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第五批省級非遺名錄公布,快看看你的家鄉有哪些上榜

2020-12-23 天眼新聞

福泉市龍昌鎮村民燈夾戲表演 易盛武 攝近日,省人民政府下發通知,公布省政府批准省文化和旅遊廳確定的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共計152項、174處)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共計72項、141處)。  通知要求,各地、各有關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相關法律法規,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切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傳承、保護和合理利用工作,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推動貴州多民族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作出新的貢獻。  貴州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如下:新增項目152項(174處)

(一)民間文學12項(13處)。  尹珍的傳說(正安縣)、貴陽燈謎(貴陽市)、榜郎歌(花溪區、惠水縣)、米花古歌(花溪區)、王陽明傳說(貴陽市)、水東宋氏傳說(貴陽市)、支格阿魯英雄史詩(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高磊山傳說(盤州市)、苗族婚嫁禮辭(松桃苗族自治縣)、唱夜郎(石阡縣)、張三丰傳說(福泉市)、水族古歌(三都水族自治縣)。  (二)傳統音樂6項(7處)。  鑼鼓引子(餘慶縣)、苗族簫笛曲(雷山縣)、彝族呣哼(金沙縣)、彝族月琴調(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苗族阿瑪仁(紫雲苗族布依族自治縣)、苗族口弦(晴隆縣、冊亨縣)。  (三)傳統舞蹈5項(5處)。  蚌鶴舞(餘慶縣)、棋子燈(烏當區)、苗族搶鼓棒(白雲區)、西遷葬笙曲樂舞(赫章縣)、苗族回門舞(晴隆縣)。  (四)傳統戲劇5項(6處)。  文昌戲(桐梓縣)、梓潼戲(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安龍縣)、目連戲(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麒麟獅子燈(施秉縣)、京劇(貴陽市)。  (五)曲藝1項(1處)。  竹琴說唱(正安縣)。  (六)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13項(14處)。  少林俗家功夫(綏陽縣)、畲族武術(麻江縣)、侗族武術(天柱縣、黎平縣)、楊氏太極拳(南明區)、彝族鞦韆(盤州市)、苗族迦尕(六枝特區)、思南僰牌(思南縣)、苗族手毽(貞豐縣)、布依族「朵苟」(普安縣)、布依族山龍(冊亨縣)、布依族「耍吉籃」(望謨縣)、布依族耍貓叉(獨山縣)、貴州黑虎拳(貴州省非遺中心)。  (七)傳統美術4項(4處)。  仡佬族刺繡(遵義市)、回族刺繡(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土家刺繡(德江縣)、布依族馬尾繡(貴安新區)。  (八)傳統技藝55項(70處)。

貴陽腸旺面(雲巖區)、辣子雞製作技藝(衛城辣子雞製作技藝、陽郎辣子雞製作技藝)(清鎮市、息烽縣)、賴氏釀酒技藝(貴陽市、遵義市)、紅酸湯絲娃娃製作技藝(雲巖區)、香酥鴨製作技藝(雲巖區)、八大碗烹飪技藝(衛城八大碗<清鎮市>、織金水八碗<織金縣>、遵義八大碗<匯川區>)、綠茶製作技藝(開陽貢茶製作技藝)(開陽縣)、張氏配穴法(觀山湖區)、「禹謨醋」釀造技藝(金沙縣)、宮保雞丁製作技藝(織金縣)、羊肉粉製作技藝(金沙羊肉粉製作技藝<金沙縣>、水城羊肉粉製作技藝<鐘山區>、蝦子羊肉粉製作技藝<新蒲新區>、興義羊肉粉製作技藝<興義市>)、侗族蘆笙製作技藝(從江縣)、波波糖製作工藝(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屯堡銀飾製作技藝(西秀區)、布依族蠟染技藝(黃果樹旅遊區)、藍靛製作技藝(紫雲苗族布依族自治縣)、鐵器製作技藝(西秀區、興義市)、民間樂器製作技藝(水城布依族嗩吶製作技藝<水城縣>、風岡嗩吶製作技藝<鳳岡縣>、沿河嗩吶長號製作技藝<沿河土家族自治縣>、貞豐布依族(長號)製作技藝<貞豐縣>、晴隆月琴製作技藝<晴隆縣>)、巖博小鍋酒製作工藝(盤州市)、盤州火腿製作技藝(盤州市)、布依族百草酒釀造技藝(六枝特區)、水族百草藥酒製作技藝(榕江縣)、羊(牛)癟製作技藝(榕江縣)、苗族植物彩色染技藝(雷山縣)、魚醬酸製作技藝(雷山縣)、苗族酒麴製作技藝(丹寨縣)、侗族織錦技藝(從江縣)、鎮遠素席(鎮遠縣)、侗族銀飾鍛制技藝(錦屏縣)、布依族銀飾鍛造技藝(普安縣)、啟蒙酸菜製作技藝(錦屏縣)、油紙傘製作技藝(赤水市)、竹扇製作技藝(赤水市)、竹雕工藝(赤水市)、遵義雞蛋糕製作技藝(紅花崗區)、書畫裝裱製作技藝(紅花崗區)、古琴製作技藝(匯川區)、習酒釀造技藝(習水縣)、仡佬族古法「澆燭」製作技藝(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黃糕粑製作技藝(播州區、甕安縣)、仡佬族釀酒技藝(仁懷市)、新舟麩醋製作技藝(新蒲新區)、宋窖酒釀造技藝(習水縣)、土家族桶子屋建造技藝(江口縣)、花甜粑製作技藝(思南縣)、布依族藍靛染織技藝(都勻市)、勻酒釀造技藝(都勻市)、獨山蝦酸製作技藝(獨山縣)、制香技藝(土香製作技藝<冊亨縣>、手工制香技藝<獨山縣>)、水族牛角雕製作技藝(三都水族自治縣)、藤編技藝(平塘縣、綏陽縣)、苗族麻布製作技藝(福泉市)、刺梨乾製作技藝(貴定縣)、布依族釀酒技藝(荔波縣)、瑤族樹膏染技藝(荔波縣)。  (九)傳統醫藥11項(11處)。  劉氏骨傷醫藥技藝(匯川區)、童氏跳骨丹製作技藝(綏陽縣)、白氏骨傷診療法(雲巖區)、楊氏消痔消疹膏製作技藝(雲巖區)、德昌祥「龍鳳至寶丹」製作技藝(修文縣)、丁氏婦科中醫診療技法(貴陽市)、弩藥針製作技藝(七星關區)、黔西傳統發酵彝藥(黔西縣)、彝族骨刺療法(六枝特區)、都氏點穴拔牙(六枝特區)、土家族醫藥(碧江區)。  (十)民俗40項(43處)。  龍燈(綏陽縣)、獅子燈(綏陽縣)、瑤年(麻江縣)、苗族祭鼓節(麻江縣)、苗族爬坡節(臺江縣)、香爐山爬坡節(凱裡市)、報京招龍習俗(鎮遠縣)、新化水龍(錦屏縣)、瑤族盤王節(榕江縣)、高雍苗族三月三(劍河縣)、侗族翁普節(劍河縣)、苗族祈雨習俗(劍河縣)、釘耙山鬧衝節(凱裡市)、苗族稻作習俗(黃平縣)、苗族祭祖習俗(花溪區、納雍縣)、濮越雷神龍燈(烏當區)、養龍司玩龍燈(息烽縣)、苗族踩山節(金沙縣)、苗族花山節(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彝族盤歌「阿索肯」(水城縣)、彝族祭山(盤州市)、苗族「接龍」習俗(松桃苗族自治縣)、苗族「八大碗」習俗(松桃苗族自治縣)、清明會(石阡縣)、思南甩神(思南縣)、掛社(碧江區)、水龍節(德江水龍節<德江縣>、布依族水龍節<平塘縣>)、陳氏古幡會(興義市)、苗族「搭橋」習俗(貞豐縣)、苗族「竹憑」習俗(貞豐縣)、基長迎龍習俗(獨山縣)、布依族「灑向」(羅甸縣)、苗族冬年節(羅甸縣)、苗族「系郎周」(龍裡縣)、布依族小年(三都水族自治縣)、苗族「數格」祭祖節(龍裡縣、惠水縣)、布依族「龍王節」(福泉市)、布依族固僦習俗(荔波縣)、廣順中元會(長順縣)、瑤族「過冬」(都勻市)。擴展項目72項(141處)

(一)民間文學3項(5處)。  苗族古歌(丹寨縣、三穗縣)、苗族民間故事《嫳列漢兄》(從江縣)、亞魯王(望謨縣、羅甸縣)。  (二)傳統音樂7項(11處)。  苗族民歌(綏陽苗族蒙哦<綏陽縣>、三省坡苗族民歌<黎平縣>、凱裡苗族飛歌<凱裡市>、織金苗族喊歌<織金縣>)、銅鼓十二調(布依族銅鼓十二調<水城縣>)、布依族民歌(望謨布依族山歌<望謨縣>)、布依族小打音樂(貞豐縣)、吹打樂(彝族吹打樂<晴隆縣>)、蘆笙音樂(晴隆苗族蘆笙調<晴隆縣>、龍裡苗族蘆笙曲<龍裡縣>)、盤江小調(晴隆縣)。  (三)傳統舞蹈7項(13處)。  金錢棍(龍溪錢杆舞<餘慶縣>、興義金錢棍舞<興義市>)、苗族蘆笙舞(綏陽縣、臺江縣、劍河縣、黃平縣、赫章縣、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苗族踩鼓舞(臺江縣)、踩親舞(凱裡市)、阿妹戚託(普安縣)、板凳舞(瑤族板凳舞<都勻市>)、猴鼓舞(苗族猴鼓舞<羅甸縣>)。  (四)傳統戲劇10項(27處)。  茶燈(高腔茶燈<鳳岡縣>)、馬馬燈(綏陽縣)、陽戲(綏陽縣、碧江區)、花燈戲(岑鞏縣、施秉縣、烏當區、德江縣、平堡花燈戲<觀山湖區>、六枝花燈戲<六枝特區>、布依族花燈戲<貞豐縣>、龍裡太平花燈<龍裡縣>)、侗戲(天柱縣、劍河縣)、地戲(花溪大寨地戲<花溪區>、高臺地戲<普定縣>、龍場地戲<紫雲苗族布依族自治縣>、折溪地戲<六枝特區>、貴安新區)、木偶戲(貴陽木偶戲)(貴陽市)、儺戲(息烽縣、水城縣、沿河土家族自治縣、思南縣、冊亨縣)、文琴戲(織金縣)、燈夾戲(福泉市)。  (五)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5項(7處)。  苗族武術(凱裡市)、高臺舞獅(開陽縣、甕安縣)、舞龍(金沙舞龍<金沙縣>、盤州舞龍<盤州市>)、布依族抵槓(西秀區)、民間棋藝(水族棋藝<三都水族自治縣>)。  (六)傳統美術4項(11處)。  苗繡(綏陽縣、施秉縣、貴安新區、織金縣、碧江區)、剪紙(紅花崗區剪紙<紅花崗區>、思南土家族剪紙<思南縣>、三穗苗族剪紙<三穗縣>)、泥塑(餘慶縣)、水族馬尾繡(榕江縣、雷山縣)。  (七)傳統技藝15項(33處)。  雷家豆腐圓子(南明區)、陶器燒制技藝(黑砂陶製作技藝<清鎮市>、威寧砂陶製作技藝<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土陶燒制技藝<綏陽縣、播州區>、夏家溝泥陶製作技藝<正安縣>)、石雕工藝(織金縣)、苗族蘆笙製作技藝(水城縣、金沙縣、冊亨縣)、苗族蠟染技藝(榕江縣、鐘山區、普安縣)、苗寨吊腳樓營造技藝(臺江縣)、皮紙製作技藝(播州區、綏陽縣、江口縣)、儺面具製作工藝(湄潭儺戲面具雕刻工藝<湄潭縣>、道真仡佬族儺面具雕刻工藝<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江口儺面具雕刻工藝<江口縣>、沿河儺面具雕刻工藝<沿河土家族自治縣>)、蟲茶製作技藝(赤水市)、苗族銀飾鍛造技藝(松桃苗族自治縣、貞豐縣)、木雕技藝(石阡縣)、鬥笠編制技藝(思南縣)、布依族糯食製作技藝(興義市)、紅糖製作技藝(冊亨紅糖製作技藝<冊亨縣>、羅甸古法製糖技藝<羅甸縣>、荔波古法紅糖製作技藝<荔波縣>、隆興紅糖製作技藝<習水縣>、貞豐布依族紅糖製作技藝<貞豐縣>)、布依族土布製作技藝(普安縣)。  (八)傳統醫藥2項(9處)。  苗醫藥(苗族藥枕製作技藝<綏陽縣>、骨腐朽療法<丹寨縣>、燒燙傷療法<鎮遠縣>、藥浴療法<劍河縣>、膚裂收斂膏製作技藝<雷山縣>、挑痧療法<松桃苗族自治縣>)、侗醫藥·痧症療法(黔東南州民族醫藥研究院、從江縣、黎平縣)。  (九)民俗19項(25處)。  苗族跳月(龍裡縣)、侗年(黎平縣)、岜梭蘆笙節(施秉縣)、苗年(臺江縣)、水族服飾(榕江縣)、水族端節(雷山縣、榕江縣)、苗族跳洞(花溪區)、苗族跳年場(清鎮市)、苗族跳花節(織金縣)、彝族畢摩祭祀文化(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彝族服飾(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普安縣)、布依族服飾(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普安縣、晴隆縣)、彝族火把節(百裡杜鵑管理區、水城縣)、趕苗場(金沙縣)、苗族採花節(普安縣)、苗族服飾(都勻市)、瑤族婚俗(瑤族鑿壁談婚習俗)(荔波縣)、仫佬年(凱裡市)、苗族吃新節(丹寨縣、臺江縣)。來源 貴州省人民政府網

編輯 王遲

編審 楊韜

相關焦點

  • 第五批50個浙江省非遺旅遊景區公布 有你家鄉嗎?
    12月24日,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發文公布第五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旅遊景區名單
  • 江西168個村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快看看有你家鄉嗎?
    在外的遊子誰不思念自己的家鄉?好消息傳來!江西168個村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趕緊看看有你的家鄉嗎?住建部官網截圖按照《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於做好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調查推薦工作的通知》(建辦村〔2017〕52號)要求,在各地推薦上報基礎上,經傳統村落保護和發展專家委員會審查,並向社會公示,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財政部、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決定將北京市房山區佛子莊鄉黑龍關村等2666個村落(名單見附件
  • 廈門大籠甜粿傳統製作技藝成省級非遺 兩柱就有1500斤
    -每年正月初九如期登場,兩柱重約1500斤,堪稱「閩南一絕」-同安區還有兩項同批上榜,分別是農民畫和澳頭蠔幹粥臺海網3月10日訊 據廈門晚報報導 近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來自同安區祥平街道的「大籠甜粿傳統製作技藝」在新增項目名錄中榜上有名。
  • 新會這項「技藝」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項目名錄!
    新會這項「技藝」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項目名錄!據了解,2019年,文化和旅遊部開展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申報工作。之後,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評審委員會進行了審議,提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項目337項,其中,新列入198項,擴展139項。本次公示期20個工作日,從2020年12月22日至2021年1月19日結束。
  • 我市有五項入選第六批遼寧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
    日前,遼寧省政府下發文件,公布了第六批遼寧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全省共有46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上榜。我市的「朝陽縣民間鼓樂」「建平昆角秧歌」「喀左蒙古象棋」「朝陽縣慢輪制瓦」「喀左大杖子李龍王趕香菸」5項入選。
  • 全省非遺旅遊景區名單公布!富陽三個村入選!
    近日,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發文公布第五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旅遊景區名單,共50個,其中非遺主題小鎮20個、民俗文化村30個。富陽區銀湖街道金竺村上榜非遺主題小鎮,淥渚鎮六渚村、常綠鎮大章村上榜民俗文化村榜單。
  • 鄱陽瓦屑壩根親祭俗入省級「非遺」評選名錄 每年祭祖千人
    近日記者獲悉,瓦屑壩這樣特殊的根親祭祖風俗也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了,目前已經成功獲批市級非遺項目,並正在申報省級非遺項目。「北有山西大槐樹,南有江西瓦屑壩」,同為中國兩大移民聖地之一的山西大槐樹,其祭祖習俗早在2008年就被列入了國家級非遺項目。儘快打造瓦屑壩根親品牌已成當務之急。
  • 新邵中醫正骨療法上榜最新國家級非遺名單
    紅網時刻12月5日訊(新邵站通訊員 何雯)12月2日,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發布《關於公布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的通知》,調整後的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共有3154個,湖南共有118個,其中新邵中醫正骨療法(新邵孫氏正骨術)上榜。
  • 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隴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下面跟小隴一起看看隴南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有哪些國家級文縣儺舞—白馬「池歌晝2011年被甘肅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河池小曲河池小曲,又叫社火曲。是古老的徽縣民間歌曲種類之一,並在徽縣民歌中佔據極大的比重。其內容豐富,曲目較多,詞曲較定型化,多有完整的演唱文學腳本,藝術上較為成熟和完善。
  • 佛山第6批市級非遺項目及第5批市級非遺傳承人開始申報啦!
    如果你有一段動人的傳說希望繼續流傳如果你有一門精湛的手藝希望繼續傳承如果你認為哪項民俗活動值得大力保護那麼,你一定不要錯過這兩條通知!(三)申報報告:由各區文化行政部門或市直申報單位向市文廣新局提交申報報告,並附申報項目名單;(四)區人民政府同意函:各區推薦的項目,由區人民政府向市文廣新局出具同意推薦的公函;(五)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公布文件:各區推薦的項目需提交該項目被公布為區級名錄項目的文件。
  • 佛山再增3位省級非遺傳承人
    近日,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了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佛山有3人上榜。 至此,省級非遺項目48項,省級非遺傳承人58人;國家級非遺項目14項,國家級非遺傳承人15人(現存10人)。
  • 惠東:九龍峰祖廟廟會爭取申報國家級非遺
    惠東一直重視非遺保護和傳承,接下來,該縣重點抓好「九龍峰祖廟廟會」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工作,爭取申報成為第二個國家級非遺項目,還將規劃繼續申報一批省級、市級、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惠東非遺有較完善普查資料檔案除了漁歌外,惠東還有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該縣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建立了較為完善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資料檔案,挖掘整理了一批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建立健全了國家、省、市、縣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體系。
  • 剛剛公布!安徽9市縣入選,多地被點名!快看看有你家鄉嗎?
    可把我激動壞了~咱們大安徽一大波城市上榜啦!中央文明辦正式公布 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入選城市名單 快來看看新入選的市縣有哪些?又有哪些市縣再次保留了榮譽稱號?快給這些市縣送上祝福吧~有「江淮首郡、吳楚要衝」的美譽。
  • 西安市第六批37個非遺項目獲授牌
    西部網訊(記者凌旎)今天(11月28日),「非遺同行全運匠心共築長安」西安市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授牌發布活動在西安舉行。活動為7大類37個西安市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授牌,項目涵蓋了傳統音樂、傳統戲曲、傳統醫藥、民俗等門類。
  • 東湖區申報的南昌清音入選國家級非遺名錄
    東湖區申報的南昌清音入選國家級非遺名錄 2020-12-24 19: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貴州民大圖書館3部水文古籍入選《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11月6日,記者從貴州民族大學獲悉,在日前文化和旅遊部公布的《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752部)》和《第六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名單(23個)》中,貴州民大圖書館所藏3部水文古籍入選,實現了學校《國家珍貴古籍名錄》零的突破。
  • 七大類共37項~西安市第六批非遺項目今天授牌!
    ,積極參與我市開展的迎「十四運」熱潮,集中展示西安悠久的歷史文化,進一步講好西安故事,11月28日下午,由西安市人民政府主辦,西安市文化和旅遊局、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承辦,西安市群眾藝術館、西安高新區文旅健康局協辦的「非遺同行全運 匠心共築長安」迎全運非遺主題展演暨西安市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授牌發布活動在西安舉行。
  • 第三批歷史文化街區公布,看看有你家鄉嗎?
    第三批歷史文化街區公布,看看有你家鄉嗎? 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核定並公布第三批歷史文化街區的通知
  • 2016年十大流行語公布!快來看看有哪些詞語上榜
    2016年十大流行語公布!快來看看有哪些詞語上榜 日前,《咬文嚼字》編輯部公布了2016年十大流行語,「洪荒之力」、「吃瓜群眾」、「工匠精神」、「一言不合就XX」、「藍瘦香菇」等詞上榜。
  • 關於批准並公布廣東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通知
    關於批准並公布廣東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通知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根據《國務院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國發〔2005〕42號)、《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05〕18號)和《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通知》(粵府〔2006〕70號)有關規定,經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聯席會議評定並向社會公示,現批准將廣州市「蘿崗香雪」等123個項目列入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並予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