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多小夥伴在追求不斷變化訓練動作和方式,為的就是能夠更好地練到想練的目標肌群,雖然這種學習精神是很值得表揚的,但是你有沒有考慮過你所使用的重量真的適合你嗎?不管你是增肌還是減脂,只要進行力量訓練選對重量相對於動作標準性來說更為重要,尤其是在進行器械鍛鍊時,固定的角度和軌跡,讓你沒有多餘的發揮空間,只能在重量上進行變化,那我們該如何知道自己該用多重呢?
如何確定自己用多重合適呢?
這裡首先要引入一個概念:RM。「RM」是英文」repetition maximum」的縮寫,中文是」最大重複值」的意思。大致意思就是,你去健身房,找一個覺得自己剛好能舉得動的重量(KG)來進行反覆運動,比如選15KG的啞鈴進行二頭彎舉,舉了8次,那就說明15KG是你的8RM,當然這8次是指的再也做不動第9次這樣測出來的才算數,如果是輕輕鬆鬆做了8次,那就說明過輕,可以等完全恢復後再加重量測試,如果連3次都做不動就說明過重了,也是等待完全恢復後選擇較輕的重量再次進行測試。當然人和人的基礎都不同,不用盲目衝擊重量,不過也要知道自己現階段的重量極限才更安全。
如何知道自己重量極限
其實簡單說就是自己舉一次再也舉不動的重量,專業術語叫做極限RM,當然測試極限RM時也是有要求的,就是儘可能的動作標準,不利用不該參與的肌群進行借力,這樣測出來的數據才更為實際。(不過如果你是力量舉玩家可以忽略)以臥推為例,使用100KG進行推舉,只能完成1次,再也不能舉起第2次,那你的極限RM就是100KG。那自己使用多少重量也知道了,極限RM也清楚了,那該如何制定自己的健身計劃呢?
目標不同方式不同
當然人和人對自己身體追求不同,所以打造方式也就不一樣了,就跟玩遊戲一樣,有法師,戰士和射手一樣,肌肉發展的方向也有三種:力量、體積、耐力,不同的目標對動作的次數要求也就不一樣,力量訓練選用只能重複1~5RM的重量,對力量的增長會很顯著,如果是對肌肉圍度的增長有需求的,最好選用能重複8~12RM的重量,而對肌耐力有追求的小夥伴可以選用15~20RM左右的重量更合適。也就是每組重複次數越低,重量則會更重;每組動作次數越多,重量應該略輕。所以對於重量的選擇不應太輕或者太重,對於大眾來說8~12RM的重量是最合適不過的了,安全可控的範圍,當然還會有好多說法,比如小重量多次數也可以練出大塊頭,建議你先把基礎掌握好,後面會告訴大家小重量大塊頭的方法。
總結
在力量為王的觀念下,很多人都喜歡使用大重量來顯示自己在健身房的地位,其實真沒必要,健身是一場自我的修行,雖然想要進步,就要賣出舒適區去挑戰自己,用沒突破過的重量來刺激肌肉的生長,但有一定要記住有個前提就是安全,在健身裡強行裝牛,真的會受傷哦。不多說了,我要去鍛鍊了,記得關注哦,咕嘟拜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