夥伴們早已逛遍了校園。他透露,自己最喜歡做的就是和朋友們騎著「小綠」在校園裡穿梭。他說:「當你感覺就要投入大自然的懷抱時,下一刻你可能就撞進現代化建築的包圍,或者是感受到小橋流水的情調。我很喜歡這裡。」
「嘉」的味道也讓他們津津樂道。「我覺得宮保雞丁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食物,食堂的飯菜都很香,我特別喜歡。」Jordi表示,這裡的物價適中,選擇多樣,在這裡生活很舒適。
感受「嘉」溫暖
認識一群熱情友好的嘉庚人
Stefan等人到達廈門大學嘉庚學院時,剛好趕上學校社團納新舉辦的遊園會。在這裡,他們切切實實地感受到了屬於「嘉」人的熱情。談及此,Michiel就迫不及待地表示自己玩得很盡興,還透露他們三個人都加入了學校的模特隊和武術協會,「我們結識了很多熱情友好的嘉庚人。」
「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這句話在Stefan等身上也很適用。「國際互助小組」,這是他們三人經常提到的朋友。這個所謂的「國際互助小組」由對外交流與合作部的學生助理組成。他們為幫助國際交流生,自發組成了互助團隊。Stefan表示,一下飛機,他們就得到這個小組的幫忙,「他們熱情地接待我們,幫助我們,讓我們一開始就感受到『嘉』的溫暖。」
到學校後,「國際互助小組」不僅帶著Stefan等人熟悉校園,還悉心地介紹如何轉帳到校園卡、繳納電費、辦理手機卡等,從各個方面打消國際交流生來「嘉」之初的陌生感。本學期,他們還將利用課餘時間為國際交流生教授中文。
除了「國際互助小組」,對外交流與合作部的工作人員也給Stefan等人留下好印象。Stefan還提到「對外交流與合作部的老師們友好地和我們分享了我從來沒有吃過的月餅,美味!」
在「嘉」規劃
參賽實習舉辦英文講座
雖然Stefan等人來廈門大學嘉庚學院還不到一個月,但他們早已適應了這裡的生活,而且有了自己的規劃。Michiel和Jordi加入了大學生創業團隊「Loon」團隊,準備參加廈門大學嘉庚學院「DEMO-DAY」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博覽會和「廈門銀行杯首屆中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而Stefan也確定了實習單位,將於下半學期前往漳州開發區的豪氏威馬公司實習。
此外,在對外交流與合作部的倡議下,Stefan等人將精心準備一系列英文講座,將與大家分享他們在學習、生活、文化交流上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