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11月8日電 英國就業形勢日益嚴峻,但畢業於中文專業的英國人,其在職場的搶手吃香程度,令學其他外語的學生分外眼紅。「中文已經超越法語、西語、德語,成為英國市場上最受用人單位歡迎的外語,中文專業畢業生平均年薪至少有3.1萬英鎊(約27萬人民幣),通常情況下更高。」
英媒報導稱,面對越發高昂的學費和激烈的就業競爭,如果選錯了專業,畢業後的生活將十分艱辛。中文,對許多英國學生來說將會是個「學有所得」的好專業。
不過,中文專業畢業的英國學長學姐飽含熱淚地表示,「你們根本不知道高薪背後,為了學好中文,我們經歷了什麼!」
「選擇了中文專業,就註定擁有和同齡人截然不同的青春。」2009年從謝菲爾德大學中文專業畢業的Hannah Jackson說,「一個英語專業的學生,每周也許只要上6個小時課。但一個學中文專業的學生,幾乎每天都是滿課。」
雖然不用像其他專業的學生一樣,每周在論文中掙扎。但一入學,就要習慣每天至少掌握20個漢字的高強度、快節奏的學習生活。如果某天請假,錯過了某個詞的學習,第二天,就會發現自己開始跟不上了。
中文專業通常是四年制,努力堅持通過了前三年,最後一年會到中國實習。但對中文專業的歪果仁來說,這也是另一個噩夢的開始……
諾丁漢特倫特大學中文專業的Zak Clements將自己初抵中國的經歷形容為「晴天霹靂」。「苦學幾年的漢語,當你真正來了中國以後,才發現啥都不會說。我那時候甚至連點餐都不會。」對於母語是拉丁語系的西方人來說,學英語、法語、西語,就像隔層紗,學中文……大概隔著一座喜馬拉雅山。
當自己在背漢字寫漢字時,朋友們卻在酒吧各種嗨,中文系的學生也會開始懷疑自己的努力是否值得。但畢業之後,會越來越覺得當初學中文時吃的苦,最終都會有回報。
一改回憶當年求學生涯的痛苦,劍橋學霸Liberty Timewell提到畢業後的發展,語言間滿是喜悅。「我當初選擇學中文,並沒有考慮是否好就業之類的問題,純粹是出於個人興趣。但中文學位,絕對值得擁有!當初學得有多慘,現在混得就有多好。」
Liberty Timewell畢業後,順利的進入英國國際發展部當起了公務員,外派在北京上班,兩年之內,年薪就超過了3萬英鎊。「那些學法語和西語的同學就很難有像我們這樣好的發展機會。」
Zak Clements畢業後進入了一家保健品公司任職,因為中文說得溜,畢業六個月內,就從一名普通的助理研究員被提拔為面向中國市場的線上業務主管。「雖然目前的職業年薪只有2萬6千英鎊,但只要繼續待在公司,很快就會升到5萬的年薪水準。學習中文,會讓你在職場上光芒萬丈,中文專業的學生更好找工作!」
Hannah Jackson畢業時正值西方經濟衰退時期,因此在選擇到上海發展,在某諮詢公司當了四年項目經理,後獨立接項目,日賺500英鎊。目前,她已返回英國,在中國人非常熟悉的The Body Shop業務拓展部任職。(樊小菲/綜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