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自己有孩子開始,就和寶媽在一起討論孩子的事情,一天幾個寶媽坐在一起討論自家孩子,其中有一個寶媽突然說自己孩子抽搐,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一提到小孩子抽搐很多寶媽就很苦惱,有的寶媽說有了第一次,就容易第二次,形成了一種習慣性,孩子如果經常抽搐會導致身體造成嚴重傷害,損害大腦神經。
其實,孩子0—6歲前,最容易抽搐,學會這5招,就能讓孩子遠離危害。

1.孩子「發燒」不能讓孩子燒到38度以上,早發現早預防。
我第一次當媽媽,作為一個新手媽媽沒有一點經驗,聽別人說孩子在幾個月時不會生病,因為這句話我就忽略了自己的孩子,一次,我在上班,接到孩子奶奶的電話說孩子發燒了,37.8度低燒,我沒有太在意,就說可以物理降溫,用退燒貼,結果退了一天之後孩子還在發燒,因為一直低燒我們沒有去拿藥,藥吃了會影響孩子,到了晚上孩子突然高燒,家裡沒有藥,溫度降不下來,準備送醫院,突然孩子就抽搐了,當時沒有一點經驗,我們一家人嚇壞了,也不知道怎麼處理,抱在手中搖晃孩子,掐人中等,差點害了孩子。所以發現有點發燒儘早送去醫院。早發現早治療。
抽搐正確處理方方法:
1.把孩子側方位躺下,不能平躺
2.嘴巴有異物要給孩子清理掉,不要讓異物卡住喉嚨,以免窒息
3.不能把孩子豎抱起來,容易損害孩子大腦。

2.孩子流涕咳嗽要注意,當心嚴重後悔莫及
我們經常在一起聊天的寶媽苦惱著說,怕孩子發燒抽搐,但是不知道怎麼去預防這個孩子抽搐,成天就在擔心,一天給孩子測體溫的次數不下8次,怕不注意發燒就抽搐了,為這個還去問了很多人這個怎麼預防,每個人都說這個就是要靠自己注意,都不知道應該注意些什麼?
l 孩子習慣性抽搐要注意很多細節,流鼻涕,咳嗽。(流行感冒,病毒感染)
l 經常出汗,身體冰冷,手腳冰涼。(注意衣物添加,以防著涼)
l 沒有精神,吃飯異常。(肚子不舒服,注意飲食)
這些是指表面現象比較明顯的,就很容易發現了,有表面現象的,家長就要給孩子吃一點家裡常備的感冒藥,注意:不要亂吃藥,一定找醫生按症狀配藥。在拿給孩子吃。注意添加衣物或者減少衣物,有種冷,叫奶奶覺的冷,可能有時候小孩有點感冒,奶奶就給孩子的像個球一樣,本來孩子感冒不嚴重,因為奶奶的愛,讓孩子病情加重,所以注意要合理添加孩子衣物。

有的孩子沒有這些表現,家長還沒有怎麼注意孩子就已經發燒了,這會兒就不要去想著物理降溫,吃藥之類的,因為孩子已經是習慣性抽搐,就應該馬上去醫院。
3.孩子抽搐之後,注意他的敏捷度,在遊戲和玩樂中與之前有什麼不同。
有網友說,孩子抽搐會不會影他的大腦,他以後會成癲癇病嗎?會影響他的智力能力嗎?肢體語言會受到影響嗎?
抽搐是又名:高熱驚厥,由孩子發燒高燒引起的抽搐,叫高熱驚厥,家長自己多注意一點,不要讓孩子習慣性抽搐是不會影響他的智力發展和肢體語言發展的,癲癇病指的是由於腦部的異常放電而引起的一種疾病。兒童抽動症和癲癇確實症狀很像,但癲癇的腦電圖為異常放電,抽動症腦電圖正常,所以抽搐和癲癇病是不一樣的,以防孩子習慣性抽搐,家長還是要多注意自己孩子的身體狀況,避免孩子抽搐,給孩子一個健康的身體,無憂無慮的童年。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