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在靠海不吃海的江蘇,長三角能否再造一個世界級大港?

2021-01-14 澎湃新聞
圖片來源:南通廣播電視臺

前有粵港澳大灣區上升為國家戰略,後有杭州灣破土而出,「灣區」已成為我國區域發展的熱詞。

在「靠海不吃海」的江蘇,一個新的「灣區」構想落在南通身上。

6月6日,上海與江蘇籤署《通州灣新出海口開發建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明確其作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北翼的重點發展港區,「大通州灣」再度成為焦點。

一個月前,通州灣新出海口跨江融合發展懇談會在蘇州舉行,「大通州灣」就被視為蘇通合作的「開篇之作」。當時,通州灣港口開發建設委員會主任陸衛東曾說,「通州灣已不僅是南通的通州灣,更是蘇通合作的通州灣。」

去年,「規劃建設南通通州灣長江貨櫃運輸新出海口」,被寫入《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今年初,南通成立由書記、市長任組長的領導小組,並設立通州灣港口開發建設委員會,提出以「大通州灣」思維統籌推進全市域沿海開發、江海聯動發展,將沿海洋口港、通州灣、海門港、呂四港作業區整合規劃為一個「大通州灣」港區。

「大通州灣」將如何發展?

上海社科院原副院長何建華認為,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推動下,上海、蘇州與南通三座城市的同城化融合發展將日益增強,可以深度融合打造成為長三角區域的「金三角」,成為萬裡長江巨龍的「龍頭」。

「大通州灣」區位示意圖,通州灣示範區為「大通州灣」核心城區 圖片來源:《江蘇省通州灣示範區總體規劃(2018-2035)》批前公示稿

靠海不吃海

得改革開放風氣之先,我國東南沿海省份經濟快速崛起。擁有綿長海岸線的江蘇,憑藉絕佳的區位優勢成長為全國經濟第二大省。

然而,與其他沿海省份相比,

江蘇可以說是一個不「親海」的「異類」。

公開數據顯示,江蘇2018年海洋生產總值約為7600億元,不到廣東一半。而和近鄰山東相比,江蘇2018年GDP比山東多1.6萬億元,海洋生產總值卻比山東少近8000億元。

除了經濟數據上的差距,港口也是一個重要觀察維度。

穿省而過的長江為江蘇帶來發達的內河港口,全省港口總吞吐量居全國第一,蘇州港的河運吞吐量甚至超越天津等大型海港;然而,要論更細分的海港吞吐量,江蘇在全國沿海省份中僅排在倒數第二,尚不及上海、天津等直轄市吞吐量,僅高於廣西北部灣港。

2017、2018年各省沿海港口吞吐量 數據來源:各省統計年鑑

這進而影響了江蘇城市發展格局。靠海的南通、鹽城、連雲港三市非但未能因靠海「致富」,在經濟發展上,鹽城、連雲港不僅是江蘇經濟「窪地」,也是全國沿海地區經濟發展的「薄弱區」和「斷裂帶」。

為何江蘇沒能依靠海洋發展?

與廣東、山東等省份大部分沿海城市均有一個自己的大港不同,江蘇的大型海港僅連雲港一個。一個原因是,

鹽城、南通沿海大部分地區為淤長型灘涂海岸,深水港發展較為滯後,大部分港口甚至在21世紀後才開港。

但在全國沿海港口中,以港為名的連雲港也只能算「中等生」。以2017年吞吐量為例,連雲港居於十名開外,僅是第一大港寧波-舟山港的約1/5。

2017、2018年主要沿海港口吞吐量 數據來源:各省統計年鑑

除了受南北上海、青島二港影響吞吐量大大受限外,

連雲港向西的腹地延伸也並不理想。

串起蘭州到連雲港若干城市的隴海鐵路帶動了沿線的徐州和鄭州發展,位於沿海經濟帶與隴海產業帶結合部的連雲港卻被「冷落」。有分析指出,沿線魯南、蘇北地區城市更傾向於取道更大的上海、青島出海,隴海鐵路對於連雲港的利好有名無實。

「難通」有多難

沿海地區一直是江蘇發展的痛點。2009年,江蘇沿海發展曾被上升至國家戰略。根據當時規劃,該地區人均GDP必須超過東部地區平均水平,成為重要經濟增長極、新亞歐大陸東方橋頭堡。

去年,除港澳臺外,東部地區人均GDP為94370元,南通、鹽城、連雲港三市人均GDP則達95730元,基本達到目標。其中,人均GDP近13萬元的南通拉高了三市總體水平。

在「

發展沿海經濟帶,打造江蘇經濟新增長極

」要求下,南通的重要性再次顯現。

圖片來源:南通廣播電視臺

何建華指出,與連雲港相比,位於長江河口的南通具有獨特優勢。

他此前調研上海港口時發現,上海港超過90%的貨物是「自我消化」,而洋山港疏解長三角貨運需求,不僅物流成本較高,且卡車等穿城而過,對上海城市形象與環境質量都有所影響。數年前,洋山港就在打造長江中下遊港口與洋山港之間的遠洋國際貨櫃江海聯運系統,但成果尚不明顯。

「 依託通揚運河在內的現有運河體系,大通州灣未來能夠打造江、海、河集運體系。」

撬動江蘇頗具優勢的內河港,大通州灣或許可以充當這個支點。

南通原市委書記陸志鵬算過一筆帳:

2017年,上海港貨櫃全港平均碼頭通過能力利用率高達144%,遠高於國際通行的75%-85%區間,港口運輸量提升空間已微乎其微。而保守估計,未來長江經濟帶及沿線地區至少有2500萬標箱的增量空間,通州灣發展江海聯運市場廣闊、潛力巨大。

2014年,國務院發布《關於依託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將推進通州灣江海聯動開發。2015年,國家發改委正式復函江蘇省人民政府,同意設立通州灣江海聯動開發示範區。國家對通州灣的最新要求是,以國際一流水平規劃建設好通州灣港口,把通州灣建設成為長江經濟帶的戰略支點。

然而,長期被冠以「難通」之名,南通這一步走得並不順利。

2014年,一份流傳甚廣的「滬蘇浙皖世界超級經濟區」方案,透露出通州灣打造國家級新區的期望。當時,有媒體報導,國家級通州灣新區申報的前期工作已經啟動。然而,最新的進展是,2018年,通州灣經開區獲批成為省級經開區。

浙江海洋大學原黨委副書記、舟山群島新區研究中心主任黃建鋼指出,通州灣很難發展港口,原因在於其海岸坡度很小,「走出去100米,海水才到胸前」,建港口需要很大的工程量。

前年,在「通州灣」概念提出6年後,通州灣總規獲批。規劃布局了一個相當宏大的工程:共計將建設30個5萬噸級碼頭泊位和86個10萬噸級以上泊位。

在此基礎上,

「大通州灣」被認為有望成為全國最大的港口集群區之一。

複製寧波-舟山港?

在不少人記憶中,作為內河港的南通港,在歷史中曾有過舉足輕重的地位。

據黃建鋼介紹,過去,還是一座漁村的上海,主要依靠寧波、南通兩個城市逐漸發展起來。當時,大量蘇北人通過南通港坐船到達上海,到現在,上海人口中不少上一輩來自寧波、南通。

人員交流頻繁的背後是產業互補。上海北翼一度存在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條:蘇北平原上生產的棉花運到南通織成布,然後通過輪渡送到上海完成印染,並由此進一步販賣到世界各地。

隨著南通內河港沒落,南通與上海也逐漸失去往日的聯繫。

但有關滬通合作的討論並沒有因此減少。

何建華透露,他曾與一位全國政協委員交談,對方建議浦東開發開放的同時一併開發建設南通,他當時給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在萬裡長江的「龍頭」中,上海是「上顎」,南通是「下顎」,蘇州是「龍筋」,如果只有一邊發達,那麼咬合力不夠,就難以很好發揮「龍頭」昂揚騰飛、牽引帶動作用。

圖片來源:南通發布

如今,南通打造港口經濟,既是回歸「蘇南」,更被視為做大江蘇原有優勢地區與優勢產業、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要舉措。

據何建華分析,雖然江蘇港口數量很多,但大都規模小、較為分散零碎,在保護長江經濟帶的要求下,港口規模進一步擴大將受到限制。在此情形下,需要一個龍頭地位的港口統攬全局。

「 現在江蘇著力要把大通州灣打造成江蘇新的出海口,未來把大的貨櫃跟大的散裝運輸都放在那邊,實際上將發揮龍頭港口的作用。」

在他看來,長三角港口群「一體兩翼」戰略格局,上海港、寧波-舟山港吞吐量牢牢佔據全國前兩位,江蘇規劃建設新出海口,無疑是對「東方大港」的國際競爭力疊加。

蘇州的加入,則讓人聯想到寧波與舟山「1+1>2」的整合思路。

「大通州灣」區位示意圖,通州灣示範區為「大通州灣」核心城區 圖片來源:《江蘇省通州灣示範區總體規劃(2018-2035)》批前公示稿

陸衛東指出,通州灣有條件打造成蘇通融合增量發展的承載地——從產業能級轉移條件看,蘇州每平方公裡陸域面積支撐工業產值達到4.2億元,已經接近上海,而南通是1.83億元,空間十分充足。

2005年底,寧波-舟山港管委會正式掛牌,經過多年努力,寧波-舟山港已發展為全球第一大港。

在上海「輸血」、蘇州「背書」之下,「大通州灣」能否再造一個世界級大港?

文字 | 楊棄非

原標題《長三角能否再造一個世界級大港?》

相關焦點

  • 靠江靠海靠上海 江蘇如東縣抓住「一帶一路」和長三角兩大機遇
    中國石油江蘇LNG接收站迎來的第200艘LNG船作為「一帶一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江蘇如東縣委副書記、縣長沈峻峰日前在上海舉辦的「中國如東第四屆科技人才節對接峰會」上表示,隨著「一帶一路」、長三角一體化、沿海開發等重大國家戰略的深入實施,以及南通建設上海「北大門」的加快推進
  • 「上天」有新機場,「入海」有通州灣,南通能否重現往日榮光?
    在湖州舉行的「第二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高層論壇」上,上海江蘇籤署了《通州灣新出海口開發建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和《南通新機場合作共建協議》,這也就意味著在不遠的將來,南通將增加一個門戶型的大機場和一個重要的新出海口。「上天」有新機場,「入海」有通州灣,南通能否重現江蘇第三的往日榮光?又能否如市委所願,未來5年後躋身全國大中城市15強?
  •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自貢人靠恐龍?
    △自貢恐龍博物館恐龍幫沒幫過他們仨,咱們不知道。但是靠著得天獨厚的「恐龍產業鏈」而奔赴小康,自貢人是實打實地吃到了「恐龍紅利」。隨著發掘工作不斷進行,科學家們發現的恐龍化石越來越多,到最後,自貢市獲得了一個「恐龍公墓」的稱號。
  • 從「靠海吃海」到「靠海養海」 ——錦州營口盤錦葫蘆島四市紮實...
    從「靠海吃海」到「靠海養海」 ——錦州營口盤錦葫蘆島四市紮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2020-09-08 18: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不靠海卻誕生了人民海軍 江蘇泰州憑什麼?
    位於江蘇泰州白馬廟的人民海軍誕生地紀念館。在江蘇泰州,激動的心情格外強烈。70年前,中國海軍誕生於此,起錨駛向蔚藍大海。  「九層之臺,起於累土。」70年來,人民海軍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而泰州,一座不靠海的城市,為何誕生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這一全新軍種。  今天,「重走解放路 奮進新時代」長三角主流新媒體記者團來到泰州,循著歷史的腳步,探尋人民海軍的起源。  首先,是自然選擇了泰州。
  • 江蘇的東海不靠海,那「福如東海」是怎麼回事?
    比較尷尬的是,由於海岸線變化及政區變動,無論是東海縣,還是連雲港的海州區,現在都是不靠海了。福如東海水常在。東海雖然沒有海,這裡卻因水晶奇石而聞名世界,迄今已探明礦產37種,水晶、石英儲量質量均居全國之首。東海水晶晶瑩剔透,高貴典雅,獲批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 大港打造「天津南港」
    本報訊 (通訊員 方吉潮 鄭偉 袁瑋記者陳璠)今年,一項規模宏大的填海工程在大港南部展開,這項工程將向大海要土地220平方公裡,再造一個「天津南港」。由此,新修編的天津城市空間發展規劃提出的「雙港」發展戰略得到全面落實,大港也因此結束無港歷史,「大港」將名副其實。
  • 教育觀察:「學霸筆記」不一定再造「學霸」
    教育觀察:「學霸筆記」不一定再造「學霸」教育觀察:「學霸筆記」不一定再造「學霸」王營 高考結束後,「狀元筆記」、「學霸手寫筆記」正成為網絡熱賣商品。同一個教師授課,學霸的筆記可能比一般學生記得詳細些,但所記內容與與其他同學並無兩樣。能否成為學霸,可能不僅僅憑藉一本筆記,也不是那些泛泛而談的學習方法。我認為,學霸與一般學生最大的不同首先在於他們對待學習的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然後才是科學的學習方法。
  • 【基層好支書·好黨員】鄭元富:靠海養海護海 護「藍」前行
    【基層好支書·好黨員】鄭元富:靠海養海護海 護「藍」前行2018年11月20日 15:50:47來源:洞頭新聞網核心提示:俗話講「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但如果一味地索取換來的是什麼?正因為我們「靠海吃海」,更要懂得「靠海養海、靠海護海」。
  • 長三角哪個城市買房好?寧波或許是個不錯選擇
    作為長三角的門戶城市,同時坐擁全球港口貨物吞吐量連續11年排名第一的港口城市跟計劃單列市,還同屬於副省級城市,寧波2019年的GDP更是高居全國第12名,可以說寧波有著太多的優勢!其中涉及寧波的就佔了六個,具體包括寧波西綜合樞紐、滬甬跨海大通道、滬舟甬跨海大通道、環杭州灣智慧高速公路、千噸級內河航道、沿海高鐵工程。
  • 南大港溼地旁,誕生一個童話世界
    2001年,當時作為河北省作協主席的鐵凝,又將「大窪文學」定性為滄州的一個文學品牌。可見,這片土地有它的獨特之處。其實,「大窪」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南大港溼地,只是古時候被稱為「大窪」。總之,在十裡金沙灘,「遊海、吃海、享海」,盡享一條龍服務。除了人工的現代旅遊景觀,渤海新區還擁有天然的傳統文化古蹟。當年,秦始皇派徐福出海。入海前,徐福在如今的渤海新區黃驊市羊二莊鎮,建了一座丱兮城,現在已成為一大文化古蹟。
  • 長三角的生意人從來不靠等
    長三角作為國內最具經濟活力的區域之一,企業投入內需市場這片廣闊藍海尋求新機已成共識。腦子活絡的長三角生意人從不打算坐等轉機。國內市場尚有空間,「家門口的生意」值得一做。在長三角,「由外轉內」正當時。國內市場越做越有信心在浙江海寧,一批外貿企業最近紛紛忙於「暴改」生產線,轉產迎合國內消費者需求的產品款式。
  • 長三角議事廳|長三角城市港口群協同發展的現狀與瓶頸
    隨著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不斷深化,全球主要城市群戰略地位不斷提升,港口群與城市群互動更加頻繁,並逐步融合成一個有機整體。長三角一體化,也包括港口群一體化,應是當前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主要著力點。目前,長三角港口正由城市港口、省市港口向港口群發展轉變。
  • 「靠海吃海」招架不住 這些島礁資源需要我們保護
    資料圖俗說話,「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廣袤的海洋資源,給予了舟山得天獨厚的魚類及貝藻類資源。潮間帶豐富的野生貝藻類,不知給多少人帶來過那些俯拾即是的簡單快樂。它有兩個貝殼,一個小而平,另一個大而隆起,殼的表面凹凸不平。在我國分布很廣,生活在潮間帶中區,北起鴨綠江,南至海南島,沿海皆可產蠔。鳥類、海星、螺類以及包括鰩在內的魚類均是牡蠣的天敵。如今,人類過度捕撈和工業排汙也是牡蠣面臨的危險。近20年,嵊泗的海難上,幾乎找不到日本牡蠣了,我們在市場上買到的,也大多是養殖的。
  • 中國唯一靠海吃河的省,這也是因地制宜嗎? | Booker不客
    在我國漫長的海岸線上,祖國最富活力的省份正在體驗大海帶給它們的財富和機遇,它們也樂於享受靠海吃海的獨特優待。因此,江蘇似乎是一個雖靠海卻吃河的另類。從一個地方的行政劃分就能直觀看出這個地方的區域差異。沿海省東密西疏的市級面積劃分,是位置優勢和廣闊面積不可兼得的劃分法則的體現。但是,這一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法則卻在江蘇失效了。
  • 上海沒有海
    不適合造世界級港口。但在中國,不成立的。小編今天帶大家解讀,上海港是怎麼向全世界證明,專家們的共識,充其量算是盆腔的共鳴。長三角挖出的淤泥達到3億立方米,可以給地球做個背背佳套上。而且這種淤泥營養成分豐富,適合農作物生長。甚至有專家說這種河底泥做面膜效果很好,駐顏保溼,堪比火山泥。她好我也好。
  • 除江浙滬外,長三角一帶還包含一個「散裝省」,時常被人忽略
    文/仔仔眾所周知,長三角地區是我國經濟最具活力、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現如今長三角城市群已躋身國際公認的六大世界級城市群,在當前形勢下更好地發揮長三角積極、特殊的作用!不知為何,在提起長三角地區的時候,不少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江浙滬,也就是江蘇、浙江和上海這三個地方,的確這三個地區的經濟發展速度都很快,也難怪會給大家留下很深的印象。殊不知,除江浙滬外,長三角一帶還包含了一個「散裝省」,雖然時常被人忽略,其經濟實力還是值得肯定的,它到底是哪個省份呢?
  • 杜海濤餐廳海吃海喝,7人腹瀉就醫,反被說成詐騙!
    這不,杜海濤的海吃海喝自助餐廳,吃出事來了!據相關媒體報導,有網友在求助,說自己在7月13日與杜海濤的「海吃海喝自助餐廳」就餐後,出現腹部絞痛的現象,而且伴隨噁心症狀,去醫院就醫後診斷為急性腸胃炎,這是很典型的失誤中毒現象。而這位網友也在第一時間將各種問題反饋給餐廳,而餐廳當時的態度很好,稱可以賠付醫藥費以及給予免單的處理,但是,這並不是賠償!這?
  • 大港股份「不食嗟來之食」
    青海省質檢所研究員 盧挺:蟲草的功效是在於本身具備的100多種活性成分協調發揮,不單靠蟲草素一種物質,而且野生冬蟲夏草中含有的蟲草素,含量很低,不易測出,蟲草素現在可以化學合成,1-2元一克,如果一個產品裡的蟲草素含量較高可能要被質疑。  另外,*ST賢成還播放了冬蟲夏草純粉片的製作實錄,已證明產品的蟲草純度,功效等其他市場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