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怕的是那種拿個甜度儀賣有機菜的農人,他們想盡辦法把作物的甜度提到極致的代價,就是讓土壤中氮含量過高,植物難以再吸收多種礦物質,從而無法形成一種比較平衡且有層次的雅致口感。
導語:
走訪過那麼多農場,發現不少立志於做有機農業的新農人往往走入一個誤區:有機就是不施化肥、不打農藥,甚至播種之後就放任不管,聽天由命。
其實,有機農業絕不是倒回到以前刀耕火種的年代,它應該是更現代、更科學的田間管理模式,絕對允許人為的幹預,幫助作物改善生長環境。
那麼,看著田地裡可憐巴巴的產量,我們是不是該給作物施點肥,問題來了,施有機肥是不是就萬事大吉了?
01有機肥真的就有機嗎?
早在2013年,土壤與農業可持續發展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周健民就發表過這樣的一番看法:
在食品安全的概念上,有一個錯誤的概念,好像用化肥就是不安全的,用有機肥是安全的。事實上,化肥裡面就是養分,本身沒有直接有害作用。一系列研究表明,反而有機肥安全性隱患非常大,特別是牲畜糞便中除了病原菌,還有重金屬、激素及其他有機汙染物。
無獨有偶,山西省農產品質量安全促進會副會長韓農在《有機肥的風險、問題和對策》一文中指出:長期使用常規養殖場畜禽糞便作為有機肥料來源的「生態」農場,其土地在十年之後,很可能就是生態重災區。
在他的對比試驗中,得出的結論是:
即使是正規廠家生產的以雞豬糞為原料的有機肥,都無法有效地解決其中的抗生素和重金屬殘留,而那些使用外購養殖場畜禽糞便土法堆肥的「生態」農場,儘管不再使用化肥,避免了土壤板結和農產品硝酸鹽超標的風險,但是這樣的「有機肥料」施入土壤後,卻帶來了土壤的抗生素和重金屬汙染。
在知乎問答上,也有農學專家曾這樣論述過有機肥的使用誤區:
一方面,有機肥被宣傳為包治百病:增加土壤有機質,緩解土壤鹽漬化,緩解土壤板結……然而,有機肥以其5%的氮磷鉀天然低的有效營養造成了大量的無效勞動,運輸消耗。
其吸收效果也不怎麼好,由於作為基肥,早期植物需求不大,於是在灌水的時候氮被大量衝淋至地下。長期使用和土壤酸化,鹽漬化顯著正相關。
另一方面,有機肥帶來的環境汙染被嚴重低估,導致濫用,比如砷等重金屬、抗生素富集。
看完專家們的說法,我想,對於立志於建立生態農場的農人朋友們來說,徹底迷茫了,不是都說化肥農藥殘留對作物不好,所以我才高價買來有機肥嗎?
02怎麼有機肥也不行了?
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現如今,絕大部分農場所謂的有機種植方式都要依賴外採的現成有機肥。
這些肥中糞便的提供者大都是工業化養殖廠裡吃飼料的動物,它們鮮有吃天然食物的機會。這些終生心情壓抑的吃飼料的動物,排洩的糞便本身就不是天然的,含有諸如激素和抗生素等有害化學物質。
所以,業內人士不無擔憂:有機肥產業是因有機農業而出現的,但很可能卻是有機農業的掘墓人。
有機肥裡的化學汙染是一種致命傷,有機農人因工業化生產的有機肥得來容易而過量使用,從而破壞土壤平衡,敗壞農產品味道是另一處致命傷。
這些天南海北得來的有機肥裡含有的微生物菌群,到底對於農場本地的菌群是一種和諧促進的作用,還是一種衝突破壞的作用也很難說。
我不禁想起綠龍農場的王青松老師曾經說過的話:你們覺得外面很多有機的水果很甜很好吃,我吃著都是雞屎味,主要是因為他們在用肥方面有問題。
而最怕的是那種拿個甜度儀賣有機菜的農人,他們想盡辦法把作物的甜度提到極致的代價,就是讓土壤中氮含量過高,植物難以再吸收多種礦物質,從而無法形成一種比較平衡且有層次的雅致口感。
用這樣的肥料種出的有機蔬果,尤其是水果,有可能甜味很足,但那是一種濁而齁膩的甜味,比較濃鬱,而且比較扁平,缺乏立體的層次感。
每當吃到這樣的產品,味蕾都會有種過載或者說被狂轟濫炸的感覺。
03古代的糞肥需求怎麼得到滿足
古代沒有集約化養殖,人口又少,「造糞的機器」有限,那麼多耕地,哪裡來的那麼多糞肥?
讓我們回到大自然中看一看糞肥的使用狀況。只有一些水果的種子是天生要依靠糞肥的。動物把這些水果吃掉,種子會被動物的糞便「包衣」,播撒在各個地方。
其餘的植物,如果能夠得到野生動物在其根部周圍拉個臭臭的機率該有多小,如果碰上,那真是不亞於買彩票中500萬。
但這種狀況,並未影響整個野生植物群落的生長和繁衍。它們依靠的主要是「落葉歸根」而來的植物性的肥料。
而且,我相信絕大部分有機農人都不會相信,動物和植物可以自行轉化並生成自體所需的一些營養物質,甚至包括實現原子層面的轉化,比如把鉀轉變成鈣。
有興趣人的可以搜索一些關於biological transmutation這個議題的文章和書籍。
西方人早在1970年代就開始研究這個議題了,雖然還無法蓋棺定論,但這些研究積累的成果足以讓我們對生物不可思議的力量和造物主的神奇大加感嘆。
對於有機農業來說,糞肥不一定是必須的。像小柳樹農園、龍泉慈心農場、溪青農場等能夠產出極致有機農產品的農場已經逐漸擺脫了對糞肥的依賴。
而他們的產品,口感卻出奇得好。
種得好的西紅柿可以把酸甜鮮與香氣做得很平衡,韻味悠長。比如小柳樹農場的西紅柿;
好的蘋果可以入口清香,中味微酸微甜,後味有野生漿果的特有的略帶野性的鼻韻。比如山西康老師的蘋果;
好的草莓,酸甜適度中帶著充足的清香、酒香和醬香。比如溪青農場的草莓。
好的桃子不會齁甜,香氣飽滿,清甜爽口,微微帶酸。比如鳳凰公社的油桃。
對於糞肥的使用,最好像鳳凰公社這樣有限地使用自養動物的糞便,並與綠肥相結合。
他們使用糞肥的目的,更多是利用吃農場植物的自養動物的的糞便孕育菌群補充回地裡,激活土壤。如此操作,也可避免外來微生物的大規模入侵。
04源味君想表達以下幾個觀點:
1.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化肥是安全的,使用化肥和濫用化肥是兩個概念,拋開劑量談危害無意義。
2.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有機肥其原料製作包括檢驗是不可控的。
3.合理使用肥料可以有效保護土壤。
4.安全的有機肥可以改善土壤。
5.目前大部分農業還是要依靠化肥。
6.有機肥不是萬能的。
如果,我們想擁有更加科學的種植管理模式,還要在以下方面做努力:
1.減少養殖場使用抗生素和重金屬製劑,控制源頭汙染
依靠人工添加這些物質促進畜禽生長,不但違反其自然生長規律,畜禽產品的品質也嚴重下降,同時又給環境帶來嚴重的危害。
使用科學改良優質品種,結合對環境無害化的飼養技術和現代管理技術手段,一樣能夠規模化生產出安全健康的畜禽產品。
2.使用正規有機肥廠產品或者建立標準化的好氧堆肥設施
在源頭暫時還無法控制,而不得不使用含有抗生素和重金屬的畜禽糞便原料時,最好使用正規有機肥廠生產的有機肥產品。
雖然有實驗效果標明,高溫堆肥對於抗生素和重金屬的去除效果不很理想,但是畢竟比土法堆肥和低溫堆肥的效果好很多。
在不具備生態循環的農場中,這也不失為一種過渡性措施,儘可能減少含有有害物質的畜禽糞便帶來的生態風險。
3.厭氧發酵
厭氧發酵是一種比較徹底去除抗生素和固化重金屬的處理技術,厭氧發酵設施甚至能夠直接處理生產抗生素的廢水,實現達標排放。
厭氧發酵過程中的鐵錳氧化結合作用和硫化作用可以使重金屬幾乎全部成為失去生物有效性的穩態形式,沉降在厭氧汙泥中。
4.發展種養結合為基礎的生態循環農業
實施有機養殖或生態養殖,生產過程不添加任何抗生素和重金屬製劑,收集所產生的安全的畜禽糞便,經過好氧堆肥或厭氧發酵處理,可以從源頭上避免抗生素和重金屬對於土壤和種植產品的汙染。
發展生態有機農業,必須建立在種養結合的生態循環基礎上,做到生物量的全循環,才能真正避免環境汙染,實現安全生產,否則空有生態其名,實則毀壞生態。
有機農業可以說是一個全世界範圍內都在摸索前行的行業,怎樣才能高效地種出有機農產品,是我們每一位有機農人孜孜以求的答案。
源味君翻閱很多資料,可以得到的一點結論是:長期定位實驗表明,只施有機肥的效果並不理想,而有機無機互相搭配效果可能會更好。
農業部提出2020年實現化肥零增長,個人認為有機肥替代化肥是其中重要的措施,那我們需要的是怎樣的有機肥呢?
相信正在做有機實踐的農人們會對這個話題有自己的看法,我也意在拋磚引玉,期待在評論區看到你精彩的觀點!
編輯 | 卷耳 (微信:18186233709)
排版 | 小抽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