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郭涵】
作為「華語三大電影獎」之一的臺灣金馬獎,不但今年的頒獎禮與金雞獎撞期,今天又被通知大陸影片、人員「集體缺席」。
這不禁讓人想起了去年的金馬獎。
在2018年舉行的第55屆金馬獎頒獎典禮上,臺灣導演傅榆公開發表支持「臺獨」言論,遭到在場大陸藝人與社交媒體上網民的自發抵制,事件引爆兩岸輿論,可臺當局官員卻趁機煽風點火。
臺灣導演傅榆在去年金馬獎頒獎典禮上發布「臺獨」言論 圖自:「中央社」
當時就有批評者指出,傅榆此舉打破了金馬獎長期以來不談政治的默契,恐會毀掉其多年經營。可傅榆本人卻聲稱,「要為自己的作品說話」。
金馬獎創辦於1962年,是為促進臺灣地區電影製作事業和表揚對華語電影文化有傑出貢獻的電影人而設立,其評選條件不設地域限制,面向所有華語電影及影人,在大陸、港澳臺及新、馬等華人地區有很高的影響力,與金雞獎、金像獎並稱「華語電影三大獎」。
今年(第56屆)金馬獎海報
而國家電影局今日宣布,暫停大陸影片和人員參加2019年第56屆臺北金馬影展。
據官網介紹,這屆金馬獎頒獎典禮將於11月23日舉行,各類影片報名日期為6月3日至7月31日。截至31日下午6點,主辦方共收到685部報名,其中劇情長片148部,較去年的228部減少了三分之一,為金馬影展近四年來最低。
據時光網近日求證,如《南方車站的聚會》、《地久天長》等片方均已否認會參加這屆金馬獎。大陸導演張藝謀也被傳出確定不參加。
去年11月17日舉行的第55屆金馬獎頒獎典禮上,以一部描述「太陽花運動」的紀錄片《我們的青春,在臺灣》獲最佳紀錄片獎的臺灣導演傅榆,公然發表「臺獨」言論並引發爭議。
她宣稱:「希望有一天我們的『國家』可以被當成一個真正獨立的個體來看待,這是我身為臺灣人最大的願望。」
此言隨即引發在場的大陸演員不滿,作為評審團主席的鞏俐拒絕上臺頒獎。如塗們、徐崢等大陸演員,接下來發言時也明確使用「中國臺灣」一詞,呼籲兩岸一家親。
頒獎結束後,絕大多數大陸、香港演員缺席晚宴,很多人提前返回。
而在社交媒體上,大量網民對這種在電影藝術場合夾帶政治「私貨」的行為展開聲討,共青團中央官微更是發文配圖「中國,一點都不能少」,並得到大量明星及網民轉發。
金馬獎執委會主席李安事後接受採訪表示,希望就藝術論藝術,不希望有任何政治事件或其他東西來幹擾,呼籲大家給電影人一點尊重。
現場給傅榆鼓掌時,李安不為所動且一臉無奈的畫面曾廣為流傳。
而臺灣當局卻進一步煽風點火。臺「文化部長」鄭麗君當晚力挺傅榆,「行政院」的一名發言人也參與到爭論中來,揶揄在傅榆發言後講話的大陸演員。
傅榆本人則事後發布長文,進一步辯稱自己非一時衝動而發言,沒有受到民進黨指使,一切都是自願的。她還明確表示,不同意大陸嘉賓「中國臺灣」、「兩岸一家親」的說法。
對於有人批評她因自私毀了金馬獎多年來的經營,傅榆回應稱,自己的電影拍的就是政治,必須為作品說話,還聲稱金馬獎未來的走向「需要電影節各位朋友繼續來共同討論」。
傅榆在事件後發布長文,宣稱自己是自願表態
《環球時報》在社評中指出,傅榆的「臺獨」言論有自我炒作之嫌,是對金馬獎的不尊重,會損害這一獎項以及臺灣在大中華區的影響力。臺當局和綠營媒體的猛烈炒作,進一步暴露了它們的格局狹小。
傅榆1982年出生在臺灣,先後畢業於政治大學廣電系與臺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父母均為東南亞華僑。
根據其本人的社交媒體臉書帳號顯示,傅榆目前在7th Day Film七日印象電影有限公司工作,且頗為關注近日發生在香港的街頭暴力遊行,稱「希望讓更多人知道目前香港處境」。
在留言評論區,有網友指責她要為金馬獎「黯淡無光」負責,直言傅榆「欠李安一個道歉」。
截圖:社交媒體「臉書」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