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不相逢未嫁時

2021-02-23 高博帶你讀唐詩
自古以來我天朝的教育體制就是教育小孩子從小怎麼說是,如在家要聽父母的話,在學校要聽老師的話,在單位要聽領導的話等等。唯獨沒有人教育我們怎麼說不字,以至於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幾個年輕人寫了一本書叫《中國可以說不》,內容儘管很稚嫩,但是一經出版竟然成了當年紅得發紫的暢銷書,突然間大家覺得原來說不可以這麼新奇,這麼興奮,這麼過癮!從此天朝說不成了風氣,搞得年輕人個個很叛逆。年輕人說我們這代人有主見,有個性,是新時代的接班人。年紀大的人見了,搖搖頭,嘆口氣道:這世道真是江河日下,一代不如一代了。
高博在讀唐詩的過程中發現中國古人是毫不忌諱說不字的,而且說不的方式特優雅,值得我們今天好好學習,認真體會。

本詩的作者張籍,是中唐大詩人,據說是韓愈的大弟子,喜歡和當時的詩人王建,白居易這些人混在一起搞些詩歌題材創新, 譬如這首《節婦吟》就是張籍自創的新樂府詩。樂府詩的特點是文字淺顯易懂,比較口語化。為了方便各位朋友理解這首詩,下面我們還是從文字層面對它做一個解讀:這首詩開篇就以少婦的口吻說多情的郎君啊,你明明知道我有老公還送我這麼貴重的明珠。謝謝你啊,我確實太喜歡你送的禮物了,就暫時收下它,來來來,我把它系在我的紅裙子上,你覺得好看不好看?

估計這位男子聽了少婦這一席話心裡一定美滋滋的,正要做青春白日夢呢,忽然間少婦語氣一轉,說我家裡住的房子可不一般,樓房有好幾層,我老公也不是平凡人,他為朝廷披甲執戟,威風凜凜,我擔心打起架來郎君你可能不是他對手啊。我知道你對我的愛慕之情日月可鑑,可是我發過誓要和我老公同生共死。對不起喲,我只得把這麼貴重的明珠還給你,你看我心中是真的捨不得,人家眼睛都哭腫了,我好恨我沒有在出嫁前就認識你啊!很多人知道這首詩是因為最後那句「恨不相逢未嫁時」,古今中外多少痴情男女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走不到一起,留下無數遺憾,臨別之際往往喜歡把這句詩拿出來寫在留言冊上。從字面上看,此詩描寫了一位忠於丈夫的妻子,經過思想鬥爭後終於拒絕了一位多情男子的追求,守住了婦道。在我看來,這位少婦精神上是有出軌嫌疑的,畢竟開始時確實收下了別人的貴重禮物,好在後來立場堅定,經受住了糖衣炮彈的考驗。張籍為什麼寫這樣一首詩?詩題說此詩是寄給東平李司空師道。這位李師道可不是什麼多情男子,也不是什麼貞潔女子,他究竟是個什麼人物呢?張籍為什麼要寄詩給他?原來李師道是當時權傾一時的大藩鎮平盧淄青節度使,即今天的山東一帶的最高軍事行政長官,同時兼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相當於宰相一職。中唐以後,藩鎮割據,一些地方節度使紛紛擁兵自重,利用各種手段,勾結拉攏有識之士和中央官吏以擴大自己的勢力。李師道就向張籍拋出了橄欖枝,希望把他收入自己的麾下。張籍內心是極力反對地方藩鎮割據的,但是李師道是當時炙手可熱的大人物,張籍不好公開拒絕他的邀請,於是就寫了這首《節婦吟》寄給李師道。李師道一讀這詩,明白了張籍的意思,知道勉強不得,只好作罷。這首詩的高妙之處在於張籍憑藉此詩既表明了自己對朝廷的一片衷心,又對賞識自己的李師道表示了尊重,給足了面子。事實證明,張籍是有很高的政治覺悟和眼光的,他的選擇無比正確。這個李師道後來果然擁兵造反,兵敗後被部將所殺。可以這麼說,張籍差點掉進一個大坑,他的一首詩救了自己的一條性命。這首《節婦吟》以比興手法委婉地表明態度,語言上極富民歌風味,對人物刻畫細膩傳神,不愧為唐詩中的名篇佳作。

古人是不是拒絕人的時候都像張籍這樣委婉含蓄呢?也不是的!我們再來讀另外一首比《節婦吟》早了幾百年的漢樂府詩歌《陌上桑》:

這首詩是漢代的樂府詩,篇幅有點長,分成三個段落。第一段寫老秦家有位漂亮的美眉叫羅敷。有一天太陽從東南方向升起,照到老秦家的小樓。羅敷喜歡採桑養蠶,那天正在城南採桑葉。她用青絲做籃子上的絡繩,用桂樹枝做鉤籠,頭上梳著墮馬髻,耳朵上戴著寶珠做的耳環。淺黃色有花紋的絲綢做成她的下裙,紫色的綾子做成上身短襖。行人見到羅敷,就放下擔子捋著鬍鬚注視她。年輕人看見羅敷,禁不住脫帽重整頭巾。耕地的人忘記了犁地,鋤田的人忘記了鋤田;以致於農活都沒有幹完,回來後相互埋怨,都是因為貪看了美麗動人的羅敷。

這一段描寫可謂極盡誇張之能事,把個羅敷寫得跟神仙妹妹一般,為後面劇情的發展做足了鋪墊。緊接著好戲開場了,這時有位使君乘車從南邊來到這裡,拉車的五匹馬停下來徘徊不前,大概也想多看一眼漂亮美女。使君派遣小吏過去,打聽這是誰家的漂亮妹子。小吏回答:「是秦家的女兒,名字叫做羅敷。」使君聽完上前向羅敷發出邀請:「羅敷姑娘,願意坐我的寶馬車和我同行嗎?」這明顯是非常輕浮唐突的語言,有調戲娘家婦女的嫌疑。羅敷聽了這話知道這廝不懷好意,不是什麼好鳥,上前很不客氣地罵道:「你這個使君怎麼這麼愚笨?你已經有妻子了,羅敷我也已經有丈夫了!」

沒等這使君轉過神來,羅敷繼續數落道:「東方上千個騎馬的人當中,我的夫婿在前列。憑什麼識別我丈夫呢?他騎著一匹白馬後邊還有黑馬跟隨(真正的白馬王子哦 ),馬尾上繫著青絲絛,黃澄澄的金飾裝點著馬頭;腰中佩著鹿盧劍,寶劍可以值千千萬萬。他十五歲在太守府做小吏,二十歲在朝廷裡做大夫,三十歲做皇上的侍中郎,四十歲成為一城之主(還是從基層幹起,一步一個腳印爬上來的啊。)。他皮膚潔白,臉上微微有一些鬍子(哇塞,中年帥大叔!);他輕緩地在府中邁方步,從容地出入官府。太守座中聚會時官員無數,都說我丈夫出色。」
我估計那使君聽了羅敷的這一番表白一定會吐血三升,哎,本想佔別人便宜,沒想到碰到一個口齒伶俐的潑辣妹子,結果遭其唾罵,反受其辱。不過對於這種臭流氓,我們認為羅敷本就不該對他客氣,就是要發揚痛打落水狗的精神,要堅決果斷,旗幟鮮明地說不!羅敷姑娘的所做所為充分彰顯了我天朝婦女不愛金錢愛帥哥的傳統美德,完全不像現在的有些拜金女,寧願坐在寶馬裡哭也不願坐在自行車上笑。秦羅敷,你罵得真好,我們為你點讚!

讀了這兩首題材說不的樂府詩,你有沒有一點感悟啊?很明顯張籍的《節婦吟》是從古樂府《陌上桑》翻新而來,而且翻的特別巧妙。在《陌上桑》裡面羅敷姑娘說話像火箭炮齊射,對待老流氓一陣狂轟濫炸不留半點情面,而《節婦吟》中的少婦面對誘惑,用含蓄的語言委婉回絕了男子的追求,而且給對方留下足夠迴旋的餘地。兩位古代女子的行為給了我們很多啟示: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每天身處不同的場合,面對不一樣的人群,開口說「不」一定要仔細思量。如果做不到這一點,我建議你以後說話還是多說是,少說不。切記:說「不」很痛快,但是一時的痛快往往會得罪人,鑄成大錯啊。





相關焦點

  • 恨不相逢未嫁時:因誤讀而悽美
    中唐時期,平盧淄青節度使李師道割據一方,權傾朝野,為了拉攏文人裝點門面,他向文名頗盛的張籍發出邀請,希望他加入自己的幕府。張籍是朝廷命官,又是韓愈的弟子,同韓愈一樣堅決反對藩鎮割據,對李師道的邀請不屑一顧。
  • 多少人生遺憾,都在這句「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14個字,寫盡了人生的缺憾之美。雖然在原詩之中表達的並非是這個意思,但是從字面上解釋,這兩句堪稱寫出人生遺憾的最美詩句。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感君纏綿意,系在紅羅襦。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執戟明光裡。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 「恨不相逢未嫁時」背後竟然有這些令人捧腹的笑談趣事
    說康有為和梁啓超年輕時一起赴京趕考,康有為有幸地中了進士,而梁啓超則因在答卷上慨然直抒胸臆,大談「改革變法」,直嚇得守舊考官目瞪口呆,最後筆一揮,沒能錄取梁啓超,但副考李文田倒是對梁啓超的文筆和才華十分讚賞,他望著梁字跡工整的考卷,惋惜的搖了搖頭,長嘆口氣,提筆便在其試卷末尾批上這兩句詩:「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啊!
  • 佳人逼婚高僧寫此詩,將「恨不相逢未嫁時」改一個字,拒絕得有水平
    到了宋代,道潛禪師也遇到這樣的事,在眾目睽睽下被佳人暗示,於是道潛也寫了首詩,在詩中他的回答是:「禪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風上下狂「,也是十分巧妙了。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也是一位高僧的完美拒絕。此人名叫蘇曼殊,是一位作家也是一位詩人更是一位任性的僧者。蘇曼殊從小有才,能書會畫,卻在19歲時決意落髮為僧。
  • 一首《嘆花》,寫盡遺憾和悵惘,有情人生不逢時,恨不相逢未嫁時
    然而,總有不盡如人意的時候,守約的女子無法候到自卑怯懦的男人。杜牧就是這樣的自卑怯懦,以致「如今風擺花狼藉,綠葉成陰子滿枝。」這是杜牧所寫的七言絕句《嘆花》,是杜牧在時隔十四年後尋找心上人兌現諾言而不得時寫下的。
  •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又有幾人知道它的真實含義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這首詩的題下原注有「寄東平李司空師道」語。李師道是唐代平盧淄青節度使,是當時割據藩鎮之一,他廣羅文人,以增加聲望企圖和朝廷對抗。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最後這兩句,再轉會到平韻,收束全詩。解珠還君,並酬以「雙淚」,君意雖然厚重,但無奈相見恨晚,只能怪天意弄人,緣分淺薄。結語處柔情相牽,輾轉不絕。
  •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16句遺憾詩詞,讀完一聲嘆息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張籍《節婦吟》人生最遺憾的事情是相愛的兩個人不能在一起,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明明都知道對方深愛著自己卻不能相見。2.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賀鑄《芳心苦》我們遺憾的是,你沒有在我愛你的時候愛我,而我也在你愛我的時候放棄了你,這段關係是我們一起搞砸的。我們曾相愛,想到就心酸。
  •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不受藩鎮拉攏的中唐詩人張籍
    貞元十四年(798年),張籍離家北遊,路過汴州時,在孟郊的介紹下認識了韓愈。韓愈的政治見解和文學主張,都對張籍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人們稱張籍為韓門大弟子。韓愈擔任汴州的進士考官,積極推薦張籍。貞元十五年(799年),張籍在長安考中看進士。
  • 還卿一缽無情淚,恨不相逢未病時
    還卿一缽無情淚,恨不相逢未剃時。這是情僧蘇殊曼寫給他的紅顏知己百助的詩句,蘇殊曼一生經歷幾次感情大起大落,他看透紅塵人事,但又無法真正逃離紅塵,這也是他選擇做和尚卻又屢次犯戒的原因,他交往過數個風塵女子,但都是心靈的交往,沒有肉體的佔有。 他在對方想要託付一生時卻又都婉言拒絕,一次次拒絕。
  • 「相逢何必曾相識」上一句是什麼?這些唯美詩句背下你一定不後悔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恨不相逢未嫁時」的上一句是:出自《節婦吟·寄東平李司空師道》【作者】:張籍 【朝代】:唐君知妾有夫
  • 想要換一種方式喜歡你了,不問不恨不相逢
    忽然有一天,公豬性情大變,將好吃的搶著吃,只給母豬吃一點點,每晚不睡警惕張望,母豬大為失望,看著自己在消瘦公豬越來越肥,她恨公豬不愛她了! 有一天,公豬被拖到屠宰場,母豬看到張紙條:「以後少吃點。如果愛無法用語言表達,我願意用生命來證明!」
  • 處女座的深情和執著,即便是還卿一缽無情淚,恨不相逢未剃時
    看看一個人是否足夠愛你,不就是看看生活中的一些小細節嗎?五、處女座在感情中了解得很透徹,他們知道彼此相愛已經是很難得的事,但他們更貪心,更希望被堅定地選擇,無論發生什麼事,對方都不會鬆手,如果找不到對方,處女座寧可單身,也不會為了離開而離開,更不會因為年齡大而選擇將就。
  • 「忘羨109」魏嬰的萬人迷母親:恨不重逢未嫁時
    但虞夫人不這麼想,她認為是江楓眠忘不了舊情人。她經常罰魏嬰跪祠堂,魏嬰有一天跪祠堂睡著了,睡夢中醒來,聽到虞夫人與江楓眠吵架,才知道虞夫人討厭自己的根源。直到他看見母親的畫像,才終於確定,江叔叔和自己母親的傳聞是真的。虞夫人並非無理取鬧。不過外界的傳聞有一點說錯了,他並非江叔叔的私生子。
  • 十首重逢詩:相逢的人會再相逢
    更有明朝恨,離杯惜共隱娘說:此詩抒寫了友人離別多年而乍相會又分別時的心理歷程。作者與老友久別重逢,竟以為在夢中,而明朝還要分別,兩人在孤燈下飲著離別的酒,不覺戀戀不捨,表現出兩人的情誼及對友誼的珍惜。全詩句式工整,淡淡道來,卻是情深意長。
  •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十首古詩詞,訴不盡「相見恨晚」!
    一、《銅官窯瓷器題詩》唐·無名氏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生同時,日日與君好。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我離君天涯,君隔我海角。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三、《送趙十七明府之縣》唐·杜甫論交翻恨晚,臥病卻愁春。惠愛南翁悅,餘波及老身。四、《別葛使君》宋·王安石邑屋為儒知善政,市門多粟見豐年。追攀更覺相逢晚,談笑難忘欲別前。
  • 30歲想嫁未嫁的女人,大多是這三種類型,八九不離十
    好像大齡剩女這個稱號對女生來說是滿滿的惡意,但我們仔細想想,什麼樣的女生,到了30歲還未嫁呢?在知乎看到過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有些男人都不願意娶大齡剩女?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反過來想一下,什麼樣的女生會單身到30歲?
  • 怎麼用古文表達「我不喜歡你了」呢
    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我不喜歡你了」吧,其實這也是屬於一個套路,在古文之中雖然沒有聲嘶力竭,但是卻讓讀者感到了痛徹心扉,接下來就一起看看吧。我斷不思量,你莫思量我。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本句出自唐代張籍《節婦吟》,一個女子婚後遇到了一個熱烈地戀愛著她的男人,這個男人贈送了她兩顆表示愛情的「明珠」。女子對男子也產生了愛慕之情,但是她不能離開自己的丈夫。忍住眼淚,將男子送的明珠奉還。那時,她一定是忍著眼淚的。只能說是相見恨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