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古厝修齊齋:連江兒童啟蒙教育之源

2021-01-20 教育信息速報

StartStop

StartStop

在魁龍坊歷史文化街區,有達官貴人的百年故居,有鴻商富賈的愛廬……千姿百態、各有亮點。其中修齊齋作為連江較早的兒童啟蒙教育場所,以其濃厚的書香氣息脫穎而出,享譽盛名。

我們一起走進魁龍坊歷史文化街區中山路11號修齊齋,在百年古厝的歷史文脈中追憶那裡曾經響起的朗朗書聲。

來到中山路11號,白牆黛瓦,簷角婆娑,門楣上「修齊」二字在初冬的光影中熠熠生輝。

修齊齋,「修齊」二字,意為修身、齊家, 出自 《禮記·大學》:「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修身正己立德,歷來是國人為人處世、為官理政之根本。中國傳統文化倡導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重在修身為本。「修齊」 體現了傳統的儒家精神,也是主人「 自修齊,至平治」的心靈寄託。

推門而進,進深七柱的主座盡收眼底,古厝明三暗五,是集抬梁與穿鬥於一體的結構形式。雖僅為一進院落,卻寬敞開闊。

溫麻文化研究會會長張振英告訴我們,這棟古厝的整體布局結構屬於祠堂類建築。祠堂類建築常用於舉辦祭祀活動,會有大量宗親蒞臨參與,因此它通常具有開間大、縱深淺等特點,而早期的修齊齋就是祠堂。

1958年,修齊齋開辦了縣城民辦幼兒園,入學者多為六歲左右的學齡前兒童,孩子們在這裡啟蒙識字,並持續了近四十年,修齊齋成為縣城較早的兒童啟蒙教育場所,古厝的格局和功能也隨之發生了改變,根據幼兒園教學需求劃分成活動區、上課區、休息區等不同功能分區,後方天井兩邊的掛房也屬於書院的布局結構。

據張振英介紹,當時我們國家百廢待興,開展大量建設項目,年輕力壯的都在工作。把孩子放在幼兒園裡,不僅能讓其接受教育,也讓父母安心投身一線建設。

歷經百年更迭,修齊齋不僅廂房缺失,山牆傾斜,而且存在違建搭蓋,由於違建與主厝距離較近,拆除過程困難重重。據榕發溫麻(連江)實業有限責任公司項目副經理侯偉東介紹,由於項目修建中大型機械無法入場,單純依靠人工,不僅效率低,危險係數也較大。因此,施工方做了大量防護措施來確保項目安全有序推進。

歷時7個月,修齊齋於2019年12月修繕完成。從滄桑和沉靜中醒來,帶著鄉愁和記憶煥然新生,正如其名「修齊」的寓意一般:修身、齊家,提醒我們應在尊重歷史中探索文化,在賡續傳統中積蓄力量,共同喚醒城市的活力。

來源: 連江微新聞

【來源:福州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連江百年古厝文藝範「廟會」
    N海都記者 吳臻 徐豐/文 黃孔瑜/圖 海都訊「當」的一聲鑼響,接著雲鑼、椰胡、胡琴的遠古音律,在坐落於山野田園的古厝中迴蕩開來。日前,連江縣丹陽鎮坂頂村杜棠明代古厝「三落厝」修繕完畢,對遊客開放。昨日,古厝中辦了一場充滿文藝氣息的廟會,曾被日本東邦音樂大學邀請過的連江「純如軒」十番古樂隊、福州剪紙技藝傳承人董雅萍、祖傳捏泥技藝「泥人趙」趙修誠,許多老福州的技藝達人都來到現場,還原古時候傳統廟會的情景。 「三落厝」由三座水平三進、以過雨亭相互連接的四合院組成,有著明代建築風格。梁柱、門楣、翹簷等,無不雕梁畫棟;石磨、美人靠、風車、觀景閣等,依舊清晰可見。
  • 古厝新生,看連江三落厝如何成為網紅古厝
    「連江夕陽漁邊」新晉網紅三落厝,是連江迄今為止發現的保護得最好、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古民居群落。它位於連江丹陽鎮坂頂村,依山傍水,始建於明朝嘉靖年間,全厝為木石結構,坐東朝西。「圖片來源:連江古民居」每個四合院之間均有過水渠相連,水渠清澈見底,水渠裡有很多魚蝦田螺,為古民居增添了一份神奇與樂趣。「圖片來源:連江古民居」四百多年來的額風雨洗禮,古厝裡依然將觀景閣、納涼凳、練武石、石磨等保存完好。
  • 連江「三味書屋」盼重生
    2019年12月26日 15:49:00 來源:福州晚報 連江三味書屋。  幾百年來,連江縣丹陽鎮上周村周家大院內書聲不斷,村民世代耕讀、詩禮傳家。
  • 《國家的啟蒙:日本帝國崛起之源》:把教育作為立國之本
    參考消息網7月11日報導  在《財經》雜誌主筆馬國川新近出版的《國家的啟蒙:日本帝國崛起之源》一書中,對日本僅用60年時間就從一個落後國家躋身世界強國之列、成就了近代世界史上「大國崛起」的獨特模式進行了深度解析。本文選取教育這個切入口,相信我們也可以在其中找到日本帝國崛起的答案。
  • 藏在連江400年的古厝群,有詩人筆下「雲深不知處」的唯美意境
    作為修舊如舊的明朝古民居群,它藏在朱熹曾今遊學講課的連江丹陽,有詩人筆下「雲深不知處」的唯美意境。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在連江丹陽一片青山環抱、綠草蔭蔭的農田邊,坐落著一處明代古民居建築群。始建於明朝嘉靖年間的「三落厝」,是連江迄今為止發現的規模最大的古民居群落。「三落厝」為木石結構,坐東朝西,由三座四合院組成。雖然歷經四百多年的風雨,厝裡美人靠、觀景閣、門簪、懸魚...依然保存完好。遠遠望去屋脊高挑,小瓦鋪頂,整座古民居結構自然、古樸純美。
  • 連江三落厝:「保」「用」並舉,古厝新生
    為保護好這座文化遺產,當地按照「保」「用」並舉的思路,引入PPP投資合作模式,在修舊如舊、保護為先的基礎上,導入商業開發、融合文創酒店,讓古厝成為聚集人氣的「深山明珠」,並帶動群眾對於古建的保護熱情。2000年後古厝幾乎搬空,房屋年久失修,日漸荒廢朽敗。   如何保住古厝、留住鄉愁?單純依靠政府財政性投入,無法從根本上解決三落厝長遠保護問題。經過多方邀約、走訪,2016年底,廈門朗鄉投資有限公司相中三落厝,計劃投資1.5億元,進行保護性開發。
  • 鼓嶺藏著一座不為人知的百年古厝!你去過嗎?
    在鼓嶺富家別墅前,佇立著一座女挑夫雕像,而她肩挑的籃子中熟睡的嬰兒,就是她的丈夫穆彼得,她向在場的學生和遊客滔滔不絕地講述著她與鼓嶺的情緣,在場進行修繕工作的工人們也放下工具,全神貫注地傾聽著眼前這座古厝背後記錄著的特殊的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富家別墅,目前已完成外觀修繕提升,將於今年9月份完成內部裝修。將來,這裡將打造成鼓嶺山居生活博物館,中外文化教育中心。
  • 金包裡老街上的百年古厝
    金包裡老街上的百年古厝新春大年初一,氣象局預測北部將是陰雨綿綿的天氣,上午卻難得出晴,我提議全家出遊,走北二高, 去萬裡、金山玩。於是全家出遊,除了老婆孩子,同行還有母親及大哥、大嫂及姪女瑋安。圖:金包裡老街上的百年古厝(阿媽的店)金包裡老街已經過規劃整修,地上鋪上石階,兩旁店家的亭仔腳屋簷都掛著紅燈籠,頻添新春氣氛。現在的金包裡老街其實已看不到太多老房子。
  • 央視大型紀錄片 《福州古厝》開播
    9日起,央視大型紀錄片《福州古厝》開播。該系列紀錄片共三集,通過央視科教頻道(CCTV-10)的《探索?發現》欄目播出,並通過央視頻在全網首播。  福州戚公祠、林則徐紀念館、馬尾昭忠祠、江南第一大殿華林寺、中國至今最大古代鐵佛造像珍藏地開元寺……有著2200多年建城史的福州,至今保留著各個時期的大量古厝建築。
  • 鼓嶺藏著一座不為人知的百年古厝!周末不妨去打個卡~
    富家別墅目前已完成外觀修繕提升將於今年9月份完成內部裝修將來這裡將打造成鼓嶺山居生活博物館中外文化教育中心富家別墅完成修復提升修復前修復後富家別墅位於鼓嶺柱崗頂,原為衛理公會傳教士富品德的度假別墅,和加德納紀念館僅數步之遙
  • 福建百年古厝地板下挖出"八卦陣"(組圖)
    12月26日,福建廈門翔安馬巷鎮一百年古厝在翻修時,意外發現大廳地板下暗藏玄機,驚現「八卦陣」機關,更有用毛筆字書寫的「磚契」。有文史專家直指,一般古厝會在牆上、門楣刻上八卦,主要用於避邪、鎮邪,但是在地底下挖出「八卦陣」機關,屬首次聽說。來源:廈門日報
  • 90後創客用積木還原福州古厝
    一群90後年輕創客,將水西林古厝用積木還原,整個模型拼搭過程不僅寓教於樂,成品更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日前,在福州市委宣傳部主辦的2020年「我把福州寄給你」文創設計大賽上,這組由福州高新區商務局(文旅局)選送的「榕厝模塊積木」——水西林「六朝大老」組裝古厝,榮獲年度設計十強。
  • 連江一中首屆教育教學研討會圓滿落幕
    2020年教育教學研討會」圓滿閉幕。鄭鋒校長致開幕辭,強調加強教育教學研討的重要意義,激勵全體教師凝聚共識、順應時代、擁抱變化、繼往開來。鄭鋒校長隨後還開設「『百年一中』文化推動師生共同發展」講座,梳理了一中百年辦學歷史,就加強理論學習、整理校史資料、美化校園建設、培育創新人才、傳承古榕精神以及加快教師發展等六項內容進行了深入淺出地分析,號召全體一中人攜手共繪學校未來發展的美好藍圖。
  • 探訪晉江東石鎮塔頭劉村百年古厝鄉村記憶館
    變身鄉村記憶館,百年古厝獲新生。  泉州網8月24日訊(記者 李心雨 林福龍 實習生 張心盈 文/圖)吹著海風,望著日落……晉江東石鎮塔頭劉村的村民們有著別樣的消暑方式。待到華燈初上,村裡一棟灰白色的潮汕風格古厝就成了村民們聚會納涼的好場所。古厝雕梁畫棟、裝飾瑰麗,距今已有近百年歷史。目前,這座古厝已被改造為鄉村記憶館,結合鄉村記憶、鄉村文化進行陳列布展,煥發新的生機。  對這座古厝的改造是從去年開始的,今年6月正式對外開放。
  • 「康師傅故鄉」成美文化園:百年古厝 景致盡美
    【同期】成美文化園總顧問 陳慶浩  魏氏家族希望大家珍惜、重視中華文化之美,也希望自己的祖孫能夠不忘本之外,來這裡參訪的民眾能夠體驗建築之美跟中華文化的意涵。  【解說】臺灣彰化縣永靖鄉也被稱為「康師傅故鄉」。創辦「康師傅方便麵」的魏家四兄弟在彰化永靖發跡,後來前往大陸投資,隨著事業版圖擴張,以「頂新國際集團」名聞海內外。
  • 廈門一百年古厝翻修,大廳裡挖出八卦陣
    福建廈門翔安馬巷鎮友民社區的一幢百年古厝在翻修時,古厝的主人意外地從大廳裡挖出一個八卦形的機關,還有兩塊上面用毛筆字書寫的磚契。這個圓形的八卦陣直徑大約有3米,正好鑲嵌在大廳的正中央,中間有太極的圖形,兩級的圓點位置還有兩個青銅片。八卦陣的八個方位上還鑲嵌了地磚,代表了八卦的卦象。
  • 創意課程再次升級,instax教育第三季兒童攝影啟蒙之旅歡樂啟幕
    2018年暑假,富士instax教育正式在中國開啟了兒童攝影啟蒙之旅,推出試點公益課程,反響熱烈。2018年10月,instax教育再次以「發現世界的美,啟迪未來夢想」為主題,走進全國20大城市,創造性的開設了10大創意主題場景化攝影課程,從攝影美學、創意生活、兒童心理和親子教育等多方面,深度挖掘6-9歲孩子的藝術鑑賞力、想像力和創造力。
  • 國慶假期,福州這些古厝等您來打卡!
    秋分已過 寒露將近正是觀賞古厝秋韻的好時節國慶黃金周眾多市民遊客紛紛走進福州各大古厝領略古建築魅力感知城市文脈重重白牆、片片黛瓦 在連江規模最大的古民居三落厝遊客們在四合院中或泡茶閒聊 或拍照遊玩一派怡然自得三落厝由三座水平三進、以「過雨亭」相連的四合院組成院落間均有水渠相連
  • 蘭琴古厝,廈門中山路鬧市中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典型閩南紅磚古厝
    廈門蘭琴古厝百年古厝的命運廈門蘭琴古厝在古厝四百多年的歷史中,數度易主,但中堂上掛著朝廷賞賜的「閩南戴德」的牌匾,可以想像當年主人之高潔。蘭琴古厝建築藝術成就:蘭琴古厝,其獨具匠心的閩南傳統民居元素,凝固了百年前閩南建築的藝術之美。燕尾翹脊、紅牆飛簷、鬥拱雕琢、金匾彩繪、飛揚天宇,濃縮了中國庭園之美。
  • 構建高品質兒童教育矩陣 洪恩教育解決媽媽的啟蒙教育焦慮
    為了孩子在未來能夠擁有更多的選擇機會,啟蒙教育被越來越多的家庭重視,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擁有良好教育起點。  在兒童啟蒙教育階段,識字是早期教育中最關鍵的一環,孩子所能擁有的識字量不僅會影響語文學習速度,更是學習其它知識的起點。識字所培養的高效閱讀能力和語句理解能力,會在孩子接觸其它學科時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直接影響對於新知識的理解速度和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