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成為習近平改革理念的關鍵詞,有何深意?

2020-12-25 央視網

「人民」成為習近平改革理念的關鍵詞,有何深意?

原標題:

  學習進行時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成立1000天,召開了27次會議,習近平27次在會上發表講話。習近平這一系列講話中最重要的關鍵詞是什麼?

  新華網《學習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所」今天推出「深改組1000天」系列之《習近平的改革本質論》,為您解讀。

  光陰荏苒,留下奮鬥者深深的足跡。回望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成立1000天來習近平的27次講話,其中最重要的關鍵詞就是「人民」二字。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

  無疑,「人民」是改革的本質屬性。

  為了誰?依靠誰?

  2012年11月15日,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4年前,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第一天,習近平在對中外記者談及未來的奮鬥目標時說:「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那天的講話中,他19次提到「人民」。當時有媒體評論認為:「中國新政,已見雛形」。

  中央深改組成立以來的1000天裡,習近平在每次深改組會議上幾乎都會提到「人民」。

  「不斷提高領導、謀劃、推動、落實改革的能力和水平,切實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

  「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各個環節,做到老百姓關心什麼、期盼什麼,改革就要抓住什麼、推進什麼,通過改革給人民群眾帶來更多獲得感。」

  「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實實在在的改革成效,引導廣大幹部群眾共同為改革想招、一起為改革發力。」

  「改革開放在認識和實踐上的每一次突破和發展,無不來自人民群眾的實踐和智慧。」

  改革要「依靠人民群眾支持和參與」……

  改革為了人民,改革也要依靠人民。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

  2016年7月1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 劉衛兵 攝

  老百姓關心什麼、期盼什麼,改革就要抓住什麼、推進什麼。這就是習近平再三強調的「找準穴位,擊中要害」。

  老百姓最盼望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期盼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習近平說。

  1000天中,中央深改組召開了27次會議,審議了162份文件,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司法等各個議題,全面回應人民關切。

  《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工作專項督導辦法》《關於進一步推廣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經驗的若干意見》《關於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見》《脫貧攻堅責任制實施辦法》《關於完善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的意見》……一些社會熱點問題,如戶籍體制改革、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國企高管薪酬制度改革、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小微企業稅費問題等,無不受到中央深改組深切關注。

  會議審議的162份文件,無一不與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息息相關。每一項重大政策的出臺,無一不是回應人民之「呼」。

  順民心,厚民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3年來,習近平周密部署的系列改革,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成效標準,涉險灘、動「奶酪」,有效地維護了社會的公平正義。

  改革的民生成績單

  2016年8月22日下午,習近平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唐古拉山鎮長江源村藏族村民申格家中同一家人親切交談。 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

  中央深改組成立以來,改革真刀真槍、大刀闊斧,突破了一些過去認為不可能突破的關口,也解決了一些多年來想解決但一直沒有很好解決的問題,向人民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民生成績單:

  更好的教育。據統計,中國已有超過1/3的縣達到國家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認定標準;中職教育免學費政策已覆蓋91.5%的學生;2015年面向農村和貧困地區定向招生7.5萬名,農村學生上重點大學機會明顯增多;29個省份實施隨遷子女在流入地參加高考政策,涉及考生近8萬名。

  更穩定的工作。2015年末,全國就業人員77451萬人,比2012年的76704萬人增加747萬人,年均增加249萬人。其中,中國城鎮新增就業1312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

  更滿意的收入。2015年,中國城鄉居民收入實際增長7.4%,超過同期6.9%的GDP增速,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縮小,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係數進一步收窄。

  更可靠的社會保障。目前,我國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參保人數超過13億,參保覆蓋率穩定在95%以上。城鄉居民基本醫保財政補助標準由2012年人均240元提高到2015年的380元。基本醫保、大病保險、疾病應急救助、醫療救助等相互銜接的機制逐步形成。

  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據統計,得益於醫療服務和公共衛生服務能力的提升,2015年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6.34歲,比2010年提高1.51歲。嬰兒死亡率由2014年的8.9‰下降到2015年的8.1‰,孕產婦死亡率由21.7/10萬下降到20.1/10萬,居民健康水平總體上處於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部分地區已經達到或接近高收入國家的水平。

  更舒適的居住條件。「十二五」期間,保障房建設駛入快車道,到2015年9月,我國保障性安居工程總開工量已達到3915萬套,超額完成「十二五」規劃要求。

  更優美的環境。2015年,全國338個城市可吸入顆粒物(PM10)年均濃度同比下降7.4%;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在161個可比城市同比下降11.3%。

  回首1000個日日夜夜,在推進改革的每個足印中,都傾注著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央深改組對人民的關心,也顯示出人民對改革的參與和支持。

  不久前召開的中央深改組第二十七次會議,對分配政策、醫藥衛生體制、脫貧攻堅等一系列涉及民生的進一步改革又作出了新的部署。

  一切為了人民,是中國共產黨的立黨「初心」。

  改革之路任重而道遠,但改革的「人民」本質決定了它具有光明的前景。

  

相關焦點

  • 習近平講話詞頻分析:「人民」、「改革」最多
    來源:人民論壇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帶領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進行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在這些重要講話中,哪些問題或主題被反覆強調?哪些關鍵詞被一再提及?這些被反覆強調的問題、主題與關鍵詞蘊含著怎樣的深意?釐清這些問題,有利於我們把握重點,凝聚共識,深入學習好、貫徹好講話精神,實現中國夢。
  • 習近平講話數次引用屈原詩歌名句,有何深意?
    習近平講話數次引用屈原詩歌名句,有何深意?習近平總書記曾在不同場合多次提到屈原,讚嘆其心憂家國、情牽百姓、勇於探索的思想精髓,並幾度引用屈原詩歌中的名句來闡述思想,寄情言志。
  • 這場座談會上,習近平多次提"新"有何深意
    如何準確領會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的內涵?本期《中國之治》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張宇燕、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三位專家解讀其中蘊含的深意。  如何理解「以辯證思維看待新發展階段的新機遇新挑戰」 ?
  • 習近平兩篇講話中的三個關鍵詞
    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所」今天推出文章,為您分析解讀這兩篇重要講話包含的深意。17日出席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18日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六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今年的「APEC時間」,習近平主席連續發表兩篇重要講話,引發國際社會熱烈反響。仔細研讀不難發現,這兩篇講話中,有三個關鍵詞一脈相承。
  • 習近平一月:8月關鍵詞——擔當
    擔當精神,是共產黨人的優秀品質,也是貫穿習近平8月份重要活動和講話的一條紅線。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所」推出文章,以「擔當」為關鍵詞,為您梳理習近平8月份的重要活動。  「改革是我們進行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的重要方面」,習近平強調,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加強黨對改革的領導,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必須狠抓改革落實,必須深化對改革規律的認識和運用。  有擔當、敢擔當、善擔當,推進改革才能做到善始善終、善作善成。  「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要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
  • 習近平這句分量頗重的話,有何深意?
    基於此,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明確指出:「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並且強調,民營經濟「也是我們黨長期執政、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力量」。站在中國歷史發展的新方位,這句話分量頗重。
  • 習近平的2018:6月關鍵詞——合
    新華網記者 趙銀平  【學習進行時】翻開習近平日曆,6月最顯眼的無疑是外事活動,高達27次,是上半年最多的一個月。當然,國內活動和重要講話也同樣很有分量。這些活動講話中,蘊含著習近平怎樣的理念?  習近平說:「儒家倡導『大道之行,天下為公』,主張『協和萬邦,和衷共濟,四海一家』。這種『和合』理念同『上海精神』有很多相通之處。」「上海精神」強調的求同存異、合作共贏,與中國傳統的「和合」理念一脈相承。  6月19日至20日,金正恩訪華。不到3個月時間內,習近平同金正恩3次會晤。在朝鮮半島局勢正處在深刻複雜演變的關鍵時刻,這樣的會見頻率,極具深意。
  • 習近平數次引用屈原名句,有何深意?
    這種創新創造的精神已成為中國人的文化基因,滲透在我們思想的血液中。 習近平就是創新創造的踐行者。40多年前,在陝西省延川縣梁家河村插隊時,他遠赴四川學習,打好了陝西第一口沼氣池,這在當時,是罕見的創新之舉。40多年來,這矢志探索的作風從梁家河一路走來,貫穿了他的全部工作歷程。
  • 網評習近平圈點經濟關鍵詞:改革 轉型 創新 民生
    黨的十八大召開至今已近一年,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心中,哪些是他的經濟「關鍵詞」?梳理習主席近一年的活動和講話,不難發現,他提及最多的都是關乎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課題——改革、轉型、創新、民生。
  • 習近平一月:12月關鍵詞——高質量發展
    會議一連部署了8項重點工作,這8項工作,一個出發點,就是要推動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這正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內在要求。  他對國有企業的要求就是成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生力軍,瞄準國際標準提高發展水平,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  打造好綠水青山,才能換來金山銀山。
  • 治國理政3年間 習近平的10個關鍵詞
    中國發展 要讀懂中國的發展,首先要讀懂習近平提出的目標,關鍵詞是「中國夢」。「中國夢」的核心內涵,就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這個夢想有兩個關鍵的時間節點,即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年時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如何朝著這一偉大夢想邁進?
  • 習近平一月:7月關鍵詞——深化改革
    新華網記者 方思賢  【學習進行時】7月,隨著大型政論專題片《將改革進行到底》的熱播,「改革」再次成為社會熱點話題。這個月習近平的活動和講話,也多次強調深化各方面改革。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所」今天推出文章,以「深化改革」為關鍵詞,為您梳理習近平7月份的重要活動。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路上,習近平一以貫之、堅定不移,這個7月尤其令人印象深刻:主持召開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出席黨外人士座談會、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二次集體學習……習近平在不同場合的講話都強調要「深化改革」。
  • 「四大關鍵詞」解讀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
    不僅展示了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雄才大略與使命擔當,更形成了新一代中央領導集體治國理政的新思路,新理念。認真學習講話精神,對於我們全黨提振精氣神,更加自覺、更加堅定地與黨中央保持一致很有意義。學習的目的是為了運用。因此,我們可以從總書記的講話中梳理提煉出「四大關鍵詞」,通過「四大關鍵詞」來把握總書記講話的總體要求,領會其精神實質。「四大關鍵詞」分別是: 中國道路、中國夢、改革開放、從嚴治黨。
  • 中國社科院專家馬峰:黨的全會文件首次這樣表述,有何深意?
    本期專家:馬峰,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中國社科院專家:黨的全會文件首次這樣表述,有何深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好的方針政策和發展規劃都應該順應人民意願、符合人民所思所盼。」落實五中全會精神,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我們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9個關鍵詞,迅速讀取習近平網信工作座談會!
    我們這就來快速「讀取信息」——  信息讀取關鍵詞 ①  網際網路+強國惠民——  五大理念穩踐行,網絡強國新徵程  習近平強調,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的總要求和大趨勢
  • 全國人大代表何光亮緊抓「關鍵詞」宣傳全國兩會精神
    何光亮從大會盛況、會議主要精神、會議亮點、中央領導在貴州代表團講話精神、貴州代表團履職情況五個方面,介紹了全國兩會的盛況,詳細解讀了政府工作報告、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憲法修改、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等核心內容,傳達了中央領導參加地方代表團討論時的講話精神。
  • 中尼元首共同宣布珠峰「身高」有何深意?
    12月8日,習近平主席和尼泊爾總統班達裡互致信函,共同宣布了這一數字。 中尼兩國共同向全世界宣布珠峰高程,在歷史上還是第一次。 此時公布珠峰「身高」,傳遞出哪些深意?地球的新高度 珠穆朗瑪峰,世界海拔最高峰,地球之巔。
  • 習近平調研為何首站選重慶 五大理念指路改革發展
    五大理念指引重慶經濟社會發展   據媒體報導,1月5日江蘇、雲南、湖南等地省委書記率團前往重慶調研,就重慶經濟發展「取經」。重慶市綜合經濟研究院院長易小光公開表示,重慶細分實施的經濟發展戰略,不僅與中央「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緊密契合,也是重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探索。
  • 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後引用恩格斯15段著名論述,有何深意?
    習近平強調,這是馬克思主義一以貫之的共識和準繩。這個「共識和準繩」,誠如恩格斯所言:「我們黨有個很大的優點,就是有一個新的科學的世界觀作為理論的基礎。」為此習近平明確強調,「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不能丟,丟了就不是社會主義」。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建議》提出「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紮實推動共同富裕」等重大舉措,彰顯了科學社會主義的本質就是造福於民、共同富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
  • 習近平講話新添5個動詞闡釋五大發展理念
    他認為,在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的背景下,我們需要有新的戰略構建,這個戰略構建就是五中全會作出的發展理念上的創新。  加大「供給側改革」力度:  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益,更好滿足人民需要  「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推動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實現整體躍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