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院:「垃圾分類」納入學分考核 正確分類還可積分換物

2020-12-13 北方網

  天津北方網訊:正確的垃圾分類可獲得積分,不僅能兌換綠植等獎品,還與素質教育學分掛鈎。《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施行以來,天津美術學院作為生活垃圾可回收物智能分類等校園垃圾減量及無害化處理試點,上線了「智能垃圾分類與素質教育互聯平臺」,打造「網際網路+垃圾分類」的新模式,師生足不出戶便可實現可回收物的處置。

  教學樓中,智能垃圾箱的藍色箱體一字排開,主要收集紙張、金屬、塑料、織物等四種可回收物。師生只需把可回收物按投放種類放置在智能分類垃圾桶頂部的託盤上,拿出自己的身份二維碼在感應口一刷,手機上便會顯示這次根據投入垃圾的重量所獲得的獎勵積分。

  「1公斤紙張或金屬等於10個積分,1公斤塑料瓶等於15個積分,其他可回收物1公斤等於5個積分……累計50個積分就能兌換獎品,積分1000以上還能換綠植呢!」美院視覺傳達設計研究生一年級學生李然鑫嫻熟地說。

  如今,校園裡很多學生都熟悉並熱衷於通過這種方式處理可回收物品。而且通過李然鑫等志願者早晚尖峰時段指導分類,學生投放精準率明顯增強。

  「美術專業涉及的教學耗材種類繁多,集中堆放清理起來難度很大。智能平臺上線後,學生們自己就能處理掉一部分可回收物品了。《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施行一周來,明顯感覺垃圾比以前少了許多。」同為志願者的美院視覺傳達設計研究生一年級學生侯曉慧說。

  「每次投放的數據都會被收集到平臺,通過每天的數據,學校就能檢測垃圾分類的效果。」美院基建後勤處處長賈群祥告訴記者,學校還組建了兼職監護隊伍,物業每日檢查垃圾分類投放質量並及時反饋;把垃圾分類納入素質教育的「第二課堂」學分,根據學生完成情況納入其學期末的考核,若素質教育學分不夠會影響畢業,多措並舉督促學生們養成良好的垃圾分類認知習慣和行為習慣。(津雲新聞編輯孫暢)

相關焦點

  • 「垃圾分類」也算學分?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的做法火了
    這個排行榜是根據學生每天垃圾分類的情況進行積分排名。據介紹,正確投放1斤垃圾可兌換10積分,100積分就相當於1塊錢,可以去學校的相關商店換購物品。每天,同學們只需把垃圾袋放置在智能投放站頂部的託盤上,拿出校園卡在感應區輕輕一刷,垃圾滑落同時,手機屏幕上就會很快顯示這次垃圾分類所獲得的環保積分。
  • 積分換物享實惠 垃圾分類兌換活動進小區
    積分換物享實惠 垃圾分類兌換活動進小區 發布時間:2020年12月15日 來源:蒼南新聞網   蒼南新聞網12月15日消息:「廢舊垃圾可以拿去換洗衣液、牙膏、指甲鉗啦!」
  • 北京百餘社區垃圾分類可換積分,激勵方案切忌一刀切
    居民只需正確投放500克廚餘垃圾,就可以在一旁的垃圾分類指導員那裡獲得積分,達到一定積分後可兌換物品或超市購物券。記者了解到,「垃圾分類兌換積分」的模式已在本市百餘個社區鋪開。短短10分鐘裡,光明樓小區9號樓前的垃圾箱就有5位居民「光顧」並成功積分。「參與剛半年就攢了100多分,能換不少塊肥皂呢!」老住戶劉大媽談及「垃圾分類兌換積分」模式時讚不絕口。
  • 南京浦口垃圾分類積分甚至可以換旅遊
    中國江蘇網訊 今年4月以來,南京浦口區按照「城鄉統籌、源頭減量、分類處置、系統治理」的原則,全面系統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和治理工作。正通過採取「人工+自助+獎勵」的模式,鼓勵居民進行垃圾分類投放的方式,讓居民的垃圾分類行為從「受約束」到「成習慣」。為調動積極性,積分換獎品豐富多彩,甚至還可以積分換旅遊,積分換健康,積分換服務等。
  • 南京垃圾分類倒計時:垃圾分類納入物業考核
    距離南京生活垃圾強制分類還剩2天,數千個小區能否正確分類,關係著這場「戰役」的成功與否。今天南京各社區組織小區物業和志願者對小區居民進行最後一次的上門告知宣傳,確保垃圾分類宣傳百分百全面覆蓋。魏阿姨表示,這幾天自己已經提前開始垃圾分類。賽虹橋街道長虹路社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居民是實施垃圾分類的主體。到每家每戶上門宣傳,主要是為了普及分類方法,將小區內投放垃圾的時間、地點等清楚告知,讓居民了解整體流程。為了確保在11月1日小區垃圾分類能夠順利進行,除了向居民發放宣傳材料和告知信外,在每個小區撤桶並點的點位還將配置一到兩名志願者進行定時督導。
  • 垃圾分類有積分,可去「超市」兌獎品
    垃圾分類可以攢積分!積分在自家樓下就能換商品!為激勵小區居民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7月29日,蘭州市酒泉路街道以黨建引領垃圾分類新時尚,創新宣傳方式,在華陽名居試點小區設立了首個「垃圾分類積分超市」。使用積分小區居民所積累的積分實行「一人積分全家可用」的原則,有積分的居民可憑積分兌換券到積分超市兌換種類繁多的生活和學習用品,超市準備了電子秤、小電風扇、洗衣液、水彩筆、醬油等等,居民兌換之後扣相應積分。
  • 通州首批垃圾分類投放站上崗!積分可換日用品!怎麼分類點開看
    通州小布了解到 通州還推出了垃圾分類小程序——「潞曉分」,積分可以換日用品,快來看看吧 「潞曉分」是通州區城市管理委推出的垃圾分類小程序——居民參與垃圾分類可積分兌換物品、預約清運大件垃圾
  • 上海「綠色帳戶」 垃圾分類積分可換購商品
    「綠色帳戶」作為垃圾分類「上海模式」的核心內容推進已進入第四年。為提高綠色帳戶的活躍度和市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上海綠色帳戶日前正式與螞蟻金服支付寶公司合作。今後,擁有綠色帳戶的市民既可以參加綠色帳戶線下現場兌換,還可以通過網際網路進行線上兌換,未來更能享受支付寶平臺提供的各種公益產品。
  • 1公斤廢塑料可換一瓶冰爽飲料,台州玉環垃圾分類積分用途越來越廣了
    孩子們都很喜歡,每天主動拉著我一起做垃圾分類工作……」今天(8月8日)上午,在省級高標準垃圾分類示範小區——綠地財富中心,市民董服全手拿易拉罐來到垃圾分類智能設備前,輕刷智能垃圾分類卡投放後獲取積分,隨後到一旁的自助冰鎮飲料機前兌換飲料。
  • 生活垃圾分類怎麼分?哪些是可回收物?
    生活垃圾分類怎麼分?哪些是可回收物?生活垃圾分類主要可分為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可回收物三大種類,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生活垃圾中的可回收物都有哪些。生活垃圾中的可回收物:(1)主要品種。包括:廢紙,廢塑料,廢金屬,廢包裝物,廢舊紡織物,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廢玻璃,廢紙塑鋁複合包裝等。
  • 長沙縣:垃圾分類攢積分 扮靚家園換獎品
    4月21日,著名節目主持人yoyo受長沙縣湘龍街道湘瑞社區邀請參加活動,與居民共同玩遊戲,呼籲大家進行垃圾分類。社區供圖紅網時刻4月23日訊(星沙時報記者 宋彬彬 通訊員 何曲)「報紙、玻璃製品、塑料製品、廢舊家電都是可回收物。」
  • 垃圾分類由「積分獎勵」漸趨強制性,住建部專家:具體分類方式還應...
    住建部一位知情專家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透露,上海等地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把鼓勵性質轉變為帶有一定的強制性,這是一件好事,也具有更強的可操作性。未來在實踐中還可以觀察政策的效果,比如垃圾為什麼會採取當前這四種分類等,都可以尋求更強的理論支撐。可以預判的是,未來垃圾分類還將會向更精細化的方向發展,而住建部也一直在開展這方面的相關工作。
  • 垃圾分類獲得積分 可在超市消費兌換日用品
    獲得積分可換生活用品  昨日下午,記者來到瀋陽市於洪新城陽光100小區D園區內,在15、16、17居民樓附近都設有藍色的分類式垃圾箱。垃圾箱的電子屏幕顯示,兩處分類式垃圾箱都處於工作狀態。  于洪區城東湖街道陽光100社區宋書記介紹,垃圾箱正面對垃圾的類別進行了明示,在每一個垃圾桶的左上角紅色顯示燈可以顯示垃圾箱內已經存儲的垃圾容量。除了分類式垃圾箱外,在旁邊還擺放了幾個常規垃圾桶,上面註明了「其他垃圾」的分類。
  • 積分可換生活用品,垃圾分類你參與了嗎?
    ,卡片輕輕一刷,垃圾便可投入不同圖案的分類箱中,卡中獲得的積分還可以自主兌換小禮品。走在宿城的街頭、社區,都可以看到一組組智能垃圾箱,綠色的箱體分別寫有「塑料」「紙張」「金屬」「織物」,並印著循環利用標誌。只見每個箱體上面還有智能垃圾箱的使用方法,以及可回收垃圾的詳細名單。與傳統垃圾桶相比,智能垃圾箱外表美觀且密封性好,杜絕了垃圾裸露帶來的難聞異味。
  • 積分換購生活用品——北京部分社區垃圾分類見聞
    新華社北京5月3日電 題:積分換購生活用品 「兩桶一袋」徵求民意——北京部分社區垃圾分類見聞新華社記者邰思聰、關桂峰3日9時,北京市東城區趙家樓社區的綠色生活驛站前,垃圾分類指導員曲麗正指導前來投放垃圾的社區居民進行垃圾分類。
  • 天津日報:垃圾分類 準備好了嗎?以物換物 紙盒子也能廢物利用
    連日來,南開大學校園裡,「以物換物──快遞箱回收活動」受到眾多學生的歡迎。為宣傳《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倡導綠色文明的生活理念,南開大學校團委聯合後勤服務處共同策劃、由學校青年志願者協會具體實施,廣泛開展志願服務活動,引導學子更好地節約使用資源。
  • 北京考核「示範片區」垃圾分類 目前已形成四種回收模式
    北青報記者通讀《驗收標準》後注意到,正在推進的考核驗收不可謂不細,例如為了保證指標的完成,設計了「知曉率」的指標;同時考核也比較注重實際:例如把城市地區和農村地區分別加以考量,前者注重投放、收集、運輸、處理四個環節,而後者則強調了「因地制宜」的總原則;另外,考核驗收也不可謂不專業:例如廚餘垃圾注重考核「乾濕分開」的效果,設計了「分出率」的指標,考核廚餘垃圾分類質量
  • 垃圾貼上二維碼 分類能換購物卡
    12月12日,北京市環衛部門舉行發布會,宣布將全面推行上述「垃圾智慧分類模式」,廚餘垃圾、可回收物兩種類別統一納入網際網路積分反饋平臺。明年,北京市將有350個小區試點這種垃圾分類模式,覆蓋人口有望超過100萬。  目前,我國許多城市都嘗試著推廣垃圾分類,但總體而言效果卻不理想。對居民而言,除了小區的垃圾桶從一個變成了三個,其他幾乎沒有感覺到任何變化。
  • 【視頻】聊城:智能垃圾分類環保亭「上崗」!廚餘垃圾可積分兌獎
    11月6日,東昌府區名人苑小區物業經理王現嶺說,每天早上業主出門的時候就會將垃圾帶到社區智能垃圾分類亭,業主平常積攢的紙箱等可回收物也會放過來,樓道沒有太多雜物堆積,保證了消防安全。對於這間不大的社區智能垃圾分類亭,周圍的居民都讚不絕口,紛紛表示扔垃圾方便又環保,一舉兩得。
  • 溼紙巾是幹垃圾還是溼垃圾? 教您如何正確垃圾分類-垃圾分類 支付...
    對上海每一個居民來說,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究竟是哪一類垃圾?如何分類才準確?家裡需不需要購買特別的垃圾袋?不垃圾分類會不會有處罰?記者整理了10個關於生活垃圾分類問題,讓市民能夠正確垃圾分類。  1、都說生活垃圾分類有很多好處,具體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