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心城區又一座歷史悠久的公園將完成改造,國慶前夕向市民遊客開放。
解放日報·上海觀察記者最新獲悉,位於徐匯和黃浦兩區交界區域的襄陽公園9月將完成整體改造,9月30日重新對外開放。
負責組織改造工程的徐匯區綠化和市容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重新開放後,襄陽公園內部道路和景觀設施將全部更新,同時公園開放時間有望進一步延長。
去年11月10日起,襄陽公園開始進行內部設施的改造提升工程,涉及園內道路、水電煤管線、燈光設施等部分。由於改造工程量大,施工期間公園採取閉園措施,並未對遊客開放。
「直到現在,每天都有人來問公園什麼時候開。」
7月21日下午,襄陽公園大門口,負責公園安保工作的上海滬傑保安服務有限公司保安小王告訴記者,公園去年封閉後,直到近期每天都有人來詢問公園何時完成改造,主要以周邊老年居民為主。
「感覺襄陽公園是這些『老上海』的精神寄託,很多老人家來了就是坐著,看別人跳舞、鍛鍊,一坐就是一天的大有人在。」
記者在大門口看到,園內主要道路目前仍堆放著沙土等建材,建築工人還在對地面道路進行鋪設。
襄陽公園內懸鈴木大道。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襄陽公園始建於1941年,總佔地面積2.2萬餘平方米,南起淮海中路,北至新樂路,西側緊鄰襄陽北路,地處淮海路商圈核心區域,是上海市中心黃金地段難得的老牌「綠肺」。公園原本只有淮海路襄陽路轉角處一座大門,周邊設有圍牆,是一座典型的法式特色園林。重新開放後,公園將新增三個主要出入口,同時打破圍牆,融入周邊街區。
解放日報·上海觀察記者了解到,在長達近10個月的改造中,襄陽公園內破舊的簡易辦公樓等建築將全部拆除,園內近百棵懸鈴木將進行統一的加固、修剪和透光處理,與周邊法式風格建築景觀融為一體。此外,園內300多套地燈將全部升級,還將建造一處大草坪和立體花圃。
徐匯區綠化局該負責人透露,為了配合計劃中的夜間延長開放,襄陽公園將安裝19個探頭,對園內各處進行24小時監控。
上海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陶希東接受解放日報·上海觀察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園打破圍牆、延長開放時間,是現代城市發展趨勢,也符合上海國際化大都市的角色定位。他表示,一般中等以上規模的城市中,開放性公園、城市綠地、海綿城市建設等都是城市生態環境重要的考量標準。「襄陽公園等具有歷時意義的公園相繼開放,是上海進一步提升城市開放度的重要嘗試,也是上海城市風貌的有機延續。」
題圖攝影:網絡 圖片編輯:邵競 (編輯郵箱:jfshquxi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