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20年高考理綜化學試題分析
西安市第四十四中學鄭麗老師在試題分析中表示,2020高考理綜全國Ⅱ卷化學試題以《課程標準》為依據,穩中求「變」穩中求「新」。化學試題突出基礎性,更加注重貼近教材和教學實際,並融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識、中醫藥文化,重視美學素養——鍵線式,落實了「基礎性、應用性、綜合性和創新性」的考查要求。
鄭麗分析稱,試題在延續2019年命題思路的同時又有變化,選擇題比較簡單,大題26題打破以往的工業流程題的形式,進一步側重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在大題中加重了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加大了計算能力的考查,同時也加大了知識的遷移能力和發散思維的考查。選做36題有機合成,豐富信息形式呈現,問題設置新,體現了學生對信息量的汲取,突出自學能力的考查,發揮化學學科獨特的育人功能,試題整體難度比較適中,利於考生穩定的發揮。
02
2020年高考文綜全國Ⅱ卷歷史試題評析
西安市第四十四中學朱興華老師在試題分析中表示,今年試題,從內容分布來看,選擇題部分在通史角度上保持了中國古代史(角牴、莫高窟、科舉制、手工業)、中國近現代史(運輸業、中共反抗國民黨統治、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利用外資和技術)和世界史(雅典民主、人文主義、德國皇帝專制、美蘇文化交流)的知識分配,考查的知識點涵蓋了中外文明、現代化歷程和影響人類歷史發展的重大事件、重大制度、重大現象。
朱興華分析稱,主觀題部分,41題以水利建設和防洪排澇減災為主題,考查了清代治理永定河的措施及其效果和新中國治理海河的特點及其意義;42題以歐洲聯盟的神殿式結構為情境,從三列支柱中的選取一點,三點之間要有相互聯繫,根據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展開論述。選修題45題考查宋代的王安石實行將兵法改革的背景和評價,46題考查一戰後反戰和平運動,47題科學家竺可楨取得貢獻和原因,要求考生將歷史知識與現實相結合,關注學生在唯物史觀的指導下對歷史現象的理性解讀,一方面可以考查學生從材料中獲取信息、分析信息和概括論證的能力,另一方面於潛移默化中表達歷史與現實的聯繫,增強歷史的現實借鑑意義和縱深感,引導學生認識歷史發展規律,培養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
03
2020年高考英語全國II卷試題分析
西安市第四十四中學何夢菲老師在試題分析中表示,2020年高考英語試題科學規範,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有創新。體現了高考評價體系總體要求,重視學科素養養成。
1.試題區分度較明顯。
2020全國II卷考慮不同地區考生群體的能力水平,進一步提高試題區分度。跟去年高考題相比,我個人認為,語法填空,改錯以及作文難度降低。動詞考的比較少,語法填空沒有考到從句,明顯弱化了語法。這也符合疫情後大家對高考的期盼。閱讀採用篇章材料的難度水平呈階梯分布,材料難度與往年基本持平。個人認為,不論是從詞彙還是從語言表達方面都比較平穩,設題很科學,各種題型都涉及到了,難度適中。C篇應該最難。文章主題是人與自然,考題中提倡的保護動物理念,很有新意。31題學生比較糾結B和C選項。D篇文章因為是自我主題,反倒更加好理解。
2.穩中有變,選修詞彙有所升級。
完形填空屬於人與社會類型,講述的是父親偶然買到的畫,後來經過兒子研究發現是一幅名畫。整體難度適中,個別選項稍有難度。選修詞彙增多,如41題B選項allocate和D選項submit的動詞釋義,46題A選項battle和D選項bargain的詞義辨析,47題A選項held和D選項brought的詞義辨析,以及60題C選項original的詞性活用。
作文不是很多人預測的書信,而是一個採摘活動,(農場情況;採摘過程;個人感受),學生可以在每個要點的基礎上自由發揮,體現了《中國高考評價體系》中的應用性和創新性,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倡導健康意識的理念,如呼吸新鮮空氣和接近大自然。
何夢菲分析稱,總結經驗是為了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個人建議:
1.語篇內容要新穎,適當注重選修詞彙。
英語閱讀不再是以往老套的真善美故事類型,而更多的走向科學科技以及外刊新聞方向,所以在授課過程中,全球觀的鋪墊很重要。時事結合考點,不拘泥於人教課本,外研社的多維閱讀是不錯的選擇。
2.重視各種寫作熟練度的培養。
英語寫作反覆訓練五大基本句型,表達準確是關鍵。背誦一定篇數的經典範文與高級句型,熟悉和了解高考書面表達的評分標準以及得分檔次,做到Clear and clean。
04
2020年全國二理綜試卷物理試題分析
西安市第四十四中學金順成老師在試題分析中表示,2020年物理試題總體上趨於平穩,有明顯的梯度,且沒有絕對的難題,更加突出物理學科的基礎性。既注重對核心物理概念和規律的考查,又注重對探究過程、研究方法、物理思維、科學態度等物理核心素養的考查。
金順成分析稱,現從以下三個方面將本試卷作一分析。
一、突出物理學科的基礎性
物理學科作為一門基礎學科,不僅和各學科深度融合和交叉,更是現代科技發展的基礎。;例如第14題、15題、17題、19題體現的不僅是最基本的物理原理,更體現出物理原理在科技中的應用。
二、加強理論聯繫實際,增強情境的時代性
選擇第17題旨在考查學生對帶電粒子在電、磁場中的運動規律的理解。但是題目以CT掃描機中X射線產生部分為情境,將抽象的物理原理賦予具象的情境,更與現代先進醫療手段相結合,是理論聯繫實際的代表。
三、以考察物理核心素養為主體思想
在兼顧對學生物理觀念、物理原理、理論聯繫實際能力的考查的同時,不忘學生學習物理學科應達成的核心素養的考察,本人認為,無論世界怎麼發展,學科如何分化與延伸,中學物理最終必須要達成掌握核心物理原理,掌握和提升利用物理原理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與能力。選擇第20題,21題,解答第24題、25題等均有一定的難度,不僅考察的是學生掌握重要物理原理的程度,更是考察學生分析具體問題,提取信息,在物理原理和具體問題之間建立聯繫的能力。這是學習中學物理的根本,試卷有很充分的體現。
05
2020全國高考理綜Ⅱ卷生物試題分析
西安市第四十四中學李華老師在試題分析中表示,今年試題仍以基礎知識的考查為主,穩中有進,充分體現學科特質,試題很好地融入新冠疫情、生態工程建設等實際內容,體現時代精神,凸顯價值導向。
一、融入新冠疫情,體現社會責任。
例如第1題,將新冠病毒和肺炎雙球菌在遺傳物質、遺傳信息傳遞、作為抗原引起機體免疫應答等方面進行比較分析,引導學生以生物學視角加深對新冠病毒致病方式和防治措施的理解。
二、思索體育運動,倡導強健體魄。
例如第31題,考查肌肉酸痛感的生理變化分析,運動過程中胰高血糖素維持血糖平衡的調節方式,以及運動大量出汗後補充電解質以維持內環境穩定的方式,引導考生對體育鍛鍊進行深入思考,注重鍛鍊身體的科學性,提高體育鍛鍊的積極性。
三、結合生態保護,倡導綠色發展。
例如第38題,以植樹造林、「無廢棄物農業」、汙水淨化等運用生態工程原理進行生態修復的實際案例,增強生態文明意識,引導學生積極投身於生態文明建設的行動之中。
06
2020全國高考政治試卷分析
2020年高考政治(全國2卷)。西安市第四十四中學黃青老師在試題分析中表示,今年試題實現了考查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發揮了思想政治學科思想教育與價值觀引導的功能。選擇題較上一年來說總體平穩,注重學生基礎性,知識性,應用性,綜合性,科學性的考查,難易程度適中。主觀題命題依舊保持「穩中有進」的總基調,與此同時,命題風格、呈現方式也體現出了創新性設計的特點。
黃青分析稱,特別在38題中首次出現傳導路徑題型,屬於主觀題創新表現,以疫情下國家推進「六保」促進經濟發展為背景,考查就業對穩定經濟發展的影響傳導過程,需要學生從因到果進行過程分析闡述,注重考查學生邏輯思維,科學思維,突出表現政治核心素養。
總之,政治試題關注時政熱點問題,關注學生生活,關注兩會,關注脫貧攻堅工作,關注青年理想信念擔當,關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關注國際社會等等,更加凸顯了學生的科學邏輯分析能力、知識以及學科素養綜合應用能力的呈現。
07
2020全國卷II地理試卷分析
西安市第四十四中學李寧老師在試題分析中表示,2020年高考地理試題突出地理結合學科特點,充分體現學科素養,全面考察學生四大能力。試題風格,呈現方式仍然延續往年特點,試題難度相對比較穩定。
1.試題加強對基礎知識的考查,重點考察學生對區域認知,區域特徵及地理基本原理的運用能力,注重原理之間的聯繫,對學生思維的縝密性,靈活性,邏輯性要求很高。
2.試題緊密聯繫生產生活,以區域地理為載體,以人地關係為主線,引導考生科學認識人口,資源,環境和社會協調發展,考察了學生對地理學科基礎知識,地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本次試題對基礎原理的考察很靈活需要學生跳出教材的束縛,認真分析案例,深入理解原理才能找到正確答案。
總之,萬變不離其宗,考題無論如何變化,考察的都是基本知識,基本原理,所以夯實基礎是王道!
08
2020年全國二卷數學理科試卷分析
2020年全國高考數學科目考試結束,陝西省所用試題為全國Ⅱ 卷。西安市第四十四中學羅亞妮老師在試題解析中表示,今年試題,以《課程標準》、《考試說明》為依據,體現了「立足基礎,穩中有變,注重能力」的設計理念,在堅持對空間想像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論證能力、運算求解能力、數據處理能力和應用意識與創新意識考查的同時,注重對數學思想與方法的考查,旨在考查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直觀想像、數學運算和數據分析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凸顯綜合性和應用性,以反映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成果和優秀傳統文化的真實情境為載體,貼近生活,聯繫實際,在數學教育評價中落實 「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文理同題:今年延續了2019題目文理同題的觀念。為以後不分文理,數學一張卷做好準備。
今年試題總體來說,知識覆蓋面比較廣泛,出題比較靈活,更加注重函數思想的滲透。大部分學生反應題目較難,而且考完全國二卷數學難度較大就上了熱搜,說明難度係數比19年有所增加。
羅亞妮分析稱,選擇題第四題延續了19年選擇第四題的出法,以天壇為背景,考察學生的分析能力,以及數列知識的具體應用,因為出題比較新穎,與19年選擇第四題一樣,難住了一批學生,但是以實際作為背景,考察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數學考察的大趨勢,所以也為以後備考提供了方向。
選擇題12題是以一個新概念為背景考察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的題目,與以往考察抽象函數的分析有所區別,也是學生認為較難的一個題目。12題作為選擇題的壓軸題就是用來拉開學生分數距離的,所以創新一直是它的出題方向,也為老師提出了更好的要求,首先老師要有創新意識,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填空題14題是關於複數的,和以往的選擇題第二題的位置有所變化,題目難度有所上調,對學生的運算能力提出了更好的要求。運算能力是數學六大核心素養之一,一直是數學考察的重點,也是一部分孩子成績總是上不去的原因,每年的數學運算都是考察的重點,所以這方面的練習仍然不能放鬆。
解答題18題考察學生的數據分析能力,線性回歸方程的知識內容。不一樣的是今年求了一個相關係數,學生就有點蒙了。對於相關係數課本上的要求是輔助理解線性回歸的意義,所以在教學中大部分老師處理時也是理解相關係數的含義以及相關係數的公式,沒有做具體講解,這次具體考察了相關係數,雖然給了公式,但是學生不一定會用,所以這也是學生失分的一個點。數據統計與分析也是數學的核心素養,所以也提醒所有的老師,六大核心素養要認真去學習,去體會,去理解,去思考如何培養學生這些方面的能力!
解答題21題,作為壓軸題,確實有難度。首先學生看到給的函數是三角函數心裡先有點緊張,因為三角函數一直是學生學習中的難點。21題也不像以往給的是對指數函數,這是一個區別,也增加了難度。第二點是此題有三問,也讓學生心生畏懼。第三,此題的第三問要用三角函數化簡,對學生的三角函數知識要求很高,而且不等式的證明也是一個難點,從這幾方面看,21題作為壓軸題難度確實大,也是拉開學生分數的一個題目,但是太難,導致的結果就是高分人數過少,中分段缺失,大部分分數偏低。
總體看試卷較靈活,更加看中學生的具體應用能力,題目偏難。我也會以此為借鑑,認真思考下學期的教學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與效果!
09
「新課程標準」視角下的2020年高考語文試卷
2020年高考語文科目的考試已落下帷幕,西安市第四十四中學高三語文老師門黨娟在試題解析中表示,仔細閱讀全國Ⅱ卷語文試卷之後,從整體來說,高考語文試卷堅持了新課標的原則、體現了新課標的理念,重視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完成了對新課程目標的檢測。
一、考題形式——「穩定不變」。
縱觀全國Ⅱ卷語文試卷結構,試題形式可以說完全複製了2019年的試題形式,尤其是寫作題以「攜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創未來」為主題的演講稿,是2019年寫作題的一個分支,演講稿在模考中已經練習了很多次,這種應用文的寫作形式讓學生能夠感到教考結合,學有所獲,學有所用,從而以穩定平和的心態作答。2020年高考雖然沒有考試大綱,但是語文命題以新課程標準為方向,以高考評價體系為支撐,能夠將高中課程標準要求與語文命題緊密結合,以素養、能力、水平為考查基點。試題結構穩定,全面覆蓋必備知識、設計精心,體現了命題的高水準、試題的高質量。
二、考題內容——「射中靶心」。
考題內容緊扣新課標的要求,體現了新課程理念,重視核心素養的提升,把握了時代精神,緊緊聯繫時代熱點,關注當下文化,注重語文的育人功能,重視學生思維的發展與提升,堅持了新課標的正確的政治方向、反映時代要求、科學論證的原則。總之一句話,新課標要求與目標就是試卷的考查重點!在2020年的全國語文Ⅱ卷中,論述類文本的「扶貧脫貧」內容能夠結合國家大政方針和社會熱點問題,堅持了政治方向。寫作題的演講稿,列舉了中國古代思想家墨子和英國詩人約翰˙多恩的名言,以及今年「抗疫」事件中國際社會互助時的祝福語,不迴避熱點,關注當下國際社會形勢,既考查了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又重視學生思辨能力的提升。這兩道題都反映了時代要求,體現了科學論證原則。
門黨娟分析稱,除此之外,語文試卷還有以下特點:
1、語文能力是基礎,取材多樣是特色。試題以閱讀理解與鑑賞、信息的篩選與整合、語言表達與交流、語言應用與寫作、思維的發展與提升等關鍵能力為突破點,體現了語文學科能力考查的系統性。這些能力正是新課標對當代中學生的語文學習的要求,現代文與古詩文注重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考查,語言文字應用重點考查成語、病句、語句的補寫、文段的壓縮等,注重語言的積累與運用能力的考查。語文試卷從現代文閱讀到古詩文鑑賞,取材多樣,內容豐富,既有「工匠精神」、「扶貧攻堅」又有熱點內容「抗擊疫情」,還有語用題中的「海南自貿區」等關乎中國健康發展的內容。
2、立德樹人是根本。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是堅持立德樹人,增強文化自信,充分發揮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今年的語文試卷內容貼近現實生活,關注當下熱點,作文題引導學生體悟「人類共同體」的概念,引發學生關注人類未來,並體現了讓學生能夠站在國際視角看社會問題的大視野、大境界。全國Ⅱ卷將「抗疫」這樣的熱點事件有機融入試題,卻不讓學生單純地寫」抗疫「題材的內容,讓學生寫一篇以「攜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創未來」為主題的演講稿,在考題中注重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注重學生眼界的擴大,責任意識的培養,引導學生更好地為人處世、以博大的胸襟去面對國際社會與未來世界。
3、核心素養是靈魂。今年高考試題的最大亮點就是全面體現了語文科目的核心素養,全國Ⅱ卷作文將學生帶入全球抗疫的進程之中,引導學生從相互支持、團結合作入手,思考人類的危機應對之道,進而思考人類的發展未來,感受青年在危機情境下的責任與擔當,充分體現了」思維的發展與提升「的核心素養。語用題和寫作題體現了「語言建構與運用」的學科素養,古詩歌鑑賞王安石的《讀史》以及小說閱讀處處滲透了「審美的鑑賞」、「文化的理解與傳承」的核心素養。
總之,高考語文試卷命題體充分體現了《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的要求,有原則、有方向、有理念、有核心素養,全面而系統!
記者楊小娟
原標題:《2020年高考試題全科目解析》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