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語歌壇,特別是粵語歌壇,譚詠麟的名字開始是以七十年代的樂隊時期浮出水面的,他的樂隊時期以溫拿樂隊為代表,創作並出版了幾張影響很大的專輯,在香港及粵語歌華人華僑中甚為受歡迎,而他作為主唱,自然就顯得更為人知。
(一)初次組建樂隊
譚詠麟接觸音樂很早,1968年,譚詠麟便與陳友、彭健新、葉智強、陳百祥、陳百燊等組織了一支樂隊。1970年,樂隊接到一張以名字為Loosers樂隊的報名表,遂又以該表參加比賽,隨即得到冠軍獎,於是樂隊就沿用Loosers名稱,並參加了無線電視一個音樂節目「Star Show」的演出。1971年,「Loosers」樂隊解散。
(二)溫拿樂隊
1973年,譚詠麟與陳友、彭健新、葉智強組成了溫拿樂隊,並擔任樂隊的主音歌手;在經理人的撮合下,鍾鎮濤加入,號稱「溫拿五虎」[1]。1973年底,樂隊拍攝了青春歌舞片《大家樂》。
1974年,樂隊籤約寶麗多(寶麗金前身),出版第一隻細碟《SUN SHINER》,在香港成為熱門歌曲。同年,溫拿出版了第二隻細碟《Sha-La-La-La-La》,細碟推出後反應熱烈,佔據香港電臺流行曲榜榜首達三個星期。之後,溫拿樂隊出版了第一張大碟《Listen to the wynners》,在香港和東南亞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績。
1975年,樂隊發行了專輯《Love and other pieces》、《Under the lion rock》。樂隊的風格也由前期翻唱英語歌曲逐漸演變為後期的獨立創作,譚詠麟在此時亦有自己的作品問世。
1976年,樂隊發行了《Same kind of magic》、《The wynners' special tv hits 75-76》等專輯;並出演電影《溫拿與教叔》;譚詠麟個人獲得「華僑日報十大歌星獎」[1]。
1977年,樂隊發行專輯《Making it》;同年,發行專輯《面懵心精》。1978年,樂隊宣布解散,樂隊成員作個人發展,並相約每五年發行一張專輯。
1981年1月16日,樂隊錄製專輯《曲中情》。1983年9月3日至4日,樂隊在香港紅磡體育館舉行「十周年紀念」演唱會;9月12日,發行專輯《溫拿十周年紀念集》。1988年,發行專輯《溫拿88十五周年紀念》;同年,在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上溫拿樂隊獲得最高榮譽獎金針獎[6];歌曲《千載不變》獲得香港十大中文金曲獎。
2016年1月,譚詠麟隨樂隊發行專輯《溫拿精神》,2月,在香港體育館舉辦8場溫拿「NEVERSAYGOODBYE」演唱會。
此篇就談到此,下篇重點談譚詠麟的個人發展時期。
謝謝你們的支持和分享!
我是唱遊人~吳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