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的堅守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校友,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們迎來了瀏陽一中90周年紀念日。一中校歌裡唱到,「道吾山下,瀏陽河畔,滿園桃李盡吐芬芳,半個世紀崢嶸歲月,為國育出多少棟梁」,如今,半個世紀早已過去,當記憶如同河流,穿越90年的光陰流淌到現在,作為校長,看著這麼多年輕的面孔,這是一種怎樣的百感交集。每個人的青春都會和一所學校有關,學校承載了我們太多溫暖的記憶,因而,今天無論你和一中有著怎樣的緣分,此刻,90年的歲月下,我們相聚在這裡,既是為運動會,也是我們對學校、對我們自己的一場紀念。在此,我謹代表學校,向全體師生員工及校友致以誠摯的問候!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和幫助瀏陽一中的社會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
90年來,一中曾有過許多名字。1929年,時任瀏陽縣長魏明道等在瀏陽城關籌資倡辦了「瀏陽公學」,這是瀏陽一中的前身。1949年,人民政府接管了學校,學校更名為「瀏陽縣立中學」,從此結束了她二十多年的顛沛流離。1952年,瀏陽縣立中學更名為瀏陽縣第一初級中學,「瀏陽一中」之名就此沿襲。1963年,瀏陽一中被評為湖南省首批重點中學。1985年,胡耀邦總書記親筆題寫校名「瀏陽縣第一中學」。2006年,瀏陽市藝術學校併入到瀏陽一中。
90年來,一中曾走過很多地方。從城關的磨石街和柴家巷,到瀏陽東鄉的黃甲山和樓下山,再到瀏陽永和的小板橋,轉到城關的周家田祠堂,最後終於定址於瀏陽文廟。90的風雨兼程如同一首歌,音符裡流露的是歷代一中人的擔當;旋律裡奏出的是歷代一中人追逐夢想的不屈與堅強;歌聲響起,雄渾激昂中,是歷代一中人開創未來的自信與豪邁。一中人,一代又一代,生於斯、長於斯、成於斯,慢慢積澱出了屬於自己精神。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今天,適合懷想。
90年來,一中始終不忘為何出發。90年風雨,近一個世紀的滄桑,我們薪火相傳,不斷沉澱、醞釀、升華成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崇德 尚志 勤奮 創新」。這也是一中現在的校訓,就刻在我身後的校訓牆上,我相信,它也將深深刻在每一個一中人的心中。它告訴我們,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我們該凝聚什麼?我們該追求什麼?始終讓我們保持發展動力的源泉又是什麼?今天,我沒有談學校歷年來的成就,那些光榮的時刻、燦爛的時光,在時間的久遠裡,可能都會消退,但唯有精神的力量能夠永恆。
未來,崇德尚志,將始終貫穿在一中人的教書育人之中。當我們站在90年的起點往回看,起點的源頭有楊時「為政以德」中對蒼生的憐憫,有譚嗣同「去留肝膽兩崑崙」裡對天下的使命,起點的延續是胡耀邦的心懷天下,講真話,做真人.傳承到到現在,是瀏陽一中的堅持——立德樹人。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學生的人生裡,瀏陽一中的教育方式都很自然,「德」與「志」的積累,讓瀏陽一中的教書育人環境如同森林。有良師,如溪谷從容;有學生,如玉樹林立;有格局,如蒼鷹翱翔,共同構成了教書育人環境裡應有的氣質和風度。90年裡,一中人常常告訴自己,我們不逃避時代,我們選擇直面時代,我們學會生存,學會面對人生的艱辛,我們更要學會感受生命的苦痛愛樂,但最終,責任,思想的高遠,正直、誠信、友善,才是「德」與「志」的終極指向。
未來,勤奮,將深深融入到一中人的實踐之中。只要你曾經是一中人,你的身上就會留下一份一中人特有的勤奮精神,這是一份執著,也是一份傳承。也許在省內,我們並不是最好的學校,但我們從未止步。這份自發的勤奮,讓很多人感動過:排隊吃飯時有忘我的讀,操場上有爭分奪秒的學,課堂上有聚精會神的練,一中的學生如此,一中的老師也如此,他們每一天都兢兢業業,每一堂課都反覆研究,於無聲處默默奉獻著……90年的薰陶,讓我們相信了勤奮,我們明白知識改變命運,懂得勤奮能成就未來,如同我們堅定地認為,是瀏陽一中的勤奮精神點亮了我們的夢想,讓我們知道每一個生命都會在勤奮裡擁有自己的光亮,能在勤奮裡尋找自我,超越自我,最終成長為一個有品質的文明人。
未來,創新,將突出體現在對時代的求索之中。一中人對時代的思考和擔當,有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第一任校長,曾留學日本的吳紀猷先生對時局、對教育的擔憂與突破;有新中國成立後,一中人對基礎教育、對建設的創新與堅持;有世紀初,對普高教育、藝術特色教育、國際教育和初中教育「四位一體」四位一體的辦學格局的改變;也有現在將目標指向具體的學生,指向校園文化,努力打造溫潤環境,培養溫潤如玉學生的探索。瀏陽一中,始終在為適應時代而改變而創新,改變的是方式,改變不了的,是對培育優秀人才的永恆追求。也許正是這份對教育的執著與創新,這份對格局的開拓探索,這份對教育本真的追問,一中人願意創新,也希望能在創新中走在時代的前列。如果說,創新算是一中對時代自我反省的話,那麼,一中在時代裡為培育創新所擁有的平等、尊重與包容的環境,一中人對學校的情緣,還有所有的孩子們和家長們的包容與鼓勵,則為一中和一中人願意嘗試勇敢的走向創新提供了一個更大的舞臺。
同學們,李大釗說,黃金時代,不在於我們背後,乃在於我們面前,不在過去,乃在將來。90年來,一代代一中人已經用思想和行動鑄就了一中的傳統,也用他們的智慧和成就詮釋發揚了一中的精神。90年之後,如今的我們,也將傳承這份精神,崇德尚志,勤奮創新,也將始終放眼世界,不斷追求卓越,走向更高更遠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