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濟南11月22日消息(記者 丁 聞)「教育孩子,父母要先自我教育。」「濱州『家校共育』合作示範區建設教育創新與發展研討會」11月21日在山東濱州經濟開發區實驗中學舉行。來自中國關工委、教育部關工委、中國教育發展中心、共青團中央、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山東省教育廳、山東省關工委的領導,教育界的專家、教師、家長代表以及寶島臺灣的教育專家等數百人共聚一堂,各抒自見、暢所欲言、指點未來,為中國家庭教育的發展出謀獻策。
大會現場,教育部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傅國亮作主題發言
研討會由濱州市關工委、市教育局、濱州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辦,濱州經濟開發區關工委、區教育局、北京三寬家長教育科學研究院承辦。研討會為何能邀請來教育界如此多的名流大腕?濱州經濟開發區教育局長呂春勇,「寬容、寬厚、寬鬆」的「三寬」家長教育理念的首倡者蕭斌臣等談到了其原因,即濱州經濟開發區與北京大學「三寬」家長教育團隊合作啟動「蒲公英 家校共育暨家長教育服務工程」示範區建設。
作為北京大學「三寬家長教育」課題組組長、三寬家長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的蕭斌臣,在研討會上分享了「三寬」團隊與濱州經濟開發區合作共建「家校共育」示範區的體會。他說,「三寬」團隊立足北京大學,現有專家、講師、諮詢師344人,是國內迄今為止學科門類最齊全,研發成果最多,社會影響力最大的家長教育機構,在6年的發展歷程中,創建過很多的第一,包括第一個給經過系統學習的家長頒發合格家長證書,第一個發布家長教育現狀《白皮書》,第一個連續舉辦4200餘場家長教育講座,第一個與團中央聯合舉辦「蒲公英 全國家長教育服務計劃」等。而最有突破意義的工作就是與地方政府、關工委、教育局聯合共建「家校共育」示範區。
蕭斌臣院長的精彩演講
蕭斌臣先生在研討會上說,開展「家校共育」對於學校和家庭而言是戰略雙贏,不僅不會增加學校的工作負擔,還會全面緩和家校矛盾,改善家校合作關係,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和子女教育質量。「家校共育」的最大受益者當然是在校學生,它可以把學生從錯誤、功利的家庭教育環境中解救出來,從繁重的應試教育中轉移到創新教育中來。實踐表明,許多家長已經從只盯孩子分數轉變到重視孩子創新能力的培養上;「家校共育」還是公民教育、全民教育的重要推手。從家長教育、「家校共育」入手,終極目標是要改善一方教育生態,提升一方公民素養和城市文明程度。
蕭斌臣表示,感謝濱州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和教育局領導的高瞻遠矚,為示範區建設提供了足夠寬鬆的環境,近一年來,「三寬」團隊在濱州投入了上百人次的專家資源,除了家長教育培訓和教師培訓外,還開展了地方講師團選拔、家長讀書會建設、學校家委會平臺建設以及學生國學課程、科學素養課程的植入和科普基地的建設。
呂春勇先生在會上說,為了響應習近平主席重視家庭教育的號召,實現開發區發展「大教育」的戰略構想,濱州經濟開發區管委會決定與北京大學「三寬家長教育」課題組、三寬家長教育科學研究院實行戰略合作,用3年時間,在開發區共建「蒲公英?家校共育暨家長教育服務工程合作示範區」,實施家長教育、教師培訓、學生成長、公民教育「四大工程」,通過全方位、多領域深度合作,傳播和普及科學家庭教育理念,幫助開發區城鄉家長更新觀念,擺脫困惑,走出誤區,讓全區廣大兒童少年在和諧的家庭教育環境中健康成長。
呂春勇局長發言
呂春勇表示,自2015年4月合作啟動以來,「家校共育」示範區建設的工作開展的有形、有聲、有色、有效。共舉辦8期60場培訓和8次沙龍諮詢活動,其中教師培訓30場,參訓教師近1萬人次;家長培訓30場,參訓家長4萬人次。家長和教師的參與度和學習熱情之高前所未有。通過教師的全員培訓,不僅使開發區全體教師進一步更新了教育觀念,提高了師德水平,而且掌握了基本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為今後更好地進行家校溝通打下了良好基礎。許多教師反映這是「與以往截然不同的培訓」,並因此受益很大。通過對家長的培訓,使開發區廣大家長發現了在家庭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認識到學習家庭教育知識、更新家庭教育觀念、掌握家庭教育方法的重要性。多數家長表示收穫很大,並紛紛表達對北京大學專家和開發區教育局組織這一「民心工程」的感激之情。
教育部關工委常務副主任、中國家庭教育協會副會長傅國亮,中國教育發展中心專家諮詢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副會長周滿生先後做了主題發言,對濱州經濟開發區的「家校共育」模式表示肯定和讚賞。傅國亮先生對教育部剛剛頒發的《關於加強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的進行了解讀。他說,這是教育部第一次就家庭教育獨立發文,他說明,在今後推進家庭教育工作的過程中,教育部將會主動承擔主角而不再是配角,家校互動、家校共育將成為新常態。從這個意義上看,濱州經濟開發區與北大三寬團隊的合作,已是先行一步,積累了寶貴的經驗。確實可喜可賀。傅國亮高度評價了「三寬教育」在學校和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意義。
周滿生先生表示,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永遠的背景底色,因此家庭教育的主題、方向和根本任務是「樹人」、「育德」,是培養人,這一點需要讓所有的家長都明白。他借鑑習總書記對於「價值觀」的形象闡述,說現代教育結構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錯了,剩餘的扣子都會扣錯,家庭教育就是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扣好這第一扣至關重要。周滿生表示,我國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後,家長教育、學校教育面臨新的任務和挑戰,這給我們研究「三寬教育」開闢了新領域。他還就如何做好「家校共育」提出了看法。
山東省教育廳、濱州市的相關領導也在會上做了重要發言。研討會上,來自教育部及濱州開發區的領導、北大三寬專家、美國及臺灣學者、教師代表和家長代表還圍繞「家校共育」濱州模式展開現場研討,大家對濱州模式的價值與意義給予充分肯定,認為前期的嘗試對於全市、全省,乃至全國的家校共育工作提供了鮮活的例證和可資學習與借鑑的經驗。
「染於蒼則蒼。教育,始於家庭。」「在家校共育的實踐中,濱州無疑是先行了一步,開了個好頭。」「家校共育更有效,教育創新看濱州」……
一個個重量級嘉賓和對教育研究有深厚造詣的專家或發言或討論,思維碰撞在此交融,智慧火花激情四濺,群情熱烈,語音鏗鏘。研討會由三寬家長教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李虹女士主持。
現場研討
作為研討會的重要的組成部分,下午的「家校共育」課程、服務觀摩與體驗活動更是豐富多彩、精彩紛呈。其中包括北大三寬團隊中完全從家長成長起來的專家、濰坊市中小學家長聯合會會長遲志芳題為《家校合作,服務孩子成長》的講座;三寬家長教育研究院美國分院院長肖雲在大洋彼岸與萬裡之外的濱州獅子劉村「三寬苑」的家長讀書會「隔空唱和」;由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科學家郭紅鋒為濱州開發區中小學的科學、數學、地理、物理教師主講《動手學與科學素養》的天文課堂;由北大「三寬」名師劉麗萍為教師團隊個人成長度身打造的「自我覺醒與愛的力量」;濱州家長教育種子教師培訓暨三寬講師選撥活動;由中華吟誦學會理事,古琴名師楊芬老師為幼兒園孩子設計的國學經典吟誦課程;而三寬的青年骨幹講師高寶月則把《注意力訓練》課程變成一場有趣、有料、有玩、有笑的遊戲,讓家長和孩子們欲罷不能。
現場觀摩
一天的論壇,十多個環節,相同的主題、呈現出不同的精彩。置身於氣氛熱烈的論壇會場,使人完全忘了室外的北風料峭,這麼多熱衷家庭教育,踐行家庭教育的人匯聚於此,張揚著一股子力量,這力量必將帶動濱州及其兄弟縣市、省市甚至全國的家庭教育走得快一點,再快一點!讓中國的孩子幸福多一點,再多一點……
據了解,「三寬」家長教育理念通過在各地的實踐和媒體傳播,在全國各地家長中引起了巨大反響和廣泛的共鳴。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在學校和家長中成功貫徹「三寬」家長教育理念的一個樣板。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2013年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版圖面積189.2平方公裡,轄3個街道辦事處,188個行政村,社會人口20萬。現有中小學13處,專任教師740人,在校生12925人;區實驗幼兒園、街道中心幼兒園及小學附設幼兒園11處,幼兒教師257人,在園幼兒2780名。近年來,開發區黨工委、管委會在加快經濟發展的同時,堅持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教育事業實現了突破性發展;在立足於「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同時,充分認識到「教育的教育」 ——教師教育和家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加強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性,將「大教育」納入全區總體發展規劃,並付諸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