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丙安古鎮上不掛招牌,只在趕集日賣「豆花」的小店

2020-12-23 懶遊的故事

接著分享我的丙安古鎮行,走過很多的古鎮,丙安給了我不一樣的感覺,遊客也許需要的正是這樣的古鎮。

古鎮的鐵索吊橋是拉索式木板橋面。是全鎮過赤水河北岸的唯一的一座橋。橋北岸立有一石碑。上寫:丙安紅軍渡口。當年,紅軍長徵第一方面軍紅二師在這裡北渡赤水河,從此拉開了四渡赤水戰役的序幕。現在雖然是旅遊淡季,但紅色旅遊熱度不減,每天總會有大量的團隊遊客來古鎮遊玩,以老年遊客為主,一般是安排40分鐘遊覽時間。看來,這老年團也是常見的那種「軍事拉練團」,可是不輕鬆。

丙安古鎮自古以來為川鹽入黔著名驛站和商品集散地,被專家學者譽為「明清建築與歷史的活化石」,具有「千年軍商古城堡」之美譽。這裡是古鎮的太平門,古寨門建於清代。

接上文,從赤水的旅遊長途客運站坐公交,經復興古鎮直達丙安。當日恰逢古鎮大集,我興奮地跑去看大集,無奈時間太晚了,集市已散,好不懊惱。還好,趕集的鄉親們還沒有離去,除了在簡陋的小茶館裡喝喝茶,一定要嘗一下嫩滑的豆花飯。

看,就是這一家的豆花飯在丙安古鎮很有名,而且她家只在趕集日營業半天,其他時間不開門。

這裡的嫩滑豆花是主角了,每客必點。豆花,在我們北方最常見,東北本身就是大豆產地,豆製品很豐富,但沒有這樣的吃法。我們客棧的老闆娘說,這個豆花就是所說的老豆腐,很香。

在我看來,最有意思的是豆花的蘸水,小吃店的阿姨正在調製豆花的蘸水。

這些就是調製蘸水的各式原料,有紅油、花椒油,有肉沫辣醬、蔥花,當然少不了折耳根,也就是魚腥草。

魚腥草

魚腥草,又叫折耳根,有清熱、解毒、消炎等功效。嫩根莖可食,這裡常作蔬菜或調味品。喜歡魚腥草的,是愛不釋「口」,不喜歡的,覺得太「腥氣」了,完全無法接受。就是如此愛憎分明,我覺得還好吧,魚腥草似乎是最會搶味道的調料了。

旁邊的老哥看到我瞧著豆花發呆,主動示範如何吃豆花飯。先將豆花舀到湯匙或飯碗裡,再用筷子夾一點蘸水塗抹於豆花上,然後將豆花摻和著米飯吞下,然後再喝一口窖水。試了下,果然不錯。

這裡的米飯不要錢,隨便吃,就在這個大木桶裡。

作為「大肚漢」,僅有豆花飯恐怕不夠,就試著詢問阿姨老闆有沒有別的吃的?這裡沒人說普通話,交流真是個問題。阿姨說了半天,我似乎含糊地聽到了一個「排骨」之類的菜,隨口答應了。這個就是,原來這道菜並不陌生,這就是「蒸菜」,粉蒸排骨,只不過這個是辣的粉蒸排骨。

終於,我的「豪華」趕集大餐上齊了,例行拍照「消毒」,開吃。沒問題,真材實料,味道十足,成功地緩解了我沒看到古鎮大集的遺憾,馬上元氣滿滿了。

各位看官,可別以為這是個「無證」的小店,這裡可是證照齊全,右下角還有主人的健康證明,一點都不含糊。

記得剛才阿姨介紹的時候,似乎說了個「燒麥」什麼的?吃完後,我就問這個「燒麥」是啥?聽是聽不懂了,阿姨乾脆把我領到了後面,揭開鍋蓋讓我看。哈哈,我明白了,這個「燒麥」其實是「燒白」,就是梅菜扣肉吧。

這時候的古鎮,就算她家最紅火了。遊客們都會過來吃碗豆花飯,而趕集的老哥們會圍坐在一起,叫上幾樣小菜,喝點小酒。其實,全國各地都有趕集的習俗,流傳甚久。每逢大集,老鄉們趕集喝茶聊天,再喝點小酒,也是在山區勞作之餘的一種享受了。

吃飽喝足,和阿姨老闆相約,3天後的下一個古鎮大集,我一定要來嘗嘗這個「燒白」,一言為定哦!

待續,我在丙安古鎮。

相關焦點

  • 丙安古鎮前往習水土城古鎮,這個「苕湯圓」咋是鹹的?
    本次旅行第一站是懷仁的茅臺鎮,在赤水停留兩天後到丙安古鎮,住了3晚,體驗了黔北古鎮特有的魅力,下一站是習水土城古鎮。依依惜別丙安古鎮。古鎮很小,甚至只有一條150米長的主街,我卻在這裡停留了4天3晚,體驗了懸崖上的吊腳樓住宿、上山挖了竹筍、趕了大集,品嘗了特色豆花飯和白水魚,日子過得悠閒自在。
  • 貴州四大古鎮之——「丙安古鎮」
    千篇一律的古鎮見多了,木質的丙安古鎮還是那麼具有特色。踏入丙安古鎮的那一刻,就會聯想到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濃烈的「心曠神怡」之感油然而生。古鎮建於赤水河畔陡峭的危巖之上,背倚青山,三面環水.砌石為門,壘石為牆,依山而建木質懸空吊腳樓,歷經百年風霜,仍然穩如磐石。
  • 紅色旅遊的經典線路——丙安古鎮
    丙安古鎮距赤水市區25公裡,古鎮建於赤水河畔陡峭的危巖之上,背倚青山,三面環水.砌石為門,壘石為牆,依山而建木質懸空吊腳樓,歷經百年風霜,仍然穩如磐石。是紅軍一度赤水時紅一軍團二師指揮部所在地,民風簡樸,至今還保留古鎮原貌。這裡可不是那些新修的古鎮可以相提並論的。
  • 纖道歲月 丙安古鎮的前世今生
    丙安古稱「丙灘」,處於 赤水 中河流湍急亂石叢生一帶,因此在以水路為主要交通形式的古代,此地商業流通不便,商船路過此處必須靠人工卸下貨物,再由縴夫將空船沿纖道拉上丙灘。此次我們得以經由至今保存完好的古纖道進入古鎮,實屬幸運。漫步在這條古纖道上,仔細體味這座古鎮的前世,感慨它與土城古鎮相似的命運。
  • 丙安古鎮:千年古鎮,貴州四大古鎮之一
    遵義丙安古鎮是貴州四大古鎮之一,雄踞赤水河畔陡峭的危巖之上,背倚高山,三面環水,砌石為門,壘石為牆。古人曾在引寫下了「樹杪炊煙夕照收,無端風雨落床頭,客心搖曳青燈裡,一夜灘聲撼小樓」的詩名,時光流轉,赤水河洗去了丙安古昔日的鉛華,往昔的繁榮漸趨平淡和寧靜。
  • 神秘的丙安古鎮,吊腳樓建在懸空峭壁之上,明清建築的活化石
    丙安古鎮這裡是丙安古鎮,古老且隱匿於世的地方;這裡是丙安古鎮,追尋紅軍長徵足跡的地方;這裡是丙安古鎮,讓你忘卻城市的喧囂,讓心靈放鬆的地方;這裡是丙安古鎮,一個建在石頭上的一個古堡群。丙安古鎮地處貴州省赤水市丙安鄉,赤水河貫穿境內流經古城堡丙安場。
  • 丙安古鎮,千年軍商古城堡,全國100個紅色旅遊經典地之一
    丙安古鎮建在赤水河畔的峭壁上,古代為川鹽入黔的著名驛站,保存良好的古鎮風貌在這裡一覽無餘。踏在丙安古鎮的石板路上,行走在赤水河畔的渡口旁,追尋紅軍四渡赤水的足跡,一幅幅歷史畫面就會浮現在你的眼前。丙安古鎮位於赤水河畔,背倚青山,三面環水,水陸交通便捷,原始生態完整,森林覆蓋率高。相傳丙安原為「炳灘」,後因這裡常發生火災,人們認為可能與「炳」字從「火」有關,於是改「火」為「水」,此後果真少有火災。這樣直至我國對漢字進行了規範才改為「丙」。至於「炳灘」的「灘」字究竟是因河灘而得名,還是因「場市」而為「灘」無從考證。
  • 知名度不高的黔北土城古鎮,聽說過四渡赤水吧?這麼玩才過癮
    接著分享我的習水土城古鎮之行。又是貪圖了特價機票,帶給我一次精彩的遵義之行,我是從赤水丙安古鎮到土城的,從遵義市到習水土城也很方便,現在黔北的公路網極為發達,天塹早已變通途。以前真沒聽說過習水土城,我在赤水丙安古鎮逗留了4天3晚,客棧老闆建議我去習水的土城。這是習水土城景區的入口,土城古鎮門票55元,網購有優惠。
  • 丙安古鎮是個不錯的選擇
    今天我給大家介紹的這裡,是有著幾千年流淌的赤水河,還孕育造就了茅臺等等非常優越的白酒,這幾年更以其實瑰麗的風景引來了不少遊客的遊玩,在赤水河的河邊有一座古城是建設在了巨石上,看起來易守難攻,非常有戰略意義的一座貨真價實的城堡式建築古鎮—丙安古堡。這個古鎮並沒有像其他古鎮那樣的商業化,更重要的是這裡景美、而且人少。
  • 精品自駕路書|沿著赤水河谷公路,看紅色記憶與世界自然遺產交織
    —佛光巖—丙安古鎮—赤水大瀑布—大同古鎮 · 總裡程:600公裡 · 推薦時長:4天 土城古鎮:土城古鎮是一個因航運而興的古鎮,因四渡赤水而馳名的土城。古鎮歷史悠久,位於赤水河古鹽道上,是古時「川鹽入黔」的重要碼頭和集散地。
  • 【獨品小團雙飛】重慶到貴陽:江津四面山-蜀南竹海-赤水大瀑布-丙安古鎮-茅臺鎮國酒文化城-遵義會議遺址-萬峰林-馬嶺河8日招募
    丙安古鎮貴州四大古鎮之一,紅色文化彰顯,是紅軍四渡赤水的首渡地。門票:四面山門票+中轉車、蜀南竹海門票、赤水四洞溝門票、赤水大瀑布門票、丙安古鎮門票、佛光巖門票、赤水桫欏景區門票+觀光車、中國酒文化城門票、
  • 湘黔渝最值得去的8個冷門古鎮,風光醉人,美的不重樣!
    丙安古鎮,酒香四溢的危巖古四渡赤水的丙安古鎮,遠遠望去,如同是建於石頭上的偌大古堡,有著「千年君商古城堡」的美稱, 建於危巖上的古堡,如同落寞的孤島,讓人不禁生畏。丙安鎮在1935年紅軍四渡赤水時發揮了重大作用,如今古鎮裡隨處留有當年紅軍的記憶,03年修建的吊橋、鎮上的「紅一軍團陳列館「等無一不彰顯著「紅色丙安」的身份。
  • 這裡是貴州遵義赤水,秀美山川的原始秘境赤水
    四渡赤水出奇兵讓赤水名揚世界「丹霞第一瀑」赤水大瀑布只是赤水無數瀑布景觀之一赤水的桫欏綠的讓你心醉遺失的世界赤水河畔千年的古鎮赤水的丙安古鎮丙安、復興、大同、官渡哪一個不是滄桑歷史赤水大山的深處>赤水竹海的盡頭
  • 螞蜂窩攜手遵義打造赤水河谷騎行酷旅
    不追熱門目的地,放棄俗氣的路線,擺脫交通和人潮擁擠,發掘少有人嘗試的新鮮玩法,探尋尚未被商業開發的原始古鎮和不一樣的鄉土,這才是年輕旅行家和深度遊愛好者群體間的潮流。 赤水河谷騎行是這次行程最令人期待的體驗。赤水河谷騎行道起於仁懷市茅臺鎮,止於赤水市區,全長160公裡,沿路各有亮點。這裡的空氣中瀰漫著酒香,因公路起點是聞名中國、譽滿全球的茅臺酒的起源之地,而得到「醉」美公路的美稱。
  • 鄉村地理|探訪貴州古建築——悠悠古鎮的慢時光
    兩岸古鎮林立,各類與鹽運及商貿相關的建築比比皆是。保存至今比較典型的如土城古鎮、丙安古鎮和大同古鎮。大同古鎮(劉太華 攝)土城古鎮位於赤水河中遊,上接太平、茅臺,下通赤水,因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 年)設土城千戶所而聞名。土城鎮街道沿赤水河岸延伸,主街幾乎於河流平行,場鎮平面布局為狹長形,臨街多為門面。
  • 赤水馬上要「改名」了!新名字很洋氣...
    說到赤水美食,首當其衝的就是豆花啦。在赤水無處不在的豆花,是赤水人接待客人的主菜之一。從顏色上來說,赤水豆花分為黑白兩種。每個人根據自己獨特的口味調出獨一無二的辣椒蘸水,加上豆花清甜鮮嫩的口感,不論選擇米飯還是麵條來搭配都是絕妙的口感。腊味是赤水人餐桌上永不過時的主題。尤其是年關將近時,家家戶戶殺豬宰羊,醃製腊味。臘月吃臘肉,別有一番年味。老赤水人最愛的當然是折耳根炒臘肉這道充滿貴州風味的菜。但考慮到許多遊客吃不慣折耳根的味道,豆豉炒臘肉和蕨粑炒臘肉也是不錯的搭配。
  • 四渡赤水 最光彩神奇的篇章
    上午,記者乘車從遵義市區來到赤水市和習水縣,先後前往元厚鎮「紅軍渡」、丙安古鎮和四渡赤水紀念館等多地採訪,重溫那場堪稱長徵史上最光彩神奇篇章的「四渡赤水」。生死較量    「紅軍長徵,哪段歷史最讓你印象深刻?」    「當然是四渡赤水了!」    在遵義會議紀念館,年紀最小的講解員、22歲的傅瓊瑩在完成近一個小時的講解後,這樣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 丹霞之冠,千瀑之市,貴州赤水最美的六個旅遊景點
    而在老一輩的眼裡,赤水是革命精神的象徵,「四渡赤水」的歷史早就為大眾所熟悉,不妨去丙安古鎮看看,走走斑駁的石板路。下面就一起去看一下貴州赤水最美的六個旅遊景點吧。四、丙安古鎮丙安古鎮位於赤水市丙安鄉,地處川黔古道上,距赤水市區約25公裡,是一座典型的川南黔北交界的古老場鎮。古鎮三面瀕臨赤水河,古色古香,河邊建有許多由數百根圓木支撐在巖石上的吊腳樓,非常壯觀。
  • 重慶最具性價比的小店,姜鴨飯搭配豆花,打包一份足夠吃兩頓
    主要是環境一般,但是大概率價格不便宜,遊品上過幾次當,因此很謹慎。不過,遊品還是選擇了在這裡吃飯,因為朋友想吃豆花了,下樓正好看見有客人在吃,那就再試一試吧,而試過之後,真的很驚喜。環境都可以用簡陋來形容了,看起來是剛剛從上一家店鋪裡轉手而來,因為還沒有掛上招牌,實打實的無名小店。但是「人不可貌相」,當看到均價只要10元的菜單之後,瞬間給了遊品一絲驚喜,畢竟人人都愛物美價廉,至少它肯定是價廉了。
  • 因四渡赤水而馳名的習水縣土城古鎮
    遵義習水縣的土城古鎮,是一個因航運而興的古鎮,因四渡赤水而馳名的土城。古鎮有著悠久的歷史,我們到達的第一時間就去參觀四渡赤水紀念館。四渡赤水紀念館的正門。這裡門票是免費的,憑身份證登記領取就可以。紀念館舊址為二層中西合璧式建築。分為戰史陳列和輔助陳列兩部分陳列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