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是我們人類所特有的天賦,寶寶從出生的第一天起,就開始逐漸接受周圍環境事物的薰陶,其語言功能也逐漸成長,從剛開始只能發出單音節如「ma,ba」,到逐漸會說一些詞彙,再到逐漸會說一些斷續的句子,到了3歲,基本寶寶已經可以用語句來表達自己了。
語言功能是寶寶學習的一個過程,並不是與生俱來的,部分寶寶到了2、3歲還沒有學會說話,爸媽就會著急,怎麼才算是語言發育遲緩呢?語言發育遲緩又該怎麼辦呢?
每個寶寶生長發育的速度都不一樣,有的寶寶可能會早點,有的寶寶可能會晚點,但是如果寶寶存在以下幾種情況,就要開始警惕寶寶是否存在語言發育遲緩:
1. 在寶寶半歲的時候,只會發出哭聲,對周圍人講話的聲音沒有反應,也不能跟周圍發聲的人有比較持續的眼神交流。
2. 在寶寶一歲的時候,不能發出單音節,也聽不懂一些比較簡單的指令。
3. 在寶寶兩歲的時候,不能發出輔音,即氣流通過口腔時受到阻礙的音,如四、爬、吐等。
4. 在寶寶三歲的時候,只能比較機械的重複周圍人的話,不能說出完整的句子,想要的東西多通過動作來表達而非語言。
醫學上,上面所說的語言發育遲緩,通常指的是部分寶寶在語言的學習、發育上明顯較同齡人困難。
導致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比較複雜,如果家長不加以重視,或者沒有採取恰當的方法來幫助寶寶,其語言能力會與同齡孩子拉開越來越大的差距,同時還會影響寶寶的心理健康,所以家長得好好把握治療的好時機。
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語言發育遲緩的寶寶多數可以通過正規的語言康復治療,後期能夠與人交流。除了前往正規醫院,接受專業治療外,我們家長還能做些什麼來幫助寶寶訓練語言能力呢?
1. 訓練注意力:利用帶有聲音的玩具,吸引寶寶的注意力,引導寶寶在尋找玩具的過程中,與家長產生對視,甚至有眼神的交流。
2. 選擇訓練:理解是表達的前提,寶寶的大腦中必須儲存了一定的知識內容,並且對其理解了,才會學習表達,所以我們可以通過選擇訓練,如指認動物、水果圖卡等,讓寶寶來進行理解的選擇訓練。
3. 發音訓練:同樣可以通過動物、水果圖卡等,來訓練寶寶發音,即家長在教寶寶理解、選擇的過程中,大聲誇張的將圖片讀出來,可以引導寶寶模仿家長的發音,得到訓練。
4. 訓練發聲器官:訓練寶寶的發音器官,提高其力量以及靈活性也是協助寶寶訓練語言能力的基礎,我們家長可以通過在寶寶的上唇塗抹糖水,讓寶寶練習捲舌去舔上唇的,可以通過讓寶寶從不同方向舔棒棒糖來練習舌頭的轉動,可以通過讓寶寶多做親吻的動作來提高唇部的力量等等。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家長一定要多鼓勵寶寶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要求,而非通過動作、哭鬧來表達,多鼓勵、多理解寶寶,耐心引導,才能更好的幫助寶寶走出語言障礙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