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說話口吃的現象是怎麼來的,又是怎麼沒的?

2020-12-16 陽光語言矯正

很多父母撫養孩子都會感覺壓力大,身心疲憊是常有的事兒,比如孩子的語言發育問題,有位家長說他家寶寶3歲多,最近發現說話有點口吃,特別是說第一個字說的時候,經常卡殼,急的寶寶面紅耳赤,吱哇亂叫,看著又可愛又可憐,有時候他爸爸還沒心沒肺的爆笑,家裡大人沒有口吃習慣,問過幼兒園,也沒有口吃的孩子,那麼寶寶的口吃是天生的嗎?怎麼辦啊?看得出來,寶寶口吃,半天憋不出一句流利話,當媽媽聽著心裡難受得想抓狂。

在我們印象中,有口吃習慣的人,都是急性子,遇事愛緊張,心理一急,說話和大腦跟不上節奏,就會引起結巴,半天也說出一句完整的話,有時候還真的耽誤事。但是很多孩子從小口吃,隨著年齡增長,突然某一天你會發現,口吃的壞習慣沒有了,孩子自己也說清為什麼口吃會消失,然而有的孩子卻一直保留著口吃的惡習,直到成年後也沒有改變。口吃難道會看人下菜碟?那麼這種口吃說來就來,說走就走的神秘現象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呢?

兒童在什麼情況下容易產生口吃呢?

經過觀察後得出以下的結論:1、興奮時 2、急於表達時。3、與他人搶話時。4、和自己不喜歡的人說話。5、使用較難發音的詞彙或新接觸的詞句時。6、在環境約束下說話時。7、受到吃驚、害羞、恐懼、驚嚇等情況下說話時。

兒童口吃表現特點

表情緊張、為難、 害羞。

視線迴避,偷看。

態度窘迫難為情。

行為急躁、手腳亂動、臉部抽動。

說話方式很急,節奏混亂,聲音變化快,語速、音調不正常、欲言又止。

幼兒口吃是怎麼來的?

口吃的原因一般都是多種因素所致的。開始口吃的年齡大部分為3-5歲,也正好是兒童語言發育的重要時期。所謂的口語是需要耳朵聽,經過大腦處理概念化後,發出指令,構音器官接到指令後,開始發音的協調工作,從而獲得口語。

3歲的孩子語言發育正是最重要的階段

1、模仿導致的口吃,對於較嚴重的情況,有些家長卻過於緊張,甚至斥責孩子,給孩子造成了心理壓力,這是不對的。

當孩子發音口吃現象時(排除跟其他口吃患者學習的情況),家長不但不能斥責孩子,還要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不讓孩子因此產生壓力,另外,家長還要在孩子比較放鬆的情況下,引導孩子多說話,帶孩子進行朗誦。

2、一般當兒童發聲生理性口吃,家長採取了正確的幹預方法,很快孩子的口吃現象就能結束。但如果家長的幹預手段不正確,可能會給孩子造成心理壓力,讓口吃現象成為習慣,最終導致發展性口吃,變成真正的語言障礙。另外,模仿他口吃患者也很容易養成口吃習慣。

因此,如果兒童口吃時間較長,或者很嚴重,或者語言環境中有口吃患者,就需要到專業的機構尋求指導與幫助,必要時需要進行矯正,以免口吃越來越嚴重,影響學生和成長。

口吃是怎麼沒的?

口吃的糾正最佳時期:幼兒期。3-4歲是寶寶的語言敏感期,一般6歲就過了語言敏感期。六歲以上兒童口吃,就該進行幹預了。首先,不要奢求孩子立刻改過來,改變需要過程,需要方法,需要耐心。可以嘗試帶領孩子慢速朗讀一些詩歌、童話故事等;給孩子報一個書法班,練習楷書,改變孩子急躁的性格;孩子結巴了,依然不要提醒他,面帶微笑聽他說,不要因為口吃給孩子施加壓力,避免孩子形成心理障礙。如果照上述方法堅持一段時間還不行的話, 就該求助專業的口吃矯正師了。因此,嬰幼兒寶寶出現口吃了,抓住寶寶的語言敏感期及早糾正,越早糾正效果越好。

所有兒童在學講話時都會有一些不流利的表現。至於發育性口吃是源於這種自然的言語不流利,還是源於另一種截然不同的非自然言語不流利,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家長為區分正常的言語不流利和初始的發育性口吃,應當諮詢專業兒童言語治療醫師。

相關焦點

  • 怎麼改掉口吃結巴,說話緊張怎麼辦
    怎麼改掉口吃結巴,說話緊張怎麼辦綜上所述,如果你認為口吃是問題,口吃丟人,那麼你就會怕發生口吃,進而害怕說話,進而在與人交往時不自信、緊張,越是緊張就越容易口吃。如果你認為口吃沒啥大不了,口吃沒啥丟人的,你自然就不那麼介意,也就不會害怕說話,在與人交往時也就不那麼緊張,自然也就不容易口吃了。
  • 幾歲寶寶的兒童口吃是怎麼引起的?幼兒說話結巴如何有效治療?
    「兒童口吃」是怎麼引起的?遺傳。兒童口吃的小朋友在有數據統計的大部分國家佔該年齡段總人口的5%左右,而終生口吃佔比在1%上下。兒童說話從叫「爸爸媽媽」開始,本身就是一個模仿學習的過程,看到別人結巴能收到異常的反饋後,也會想通過口吃來引起更多的關注。但不是所有學習結巴過的寶寶都會口吃,一旦收到批評或惡意的鼓勵,就容易產生深刻的條件發射,引發真的口吃。李大嘴在矯正口吃生涯中遇到年齡最大的模仿變真口吃的朋友是22歲。刺激。
  • 說話結巴怎麼改掉,口吃矯正需要排除心理障礙
    說話結巴怎麼改掉,口吃矯正需要排除心理障礙!很多口吃朋友長期的自我否定、消極、悲觀、鬱悶、多愁、怨恨、看不起自己、心中沒有希望、心中自我否定、心中自我折騰,這種自卑情結,當然讓自己的說話沒狀態,為人處世沒狀態,心境不好狀態不好。
  • 怎麼治口吃最快——怎樣控制說話結巴
    怎麼治口吃最快——怎樣控制說話結巴?口吃病既是不允許口吃的強迫觀念,也可以認為是口吃恐怖症。人人都有口吃現象,人人也都有口吃意識,普通人有說不出來的時候,不會去克制發音,普通人自身允許常態的口吃現象發生,所以不僅話說出來了,同時也減弱了口吃意識。但口吃者有被嘲笑過的經歷,所以會對發生連發有負面情感,連發並不是對口吃本身有恐懼感,而是對連發的後果有恐懼感。變得緊張不安,變得害怕口吃,一次次抑制自己的情緒,這就是口吃發展的前奏。
  • 寶寶說話口吃怎麼辦?找到原因,父母可以這樣做幫助寶寶
    寶寶說話口吃怎麼辦?找到原因,父母可以這樣做幫助寶寶語言交流是人們使用最廣泛的交流方式,口齒清晰可以更快、更有效地指導他人想表達的意思。影響口齒清晰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口吃,寶寶口吃,家長該怎麼辦?李女士的寶寶今年三歲了,在教孩子講話的時候,李女士總是會發現寶寶會反覆說幾句話,李女士擔心寶寶從小就會口吃,趕緊帶孩子去醫院檢查,醫生告訴李女士這是正常現象,在寶寶2到3歲期間,口吃不是真正的口吃,是學習語言期間的正常現象。這個年齡的嬰兒會出現口吃的現象。例如,重複聽得多的詞彙、音調,例如說話前長期思考,說幾個詞後再想一會兒等。
  • 家長注意,怎麼幫助寶寶調整口吃的情況?建議收藏
    孩子有口吃怎麼辦?你的孩子是這樣嗎?口吃是一種言語流暢性障礙,屬於神經發育障礙中交流障礙的一種,指在說話過程中, 個體確切地知道他希望說什麼, 但是有時由於不隨意的發音重複, 延長或停頓, 而在表達思想時產生困難。常見於2-8歲的兒童。
  • 怎樣糾正寶寶的口吃?
    有些寶寶剛開始說話,會出現發音含糊不清的情況。隨著年齡增長,孩子還出現了說話口吃的情況。那麼嶽帥口吃怎樣糾正寶寶的口吃? 有些寶寶由於病理上的原因,會出現口吃的現象。這時候寶媽們也不要太過著急,及時需求專業人士的幫助,這樣也可以在寶寶很小的時候糾正過來。平時寶媽們要做的就是鼓勵寶寶多說話,培養寶寶的自信心。 其次,有些寶寶會出現口吃的問題,有可能是剛學會說話。
  • 孩子怎麼突然「口吃」(結巴)了?
    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聊聊口吃這個問題。但緊張和興奮會加劇這種說話困難,如果不及時回應,給予正確的「處理」,長此以往,就可能發展為口吃。不過,大部分寶寶都可以通過自我調整,靠自己解決說話困難的問題。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或心切,將使寶寶長期處於恐懼、焦慮、緊張的情緒中,大大增加口吃的風險。寶寶處在說話能力的發展階段時,如果經常受到驚嚇、嚴厲懲罰或責備,就會不敢說話,或說話時戰戰兢兢,造成精神性口吃。精神性口吃是人為因素造成的。
  • 寶寶說話突然結巴,離不開三大因素,重點在父母,別讓寶寶變口吃
    寶寶從2歲起,其語言能力開始迅速發展,隨著詞彙量的大量增加,輕鬆自如地組織自己的語言還有些難度,寶寶在說話時容易出現停頓、重複。父母不用過於擔心,隨著寶寶年齡的不斷增長,其語言運用能力也會提高,大多數寶寶也可以流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但是,仍有一些寶寶結巴的現象更為嚴重,演變成「口吃」患兒,在走向社會時,與他人交流也成為障礙。
  • 說話結巴,一句話的一開始總是說不上來,怎麼改善口吃結巴?
    問:說話結巴,一句話的一開始總是說不上來,怎麼改善口吃結巴?答:李大嘴口吃結巴矯正中心首字難發音,李大嘴說過這種類型屬於口吃後期,必定由長時間口吃結巴未矯正好產生的。李大嘴猜側你大概率是成人或接近成人的年紀。
  • 寶寶說話口吃怎麼辦?父母先別急,利用這三招讓孩子輕鬆與人對話
    口吃不一定是孩子的身體問題今天放學回家,柯柯和媽媽開始分享今天的趣事,柯柯媽媽一開始邊聽孩子說話,一邊回著消息,慢慢的柯柯媽媽突然覺得不對勁,今天的柯柯說話怎麼怪怪的?但其實柯柯的說話口吃是兒童常有的口吃現象。孩子為什麼會有口吃現象?模仿的天性就像是前面的柯柯,本身沒有口吃的困擾,卻因為同學口吃現象的新奇,而想去學習別人的說話方式,從而養成自己口吃的習慣。
  • 孩子口吃結巴不用怕,這個階段是正常現象,家長應當這麼做
    不少家長最近給小編留言都多是關於孩子結巴、口吃的問題,不少家長擔心孩子突然說話結巴是不是孩子生病,家長不必過於擔心,孩子突然口吃結巴是正常的現象。,結巴,有些口吃的現象,這是正常的。最近就有媽媽在後臺留言說自己不夠細心:「最近,寶寶正好處於這個時期,每次要什麼東西都是支支吾吾半天才說出來,我又性急,有時真的不耐煩,對寶說話聲音會不耐煩,寶又敏感,一下子就被我嚇到了。」
  • 口吃結巴怎麼矯正?口吃結巴到哪裡矯正?
    說話口吃是嚴重影響人們的正常溝通和溝通的,這也讓人們愈加的重視口吃的糾正和醫治,當然現在說話口吃是有著很多醫治辦法的,那麼說話口吃結巴怎樣糾正呢?下面讓咱們跟隨筆者一同詳細了解下吧。口吃結巴怎麼矯正口吃結巴怎樣糾正說話口吃結巴是很常見的一種疾病,那麼說話口吃結巴怎樣糾正呢?
  • 孩子突然說話結巴是口吃?不,只是娃思維的速度超過說話的速度
    很多家長曾反映過一個問題,就是寶寶在學會說話後的不久出現了口吃現象,原本說話很順溜的孩子突然會反覆吐字,表達不流暢。既然是很多家長都反映的狀況,那我們也可以看出來,其實這是眾多寶寶可能在成長中要經歷的一個階段。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的這種情況表示十分的焦慮,害怕影響到孩子以後的表達上。
  • 孩子說話口吃但唱歌正常,這種口吃需要矯正嗎?
    成人口吃者如是,兒童口吃者又是怎樣的呢?很多成人口吃者從小便有口吃的問題,但因為種種原因錯過了矯正的最佳時期,口吃便被遺留到成年。在幼時,有些孩子便出現說話卡頓、重複、難發的情況,但因為家庭的不重視而屢屢錯失矯正的機會。出現這種情況的孩子在前些年不在少數。
  • 2歲寶寶出現口吃現象不要急,這樣悄悄幫助孩子最合適
    最近有一位媽媽留言說:「近來,我們發現2歲的寶寶說話經常口吃,真是又氣又急,因為以前並沒有這種情況啊。請幫我們想想辦法吧。」 有些孩子本來講話很好,但看到別人口吃便會模仿,因此也會變成口吃。爸爸媽媽們發現這種情況不必過於著急。暫時不讓孩子學說話,用幾天到一周的時間把重點放在搭積木、拼圖、串珠等動手操作的項目上。在孩子心平氣和時,不知不覺地一面動手一面就會說出正常順利的句子來。
  • 孩子為什麼會口吃?孩子有口吃時,這些事情家長要注意
    豆豆今年3歲了,之前說話是相當的流利,可是最近這個巧嘴的小男孩不知道怎麼回事竟然變成了結巴。一天,豆豆媽和豆豆到公園裡去玩,看到別的孩子在玩滑滑梯,豆豆拉著媽媽走過去,指著滑滑梯說:「玩——玩——玩這個。」
  • 怎麼克制說話緊張——怎樣改掉說話緊張結巴?
    怎麼克制說話緊張——怎樣改掉說話緊張結巴?我們在小時候只有語言的不良習慣,並沒有心理障礙,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自我意識的加強,慢慢地形成了心理障礙,這就是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量是語言不良習慣的增加,質是心理障礙。
  • 寶寶口吃怎麼辦,新手寶媽要知曉
    當寶媽發現寶寶開始學說話的時候,寶媽的心情是非常興奮的,因為寶寶的說話代表了寶寶的聽力和語言器官的正常。所以寶寶的牙牙學語給寶媽帶來的是欣慰。但是有些寶媽在細心的觀察後,卻發現寶寶剛剛開始學講話,由於詞彙量不足,講話時會不斷重複一個詞或者字,讓媽媽十分懊惱:寶寶口吃了!該怎麼辦啊?今天。我們就和寶媽來一塊了解寶寶口吃是什麼原因?寶寶說話結巴怎麼辦?如何幫助寶寶克服口吃呢?
  • 孩子說話口吃不要怕,提前做好這些準備
    答案是否定的,首先口吃並非都是學的,這個很好解釋,如果口吃都是學的,那第一個出現口吃的人又應該怎麼解釋呢?應該說,這時的口吃只是一種發育過程中的生理現象,並不屬於病理性範圍,一般會在幾周或幾個月的時間內不治自愈。兒童口吃的發生率約為 5 %, 幾乎 80 %的口吃兒童到 16 歲時自 發地恢復了流暢性 實際上很多家長甚至對發展性口吃都沒有在意,但很多成人口吃很可能是這種口吃發展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