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見你》昨晚正式在大陸迎來大結局,作為《想見你》的死忠粉,我每次更新都牢牢跟進進度,這次終於迎來大結局,可是心中卻留下很多的疑問:另一個李子維——王詮勝是過著怎樣的生活呢?為什麼看懂了但有的臺詞和情節覺得暈暈乎乎的不能理解?……這讓我總覺得這部電視劇不夠完整,讓我覺得我還沒看完這部劇。
原來,大陸刪減版《想見你》把王詮勝是同性戀的情節給刪去了,而且因為王詮勝本來的劇情就少,所以一刪這個悲劇人物就徹底沒有了。
所以,大陸人是不是看完了覺得更偏向圓滿式結局,看到的是黃雨萱的開朗外向,她甜甜的愛情,想要成為像她一樣的人……而臺灣人會不會更多關注的是像孤僻內向的陳韻如,同性戀的王詮勝這樣的人,更多的是社會情懷。
這一切都要從被刪減的王詮勝說起。
王詮勝是一個同性戀,他喜歡另一個男同學,為他買早餐,上課時偷偷看他……但是同學都覺得他是怪胎,還暴揍他,他遭遇到校園霸凌,也沒有人救贖他,他最後跳海死掉了。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李子維在出車禍後畫面是在海裡,也解釋了電視劇裡的一張只有臺詞的圖片。這也是原版劇情的一個重要點:王詮勝是唯一一個沒有被救贖的人。
沒了這個情節,大陸刪減版意外地給我們營造了所有應該被救贖的人都被救贖,最大的悲傷都被黃雨萱最後一次的穿越壓縮到了最小化的結局。
在大陸刪除版中:被救贖的是兩個人,袁俊傑和陳韻如。袁俊傑被救贖過兩次。第一次是李子維救贖了因帶耳聽器被同學嫌棄、沒有人玩的童年時期的袁俊傑。(這裡解釋了陳韻如在天台上說袁俊傑被別人救贖的臺詞)第二次是黃雨萱穿越救陳韻如,改寫之後他被冤枉入獄的命運。陳韻如的救贖就是把她從自殺邊緣拉回來,是黃雨萱和愛她的袁俊傑一起救贖的。
雖然最後的大結局是黃雨萱沒能和李子維在一起,可畢竟他們不是在另一個穿越的時空相戀一場了嗎?不也是轟轟烈烈、真真切切地愛過嗎?對於這樣的結局,我作為觀眾是非常滿意的,至少喜大過悲。
有了王詮勝這個人物,臺灣人看到的結局是什麼呢?是有的人幸運地被人救贖了,可有的人卻沒有人去救贖。
這才是點睛之筆,不知道王詮勝,就讀不懂這句話,因為這句話是王詮勝失去生命的啟示。
王詮勝是同性戀不被理解跳海自殺的情節打破了所有人都被救贖的天平的平衡,導致天平直接侵向悲劇的那一側。這才更能體現黃雨萱為什麼最後一定要去阻止陳韻如自殺,預防袁俊傑入獄,不然整部劇就真的成為悲劇了:三十七歲的李子維被殺,所有人只有黃雨萱活了下來,這難道不是最壞的結局嗎?畢竟,要留一點希望的光給觀眾的不是嗎?
所以,其實《想見你》有三個結局:最壞最悲的結局、令人反省思考社會的結局、最令人心情愉悅的結局。編劇為了給觀眾希望,寫了最後一集,讓黃雨萱做了最後一次穿越,防止了最壞的結局;臺灣人看到的原版是令人反省思考社會問題的結局;大陸人在刪減後看到的是最令人心情愉悅的愛情結局。
沒了王詮勝,劇情真的很不一樣。很幸運,我看到的是最令人心情愉悅的結局,所有應該被救贖的人都被救贖了。但是我們是不是也應該更多加思考,未刪減版《想見你》究竟想要告訴我們什麼呢?
那一定是:
一、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不知該怎麼走下去得難關,有些人很幸運,他可能可以自己想開,或是會有朋友適時的拉他們一把,讓他們度過這個難關,但是有些人,就沒這麼幸運。
二、能被一個人放在心上,從來都不是理所當然的事,不管那個人是誰,是家人還是朋友,都是非常難的,應該要好好珍惜才對。
一個是用王詮勝的死換來的啟示,一個是用陳韻如的救贖得到的來之不易的道理。這才是原版的真正用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