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戰最近出了新歌《光點》,這首歌上線不到11小時在三大音樂平臺的累積銷量就突破了1375萬張,1375萬張的銷量甚至超過了2019年周杰倫《說好不哭》上線11小時的銷量(600萬張)。
這麼看來,肖戰的影響力很大?
我個人覺得,肖戰不是全民影響力大,而是他對他粉絲的影響力大。
他的粉絲追捧他,他的粉絲為了他殫財竭力,他一出歌他的粉絲都紛紛自掏腰包支持他。
在《光點》剛發售的那段時間,肖戰的微博超話下,熱門微博都是曬單一個人買了100多張專輯,雖然也有人曬單買了1張、3張的,但是更多評論和點讚的是一人買很多幾百張專輯的微博。
甚至有部分肖戰粉絲對《光點》瘋狂購買,還呼籲學生黨也多買點,一人保底105張等。還有粉絲說:「你不多買一點你就是不愛他!」「你買的沒有路人多你算什麼粉絲?」
如果說一人買幾百張的專輯的行為可以稱得上是瘋狂消費,那麼後面勸粉絲消費的偏激粉絲就是道德綁架了。
怎麼了?買的不夠多就算不上粉絲了?這是什麼道理?粉絲買的少了,就不配稱為粉絲了嗎?這是什麼畸形的追星現象?
更讓人擔心的是,有些還是學生的粉絲被這些話語蠱惑用花唄等貸款服務去買專輯,還有的粉絲問朋友親人借錢去買專輯,買專輯追星好像比生活還要重要。
這些仍未成年的學生們,他們的消費觀念還沒有形成,就已經被帶入歧途。
最好的追星,是在追逐一個值得學習的偶像的過程中,追到更好的自己。
首先,從這種種事件中,我並沒有覺得肖戰是一個很值得學習的偶像。
肖戰身為一個公眾明星,在發現粉絲髮布這些負面導向性的言論和行為時,並沒有及時制止。有的人說,又不是他做的,他什麼都沒做。我想說,身為一個有眾多粉絲的偶像,在面對這些事件時,不作為不發聲就是錯的。
因為他是明星,他是偶像,他有多少粉絲和人氣就要承擔多少責任。他既然憑藉粉絲獲得了利益,那麼在一定程度上,他就要替他粉絲的行為買單。
而且對於之前的事件,肖戰本人微博也沒有多少道歉的意思,他微博裡看起來最像對之前「227事件」發聲的內容是:「凡此過往,銘記於心。感謝所有善意的批評和指正,成長在路上。」
這條微博的字裡行間透露出的是對之前事件的告結之意,而且配圖是《光點》的海報,看起來更像是為自己的新歌造勢多一點。
總有人說肖戰作為偶像管不了那麼多粉絲,可是其實他只要管住一部分粉絲就可以了。讓一些有說服力的大粉絲們去引導好小粉絲們不就可以了嗎?然後眾多小粉絲們帶動肖戰的整個粉絲團體,營造理性追星的氛圍,那哪裡還有這麼多事情發生呢?
真正的正能量偶像會正確引導粉絲消費,而不是知道了卻什麼都不作為。
第二,粉絲們在追星的時候並沒有追到更好的自己。
我並沒有看到肖戰的粉絲們變得多麼優秀,我看見的是他們盲目追星,過度消費。
從這些粉絲的文字裡看,好像不達到人均150張就有錯一樣,就算一張專輯才3塊,150張也不便宜吧?而且,3元一張專輯就可以聽很多遍了,而為什麼還要買150張呢?
「量入未出,適度消費。避免盲從,理性消費。」是從高中就開始倡導的消費觀,但是我覺得肖戰的有些粉絲並沒有學會這句話。
如果成為肖戰的粉絲能讓人變得更好,那為什麼還會有人做出這樣不理性的事情呢?
是不是粉絲從來都不是憑藉花錢多少來決定的,希望大家能夠理性追星。而且作為粉絲同時,你還是一個獨立的個人,雖然他是你心中的星星,但你也是自己的太陽。
ps: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則刪。
作者創作不易,點個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