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臺灣人敢說大陸人不會看劇?其實《想見你》有三個結局

2020-12-16 小雞彩虹動畫

《想見你》昨晚正式在大陸迎來大結局,作為《想見你》的死忠粉,我每次更新都牢牢跟進進度,這次終於迎來大結局,可是心中卻留下很多的疑問:另一個李子維——王詮勝是過著怎樣的生活呢?為什麼看懂了但有的臺詞和情節覺得暈暈乎乎的不能理解?……這讓我總覺得這部電視劇不夠完整,讓我覺得我還沒看完這部劇。

原來,大陸刪減版《想見你》把王詮勝是同性戀的情節給刪去了,而且因為王詮勝本來的劇情就少,所以一刪這個悲劇人物就徹底沒有了。

所以,大陸人是不是看完了覺得更偏向圓滿式結局,看到的是黃雨萱的開朗外向,她甜甜的愛情,想要成為像她一樣的人……而臺灣人會不會更多關注的是像孤僻內向的陳韻如,同性戀的王詮勝這樣的人,更多的是社會情懷

這一切都要從被刪減的王詮勝說起。

王詮勝是一個同性戀,他喜歡另一個男同學,為他買早餐,上課時偷偷看他……但是同學都覺得他是怪胎,還暴揍他,他遭遇到校園霸凌,也沒有人救贖他,他最後跳海死掉了。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李子維在出車禍後畫面是在海裡,也解釋了電視劇裡的一張只有臺詞的圖片。這也是原版劇情的一個重要點:王詮勝是唯一一個沒有被救贖的人

沒了這個情節,大陸刪減版意外給我們營造了所有應該被救贖的人都被救贖,最大的悲傷都被黃雨萱最後一次的穿越壓縮到了最小化的結局

在大陸刪除版中:被救贖的是兩個人,袁俊傑和陳韻如。袁俊傑被救贖過兩次。第一次是李子維救贖了因帶耳聽器被同學嫌棄、沒有人玩的童年時期的袁俊傑。這裡解釋了陳韻如在天台上說袁俊傑被別人救贖的臺詞第二次是黃雨萱穿越救陳韻如,改寫之後他被冤枉入獄的命運。陳韻如的救贖就是把她從自殺邊緣拉回來,是黃雨萱和愛她的袁俊傑一起救贖的。

雖然最後的大結局是黃雨萱沒能和李子維在一起,可畢竟他們不是在另一個穿越的時空相戀一場了嗎?不也是轟轟烈烈、真真切切地愛過嗎?對於這樣的結局,我作為觀眾是非常滿意的,至少喜大過悲。

有了王詮勝這個人物,臺灣人看到的結局是什麼呢?是有的人幸運地被人救贖了,可有的人卻沒有人去救贖。

這才是點睛之筆,不知道王詮勝,就讀不懂這句話,因為這句話是王詮勝失去生命的啟示。

王詮勝是同性戀不被理解跳海自殺的情節打破了所有人都被救贖的天平的平衡,導致天平直接侵向悲劇的那一側。這才更能體現黃雨萱為什麼最後一定要去阻止陳韻如自殺,預防袁俊傑入獄,不然整部劇就真的成為悲劇了:三十七歲的李子維被殺,所有人只有黃雨萱活了下來,這難道不是最壞的結局嗎?畢竟,要留一點希望的光給觀眾的不是嗎?

所以,其實《想見你》有三個結局:最壞最悲的結局、令人反省思考社會的結局、最令人心情愉悅的結局。編劇為了給觀眾希望,寫了最後一集,讓黃雨萱做了最後一次穿越,防止了最壞的結局;臺灣人看到的原版是令人反省思考社會問題的結局;大陸人在刪減後看到的是最令人心情愉悅的愛情結局。

沒了王詮勝,劇情真的很不一樣。很幸運,我看到的是最令人心情愉悅的結局,所有應該被救贖的人都被救贖了。但是我們是不是也應該更多加思考,未刪減版《想見你》究竟想要告訴我們什麼呢?

那一定是:

一、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不知該怎麼走下去得難關,有些人很幸運,他可能可以自己想開,或是會有朋友適時的拉他們一把,讓他們度過這個難關,但是有些人,就沒這麼幸運。

二、能被一個人放在心上,從來都不是理所當然的事,不管那個人是誰,是家人還是朋友,都是非常難的,應該要好好珍惜才對。

一個是用王詮勝的死換來的啟示,一個是用陳韻如的救贖得到的來之不易的道理。這才是原版的真正用意吧。

相關焦點

  • 《想見你》《我們與惡的距離》大火!臺灣劇依舊如履薄冰
    2011年的《我可能不會愛你》幾乎成為臺灣偶像劇的絕唱,此後,大陸熒幕上再難見新製作的臺灣劇的蹤影。這時候,臺灣劇進入一個低谷時期,很難有爆款的知名劇集。FOX投資《想見你》每集成本最高不超35萬,整個劇組團隊僅60來人,與大陸動輒幾百人團隊,劇集成本幾百萬相比,完全不是一個量級。但該劇另闢新路,通過穿越時空的莫比烏斯概念,用純情浪漫的偶像劇外殼,包含著殺人兇犯的心理動機、人生宿命,包括受自卑與恐懼困擾的校園學生,都跟很多人生活息息相關,所以順利引發轟動效應。
  • 《想見你》:臺灣偶像劇的突破之作
    雖然臺劇的整體格局仍相對萎靡,但2019年的三部臺劇也驗證了臺劇在全方面復甦中。如果說《我們與惡的距離》代表的是臺劇在社會議題上的深入與精進,《俗女養成記》代表的是臺灣鄉土劇的精品化、年輕化,那麼,《想見你》有望成為臺灣偶像劇20年的又一部突破性的作品。
  • 臺灣人看完大陸的「抗日神劇」後:感慨萬千
    張方遠:我在臺灣看「抗日神劇」  最近,大陸廣電總局要對「抗日神劇」開鍘,宣示對抗戰劇嚴格把關、寧缺毋濫,過度娛樂化不得發證。上個月底,我在臺灣一份標榜「臺灣優先,兩岸第一」、強調「認識中國大陸,掌握世界未來」的報紙《旺報》(《旺報》與《中國時報》都屬於臺灣的「旺旺集團」),看到一篇臺灣大學學生蕭昱遠先生的大作《抗日神劇何時休?》,這個標題立馬吸引了我的眼球。
  • 《想見你》結局也許在意料之中:陳韻如真正想殺的,其實是黃雨萱
    文/葉秋臣一周更新一集的《想見你》,等待實在太難熬了。好多觀眾都開玩笑說為了能一周看上兩集,都特意跑去視頻網站看刪減版,雖然內容相同但畢竟看起來有兩集的樣子,增強了追劇中的滿足感。而且,預告裡似乎還能多看幾個畫面,提供了更多的遐想空間。
  • 大陸人呀,你們永遠不會懂臺灣
    臺灣市井我會拍拍他的肩,孩子,你可以說臺灣好吃,但是別說便宜,尤其你是大陸人。聽著一個大陸人美滋滋地說「臺灣好便宜」,真是扎我的小心肝。這幾年我寫文章突然發現一件弔詭的事情,大陸人對臺灣比臺灣人對臺灣還要樂觀不少,大陸人對自己國家的未來也樂觀得讓我不敢置信。我看著公司同事討論著大國崛起、看著單身的女朋友毫無節制地買買買,我則是在內心想著──嗯,你們如此樂觀正能量,難怪你們不會懂臺灣。
  • 《想見你》劇方發聲回應結局洩露:加拍結局,明天見
    在快餐時代的電視劇中,《想見你》用細節化的慢鋪墊講述了一個千迴百轉的故事,其實也是這部劇火的原因。觀眾只有深入其中,挖掘線索、拼湊事實才能發現劇中的真相。《想見你》也突破了電視劇的單方面展示的局限,因為解謎而帶來的觀眾互動,讓《想見你》的觀劇過程,像一場大型的線上跑團解謎遊戲。
  • 臺灣與大陸的真正差距在哪裡?(臺灣人看不懂我們的驕傲…)
    然而這實在不能怪她,我記得前幾天在網上看到一個臺灣網友懟大陸人,他說,你們總說我們臺灣人井底之蛙,坐井觀天,但其實,我們只是沒有在大陸生活過,對你們的事物不了解罷了,就像你們也不了解臺灣人的生活,是不是從另一個角度可以說,你們也是井底之蛙。
  • 《想見你》|一道莫比烏斯環,如何穩站了豆瓣的9.2分
    終於在不盡的期盼中等到了《想見你》的結局。像漫漫等待中的紫霞,等待著那個踩七彩祥雲而來的孫大聖,懷揣忐忑,終於等來完美結局,終不負這3個月的相守。2019年11月,《想見你》在臺灣中視首播,收視率僅為0.54%,第五集後愛奇藝、騰訊購買了版權,開始在內地同步播出。
  • 《想見你》劇中莫比烏斯環什麼意思?想見你各人物結局是什麼呢?
    《想見你》這部劇真的太好看了,不僅劇情精彩,而且還有穿越劇的新奇感,觀眾們對這部劇的評價也很高。那麼劇中莫比烏斯環什麼意思?想見你各人物結局是什麼呢?讓小編來告訴你們吧。莫比烏斯式的時間與愛情由柯佳嬿、許光漢、施柏宇等人主演的《想見你》,是2019年最後一部、2020年第一部爆紅臺劇,現每周日更新時都登上熱搜。因為想見你,所以我們為彼此穿越時空——單單從偶像劇言情角度看,《想見你》的立意和設定,已經比一般的臺灣偶像劇有新意太多了。
  • 《想見你》是怎樣的愛情故事?為什麼說陳韻如和王詮勝是透明的?
    《想見你》是怎樣的愛情故事?為什麼說陳韻如和王詮勝是透明的?最近是不是有很多人關注這一部臺灣偶像劇《想見你》,相信不少人看到時間線都會有種霧蒙蒙的感覺,好在昨天小編整理了一條時間線,不懂的可以去看一下哦~保證看完之後你會恍然大悟一下下的。
  • 《想見你》9.2高分收官,臺劇如何實現起死回生?
    如果真心喜愛《想見你》,不如和小編一起分析結局解解饞吧!打破「偶像劇」壁壘 玩轉雙向穿越《想見你》其實是一段跨越了二十餘年的愛情,將兩條時間線聯繫起來的故事,是一部集奇幻、穿越、懸疑等元素為一體的愛情偶像劇。
  • 《想見你》結局殺死她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閉環被打破需要代價
    《想見你》大結局已經播出,相信許多小夥伴還沒有從中緩過來吧。《想見你》全集高能,讓你永遠想不到編劇的腦洞到底有多大,也猜不出來它下一步會怎麼做,正所謂好看的永遠在下一集。不過還好,在熬過了這麼久後終於迎來了大結局。
  • 【我在大陸看臺灣】臺灣人為什麼不喜歡看《讀者》?
    【我在大陸看臺灣】臺灣人為什麼不喜歡看《讀者》?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  我有很多大陸朋友都喜歡看《讀者》,因為它有很多美文,有深度,文字又雋永,而且也便宜。  但是臺灣人不喜歡看這樣的雜誌。就算它是繁體字版。  2011年1月1日起,《讀者》開始在臺灣發行,成為第一本進入臺灣發行的大陸雜誌。據我所知,賣得不好。它的臉書粉絲團,也就只有712個贊。而我之前做過的雜誌,《FHM男人幫》卻有81萬個贊。  為什麼這樣?
  • 《CLANNAD》的結局不是挺好的嗎,為什麼那麼多人說不敢二刷
    而當你二刷的時候,你是知道後面的精彩的,所以前面的分支不僅不會勸退你,反而因為是二刷,你預先知道了後面的結局,前面很多鋪墊的用意你便會了解了。而一旦你了解了前面的用意,再看到後面的結局的時候,那種加倍的震撼心靈,會讓你再一次深深地感動、落淚。
  • 豆瓣9.2評分,《想見你》這部懸疑偶像劇,憑什麼讓你魂牽夢縈?
    那麼這部劇到底是為什麼那麼讓人上頭呢?娃小姐感覺除了男女主的顏值暴擊和燒腦劇情之外,還有那個貫穿全劇的《Last Dance》神曲,從第一集開始到結局,這首歌上過無數次的熱搜。娃小姐認為,說起這部劇,它整體的劇情走向,還有人物串聯,故事線索等等,都是十分燒腦子的,如果要用一個詞語來概括整個劇,那就是穿越了。
  • 【我在大陸看臺灣】為什麼我聽起來不像臺灣人?
    很多大陸朋友聽我講話,都以為我是大陸人,我說我是臺灣人,他們還不信。因為我說的一口很流利的普通話(當然離京片子還不夠),不像很多臺灣人說的那種「臺灣狗以」,也就是不捲舌的臺灣國語。大陸的朋友還希望我多講一些臺灣腔,我說,我身上有一個開關,只要和大陸朋友講話,我的開關就切換到大陸腔,如果和臺灣人講話,我就自動切換到臺灣腔。
  • 《想見你》讓許光漢成當紅炸子雞,配角也很神仙,連臺灣張翰也來客串
    嚴藝文不僅客串《與惡》,還是大爆的《俗女養成記》的導演和編劇,甚至因為預算太緊張,她自己都在《俗女》中客串了四個不同的角色。 嚴藝文(右一)和《俗女》演員們,她幾乎已鐵定預定了今年金鐘獎的最佳導演、編劇和劇集的提名,只是到底劃在戲劇類還是迷你劇類還有待商榷,如果是戲劇類就直接和《想見你》槓上了。
  • 《想見你》:磁帶中的臺南回憶
    於是,完全沒有在大陸進行前期宣傳的《想見你》,變成了繼2011年《我可能不會愛你》之後,唯一一部打入大陸市場的臺灣電視劇,主創人物許光漢、柯佳嬿、施柏宇更是名氣大漲。 擔當劇中主要線索的32唱片行主要售賣古典和爵士樂。跟隨著鏡頭,店裡掛著披頭四海報、黑膠唱片和唱機、磁帶、卡帶機、膠片相機以及老式檯燈,如此恰當的布景把觀眾拉回到90年代的臺灣。
  • 「編劇幫」問創作者:《想見你》之後,臺劇「復甦」了嗎?
    我心中的臺劇No.1對很多80、90後來說,「偶像劇」一詞再熟悉不過了。然而,它其實是個舶來品。彼時,在臺灣本土市場上,佔據主流位置的是鄉土劇。來到新世紀後,隨著受眾的年輕化和日韓劇的強有力衝擊,原先佔優的鄉土劇聲量漸弱,偶像劇迎來「黃金十年」。
  • 關於臺灣的十個半懂不懂:為什麼臺灣人把「和」說成「汗」
    臺灣「立法院」為什麼總愛打架?臺灣人為啥把「和」說成「汗」?臺灣最早的檳榔西施又是穿什麼的?作為大陸人的你,是不是也在好奇這一連串問題的解答?觀察者網為您一一解答這些你未必能理解的臺灣「風土人情」。Q:臺灣「立法院」為什麼總愛打架?A:「立委」打架已經out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