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計劃
2018科普文創
關注
《多彩的蘑菇世界》,圖力古爾著,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
俗話說:「吃四條腿的不如兩條腿的,兩條腿的不如一條腿的」。這 「一條腿」指的便是蘑菇。蘑菇是人們餐桌上的常客,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吃蘑菇經歷,都發生在雲南。幾乎每個雲南人對於吃蘑菇這件事都頗有見地,久居於「錫都」個舊的大姨也不例外。這第一次經歷,是她從清晨的早市上買來一種看起來普普通通的褐色菌子,告訴我這叫做「見手青」(點柄乳牛肝菌)。這古怪的名字,生動地描述了這種菌子的特點:被刀切開或是被手摸到時便會變成青色。若是沒有變色,便要警惕了,或許這是混入其中的毒蘑菇,一定要分揀出來。見手青香味濃厚,只是加入菜油和蒜瓣翻炒,便能讓我只就著它吃下兩大碗飯。
第二次是在昆明吃松茸。松茸作為「山珍」的名氣可不小,但想要吃到它只能進行野外採摘,不可進行人工培育。另外,松茸生長季節性強,受到當年的降水條件影響,產量波動很大。不僅如此,一旦松茸生長至成熟、傘蓋完全打開時,風味便丟失了許多。因此即便是當地人也十分珍惜新鮮的松茸,甚至直接將其切片生吃,追求菌子自身的清甜鮮味。
回到北京以後,「見手青」這樣奇特的菌子自然是無從尋找;而松茸也只在超市的冷凍櫃裡才能見到,掛著高昂的價格標籤,令人望而卻步。小小的蘑菇,負載著巨大的經濟價值。這也難怪以蘑菇為主題的博物書籍中總是圍繞這一點來進行介紹。
不過,除了食物這一角色,蘑菇也是文學和藝術作品中的常客。從「採蘑菇的小姑娘」,到童話書封面上經常出現的裝飾元素,再到單機遊戲的經典之作《超級瑪麗》中的道具蘑菇,隨處可見它們的身影。或許是因為色彩繽紛、樣貌可愛,蘑菇扮演的大多是正面形象。那麼在符號化的審美價值之外,真實的蘑菇是否也同樣值得我們去欣賞呢?答案是肯定的。吉林農業大學菌物研究所教授圖力古爾所著的《多彩的蘑菇世界——東北亞地區的原生態蘑菇圖譜》(以下簡稱《多彩蘑菇》)一書中展現出的正是它們的生命力與美。
不同於以往的菌類圖鑑書,《多彩蘑菇》使用了蘑菇在自然環境中生長著的真實照片,而不是只將單個蘑菇截取下來處理為模式圖。這是我們能夠觀察到蘑菇生長環境的更多特徵,如地形、溼度、光照,以及周邊的生態群落形態。作為一本16開的大書,本書配圖十分「大方」,還不時穿插著整頁或大跨頁的整幅高清彩圖,蘑菇的細節分毫可見;加上寥寥數語不引人注目的解說,仿佛連讀者也被一下子縮小了,正與這些大地的孩子們面對面。
很多時候,對於人類,蘑菇不過是一種不起眼的存在。但是若能仔細去進行觀察,我們便不難發現:它竟能呈現出如此豐富多彩的特徵,具有如同深海生命世界中的動植物那樣充滿了想像力的外表,是自然界中能給人們帶來驚喜的精靈。《多彩蘑菇》中的圖片能給人帶來的體驗與震撼正是:在那些最普通的自然環境中,在黑乎乎的朽木或是掛著露水的草地上,嬌小卻鮮亮的蘑菇飽含著生命力鑽了出來,以你意想不到的方式旺盛地生長著。它們有的形單影隻,翠綠透明;有的成群結隊,嫩黃滑亮;有的狀如馬蹄,有的狀如珊瑚……只要翻開這本書,就一定會感嘆:「竟然有這樣的蘑菇!」 在目前已經被發現的150萬多種菌類中,被人類記載和熟知的只有5%。還有許許多多的蘑菇,正等著人類去發現和欣賞。
可惜的是,以往的科普作者對於菌類價值的介紹往往只關注於其經濟價值和毒性識別。現在不少菌類已經在市場上獲得了極高的地位。從上百元一片的松茸、猴頭菇、到上千元一克的黑松露,其精加工產品走向餐桌的價格就更加高昂。在消費文化的推動下,人們對於菌類的價值判斷變成了有用與無用的簡單二分,答案全部明碼標價地寫在價目表上。市場行情的走俏使得人工培育大量開展,這反過來又使得野生菌的價格進一步上升。與此同時,追求品質的消費者卻更熱衷於為了野生的標籤付出金錢。原本在林間自在呼吸的野生菌類成為了消費欲望的犧牲品。然而它們和人工養殖的蘑菇有什麼本質差別嗎?
我想,這差別不僅僅在於營養成分或是口味,而是將自然的贈禮變為了量產的人工製品。菌類雖然通過傳播大量孢子進行繁殖,但是它們的生長分布卻往往是少量而隨機的。採集蘑菇標本的過程更像是一場尋寶的愉快冒險。在杳無人跡的樹林中,緩慢地步行,彎著腰四處查看,或是繞到朽木的背後細細搜尋。若是突然發現了一叢色彩鮮豔、茁壯成長的菌子,該是怎樣的喜出望外!生命的偶然性與發現的過程之美,在溫室和大棚中無從尋找,剩下的只有營養價值分析、價格走勢圖表和烹飪方法推薦。每年都會出現人們自己採摘和誤食蘑菇中毒的新聞,然而我們卻依然樂此不疲。是因為買不起超市的蘑菇嗎?大約不是,而是這份滿足好奇心的美味和樂趣既充滿危險又引人入勝。
蘑菇究竟有什麼魔力?這本書正是以無言的方式回答這個問題。在這本略顯安靜,寡言少語的圖鑑中,我們有機會細細欣賞這些活生生的蘑菇們。它們有的晶瑩剔透,有的顏色豔麗,有的呈現出強烈的幾何設計感。這樣的審美價值,我們很難在集市上的一筐牛肝菌裡,或者一包幹幹的香菇,亦或是粉末狀的靈芝孢子粉中找到。不信請看,淺綠色的黃柄小姑、毛絨絨的雪白環柄菇、披著橘紅色網格「披風」的黃裙竹蓀……這些美麗的身影,有的只在蘑菇的生活史中曇花一現,有的從它們離開土壤那一刻就開始褪色。蘑菇的世界不是千篇一律,它們的魔力等著有心人俯身去探索與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