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所香港高校公布了2013年內地招生計劃。受人民幣升值、物價上漲等因素影響,今年港校學費漲聲一片,包括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等內地考生熱報的港校學費均已達到11萬港幣,香港大學更是漲到了13.5萬港幣。與此同時,各港校內地招生計劃並未出現大幅擴招,與往年基本持平,招生宣傳推廣活動已從過去的集中在一線城市,逐步向二三線城市轉移。
8所港校學費上漲
學費上漲是今年港校內地招生的一大關鍵詞。縱覽今年幾大港校內地招生簡章,相比去年,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嶺南大學、香港教育學院等8所內地考生熱報的港校學費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漲幅最高達到20%。
其中,香港大學學費從去年的11.9萬港幣漲至13.5萬港幣,漲幅13%。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學費從10萬港幣漲至12萬港幣,漲幅20%,香港教育學院從8.5萬漲至10萬港幣,漲幅18%。香港理工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教育學院2013年學費均從去年的10萬港幣漲至11萬港幣,漲幅為10%。香港嶺南大學從10萬港幣漲至11萬。除學費上漲,部分學校的住宿費也相應有所提高。
這已不是香港高校第一次提高內地生的學費,早在2010年,多所港校就已漲過一次學費。
據了解,在香港高校,一名學生一年的培養成本約是20萬港幣,除了學生所掏的學費,政府會根據高校招收的內地生和香港本地生名額,按不同標準補貼。目前所收的學費,仍遠低於實際成本。各港校招生負責人表示,此次學費上調後,今後幾年仍會根據經濟形勢繼續對學費進行調整。
招生規模趨於穩定
今年仍有12所香港高校面向內地31省市招生,分別是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浸會大學、嶺南大學、香港教育學院、香港樹仁大學、香港公開大學、香港演藝學院、珠海學院。其中,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參與內地統招,其餘港校根據考生高考成績、綜合素質自主擇優錄取。
記者注意到,已公布招生計劃的港校中,大部分高校的招生計劃都沒有明顯變化,但是最受考生關注的香港大學的招生計劃,相較去年減少了60名。香港大學今年計劃在內地的招生人數,預計不超過300名學生,各省市不設名額上限,擇優錄取。相比去年350-400人的招生計劃,已有大幅減少。
目前,除了兩所參與內地統招港校不需要提前申請外,其餘港校均已開通了網上申請通道。
招生覆蓋面進一步擴大
從2011年開始,港校在內地招生範圍已覆蓋到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隨著內地考生和家長對香港高校認識的深入,去香港讀大學已不再是北京、上海、廣東等經濟發達地區學生的專利。
正是在這樣的需求變化下,今年各大港校內地招生宣傳早從去年11月起就已悄然啟動,除了傳統的北京、廣東、浙江等地,貴州、廣西、山西等中西部地區也納入了推廣範疇,舉辦招生宣傳的城市也不再局限於省會城市。
香港城市大學內地及對外事務處對外聯絡事務經理卓燕介紹,城大每年都會在十餘個省會城市開展招生推廣活動,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仍是學校招生的重點,但對於二三線城市的推廣宣
傳也很重視。
卓燕介紹,從2011年教育部批准香港高校可面向內地31個省市自治區招生後,學校每年的招生計劃均實現了全覆蓋。最初,對於西藏、新疆等新開放招生的省市不會投放大量招生名額,而是根據生源情況逐年增長,從剛開始的2-3個,到今年基本已擴大到每個省市至少4個名額。這種將招生計劃投放到不發達省市的做法將繼續保持。
今年,港大首次將招生推廣活動放到了內陸城市遵義舉行。對此,香港大學中國事務部總監黃依倩表示,這也是應學校和考生需求所做的調整,目前大城市的家長和學生對港校已比較了解,而內陸城市的家長也開始關注港校。作為學校,希望通過推廣活動進一步豐富生源構成,招收到更多優秀人才。
■家長反應
漲幅還能承受
王女士的孩子今年高三,在北京四中就讀。從去年起她就開始關注香港高校招生的信息。對於此次港校學費集體上漲的消息,她早已關注到,她表示,並不會因此而打消送孩子去香港讀書的念頭。在決定送孩子去香港讀書時,她就已經做好了相關的經濟準備,即使學費漲了目前還能承受。
王女士說,之所以想讓孩子去香港讀書,是因為香港中西文化交融,在那裡上學,不僅可以接受到多元化的教育,也可以拓寬國際視野。香港高校的學歷在世界範圍內受認可程度高,而且本身教育質量不錯,很多學校都排在亞洲大學的前幾名。王女士算了一筆帳,香港求學一年的花費約在15萬人民幣,四年下來約60萬。「這筆錢要是去美國留學只夠花兩年。」王女士說,去香港讀書的費用即使漲價,相比留學美國、英國等地還是便宜,可以接受。
■學校說法
入學獎學金提高
對於此次漲學費,香港大學中國事務處總監黃依倩表示,這是一次正常的學費調整,學校每隔2-3年就會對學生培養成本進行測算,考慮到人民幣與港幣匯率持續走高、物價上漲、人力成本提高等因素,學校對今年的學費進行再一次調整。
黃依倩表示,在提高學費的同時,港大今年也擴大了獎學金發放力度。部分成績特別突出且綜合素質優秀的內地學生可獲得入學獎學金。其中,全額獎學金將達到每年17.5萬港元,可涵蓋學生在港大就讀期間全部的學費及基本生活費。全額獎學金數量約為60人。除了學校發放的獎學金外,理學院和工學院還為報考相關專業的內地優秀考生提供了學院獎學金,每個學院獎學金名額至少10人,根據學生高考成績、面試表現等綜合考量後發放。
除了港大,香港科技大學的全額獎學金也隨學費的上漲,增至四年共64萬元。香港理工大學今年則為內地生設立了40個入學獎學金名額。獎學金最高金額為每年港幣15萬元,其中11萬元用作支付每年學費,餘款則為住宿及生活費。
■專家說法
港校選擇類型多
北京新東方學校港校面試項目專員李雪表示,近年來,隨著港校在內地招生宣傳的深入,家長和考生對港校也越來越了解,選擇就讀港校的學生人數逐年增加。
「只要是心裡有意願去香港讀書的學生都可以去香港讀書。」李雪表示,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找到對應的港校。如高考成績在北京市排名靠前的學生,可報考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知名港校;成績在一本線左右的學生可考慮香港教育學院、嶺南大學;對於成績中等、高考成績在二本線左右的學生,可選擇香港樹仁大學、香港公開大學等。李雪認為,畢竟高考只有一次,對於有意願去香港讀書的學生來說,可以多嘗試多選擇報考幾所港校。
李雪建議,對於準備去香港讀書的高考生,現階段第一任務就是準備好高考,同時多關注時事熱點,多鍛鍊英文思辨能力和英文的表達能力。
「港校面試目的主要是選拔未來社會的精英人才,英文能力、溝通能力、個人素養是面試成敗的關鍵。」李雪介紹,個人素養包含方面較多,如考生的心理素質,到了現場後是否緊張、表達是否流利,小組討論時遇到相左的觀點,有輕微嘲諷的行為等都會影響考官的評判。
目前,正是考生選擇學校和專業的關鍵時候。李雪建議,如果想要報考香港高校,考生可通過學校網站需要對自己想報考的學校和專業有所了解。在專業選擇時,結合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選擇自己真正喜歡和感興趣的專業,而不是盲目追求熱門和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