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meter(五)HTTP請求

2021-02-15 軟體測試面試匯總

這裡有愛,有分享,有工程師們的成長日記,點藍字「軟體測試面試匯總」進行關注,微信公眾號TestMadman

啟動jmeter,建立一個測試計劃

這裡再次說說怎麼安裝和啟動jmeter吧,昨天下午又被人問到怎樣安裝和使用,我也是醉了;在我看來,百度能解決百分之八十的問題,特別是基礎的問題。。。

安裝:去官網下載一個安裝包,官網地址:jmeter.apache.org(Windows系統下載.zip包,Linux系統下載.tgz包)

環境:jmeter是一個純java工具,因此,JDK必不可少,現在最新版的jmeter是3.1,做了很多的優化,建議使用1.7及以上的JDK

     JDK版本請注意和作業系統吻合,下載後默認安裝,一般不需要修改環境變量

啟動:打開jmeter文件夾,bin文件→jmeter.bat(Windows執行文件)文件,就可以啟動jmeter了

 

啟動jmeter,默認有一個測試計劃,然後,修改計劃名稱,儘量使其變得有意義,容易看懂,然後,新建一個線程組

這裡線程數我設置為1,方便演示

然後,添加一個http信息頭管理器

 

這裡解釋一下為什麼要添加http信息頭管理器: 

JMeter不是瀏覽器,因此其行為並不和瀏覽器完全一致。這些JMeter提供的配置元件中的HTTP屬性管理器用於儘可能模擬瀏覽器行為,在HTTP協議層上發送給被測應用的http請求

(1)HTTP Request Defaults(請求默認值)

    用於設置其作用範圍內的所有HTTP的默認值,可被設置的內容包括HTTP請求的host、埠、協議等

(2)HTTP Authorization Manager(授權管理器)

    用於設置自動對一些需要NTLM驗證的頁面進行認證和登錄

(3)HTTP Cache Manager

    用於模擬瀏覽器的Cache行為。為Test Plan增加該屬性管理器後,Test Plan運行過程中會使用Last-Modified、ETag和Expired等決定是否從Cache中獲取相應的元素

(4)HTTP Cookie Manager(cookie管理器)

    用於管理Test Plan運行時的所有Cookie。HTTP Cookie Manager可以自動儲存伺服器發送給客戶端的所有Cookie,並在發送請求時附加上合適的Cookie

    同時,用戶也可以在HTTP Cookie Manager中手工添加一些Cookie,這些被手工添加的Cookie會在發送請求時被自動附加到請求

(5)HTTP Header Manager(信息頭管理器)

    用於定製Sampler發出的HTTP請求的請求頭的內容。不同的瀏覽器發出的HTTP請求具有不同的Agent

    訪問某些有防盜鏈的頁面時需要正確的Refer...這些情況下都需要通過HTTP Header Manager來保證發送的HTTP請求是正確的

 

http信息頭管理器添加好之後,需要填入信息頭的名稱以及對應的值,如下

Content-Type意思可以理解為參數名稱、類型,值下面輸入對應的參數類型就行了,這裡我測試時候需要傳輸json類型,因此就填入了application/json

 

接著,添加Sampler(取樣器)→http請求

按照截圖所示,填入測試的伺服器地址、埠、所用的戶協議、方法,這裡方法我用的是POST,然後填入路徑,選擇Body Data;

關於http請求的的屬性參數說明:

1)名稱:用於標識一個sample。建議使用一個有意義的名稱

2)注釋:對於測試沒任何影響,僅用來記錄用戶可讀的注釋信息

3)伺服器名稱或IP:http請求發送的目標伺服器名稱或者IP位址,比如http://www.baidu.com

4)埠號:目標伺服器的埠號,默認值為80,可不填

5)協議:向目標伺服器發送http請求時的協議,http/https,大小寫不敏感,默認http

6)方法:發送http請求的方法(連結:http://www.cnblogs.com/imyalost/p/5630940.html)

7)Content encoding:內容的編碼方式(Content-Type=application/json;charset=utf-8)

8)路徑:目標的URL路徑(不包括伺服器地址和埠)

9)自動重定向:如果選中該項,發出的http請求得到響應是301/302,jmeter會重定向到新的界面

10)Use keep Alive:jmeter 和目標伺服器之間使用 Keep-Alive方式進行HTTP通信(默認選中)

11)Use multipart/from-data for HTTP POST :當發送HTTP POST 請求時,使用

12)Parameters、Body Data以及Files Upload的區別:

   1. parameter是指函數定義中參數,而argument指的是函數調用時的實際參數

   2. 簡略描述為:parameter=形參(formal parameter), argument=實參(actual parameter)

   3.在不很嚴格的情況下,現在二者可以混用,一般用argument,而parameter則比較少用

   While defining method, variables passed in the method are called parameters.

   當定義方法時,傳遞到方法中的變量稱為參數.

   While using those methods, values passed to those variables are called arguments.

   當調用方法時,傳給變量的值稱為引數.(有時argument被翻譯為「引數「)

   4、Body Data指的是實體數據,就是請求報文裡面主體實體的內容,一般我們向伺服器發送請求,攜帶的實體主體參數,可以寫入這裡

   5、Files Upload指的是:從HTML文件獲取所有有內含的資源:被選中時,發出HTTP請求並獲得響應的HTML文件內容後還對該HTML

      進行Parse 並獲取HTML中包含的所有資源(圖片、flash等):(默認不選中)

      如果用戶只希望獲取特定資源,可以在下方的Embedded URLs must match 文本框中填入需要下載的特定資源表達式,只有能匹配指定正則表達式的URL指向資源會被下載

 

接下來可以給這個測試計劃添加一個監視器,常用的監視器有「查看結果樹」和「聚合報告」

添加好監視器,點擊運行,開始測試

 

如上,測試結束後,如果我們的請求成功發送給伺服器,那麼結果樹裡面的模擬請求會顯示為綠色,可以通過取樣器結果裡面的響應狀態碼信息來判斷

也可以點擊請求模塊,查看我們發送的請求

裡面有我們發送的請求的方法、協議、地址以及實體主體數據,以及數據類型,大小,發送時間,客戶端版本等信息

響應數據:裡面包含伺服器返回給我們的響應數據實體,如下圖

歡迎同學們掃描二維碼報名吧!

快,關注這個公眾號,一起漲姿勢~

IT測試人的自媒體

微信號:Tester006

QQ : 869120106


長按二維碼關注吧

一起成長,一起分享,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我們是TestMadman,期待您的關注。

相關焦點

  • Jmeter進行http接口測試,這一篇就搞定
    jmeter進行http接口測試的主要步驟(1.添加線程組    2.添加http請求     3.在http請求中寫入接口的URL,路徑,請求方式,參數     4.添加查看結果樹     5.調用接口,查看返回值)進行webservice測試的一般步驟
  • jmeter-通過瀏覽器的請求信息頭實現登錄後的操作
    jmeter-Implement the operation after login through the browser's request information header在工作中,使用jmeter時,是不是經常碰到登錄驗證碼的問題
  • Jmeter性能及自動化全集
    在我們利用它進行測試過程中,最常用的sampler大概就是Http Request, 使用這個sampler時,一般都需要使用配置元件裡的http屬性管理器,其作用就是用於儘可能的模擬瀏覽器的行為,在http 閱讀全文《jmeter:菜鳥入門到進階》系列摘要:jmeter是我從事軟體測試工作以來接觸的第一個性能測試工具,也是耗費時間精力最多的一個工具,當然,學習jmeter過程中
  • Jmeter之HTTP請求與響應
    HTTP請求詳解一個http請求指從客戶端到服務端的請求信息,我們可以通過瀏覽器的F12鍵,可以看到以下信息:1.請求地址:uri>2.請求方法:HEAD,GET,POST,PUT,OPTIONS,DELETE,PATCH3.HTTP協議/版本:可以打開瀏覽器按下F12仔細查看4.請求頭
  • jmeter錄製腳本
    錄製的腳本並不是一行行代碼,而是一個web對象,有點類似於loadrunner中VuGen中的tree view視圖4)錄製完成後,點擊工具欄中的停止按鈕(綠色標註區域),完成腳本的錄製5)點擊file→save或者export to jmeter,將文件保存為jmeter的腳本格式:.jmx;啟動jmeter
  • 基於JMeter對J2EE應用程式進行性能測試
    要提醒一下的是jmeter根據當前系統的locale顯示菜單的語言,為了方便想設置回英文的話,可以修改jmeter.properties文件,設置language=en    JMeter的使用    #啟動  大家可以到通過http://apache.linuxforum.net/dist/jakarta/jmeter/binaries
  • 「教程分享」Jmeter入門教程
    使用教程:一、下載登錄官網Jmeter下載,得到壓縮包jmeter-5.0.tgz,下載地址:http://jmeter.apache.org/download_jmeter.cgi二、安裝將下載得到的壓縮包解壓即可,這裡我解壓到自己電腦的路徑為E:\Mysoftware
  • JMeter工具簡單介紹
    二、JMeter 下載安裝1)JMeter安裝1. http://jmeter.apache.org/下載最新版本的JMeter,解壓文件到任意目錄2. 安裝JDK,配置環境變量JAVA_HOME.3.
  • 記一次jmeter壓測實戰總結
    3.設置http請求默認值http請求默認值可以設置請求的伺服器,相同環境的http請求,可將http默認請求放在測試計劃下面線程組上面,否則添加對應的子路徑即可4.設置http請求填寫http請求的路徑,在BodyData中添加需要請求的參數,可以是Json格式,或在Parameters中添加表單格式,BodyData和Parameters不可同時添加
  • 軟體測試之學習接口工具jmeter基礎使用及soapui的使用
    jmeter的基礎使用介紹 (jmeter更適合做http類型接口測試)http測試:進入jemeter-單擊測試計劃(可修改)-點擊添加-threads(users)-線程組(>注意:添加請求必須在新建線程組—添加—sampler 這裡添加,其他地方請求都無效依賴包:必須有一個插件才可以進行下一步的操作Eg: http註冊接口測試:1.添加請求—輸入伺服器名稱或IP—埠號—點擊添加,輸入參數
  • jmeter(三)錄製腳本
    上一節已經已經介紹過Jmeter的Badboy錄製,對於web測試的話,經常會用到一些腳本去執行某些功能,也就是所謂的半自動化測試,badboy的錄製是一個對於剛接觸腳本的人來講是一款非常實用的工具不過,這一節先介紹下對於Jmeter自帶的腳本錄製方法使用代理錄製Jmeter腳本首先,Jmeter腳本是以JMX格式為主那怎麼樣通過jmeter
  • Jmeter性能測試 入門
    你必須熟練HTTP協議,才能學好Jmeter。 否則你很難理解Jmeter中得概念。不熟悉HTTP協議的話, 可以參考我的 【小坦克:HTTP 協議教程】Jmeter 下載和運行官方網站:http://jmeter.apache.org/解壓後, 運行 「bin/jmeter.bat」 Jmeter 是支持中文的, 啟動Jmeter 後, 點擊 Options -> Choose Language 來選擇語言
  • JMeter安裝與接口測試入門
    %/system32;%SystemRoot%;2 JMeter接口測試說起接口測試,首先要讀懂接口文檔,以最常見的http協議接口為例,接口文檔大多是這樣的:HOST(地址):http://api.test.compath(路徑):/user/login請求方式:POST參數:參數名稱參數類型是否必填欄位說明usernameString
  • jmeter單機最大負載_手把手教你用jmeter做壓力測試(詳圖)
    JAVA環境變量配置:(這個不懂的可以百度經驗查詢下)解壓下載的二進位包,進入bin目錄,使用jmeter.bat啟動程序。啟動之後會有兩個窗口,一個cmd窗口,一個JMeter的 GUI。前面不要忽略CMD窗口的提示信息:
  • 用Groovy處理JMeter斷言和日誌
    閒扯一會jmeter和Groovy首先說明一下,我並不擅長jmeter,因為我基本不用這個,關於jmeter
  • 接口&性能測試工具-JMeter環境部署
    , 按回車鍵顯示結果類似下圖所示, 即為 JDK 環境可用說明: JMeter 工具本身是免安裝的, 故此直接解壓下載好的文件即可解壓下載好的 apache-jmeter"環境變量" -> "系統變量" -> "新建"如下圖所示進行配置, 配置完成後, 點擊"確定"保存配置變量名: JMETER_HOME變量值: D:\apache-jmeter
  • 初學者如何編寫Jmeter測試腳本?
    Jmeter的Sampler用來模擬向被測試系統發起請求的,Jmeter會記錄取樣的結果,也就是TPS、響應時間等性能指標。接下來就是使用Java請求進行一個接口測試。;import org.apache.jmeter.protocol.java.sampler.JavaSamplerClient;import org.apache.jmeter.protocol.java.sampler.JavaSamplerContext;import org.apache.jmeter.samplers.SampleResult;
  • Go中的HTTP請求之——HTTP1.1請求流程分析
    大綱前言http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 也是程式設計師接觸最多的協議之一。今天筆者站在GoPher的角度對http1.1的請求流程進行全面的分析。希望讀者讀完此文後, 能夠有以下幾個收穫:對http1.1的請求流程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在平時的開發中能夠更好地復用底層TCP連接對http1.1的線頭阻塞能有一個更清楚的認識HTTP1.1流程今天內容較多, 廢話不多說, 直接上乾貨。
  • Jmeter(三十七) - 從入門到精通進階篇 - 輸出HTML格式的性能測試報告(詳解教程)
    9.cmd 先要cd到jmeter的bin目錄,然後輸入以下命令:jmeter -n -t D:\software\apache-jmeter-5.1.1\bin\Test Plan And Report.jmx
  • 純Java 的壓力測試工具 Apache JMeter 發布 4.0 正式版
    更多不兼容性的變化、bug 修復、改進、非功能性變更以及已知的問題和解決方法,請點此查看:http://jmeter.apache.org/changes.html  下載地址:http://jmeter.apach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