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業」一詞共出現39次,2020屆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再創新高,達到874萬。過去十年,電商因為便捷、性價比高等因素,已逐步取代線下。受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無接觸購物」的需求更是催生電商產業進一步發展,各大電商平臺努力發揮各自優勢抗疫捐助保供應,助推經濟復甦,而電商行業的人才招聘需求也逆勢上揚。作為連接人才和企業的橋梁,高校積極進行人才的供需對接,緩解疫情帶給學生的就業壓力,助力電商企業有序復工復產。
實施助力就業體系,網絡招聘雲端引才
「學校制定了助力就業體系,從校級層面到院系,再到任課教師、畢設指導教師、素質教師,都要為畢業生提供就業服務」,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電子商務系主任田惠怡介紹說,「老師會對學生進行職業發展、能力提升和簡歷製作、筆試、面試等方面的指導,也會集合校友等各方面社會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就業渠道和就業信息。」據悉,該校有近500家校企合作企業,從大二開始,就有企業教師進課堂講授,讓學生們了解行業發展與企業人才需求。
疫情下,大連東軟信息學院組織了多場網絡招聘會,求職學生可線上了解企業情況和崗位需求,提高招聘效率。同時,由於電商行業的特殊性,面試成功的學生可以進行遠程實習,電子商務系的應屆畢業生小崔從今年2月份開始在家參加企業網絡培訓和遠程網絡頂崗實習,畢業後就可以正式入職。
實習、實訓、實踐活動提升學生實操能力
電子商務作為一個應用型的學科,理論與實踐結合是十分重要的。為給學生創造更多的實習機會,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電子商務系與東軟集團、京東、騰訊、得力集團、埃森哲、簡柏特、惠普、聚思鴻等多家國內外知名企業建立長期合作關係,雙方將根據既定的標準,共同篩選合格學生,到校外實習基地接受專業培訓,獲得實習機會與就業的機會。大三的小蔣在暑期的時候經過努力,獲得了來自映客北京總部,小米公司總部和金山軟體公司的實習offer。
學生在校期間,也可以通過自選創新創業項目、參與企業真實項目和教師橫縱向項目等方式積累實踐項目經驗。近三年,電子商務專業共有700多人次學生參與大學生實踐項目中,有的項目最後孵化成公司。2017屆畢業生小尹在校創建的實踐項目,最後就孵化成科技類公司。
疫情期間,結合所學專業知識,部分學生開始了新媒體運營、網店銷售的「網紅」探索之路,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電子商務系大二的學生小趙在抖音、B站發布漢服穿搭、化妝等視頻,獲得了百萬級播放;大三的學生小鄒在小紅書發布好物分享類文章,實現了盈利;大四的學生小許將自家售賣的電動車搬到淘寶店鋪,「父母不太懂怎麼線上銷售,疫情對我們影響較大,經過四年電商專業的學習,我嘗試進行網店運營,從店鋪裝修、寶貝上架到推廣運營、直播都在做,計劃繼續擴大線上的資源投入」。
知識、素質、能力教育並重,全面提升學生競爭力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電子商務系2018屆畢業生小李現擔任三隻松鼠天貓旗艦店推广部門高級運營主管,他說「大學期間的學習對我的職業發展起到了巨大的幫助,通過專業課程的學習讓我積累了紮實的理論基礎知識和軟體操作技能,有豐富的視野和強大的抗壓能力。大學期間參加的競賽和社團活動讓我能夠將所學的知識和理論進行實踐,通過不斷的實踐去檢驗自己的不足,在老師的幫助和指導下,讓我在大學四年期間對自己的職業發展有了一個清晰的規劃。」
「促進就業,從中長期來說,高校應該更加注重在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從知識、素質、能力各方面提升學生競爭力,我們專業一直致力於培養懂策劃設計、精運營服務、擅數據分析的高級應用型人才」,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電子商務系主任田惠怡說,「我們的老師大部分也是有行業工作經驗、留學經歷的,有的老師是國際賽事的金牌評審和顧問,從師資上保證我們的教育教學是緊跟行業發展的。」
據悉,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電子商務系近三年的就業率在97%以上,部分同學進入工業信息化部、市政府等工作,部分學生被知名大型電商企業、網際網路公司錄用,如京東、騰訊、阿里、得力、虎撲、字節跳動等;也有學生進入初創型企業或自主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