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百家號《小小軍師說歷史》,今天我們講的是:一妻多夫制真的存在嗎?原來在某些少數民族地區至今仍在流行
我國古代的婚姻制度一直都是一夫多妻制,在男權社會裡,男性的權力是至高無上的,沒有什麼可以超越,女性的地位是比較低的,一直都是「婦嫁隨夫,夫死隨子」,通俗點就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女性到了男方家裡,就會在自己的姓氏面前冠上夫姓,女子嫁人後連自己的姓氏都得用自己丈夫的。似乎在古代男人三妻四妾就是天經地義的,誰要是只娶了一個妻子,那才是會被人嘲笑的。一直到了新中國成立後,新的婚姻法規定我國實行一夫一妻制,女性的地位這才得到了提高。所以我們是很難想像其實在我們中國的某些少數民族地區竟然還有「一妻多夫制」的存在。
什麼是一妻多夫制呢?顧名思義就是一個妻子可以有多個丈夫。官方定義就是一個女子同時與幾個男子保持夫妻關係的一種婚姻制度。其實這種制度由來已久,曾經還盛行於某一部落,即使在現在印度的某些地區,還有我國的西藏的某些民族地區還存在著「一妻多夫制」。
而一妻多夫制又可以分為兩種不同的形式。一種就是同胞共妻制,就是家裡的倆兄弟同時擁有這一個妻子,由於家裡生活條件差,所以只用出一份彩禮錢,哥哥娶妻,弟弟同時也就享有了丈夫的權力,不過妻子所生的孩子卻都屬於哥哥的,哥哥死後他的財產兒子女兒妻子都屬於弟弟的。另一種就是非同胞共氣制。這是指一個地方上的多個男子共同擁有一個女子,這名女子會輪流到他們住所住上幾日,如果生了小孩子,就需要按照某種儀式去確立孩子的父親,當然也有女子居住在自己的母家,丈夫去自己的嶽母家留宿, 暫時行駛丈夫的權利,在這種制度下,第一個出生的兒子就是年齡最大的人的兒子,往後以此類推。
據說至今在我國西藏的某些地區還有這種制度的存在,兄弟共同擁有一個女人,有人說這樣不是就亂套了嗎?據說他們想了一個辦法就是每到夜晚在門前放一隻鞋子,來提醒另一半。針對這種情況,有人認為女子在家庭中的地位比較高,有人認為比較低。在位看來女性的地位是比較低的,有誰可曾問過女子是否願意呢?你們認為呢?
本文由百家號《小小軍師說歷史》發布,轉載請標明百家號《小小軍師說歷史》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