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義偉
關於2020年臺灣大選,藍綠兩大陣營目前的形勢是:蔡英文已經擺出了一個鐵三角,國民黨還在三國殺。
昨天(1月14日),賴清德辭職,蘇貞昌接任臺行政部門負責人,加上之前卓榮泰接任民進黨黨主席,這標誌著以蔡英文為中心,黨、政為兩翼的三角陣正式成型。
綠營的這個新的鐵三角,和之前的結構完全不同。之前,蔡英文身兼臺灣領導人和民進黨主席兩職,一心二用,表面上是更有效率,實際上是缺少了折衝、缺少了溝通,直面民意反彈,反而處處受到掣肘;而賴清德,民意支持度高於蔡英文,不管他自己作何感性,至少黨內、黨外一直有人在起鬨,讓他參選2020,取蔡英文而代之,這多少會影響蔡、賴二人的關係。
現在好了,民進黨主席是一個善於調和鼎鼐的人,行政部門負責人是一個有超強執行力的人,算得上一文一武。黨主席沒有野心,行政部門負責人是一位老臣,蔡英文大可放心。
至於剛剛去職的賴清德,在冷靜一段時間之後,相信蔡英文衝他勾勾手,他就會老老實實回來做蔡的副手,聯手投入2020大選。
需要指出的是,賴清德過去沒有、現在也沒有挑戰蔡英文的能力和實力,他只有協助蔡英文一起拿下2020,才有機會問鼎2024。這一點,他應該比較清楚。
蔡、賴組合衝大選,卓、蘇調動黨政資源助攻,這是目前綠營能夠組合出的最好的鐵三角陣型,實力不容小覷。
反觀國民黨,三個「太陽」正在為爭奪出線權展開明爭暗鬥。
首先表態的是朱立倫。他幾乎是在卸任新北市長的同時就宣布投身2020大選,一副當仁不讓的姿態。朱系子弟兵也不斷搖旗吶喊,希望採取全民調方式決定出線權。如果採取全民調,朱立倫勝算很高。
黨主席吳敦義態度曖昧。九合一選舉國民黨大獲全勝,吳敦義自我感覺良好,對2020無法割捨。面對朱立倫的咄咄逼人,吳敦義試探性地放風,希望採取美國式的黨內初選方式。這個風放出來,臺灣各界議論紛紛。輿論的主流看法是,這樣做,吳敦義太私心了,擺明了要把朱立倫做掉。如果按照美國式的初選制度,國民黨將舉行開放式的投票,黨員一票頂兩票,非黨員一票頂一票。真這麼操作的話,民進黨會發動自己的支持者參與國民黨的初選投票,用票數優勢幹掉朱立倫。這個做法實在惡毒,估計最終不會施行。吳敦義最後會採取什麼方式爭取黨內出線,目前還是一個謎,大家都在猜。筆者也在猜,猜得頭都疼。
讓人想不到的是,王金平竟然也躍躍欲試,放出了參選的風聲。這讓本來就很糾結的朱、吳關係,增添了更大的變量。王金平是真想參選,還是朱、吳其中一人的友軍,抑或他就是路過、打個醬油,目前還很難說。
筆者預測朱立倫最終勝出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一則他的民意支持度高,即使按照國民黨既定的出線規則(民調70%、黨員30%),他的勝算也很大;二則上述三人中,朱的美國背景最為深厚(此話題筆者將專文討論),而美國背景是贏得黨內初選和臺灣大選的決定性因素。
從蔡英文的角度,她當然希望吳敦義能出線,王金平出線更好,她最不想和朱立倫對壘。但是,對於藍營的內鬥,蔡英文使不上力,只能靜待對手出現,好在她佔了先機,已經起跑。
在蘇貞昌接任臺行政部門負責人之前,臺灣聯合報發表社論,希望蘇能展現經驗、魄力、執行力等三大特質,劍及履及,戮力為臺灣人民打拚,而不要扮演蔡英文的競選部隊。因為,「唯有讓人民看到政府是為了臺灣努力,而不只是在為黨聚斂,民進黨才可能重新喚回民心。」
這話說的在理,也很深刻,但是,恐怕蔡英文、蘇貞昌、卓榮泰、賴清德都聽不進去。
形勢比較複雜。2020臺灣大選鹿死誰手,還不到下判斷的時候。
責任編輯:徐芸茜 主編:王義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