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語文複習專題九:文言文閱讀命題趨勢解讀及真題示例解析

2020-12-13 中學生之家

文言文閱讀是中考必考題型,大多數學生在此題中失分比例較大,怎樣減少文言文閱讀失分,下面就從近幾年來中考命題方面分析,結合真題解析方便廣大師生掌握解答文言文閱讀技巧。

命題解讀

江西卷中考文言文閱讀從2002年以來,材料均來自課外,而且均為人物傳記的考查,所涉及人物很多與江西有所關聯。從考查點來看,包括朗讀節奏劃分,詞語解釋,翻譯文中重點的句子或理解句子的意思,詞句或文段的整體理解、感悟或人物評價等。從題型來看涉及選擇和問答兩種題型。2011-2015年考查比較固定,均設題5道10分:以選擇題形式考同一個句子的節奏劃分、兩個實詞解釋、一個句子翻譯、兩個內容理解題。2016年題量和分值有變,設題4道12分:劃分句子節奏題的選項變為不同的四個句子,實詞解釋變為三個實詞,句子翻譯變為兩個句子,內容理解題變為一道。預計2018年江西省對文言文閱讀的考查,仍會延續近幾年的命題特點,繼續考查課外人物傳記,題量一般為4-5道,題型與近幾年基本相同。

真題示例

【例1】 清官周忱 [明]焦斌 (2017年江西)

周文襄公閱一死獄,欲活之無路,形於憂嘆。使吏抱成案讀之,至數萬言,背手立聽。至一處,忽點首喜曰:「幸有此可生。」逐出其人。

己已之難,英宗既北狩,達虜將犯京城,聲言欲據通州倉,舉朝倉皇無措。議者欲遣人舉火焚之,恐敵因糧於我也。時周文襄公適在京,因建議令各衛軍預支半年糧,令其往取,於是肩負踵接於道。不數日,京師頓實,而通倉為之一空。

公巡撫時,往來皆乘小轎,驛站遇村莊僻處,詢訪民瘼。五保有王槐雲者,夏月林下乘涼。公至,與並坐說田裡間事甚悉,俄而從者之,始知為巡撫,叩頭謝罪。公笑而撫之,且畢其說而去。

(節選白《玉堂叢語·清官周忱》)

【注釋】①周文襄公:指周忱,歷任庶吉士、刑部員外郎、工部右侍郎、江南巡撫、工部尚書。②己巳之難:英宗正統十四年(1449年),蒙古瓦刺部大舉入侵,宦官王振挾持英宗集兵五十萬親徵,大敗,英宗被俘,史稱「己已之難」。③狩:婉指帝王逃亡或被俘虜。④達虜:對蒙古貴族及其所擁有的軍隊的蔑稱。⑤通州倉:設置在通州的糧倉,下文的「通倉」為其筒稱。⑥因糧於我:指蒙古瓦刺部的軍隊要掠奪我通州的糧食來解決供應。⑦衛軍:為明朝初期和中期的軍制。⑧民瘼(mò):老百姓的疾病痛苦。

1.下列句子朗讀節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欲活之/無路 B.舉朝/倉皇無措

C.時/周文襄公適在京 D.說/田裡間事甚悉

2.解釋文中加點的詞。

(1)案( ) (2)恐( ) (3)謝( )

3.翻譯文中劃線句子。

(1)至一處,忽點首喜曰:「幸有此可生。」

(2)公笑而撫之,且畢其說而去。

4.選文通過哪三件事來刻畫周文襄公的形象?請概括。

【解析】第1題考查文言斷句。「說田裡間事」動賓結構作主語,「悉」為謂語,「甚」為狀語,因此,應該是「說田裡間事/甚悉」。 第2題考查文言實詞的含義。

理解文言文中詞語的含義時,要聯繫原句來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單個字詞的含義。 第3題考查對重點句子的翻譯能力,注意句中關鍵詞語的正確解釋。(1)生:使……活。(2)畢:完。去:離開。另外,省略成分翻譯的時候需要補上。第4題考查篩選信息。作答時要先通讀文本,了解周文襄公的所作所為,然後一一概括即可。

【答案】1.D2.(1)案卷,文書,卷宗(2)害怕,恐怕(3)道歉3.(1)(周文襄公)聽到一個地方,突然點頭高興地說:「幸好有這個理由可以使(他)活下來。(「忽」「生」)(2)周文襄公笑著安撫他,並且聽他說完才離開。(「撫」「畢」)4.判案,救糧,私訪。

【參考譯文】

周文襄公審判一個死囚犯,想要讓他活下來卻沒有辦法,只能憂傷感嘆。讓差吏抱來寫好的案卷閱讀,讀了幾萬字以後,背手站立聽別人讀。(周文襄公)聽到一個地方,突然點頭高興地說:「幸好有這個理由可以使(他)活下來。」於是釋放了這個人。

己已之難,英宗已經向北逃亡,達虜將要進犯京城,揚言要佔據通州糧倉,整個朝廷匆忙慌張,不知所措。商議的官員想要派人拿火把燒掉糧倉,害怕敵人要掠奪我通州的糧食來解決供應。當時周文襄公恰好在京城,於是建議命令各個衛軍預支半年糧食,命今他們前往取回,於是肩背糧食的人在道路上絡繹不絕。不到幾天京城糧食充足,而通州糧倉為之一空。

周文襄公做巡撫的時候,往來全都乘坐小轎,在驛站遇到村莊偏僻的地方,詢訪老百姓的疾病痛苦。五保有個叫王槐雲的人,夏日月夜在林下乘涼。周文襄公到了以後,與他坐在一起,說起田裡間事非常熟悉,不久隨從到來,(王槐雲)才知道他是巡撫,叩頭道歉。周文襄公笑著安撫他,並且聽他說完才離開。

【例2】 (2016年江西)

王藍田性急。嘗食雞子,以筯刺之,不得,便大怒,舉以擲地。雞子於地圓轉未止,仍下地以履齒碾之,又不得。瞋甚,復於地取內口中,齧破即吐之。

謝無奕性粗強,以事不相得,自往數王藍田,肆言極罵。王正色面壁不敢動。半日,謝去,良久,轉頭問左右小吏曰:「去未?」答雲:「已去。「然後復坐。時人嘆其性急而能有所容。

王述轉尚書令,事行便拜。文度曰:「故應讓杜、許。「藍田雲:「汝謂我堪此否?」文度曰:「何為不堪,但克讓自是美事,恐不可闕。「藍田慨然曰:「既雲場,何為不堪,但克讓自是美事,恐不可闕。」藍田慨然曰:「既雲堪,何復讓?人言汝勝我,定不如我。」

(選自《世說新語》)

【注釋】①王藍田:名述,表爵藍田候。後文的「文度」為其子。②雞子:雞蛋。③(zhù):筷子。④內:通「納」。⑤(niè):咬。⑥事行便拜:授官的詔書一下達就立即接受。⑦故:或許。⑧堪:能夠勝任。⑨定:到底

1.下列句子朗讀節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復於地取內/口中。 B.齧破/即吐之

C.謝無變/性粗強 D、事行/便拜

2.解釋文中加點的詞。

(1)瞋( ) (2)數( ) (3)闕 ( )

3.翻譯文中劃線句子

(1)雞子於地圓轉未止,仍下地以屐齒曝之,又不得。

(2)既雲堪,何為復讓?人言汝勝我,定不如我。

4.結合三則短文內容,說說王藍田是一個怎樣的人。

【解析】第1題,劃分朗讀節奏時,一般依據停頓單位要表達一個相對完整的意思的原則。句子中的「取」「內」是兩個動詞,應分屬兩個停領單位,應在它們的中間斷開,即「復於地取/內口中」。第2題,可以結合語境解釋。(1)「瞋甚」出現在第一則短文中,著重講「王藍田性急」,「瞋」體現了他性急、暴躁,是生氣的意思。(2)「自往數王藍田,肆言極罵」,在此情境中,「數」是數落、數罵的意思。(3)可以用知識遷移的方法。「略無闕處」中的「闕」通「缺」,用「缺」解釋「恐不可闕」中的「闕」也可。第3題,本題考查對重點句子的翻譯能力。注意句中關鍵詞語的正確解釋。(1)止:停。碾:踩。(2)堪:勝任。讓:謙讓。另外,省略成分翻譯的時候需要補上。

第4題,本題考查對文章主要內容和人物形象的把握。注意抓住文中關鍵句,如「王藍田性急」「時人嘆其性急而能有所容」「既雲堪,何為復讓?人言汝勝我,定不如我」等,抓住這些關鍵句子,王藍田這一人物形象便躍然於紙上。

【答案】1.A 2.(1)生氣(發怒)(2)數落(責罵) (3)通「缺」 3.(1)雞蛋在地上不停地轉圈,(他)又下地用木鞋的齒去踩它,又沒踩到。(2)既然說(我)能勝任,為什麼又要謙讓呢?人家說你勝過我,(現在看來你)到底比不上我。4.王藍田吃雞蛋著急生氣,可見他是個性急、暴躁的人;他能忍讓謝無奕的辱罵,可見他是個寬容的人;他受任尚書令而不謙讓,可見他是個率真、不虛偽的人。

【參考譯文】

王藍田性子很急。曾經吃雞蛋,他用筷子扎雞蛋,沒有扎到,便十分生氣,把雞蛋扔到地上。雞蛋在地上不停地轉圈,(他)又下地用木鞋的齒去踩它,又沒踩到。十分憤怒,又從地上撿起放入口中,把蛋咬破了就吐掉。

謝無奕性情粗暴蠻橫,因事和王藍田不和,就自己跑到王藍田那裡數落他,破口大罵。王藍田神情嚴肅地面對牆壁,一動不動。罵了半天,謝無奕走了。過了很久,王藍田才掉過頭來,問手下的僕吏:「走了嗎?」僕吏回答:「已經走了。」王藍田這才回到座位上。當時人們讚賞王藍田雖然性急卻能寬容。

王述升任尚書令時,詔命下達了就去受職。(他兒子)王文度說:「本來應該讓給杜、許。」王藍田說:「你認為我能否勝任這個職務?」文度說:「怎麼不能勝任!不過能謙讓一下總是好事,禮節上恐怕不可缺少。」王藍田感慨地說:「既然說(我)能勝任,為什麼又要謙讓呢?人家說你勝過我,(現在看來你)到底比不上我。」

感煙地說:「既然說(我)能勝任,為什麼又要譯讓呢?人

家說你勝過我,(現在看來你)到底比不上我。」

【例3】 遊大林寺 白居易 (2015年江西)

餘與河南元集虛、範陽張允中……凡十七人,自遺愛草堂,歷東西二林,抵化城,憩峰頂,登香爐峰,宿大林寺。大林窮遠,人跡罕到。環寺多清流蒼石,短松瘦竹。寺中唯板屋木器,其僧皆海東人。

山高地深,時節絕晚。於時孟夏,如正、二月天,山桃始華,澗草猶短;人物風候,與平地聚落不同。初到恍然,若別造一世界者。因口號絕句雲:「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既而周覽屋壁,見蕭郎中存、魏郎中弘簡、李樸闕渤三人姓名文句。因與集虛嘆且曰:此地實匡廬間第一境。由驛路至山門,曾無半日程,自蕭、魏、李遊,迨今垂二十年,寂寥無繼來者。嗟乎!名利之誘人也如此!時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太原白樂天序。

(選自《全唐丈》,有刪減)

【注釋】①遺愛草堂:白居易貶江州後,在廬山遺愛寺自已營建的草堂。②東西二林:指東林寺、西林寺。後文的」化城」指化城寺。③海東人:新羅國人,新羅國地處朝鮮半島。④聚落:村莊。⑤迨(dài):等到。

1下列句子朗讀節奏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

A.此/地實匡廬間第一境 B.此地/實匡廬間第一境

C.此地實/匡廬間第一境 D.此地實匡廬間/第一境

2.解釋文中加點的詞。

(1)華( ) (2)造( )

3.翻譯文中劃線句子。

環寺多清流蒼石,短松瘦竹。

4.用自己的話說說白居易一行遊大林寺的行蹤。

5.大林寺景色優美卻遊人甚少,原因是什麼?請用文中語句回答。

【解析】第1題,本題考查文言語句的朗讀停頓的分析能力。文言語句朗讀停頓的劃分,可從語法和語音兩

個方面去考慮。一般情況下,句子各成分之間應停頓,修飾語與中心語之間應停頓,還須注意古漢語中的特定詞語的完整性,如一些人名、地名、官位名等。該句中「此地」為主語,其後應停頓。第2題,本題考查常見文言實詞的釋義。「華」,聯繫」春華秋實」中的「華」,即可知其為「開花」之意;「造」,聯繫所學的「造飲輒盡」中的「造」,即可知其為」到,住」之意。第3題,本題考查文言語句翻譯。要注意句中的「環」「蒼」「短」等詞語的意思,最後用簡潔明了的語言組合起來即可。第4題,本題考查對選文內容的把提。從文中的」自遺愛草堂,歷東西二林,抵化城,憩峰頂,登香爐峰,宿大林寺」一句

可看出作者的行蹤。第5題,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分析時,可從環境和眾人的心態兩方面去考慮。文中」大林窮遠,人跡罕到」與「寂寥無繼來者。差乎!名利之誘人也如此」兩句,很明顯地說明了」遊人甚少」的原因。

【答案】1.B 2.(1)開花(2)到,往3.寺院周圍多是清激的溪流,蒼色的巖石、矮小的松樹和清瘦的竹子。4.白居易一行從遺愛旱堂出發,經過了東林、西林二寺,到達化城寺,在峰頂上稍事休息,便登上香爐峰,住在大林寺。5.①大林窮遠;②名利之誘人也如此!

【參考譯文】

我和河南元集虛、範陽張允中……總共十七人,從遺愛草堂(出發),經過東林寺、西林寺,到達化城寺,在山頂憩息片刻,便登上香爐峰,夜晚留宿在大林寺。大林寺地處偏遠,很少有人到來。寺院周圍多是清激的溪流、蒼色的巖石、矮小的松樹和清瘦的竹子。寺中只有用木板搭蓋的房屋和木質的器具,裡面的僧人都是海東人。

因為山勢很高,離地面很遠,節氣就比山下來得晚。這時候正是初夏,這裡卻好像是正月、二月。山裡的桃花才剛剛開放,山澗中的草還短著呢。人情風俗、物產節氣,都和平原村莊大有不同。剛來時,恍惚間仿佛到了另一個世界,因此隨口吟出一首絕句:「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不久環顧四周的牆壁,看見上面有蕭存、魏弘簡、李渤三個人的姓名和詩文名句。於是和元集虛等人感嘆說:這個地方確實是廬山最美的地方。從驛路到山門,不到半天的路程,自從蕭存、魏弘簡、李渤三個人來此遊玩後,等到現在將近二十年了,這裡寂靜荒蕪再也沒有人來。唉!名利誘人才會到這樣的境地!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太原白樂天作序。

相關焦點

  • 老師解析2018高考試題及命題趨勢
    在現代文方面,加強散文、新聞類、文史類文章的閱讀;文言文方面,加強史傳類人物傳記、唐宋詩詞文的閱讀。根據文體特徵的不同,了解並掌握相應文體的考查重點、命題特點、解題方法。掌握一定量的鑑賞術語和文化常識。加強成語、病句辨析方面的訓練。了解語言運用方面的其它題型。加強書寫訓練,在提高速度的同時提高質量。加強解題方法的指導和相應知識的積累。
  • 中考語文新增題型——語言運用真題及解析
    近兩年濟南中考開始增加一個新題型——語言運用題,鑑於此,中考複習要引起重視了,分享考過的真題給大家。語言運用真題及解析1.【2017年山東濟南市歷下區中考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班上開展主題為「見賢思齊,崇尚英雄」的綜合性學習活動動,請做以下的準備。
  • 2019哈爾濱中考說明發布,語文調整最大,各科變化都在這裡!
    根據最新出爐的《考試說明》,本報特邀哈市蕭紅中學的名師,對每一學科的變化之處進行了詳細解析,為廣大中考考生提供複習參考。通過與去年《考試說明》的對比發現,今年的語文科目變化較大,文言文閱讀篇目由18篇刪減為15篇,篇目有較大調整!古詩文背誦(含古詩詞賞析)篇目,數量由2018年的38篇變為35篇。
  • 2018年中考語文複習系列專題五:常見修辭手法試題類型及真題解析
    修辭手法是歷年來中考必考題型之一,常見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反覆、設問、反問,對引用、對比、借代、反語等。根據考綱要求:能分辨常見的修辭手法,根據語境判斷運用是否得當,熟練運用各種手法以增強語言的表現力。一,知識點 試題類型試題類型:①對修辭手法的辨析,包括一種或多種方法的辨析。
  • 「哈爾濱市2019年初中升學考試說明」發布 名師權威解讀助你抓住...
    生活報12月1日訊 《哈爾濱市2019年初中升學考試說明》1日在哈爾濱教育行政網發布,《考試說明》中詳述了九大學科的命題原則、考試範圍和考試內容、考試形式及試卷結構,並詳細列舉了參考題型示例。根據最新出爐的《考試說明》,本報特邀哈市蕭紅中學的名師,對每一學科的變化之處進行了詳細解析,為廣大中考考生提供複習參考。
  • 2018中考語文複習系列專題四:組句成段分析方法策略及真題解析
    通過複習,進一步提高學生思維的條理性、語言的邏輯性。一,組句成段有規律1.找排列規律主要有三種規律:(1)按時間順序排列;(2)按空間順序排列;(3)按邏輯順序排列。三,命題解讀預測組句成段是江西省近六年中考語文試題的必考題型。這類試題主要考查學生理解句子及運用句子組段的能力。從歷年江西省中考試題看,題型一直採用的是選擇題,均以5句話組段(2016年2017年增為6句話),且命題材料均選自課外。
  • 試題解析|新東方版2020中考語文答案解析試卷點評
    ●2020青島中考真題已公布,第一時間,青島新東方優能中學部初中精品班教研組老師對各科目真題做了答案解析及點評,通過試卷的分析,也為2021屆考生複習提供了有效的建議。下面,一起隨小編來看看吧。Part.1 試卷綜評2020年是取消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大綱後的首次中考,青島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語文題目,體現了《考試命題意見》指出的具體改革方向,合理設置試題結構, 減少機械性、記憶性試題比例,提高探究性、開放性、綜合性試題比例。
  • 文言文閱讀部分中考命題有什麼特點
    文言文閱讀部分中考命題有什麼特點呢?   1.加大了對古詩文考查的分量。2001年不少地區,如廈門、廣西等地,已將文言文閱讀語段由傳統的一大段上升到兩大段。考查背誦或默寫有此項要求的文言課文的段、篇或名言、警名等的比重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雖然出現不少新題型,傳統的解釋、翻譯仍佔不少比例。
  • 數學重基礎考運算 語文題型更靈活
    為讓考生更好更進一步理解掌握知識點,快速熟悉2017年中考考試說明,蕭紅中學的名師第一時間結合以往哈市中考考試試題及其教學經驗,對新公布的中考考試說明進行解析,並根據考試說明的調整進行有針對性的複習指導建議。
  • 2018中考語文複習系列專題六:古詩詞賞析及真題解析技巧(三)
    《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目標」中指出「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古詩詞賞析是中考語文中必考的一種題型,縱觀歷年中考試題不難發現,這類題目一般文字淺易,學生對考點也比較熟悉,但答題結果卻年年失分嚴重。其主要原因就是對詩詞的有關知識點沒有很好地掌握。
  • (特別報導)名師解析《考試說明》 指導中考複習
    語文  體現五大變化注重文學積累  解析《考試說明》  今年中考考試說明的語文樣卷,體現五個方面的變化。文言文閱讀,將單篇的課內或課外閱讀,變為課內帶課外的比較閱讀的考查形式;綜合閱讀是今年涉及的一個全新題型。現代文閱讀除考查單篇精讀外,還考查多個語段的泛讀。不再對課內閱讀單獨設題考查,而是將它與課外閱讀融合到一起考查。此外,作文的考查形式更加豐富多樣,有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和話題作文等多種形式。
  • 中考語文真題之文言文閱讀理解—《短文兩篇》
    15.閱讀兩篇短文,仔細體會蘇軾的生活情趣。參考已有批註,給【甲】【乙】【丙】三處作批註。(6分)   【甲】每體中不佳,輒取讀,不過一篇▲   【己】惟恐讀盡後無以自遣耳▲   【丙】牛醫不識其狀,而老妻識之▲   (二)(12分)13.(4分)(1)正、剛剛(2)給予、贈送(3)幾乎(4)見效、奏效14.(2分)有田五十畝/身耕妻蠶/聊以卒歲15.(6分)【甲】示例:陶詩對他宛如良藥,可見蘇軾對陶淵喜愛之甚,又讀得小心翼翼
  • 中考英語,把握命題趨勢,及時調整九年級英語學習及複習策略
    進入初三也就進入了中考的備考階段了,這一年既要學習新課又要複習備考。內容多,頭緒繁,初三英語學習不同於初一初二那樣有特點和規律。如何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以及中考的特點,在有效時間內強化基礎,鞏固提高,衝刺中考是我們每個初三同學必須面對的問題。
  • 中考課外文言文閱讀丟分嚴重?這30篇常考練習題,只需列印做一遍
    中考課外文言文閱讀丟分嚴重?這30篇常考練習題,只需列印做一遍在中考語文試卷中,課外文言文閱讀是一個必考的難題,很多學生在這一題目上丟分嚴重。面對課外文言文閱讀題時,一些學生首先從心理上就有一種懼怕的心理,而這種心理只會自亂陣腳,還沒開始答題就已經失分了。其實,同學們在走上中考考場上就已經進行了充分的複習,加上平時的積累,已經擁有了解答課外文言文所需要的知識與能力。
  • 初中語文文言文複習重點:常考字詞解析總結,暑假進步必備資料
    通假字是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最難解決的字,尤其是在文言文裡更難!如果你在語文試卷中理解不到這篇文言文的大概含義,那麼,你就不會選題!所以平時除了記憶課本上的常考字詞,還應該多學習一些課外文言文!為什麼每次語文試卷上從不考課內文言文?
  • 2018年高考傳記文言文解析暑假特別篇——篇四·《李大亮》
    菁文高中特別推出《高考傳記文言文解析暑假特別篇系列專題》,助燃一夏。傳記文言文一直以來是令很多高中同學感到頭疼的閱讀文本,從詞彙到語法,從內容到表達技巧,讀起來往往如墜五裡霧中,不知所云,分析起來更是無從下手。
  • 2018中考語文系列複習專題二:成語的辨析方法技巧及命題解讀方向
    成語辨析是中考語文必考的知識點,中考語文常用的成語辨析有哪些題型呢?下面是重點班語文教師為大家整理的中考語文成語辨析必考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一,成語的辨析方法1.看詞義,忌望文生義例如:告別時,這位服裝個體戶一定要送我幾件高檔的衣服,真是大方之家。(「大方之家」指見多識廣、懂得大道理的成語運用人。
  • 2018年武漢中考最全說明解讀——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
    隨著元調結束,各個高中開啟了校園開放日,各位家長以及初三學子也奔走在各個學校,看看到底哪所學校才是最適合自己家娃的;但是除了這個是家長們非常關心的,還有《2018中考解讀說明》是家長們最最最關注的,不要著急,武漢狀元教育聘請武漢市中考專家獨家解讀中考說明,歡迎分享轉發此貼給身邊需要的家長們。現在為大家奉上的是語文、數學、外語、物理、化學說明解讀及應考策略。
  • 2018中考語文複習專題一:古詩文言文閱讀講座,家長為孩子收藏好
    專題一:古詩文,文言文閱讀一,考點透視:《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文言文閱讀的要求是:「閱讀淺易文言文,能藉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江西省根據這一要求,在中考文言文閱讀中主要考查以下幾項內容:能正確劃分朗讀節奏;理解常見實詞在文中的意義;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理解內容並能歸納內容要點;理解文中人物形象和性格,能對文中的人物、思想觀點或寫作手法做出自己的判斷。二,教學目標:1、了解《2017湖南中考說明》文言文實詞虛詞、句子翻譯的考試要求。2、掌握複習文言文實詞虛詞、句子翻譯的方法。
  • 樂學2018年廣州中考語文趨勢預判
    縱觀廣州中考近十年的語文試卷,題型和試卷結構基本沒有變化,考點相對比較穩定,難度係數也維持在7水平。所以,2018年中考語文的難度完全可以參考近兩年的中考試卷。(之所以要特別強調這一點,是給各位想要衝刺名校,卻被「一模」成績嚴重打擊了信心的同學吃一顆「定心丸」。