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腎
如果一定要在中成藥中挑選出一位國民接受度高、知名度高的「明星」的話,六味地黃丸一定是當仁不讓的!六味地黃丸因其配伍經典、療效確切,一度曾經被神話成「萬能藥」,尤其是在「補腎」方面,甚至被當成了「壯陽藥」,成為男性的必補之藥。
事實上,六味地黃丸既不是保健品,也不是壯陽藥,更不能用來強身健體。它是藥品,需要有適應症,並非人人適合。
今天Emma請來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肖相如,為大家詳細說一說六味地黃丸究竟適合哪類人吃以及如何辨別腎陰虛、腎陽虛體質!
事實上,六味地黃丸最初是兒科藥,最早是宋代兒科專家錢乙從《金匱要略》中的腎氣丸調整而成,主要用於治療小兒「解顱」病,即嬰兒囟門遲遲不能閉合,在當時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局限性。現在其已經被廣泛用於各種病症。但因滋補強身方面的顯著療效主要被用於補腎陰,可以說是補腎陰的名方。
六味地黃丸重用熟地黃為君藥,滋陰補腎,填精益髓;山茱萸補養肝腎,並能澀精,取肝腎同源之意,山藥補益脾陰,亦能固腎,共為臣藥。三藥配合,腎肝脾三陰並補,是為三補,但熟地黃用量是山茱萸和山藥之和,故以補腎為主。澤瀉利溼而洩腎濁,並能減熟地黃之滋膩,茯苓淡滲脾溼,並助山藥之健運,與澤瀉共洩腎濁,助真陰得復其位,丹皮清洩虛熱,並制山茱萸之溫澀。三藥稱為三瀉,均為佐藥。藥共六味,地黃為主,故名「六味地黃丸」;「三陰並補,補腎為主;三補三瀉,通補開合」,這是六味地黃丸最重要的配伍特色。
其從未在臨床上用於「壯陽」。我們可以認為六味地黃丸是「壯陰藥」,但絕非「壯陽藥」。
六味地黃丸主要是針對腎陰虧虛證,而且組成藥物以滋陰為主,久服過服,易滯脾礙胃,脾胃失和則影響食慾。因此,服用六味地黃丸補腎之前,一定要辨明陰陽,不可隨意亂補。那麼,腎陰虛的人有什麼特徵,如何去辨別自己的體質是腎陰虛體質呢?
事實上,大家都知道六味地黃丸補腎,適合腎虛者。但是並不知道六味地黃只適合於腎陰虛者,而不適合於腎陽虛者。因為腎陰虛和腎陽虛二者有相似症狀(腰背酸痛、四肢乏力),所以很多人常常會混淆或者無法辨別。
顯然,想要吃六味地黃丸就要明確自己是否為腎陰虛者,Emma總結了一套自測方法,腎陽虛還是腎陰虛這幾個症狀一比對就知:
01平時怕冷還是怕熱:
腎陰虛的人平時多表現為怕熱、骨蒸潮熱、五心(手心、腳心、心胸等部位)煩熱。
腎陽虛的人恰好相反,平時會表現為手腳冰涼、畏寒怕冷。
02看睡覺習慣:
腎陰虛患者平時會出現睡覺時出汗的表現,在臨床中稱為盜汗。尤其很多人甚至出汗到被子溼很大片,並且有踢被子的習慣。此外,還存在失眠、多夢的情況,夜裡會感到口渴、咽幹。
腎陽虛的人,因陽氣不足多怕冷,睡覺時會蜷,將自己包裹得很嚴實。此外,還容易犯困、睡不夠、睡不醒。
03看精神頭是否足:
腎陰虛患者平時會感覺情緒煩躁不安,急躁易怒,遇到事情時容易發火。
腎陽虛患者平時主要表現為精力不佳,抑鬱不歡,容易疲憊乏力,不想說話或者說話聲音很小。
04看舌頭:
腎陰虛患者的舌頭質地發紅,舌形瘦,苔薄,舌苔少或者沒有舌苔。
腎陽虛患者的舌質淡嫩,舌苔較厚,顏色發白,舌形胖。
05看臉的顏色:
腎陰虛患者可出現臉色紅、兩顴發紅等症狀表現。
腎陽虛患者面色看起來晄白或者青白無光、黧黑。
01腎陽虛的人:
腎陽虛多表現為面色偏白、腰膝酸冷、體質虛弱、喜暖畏寒。許多勃起功能障礙患者,以為是因為腎虛引起的,於是就自作主張服用六味地黃丸,但往往會適得其反、雪上加霜!
02脾虛痰溼的人:
六味地黃丸是於補陰的藥,脾胃功能不好的人吃了後會妨礙消化功能。
03感冒腹瀉的人:
感冒發燒、急性腸胃炎腹痛腹瀉的時候,即使有腎陰虛症狀,也要暫停六味地黃丸,須待邪祛病癒後再服。
【六味地黃丸用藥劑量提醒】
1.傳統的是大蜜丸口服,用法一次一丸,一天兩次。還有水蜜丸口服,一次6克,一日2次。
2.小丸一般來說是濃縮丸,同樣的分量藥效更高。濃縮丸口服。一次8丸,一日3次。
3.膠囊劑和顆粒劑:膠囊劑口服,一次8粒,一日2次。顆粒劑開水衝服,一次1袋,一日2次。
4.六味地黃膏宜溫開水衝服,一次10~15克,一日2次。口服液口服,一次1支,一日2次。
備註:六味地黃丸屬於藥品,藥品有明確的適應症,用法和用量也有明確規定。所以使用時建議諮詢醫生,不要擅自服用。否則不僅不能治病,還可能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