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首立秋詩詞,歲月匆匆去,倏然又驚秋

2020-12-20 古典文學與詩詞

一葉落而天下知秋,「秋」在今天立起來了。

儘管蛙還在鼓譟,蟬還在鳴唱,風依舊悄悄在一片葉子上寫下秋的詩歌。

一片葉子見全局,一絲涼風知秋至,這是中國人千百年來對立秋獨有的感知。

《立秋》

南宋·范成大

三伏燻蒸四大愁,暑中方信此生浮。

歲華過半休惆悵,且對西風賀立秋。

立秋,標誌著秋天的開始,也是一年中最富有詩情的時刻。

酷暑已盡,人人喜涼;未及深秋,不必生悲;綠意將褪未褪,草木將黃未黃,伴著明亮而不毒辣的陽光,品嘗最宜人的自然。

這個季節,最適合在午後品讀唐詩宋詞,一杯花茶,一碟點心,偷得浮生,半日閒。

有人說,秋天是寂寞的,也有人說,秋天是淡然的,那麼,詩人眼裡的秋天是什麼樣的呢?

秋天,是壯美,遼闊,充滿希望。

《沁園春·長沙》

現代·毛澤東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

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遊,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

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整首詩雖是寫寒秋,卻無一絲蕭瑟之感,反而有一種巍峨、博大、壯闊的崇高美,詩中恍若有豪氣要噴薄而出,一切景語皆情語,可見詩人心中的胸襟和抱負。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詩人相信自己必定要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讀來讓人心潮澎湃。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尺寸年華,就該轟轟烈烈,戎馬半生。

秋天,是清靜,淺笑,歲月安然。

《秋詞》

唐·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劉禹錫的《秋詞》有兩首,這一首是最為豪情壯美的。

全詩宛如一幅色彩瑰麗的秋日美景圖卷,帶給我們強烈的視覺衝擊,秋之開闊,秋之自由,秋之絢爛,秋之壯麗,盡在詩句裡一覽而盡,全篇激蕩著一股雄渾的氣勢,讓人稱絕。

此詩不過四句,卻一掃古來逢秋而悲的固化情緒,讓我們領略了秋日裡別有詩情的壯麗圖卷,令人一讀而身心沸騰,堪為佳作。

尤其是詩人逢人生低落之際,不以為苦,反而極端樂觀從容,豪情滿懷,這種人生態度就很值得一贊。

懷一顆從容的心看世界,行走於天地間,處處都是美好。

秋天,是思念,一念秋風起,一年秋思長。

《秋思》

唐·張籍

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秋風又起,吹到洛陽城中,吹落了遊子的家書。思鄉之情太重,寫信都不知如何下筆。

信寫好了,又擔心言不達意,拆開看了又看,才交給送信人。

春去秋來,歲月如流,遊子傷漂泊。

回憶兒時,茅屋三椽,老梅一樹,高枝啼鳥,小川遊魚,如今,物是人非,空留落寞。

秋天,是孤寂,命運,時常弄人。

《秋夕》

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蕭瑟秋夜裡,燭光畫屏,羅扇流螢,本是一片靜好。

只是,夜色裡的石階如冷水,靜坐寢宮,獨自一人,只能默默凝視牛郎織女星。

有人說,世上最孤獨,不是一個人的孤獨, 而是嘗試過不孤獨後發現,自己又回到最初的孤獨裡。

秋天應很好,若你尚在場。

秋天,是自在,悠哉,賞景不自擾。

《秋涼晚步》

宋·楊萬裡

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正是可人天。

綠池落盡紅蕖卻,荷葉猶開最小錢。

秋風颯颯,秋雨蕭蕭,一切都顯得那麼悽涼冷落,但,秋天並不意味著悲哀。

綠池中的紅荷雖已落盡,銅錢大小的新葉還有長出,其實,希望無處不在。

張小嫻說:

所有的深情,原來是由許多細碎的時光一一串成的,就像一串亮著迷濛微光的小燈泡,靜靜地俯伏在腳邊,照亮著我們彼此相依相伴的身影。

當時只道是尋常,直到一天,燈火已闌珊,我們才發現,那些尋常日子,是多麼美好的祝福。

秋天,是期許,只願,你安好如初。

《立秋日曲江憶元九》

唐·白居易

下馬柳陰下,獨上堤上行。

故人千萬裡,新蟬三兩聲。

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

兩地新秋思,應同此日情。

走在秋的路上,涼風細細,時光走筆,夏已變成回憶了,慢慢的身邊的風景都會變成秋天的模樣,那又有什麼關係?

總有一天,我們說過的話,做過的事,走過的路,都會變成過往的風景,但那些曾入眼入心的美好,卻會一直停留在心底。

我這裡秋意漸漸濃烈,不知你那裡,是否是如此?

一朝相知,終生知己,一生得一人,足以。

立秋,暑去涼來,秋天不遠。

人們常說: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秋收,得收回夏天裡瘋長膨脹的心,做回一個從容坦蕩、寂靜歡喜的人。

才能在漸漸清涼的歲月裡安享簡單,簡單如同立秋裡的一片葉、一陣風,沒有什麼能打亂它緩緩而至的節奏。

簡單是平凡之處有清歡,喜怒哀樂亦安然,即使對一盞茶,一溪雲,一扇窗,也是豐富。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我們尋找的,也只不過是內心的片刻安寧,以及,人生一場盛大的清歡。

風起葉落秋來,我們恰好遇到,時間剛剛好。

相關焦點

  • 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詩意迎秋,7首詩詞值得收藏
    在《夢梁錄》中記載,宋代的宮廷,在立秋這天會將梧桐樹種於宮殿下,然後時辰到了後,穿禮服的太史官便喊:「秋來」。屆時,梧桐葉也應聲落地,這便是一葉知秋的典故。秋天是收穫的季節,也是萬物寂寥的開始。古代的文人騷客們,留下了許多對立秋時節的詩詞描寫,這7首最佳,值得收藏奧,我們一起來感受古詩詞中的秋意浪漫吧。立秋宋代:劉翰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
  • 詩詞中的節氣——立秋
    立秋,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標誌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秋」指暑去涼來。過了立秋,梧桐樹開始落葉,成語「一葉知秋」即由此而來。宋代時,宮裡要把栽在盆裡的梧桐移入殿內,等到「立秋」時辰一到,太史官便高聲奏到:「秋來了。」奏畢,梧桐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以預報秋之意。
  • 節氣|立秋 · 風吹一片葉 萬物已驚秋
    風吹一片葉,萬物已驚秋。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生的真諦,是對世事萬物的參悟。期待我們在立秋過後,能保持一份秋的從容,能擁有一份秋的沉靜。立秋·簡介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第13個節氣,北鬥星鬥柄指向西南,太陽到達黃經135°,於每年公曆8月7—9日交節。
  • 【詩詞鑑賞】歲月匆匆催白髮,十首感嘆自己有白髮的詩,且行且珍惜吧!
    歲月匆匆,一轉眼就老了白髮,而白髮總能讓人頓生惆悵,倍感悽涼!年華易老,時光易逝,莫要等到滿頭白髮的時候才感嘆時光的逝去。十首詠嘆白髮的詩,且行且珍惜吧!
  • 七首秋天詩詞:涼風有信,一葉知秋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尺寸年華,就該轟轟烈烈,戎馬半生。想起革命烈士秋瑾曾說:一葉落而知秋深,秋風秋雨,愁煞人。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秋風又起,吹到洛陽城中,吹落了遊子的家書。思鄉之情太重,寫信都不知如何下筆。
  • 立秋詩詞專輯|飛雁留音遠,詩心未轉涼
    立秋詩詞立秋作者/李儉(大兵)風清陣陣驅炎暑,蟬泣聲聲怨孟秋。今日立秋作者/紀建敏歲月遊移趕夏鳴,晶瑩河翠動秋聲。涼風有信追琴影,山水遊天向綠生。花溪流去曾經夢,腑首拈來耀眼詞。之四遵循俗約補秋膘,苦夏今時必不饒。腮瘦關乎顏值美,囊肥儲備勁歌謠。門前風景知涼熱,身上衣衫已退潮。
  • 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六首醉美立秋詩詞感受詩意的秋天!
    今日又臨立秋時,希望春夏的遺憾終會被秋風溫柔化解,讓六首醉美的立秋古詩詞帶你感受詩意的秋天。《立 秋》唐·劉言史茲晨戒流火,商飆早已驚。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這首詩道出了立秋最美的變化。「流火」代指農曆七月,「商飆」代指秋風。農曆七月仍是較熱的月份,但早上開始秋風已經開始蠢蠢欲動,讓暑熱漸退了;天上的雲從夏時的積雨雲搖身一變成天高雲淡的捲雲,樹葉要開始搖搖欲墜了,梧桐樹每逢立秋必落葉,於是古人才講「一葉而知秋」。
  • 5首立秋古詩詞,唯美又清新「一夜雨聲涼到夢,萬荷葉上送秋來」
    立秋之後,仿佛這一年,日子就開始倒數了。立秋是「四時八節」其中之一,古人非常的重視。在宋朝,立秋這一天,宮人們會把盆栽的梧桐樹搬到殿內,然後等到時辰到了,就會大聲地喊「秋到了!」《立 秋》宋代:劉翰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
  • 「黎明拾穗」46期詩詞39首,幾處田頭人起早,己將曙色織成行
    「黎明拾穗」46期,詩詞39首1.五律·立秋(平水韻)作者:陳首儒-哈爾濱薰風昨日休,一葉忽驚秋。立秋節氣始今夜,暑去涼來漸熟禾。七絕·立秋(平水韻)作者:張玉蘭(遼寧)晝夜匆匆歲月流,輪迴節令又臨秋。飄香稻穀葡萄紫,蛙鼔蟬鳴燕也啾。
  • 秋風吹面感涼意,山月叩門篩冷暉——詩詞同題:立秋
    4.張鼎泉  福建福鼎七絕·立秋雨驅暑氣涼風至,白露花黃又一秋。待到漫山楓葉展,蟬鳴三候報豐收。註:立秋三候:涼風至;白露生;寒蟬鳴。 5.湖南瀏陽周滿七律·立秋天高雲淡鳥飛揚,茉莉花開韻味長。插鬢茱萸辭夏去,簪絲翡翠踏秋翔。
  • 立秋不是秋 今秋尤不同
    ,今秋尤不同7日9時6分,迎來立秋節氣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 是古時「四時八節」之一 意味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 涼爽的秋天快要到來 「秋前秋後一場雨」 立秋後每降一次雨 意味著氣溫下降一次 《立秋日聞蟬》楊萬裡 老火薰人慾破頭,喚秋不到得人愁。
  • 『描寫立秋的詩詞推薦』關於立秋的著名詩句 有關立秋的諺語俗語
    關於『描寫立秋的詩詞推薦』關於立秋的著名詩句 有關立秋的諺語俗語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描寫立秋的詩詞推薦』關於立秋的著名詩句 有關立秋的諺語俗語,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立秋相關的信息,下面分享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 這個秋天:風吹一葉落,萬物已驚秋
    如杜牧《山行》筆下的楓林秋晚: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如王維《山居秋暝》中的山中秋雨: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如李白《秋登宣城謝眺北樓》中的登高賞秋:江城如畫裡,山曉望晴空。
  • 25首立秋詩詞,得一日清涼,享一世心安
    而秋,則帶給人一份別樣的浪漫與寧靜。當腳步踏進這怡人的秋色,仿佛心扉被一隻溫柔的手兒忽然打開,我感覺我的心房裡,有許多許多的話兒想要流瀉出來……立秋來了,來看看詩人們有什麼想說的吧!《立秋》唐代:劉言史茲晨戒流火,商飆早已驚。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
  • 葉落知秋 | 在最美的詩詞裡,遇見最美的秋天
    今日立秋。 與別的季節相比,秋季總能引發人們更多的情思與感懷。 見一落葉而知天下秋。 秋季,自古便是文人墨客爭相吟誦的時節。 在秋日暖陽裡,在冷雨連綿中; 在落木蕭蕭間,在晴空碧藍裡; 秋季,萬物多彩,也多情。 在最美的詩詞中,遇見最美的秋天。
  • 又到一年立秋時,5首經典詩詞驚羨那人間一夜涼「塗畫科技」
    立秋,是中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當中的第十三個節氣。這一天的到來,意味著秋季的開始,雖然暑去涼來,但是「秋老虎」會頻頻回頭,所以大家還是應該注意防暑喲。今天,塗畫君就為大家精選了10首關於「秋」的經典詩詞,以饗諸君。正因為詩人們對於秋天的情感太過於深刻,所以他們紛紛執筆寫下了一首首詩詞,驚羨立秋帶給人間的一夜涼。第一抹涼意是「雨」帶來的。
  • 【詩詞鑑賞】浪宕人間 蹉跎歲月,在古詩詞裡感受歲月的流逝!
    匆匆歲月,流年時光,一轉眼間一年的時間又將過去,許多人不禁一聲感慨:匆匆歲月為誰忙? 匆匆歲月為誰忙,靜倚梅窗到夕陽。 老菊不知秋已去,晚風時送短籬香。
  • 長江詩詞三百首之揚子江篇(二)
    和 晉 陵 陸 丞 早 春 遊 望韋 應 物獨有宦遊人,偏驚物候新。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氣催黃鳥,晴光照綠蘋。忽聞歌苦調,歸思欲沾巾。戰舸昔浮千騎去,釣舟今載一翁輕。可憐宋帝籌帷處,蒼翠無菸草自生。賞  心  亭陸  遊蜀棧秦關歲月遒,今年乘興卻東遊。全家穩下黃牛峽,半醉來尋白鷺洲。黯黯江雲瓜步雨,蕭蕭木葉石城秋。孤臣老抱憂時意,欲請遷都淚已流。
  • 吟在雨聲中——詩詞十二首
    風雨中宵驚好夢,好思報國運詩來。二中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怕起風。眼下尋常安鬥室,思飛南北再西東。歲月匆匆隨射水,許多親舊謝人寰。五小樓一夜聽春雨,苑外聲傳賣杏花。回首風塵多少恨,全憑筆墨送年華。七聽風聽雨過清明,曲徑苔蘚一夜生。渡口分攜還綠暗,離舟握手望桃晴。
  • 美圖|這就立秋啦?雖然謂之「秋」,但立秋卻是二十四節氣中僅次於...
    什麼是秋?南北朝時期《三禮義宗》:「七月立秋,秋之言揫(音秋,聚也),縮之意。陰氣出地,始殺萬物,故以秋為節名。」古人認為,立秋時陰氣結束「閉關修煉」的階段,開啟了肅殺萬物的進程。元代吳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