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播放 GIF 3.9M
澳洲多所大學身陷破產危機!
澳大利亞媒體《THE AGE》 上星期發文,稱位列全球前300的拉籌伯大學正在面臨破產危機。學校的儲備金已降至只滿足一個月的運營開支,而銀行拒絕增加學校1億澳元的免息貸款。
大學負責人稱學校「沒有錢藏在沙發後面」,除非所有教職人員願意降薪10%,否則拉籌伯大學需裁員450名,以保證學校支撐下去。
6月2日 《THE AGE》文
疫情嚴重影響了澳洲各高校2020年的招生,學生被擋在國門外、校門外。不僅學生難以繼續學業,疫情也在一天天地拖垮澳洲的各個大學。
當有關「學校經濟危機」的新聞鋪天蓋地湧來的時候,我們突然意識到:原來能倒閉的不只「江南皮革廠」,還有我們一直認為穩如磐石的大學們。
其實很多學都有或多或少的疑問:交了那麼多學費,大學還能破產?面臨經濟危機,各個高校如何自救?學校倒閉這種小概率事件給中國留學生敲響了什麼警鐘呢?
小翼君為大家一一道來。
01
澳大利亞各高校面臨的
經濟危機與破產隱患
關於拉籌伯大學近日將會倒閉的報導發布之後,拉籌伯大學的副校長John Dewar很快針對此事做出了回應——表示學校目前跟澳洲很多其他大學一樣面臨著財務危機,但是沒有破產的風險。且銀行目前對拉籌伯大學的還貸能力表示肯定,學校的儲備金足夠學校目前的經營。
雖然實現了短期內的穩定人心,但也側面確認了「很多大學都爆發出經濟危機」的現實。
莫納什大學、RMIT被列入破產高風險學校
澳洲專家們就此次疫情對高校帶來的災難性打擊,根據每個學校的實際情況,將38所大學的破產可能性分為3個等級——破產高風險、中風險和低風險。
The Conversation 6月3日文
根據新冠疫情下,各大學國際學生收入損失與學校可用現金和投資準備金額度相比較,以下7所大學的破產風險最高:莫納什大學、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雪梨科技大學,拉籌伯,中昆士蘭和南十字大學以及坎培拉大學。其中不乏澳洲頂級大學。
墨爾本大學、迪肯大學依靠降薪裁員填補財政缺口
疫情帶來的經濟打擊是致命的,也是普遍的。位於「破產風險類別」的低風險、中風險等級大學也在通過降薪和裁員來保障學校運行。
雅虎財經 5月25日訊
最先開始的是迪肯大學,學校目前為止已裁員400人。數百名員工本周獲悉,他們的職位已被裁員,而另一些人則被告知需要重新申請工作。
斯威本大學面臨超過1.5億澳元的赤字,不得不向員工發出裁員預警。並開啟「自願裁員諮詢」,同時不排除「被迫裁員」的可能。
據悉,澳大利亞大學中臨時員工比例極高,佔比70%。因此大難當前,擋在最前面率先承受失業打擊的就是臨時員工。
就連排名於「低風險」第一位的墨爾本大學也難逃經濟衝擊。墨爾本大學預計,在未來三年中,國際學生招生上將損失10億澳元的收入,2020年的學校財政赤字將為2.6-3.6億,2021年可能更多。
學校高管在未來六個月中降薪20%,並取消了新一年的加薪,來彌補學校的財政缺口。可能唯一令人欣慰的是:高管與教員們的集體降薪避免了學校裁掉200-300個工作崗位。
02
公立大學為何還能倒閉?
疫情與各國的邊境封鎖、旅行限制給航空業、旅遊業、酒店業以重創,這是我們預料之中的。但各個大學面臨破產危機,卻是很多人所沒有想到的。尤其在澳大利亞的風險評估中,處於高風險的幾所大學幾乎都是公立大學,這就更令人費解了。
每年交那麼多學費不說,國家名下的大學還能倒閉?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被很多人忽視的是,大學其實也是一門「生意」。如果生意中,客人減少,收入降低,大學也就出現了周轉不靈的情況。而大學恰恰是一種收入與支出都十分巨大的「生意」。
疫情之下,
全球高校「入不敷出」的窘境
關閉校園,遣返了學生,也就意味著學校沒有了收入。
但教授講師們仍在上課,學校員工們也通過居家辦公保證學校的正常運行。因此學校需要支付僱員薪水。這一支出也是目前學校花費中的最大頭。據The Age 報導,員工成本佔大學總支出的57%。
同時為了確保線上教學的順利運轉,多數學校也投入了更多的經費來更新完善線上課程系統。
雖然學生不在學校,但學校的場地費用、教學樓與宿舍樓等基礎設施的建設費用、運營維護費用都需要照常支付。
疫情造成的經濟打擊是全國性的,這也讓外界對學校的資助與捐贈金額有所減少。
運營學校需要的幾千萬甚至上億的資金,沒有學費收入、缺少社會捐贈,學校就只能動用儲備金與銀行貸款了。因此即使是世界上最有錢的大學都面臨著債務危機。
前一學年的財政赤字本可以通過下個學期的招生入學填充,渡過。但邊境封鎖和旅行限制讓拿到offer的學生開始猶豫是否要繼續學業。畢竟誰都不想一年花4萬多澳幣,在Zoom上網課。同時疫情影響到很大一部分學生的家庭收入,一些家長無法支撐學生償還學費。不管主動選擇還是被迫放棄,2020和2021年的學校入學學生勢必大量減少。
長達兩三年的入不敷出導致學校遭遇破產危機,這樣看來也是情理之中的了。
學習形式的轉變
使部分學校倒閉成為趨勢
其實早在2018年,哈佛大學商學院的一項研究便顯示:未來20年中,將有一半的美國學校面臨倒閉。
因為線上學習將成為未來學校的教學主要方式。大環境之下學生不可能支付相同於線下課程的學費。因此學校的運營收入將會降低,優勝略汰之下會有很多大學走向破產的道路。
而2020年新冠疫情大流行恰恰加速了課程網絡化的進程,也讓該研究所預測的情形提前發生了。
澳洲大學抗風險能力減弱
風險轉嫁於學生貸款與國際學生學費
泰晤士高等教育(THE)在官網中發布的文章表示,疫情對澳大利亞高校打擊之大暴露了近幾年政府對澳大利亞教育管控上所出現的問題。
首先,對於本地學生,澳大利亞政府將學費的負擔與風險轉嫁到了學生個人與商業助學貸款身上。
其次,澳洲高等教育界過於依賴國際學生所帶來的收入。澳洲平均大學收入的25%來自國際學生學費,而澳洲八大這一比例則更高,在三分之一。這就讓教育經費的主動權流向了國際學生入校人數,因而凸顯了在疫情這種突發狀況下澳大利亞教育行業危機管理能力不足。
最後,大學補助金與學位的需求連接性降低。通俗來講就是大學生為了拿到學位而獲得補助金的情況減少。經濟疲軟讓更多學生沒辦法以工養學,而政府的相關補助政策又沒有及時跟上。讓學生放棄學業來的更容易。
當大學入不敷出,教育線上化的趨勢又提前到來。同時澳大利亞政府對教育行業的資助程度與抗風險能力都不到位,大學面臨經濟危機甚至破產倒閉也就成為了可能。
03
大學破產危機下,
高校與學生如何自救?
當產業化的教育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各大學校是如何自救的呢?
除了裁員降薪以彌補財政赤字之外;全球各大學也在積極減輕潛在損失比如延遲或縮減基本工程建設;嚴格控制大學運作中的各項成本,尤其是旅行、娛樂、聘請顧問、營銷等方面的支出。
與此同時,降學費以留住學生也是各學校所逐步採取的方法。昆士蘭大學剛剛宣布,2020年第二學期的課程將採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為受旅行限制影響的國際學生提供經濟補償——境外線上學習將獲得12.5%學費減免!同時還將為回澳後接受隔離檢測的留學生提供價值2000刀的住宿和其他服務費用。
除此之外,甚至還有大學為了規避留學生減少的風險,特意為「留學生學費收入」上了保險。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在2017年開始,每年付42萬的保費,保商學院、工程學院中國留學生學費不減少。如果兩個學院的中國留學生學費減少50%,學校可獲賠3000萬美元。目前來看他們的賠償應該已經拿到了。
而對於留學生而言,大學的經濟危機著實是把雙刃劍。各高校為了緩解經濟負擔,勢必會擴大留學生招生數量,尤其對於中國留學生而言,將會抱著更加開放的態度接納與歡迎。與此同時,可以預見的是遠程網課之下學費降低的可能性。以及打破傳統授課方式,為留學生們帶來了更為靈活的學習平臺。
當然,同學們在選擇學校時也要更加謹慎,做好對申請學校的詳細調查。避免中途真的發生學校破產關閉這種慘劇。
如果你不知道澳洲什麼學校更加穩妥安全,就快來聯絡小翼君吧!資深留學顧問結合澳大利亞最新政策,為你趨利避害,規劃最穩妥的留學之路。
想要了解更多留學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